嵊州:大明製冷開啟智能化改造 助力提質增效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黃澤鎮的浙江大明製冷科技有限公司。在半自動渦旋盤生產車間,記者看到4臺智能製造設備一刻不停地運轉著,4名戴著口罩的工人在一旁嫻熟地操作,在用工難的當下,這成了企業快速恢復產能的利器。而在渦旋壓縮機裝配車間,一條全自動生產線滿負荷運作,壓支架、焊接、檢測等工序一氣呵成,一改以往人工和半自動的裝配生產模式。

飛速運轉的自動化生產線是製造業最動人的風景線。據介紹,大明製冷自2月中旬復工復產以來,目前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公司投資近億元的新廠房,也計劃在4月中旬搬遷。

“有了這條生產線,產品的合格率從以前的80%提高到了99%以上,每天產量從原先的60臺提升到300臺。”公司董事長謝新江告訴記者,公司搬入新廠房後,還將增加一條半封活塞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屆時在產品設計中就能預先考慮自動化生產,全面釋放產能。

大明製冷是一家專業從事製冷壓縮機及機組系列製冷設備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的科技型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就不斷在專業化、精細化上下功夫,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對設備、技術、工藝的智能化改造和員工綜合技能的持續提升,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研發能力、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不斷獲得新老客戶認可。近年來,公司得益於智能化生產線,新產品從研發到量產之路平坦了許多。“在智能生產線上,操作指標數字化,每臺產品都有對應編號,在線就能進行檢測和跟蹤,對新產品研發提供了很大幫助。”公司應用工程師李至健告訴記者,如公司去年研發的半封閉渦旋壓縮機,目前市場應用狀況穩定,與原先的半封閉活塞壓縮機相比,噪音更低、震動更小,且更加節能,預計今年銷量能突破一萬臺。

“現在公司全自動或半自動工序佔產量的60%,無需擔心人工問題,訂單都排到明年年底了。” 謝新江表示,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公司還將以企業智能化改造為突破點,生產與服務、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努力探索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