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德宏的過手米線好吃嗎?有哪些特色配方?

肖育文

相信去過雲南的朋友都和壹周君一樣有這樣的感受:米線種類多到眼花繚亂。雖然雲南之行吃過不少米線,但印象最深的,當屬過手米線。


過手米線是雲南阿昌族的一種傳統美食,吃正宗過手米線,要到德宏州隴川縣的戶撒去。因為用戶撒那正宗的紅米線做出來的,味道口感才算過癮。

那種米線要比普通的更有韌性,集軟、滑、糯於一身,不會粘在手上也不會結成團,當作過手米線的原材再適合不過了。

“雲南小吃十八怪,帽子米線把帽帶”,這句俗語流行於當地人與外來遊客之間,揭示了雲南米線的靈魂所在:帽子,對於過手米線來說,帽子也同樣重要。所謂帽子,就是決定一碗米線的配料,比如常見的雞肉、肥腸、燜肉等。


戶撒過手米線的帽子必少不了“酸水”,酸水在戶撒獨特的氣候條件的孕育下獨具特色。酸水清涼爽口,又能起到解膩的功效。



拌米線的時候把酸水煮沸,再倒上些鹽巴和味精,這重要的調味品之一就準備完成了。 其他調料都是盛放在缽頭裡,有辣椒、姜、蒜、芫荽、芝麻、搗碎的熟花生、煮好的豌豆粉等,食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添加攪拌。

輔料裡的烤肉皮是絕對少不得的,當地有些人吃烤肉皮只要七八分熟度,據說那樣的口感最好。一塊白白厚厚的豬肉皮串在釺子上,放到火上烘烤。除了烤肉皮,還會加一些碎瘦肉、豬肝、碎花生,把他們混成肉餡。



除了這些調味料,一般還會配上煮熟的蘿蔔、豆腐和舂菜。煮好的米線、備好的帽子,只擺筷子不用碗,手心裡拌上一小撮米線,那滋味真心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