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階段,你吃的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頓飯是什麼?

小華美食


你好,我是瞎鼓搗美食的小明,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疫情期間,我最難忘的幾道菜:

1、炸串,一大盆炸串刷上辣椒油和燒烤料。簡直絕了。

2、烤雞腿。用烤箱烤了一大盤雞腿和雞翅。吃的口水直流。

3、紅燒魚。三斤的大鯉魚在家紅燒。下飯極了。

4、火鍋。東北酸菜做的酸菜火鍋,涮羊肉蘸上芝麻醬,味道無與倫比。

以上美食均在我個人主頁視頻欄,喜歡的可以去看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瞎鼓搗美食的小明


我家在農村,菜即便是自己家種的,雞鴨豬也是自己家養的,其實受疫情影響不大。然後全家人因為疫情不能出門,所以每天都需要燒好多菜,天天像過年。但是我最記憶猶新的還是:青餃。

青是我們這邊的方言,在其他地方應該叫做:艾草。用艾草煮出綠色的汁來,和糯米粉一起揉,出來綠色的皮,需要很厚,這樣更加有嚼勁。

裡面的餡是:豬肉,毛筍,酸菜,豆腐,鹽,醬油等

包成餃子的樣子,然後上鍋蒸。

這個特別大個而且抗飽,一般成年人吃五個就夠飽了,小孩子兩三個,我小時候挑戰極限吃了四個,給我撐了一晚上哈哈哈哈

最讓我喜歡的還是因為,這是我爺爺奶奶辛辛苦苦包的,就因為我一句想吃,被寵愛的感覺真好哈哈哈哈

我蠻喜歡自己家的飯菜的,對外面的食物不太有執念,所以在疫情結束後也不會報復性消費的








沒頭腦和不開心們


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響應國家政策,閉關在家不出門,當然了出門外面也都封閉了,三月中旬,我們這邊餐飲基本全部正常開業了,但是就餐人數不能超過三個人,所以吶,就第一時間叫上一個朋友,直奔了一家開門營業的燒烤店,點了肉筋,蒜瓣肉,翅尖,掌中寶,烤茄子,上來之後吃的第一口,真的,吃了這麼多年燒烤,從來沒覺得燒烤這麼好吃這麼香過,真的是久別重逢的感覺啊





閆大頭Sir


在後疫情的這段時間,當然是每天宅在家中,吃的印象最深刻的一頓飯那就是自己做的一碗麵疙瘩……

疫情期間準備了幾袋麵粉,想吃點麵疙瘩,做起來也很方便,搭配一些玉米、雞蛋、肉、香腸,把麵粉加適量的水和成麵糊狀,放入沸水中,做成麵疙瘩,然後和輔料一起煮熟,多加些湯,非常的美味。

麵疙瘩也可以當一頓飯吃,填飽肚子就行,在這特殊時期,吃上一碗麵疙瘩也非常滿足,味道也真不錯。





尋味者之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疫情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吃魚啦,今晚還吃了八斤魚。

豆瓣魚,麻辣魚快,水煮魚……我有一個特別喜歡吃魚的老爸,我們一家人也特別愛吃魚,為了吃魚家裡面還弄了一個大的魚塘,裡面養了幾百條魚。好多品種今年天干了魚塘水漏了,老爸的手疼不方便,然後水乾了都可以看到魚背,本來以往是需要釣魚的現在用網子去網都輕易能網一條魚回來吃,兩三斤的魚老爸吃著根本不過癮,所以每次都隔兩天兩三天就跟我們準備七八斤的魚弄一大銻盆回來給我們吃,豆瓣魚,麻辣魚,水煮魚各種口味的魚,我們很幸福,我的視頻裡面也有很多網魚的場面,很多網魚好笑的場面,我們很幸福,所以鍛鍊從小我就會做魚來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e9000a8bd1005ad4ee\

桃子媽媽Vlog


我是燒烤小雷,很高興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這次疫情比較長。說起來最讓我難忘的一頓飯是3月2號早上我做的一頓早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工作原因,我平時早上很少有時間做早餐,這次疫情使我有空為家裡人做一頓早餐,我非常滿足。我記得那天早上七點我就起床了,洗玉米糝,熬粥,洗菜,還炸了一點薯條,第一次做,非常成功。因為這是在自己家裡做的,所以不會報復性消費,其實跟家裡人一起吃個早飯,對我來說非常難得。

同時我也希望大家,有時間多陪陪家裡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燒烤小雷


菠蘿炒飯,以下為製作步驟。

物料準備:

1、菠蘿半個;

2、剩米飯一碗;

3、美味雜菜適量(豌豆米、胡蘿蔔丁、玉米粒);

4、小米辣2個;

5、麻辣火鍋底料一小塊兒;

6、番茄醬適量;

7、食用油適量;

8、食用鹽適量;

9、雞精適量;

10、姜一小塊兒

製作步驟:

1、小米辣和姜切碎備用(小米辣可以用彩椒代替,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

2、菠蘿去皮切成小塊兒;

3、平底鍋或炒鍋加入適量食用油加熱;

4、油熱放入切碎的小米辣和姜,炒出香味;

5、放入火鍋底料和適量番茄醬炒出香味;

6、放入雜菜翻炒一下,(如果沒有買成品就自己把胡蘿蔔切丁,豌豆米和玉米粒洗淨)

6、放入菠蘿翻炒一下;

7、放入米飯翻炒一下;

8、加入適量鹽和雞精繼續翻炒2分鐘即可出鍋食用。





愛做飯的笨笨


疫情期間無法出門,買菜或者材料也比較不太方便,幾天出門一次,為了給孩子做好吃的也是想了好多辦法,讓孩子們不缺營養又好吃而且調料也不用太多,就做了一次拔絲紅薯,家裡的紅薯去皮洗淨,用刀切成滾刀塊,然後燒開水把切好的紅薯快用水滾煮七成熟,撈出控水,倒上澱粉,讓每塊紅薯都裹上一層澱粉,鍋燒油,油熱調製小火把裹好澱粉的紅薯炸熟撈出,然後進行第二次復炸,炸之金黃色撈出,倒出多餘的油,鍋底留一點底油加水,放冰糖,小火熬製,等待熬的大泡變成小泡熬的糖變發紅色倒入炸好的紅薯,迅速翻滾,這一道拔絲紅薯就好了。孩子喜歡,用材料也少,值得推薦給大家,疫情期間最好做最愛吃的菜也是最深刻的





農村米粒


雖是後疫情階段,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迴歸正常!連著幾天沒出門了,今兒中午做飯前兒翻冰箱,冰箱裡從來沒有這麼空曠過,冷藏層還有拳頭大一小塊豬肉,一顆芹菜,兩個西紅柿,最多的就是雞蛋和我平日儲存的各種醬了,保鮮盒裡有幾個蘋果和沃柑,冷凍裡除了幾塊魚柳和牛排,再就是一盒湯圓和一些冰塊兒了,我家小朋友都一直在感嘆冰箱裡太整齊了,是呀,原本慢慢噹噹的各種盒子,現在都空落落的排在一起,能不整齊嗎?

研究了半天,決定包餃子,豬肉芹菜餡!一顆芹菜,拳頭大一塊肉,因為量少,也就半個小時吧,就已經煮在鍋裡了,一共23個餃子,我平日裡包的餃子,可是有名的薄皮大餡,可著勁兒的揣餡,今兒倒好,摳摳索索的也才包了23個,好在味道好極了!算是少而精吧!一人一碗餃子湯,小朋友我倆勉強湊合了午飯!飯雖吃了,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二十三個餃子,算是比較特別的一餐了!明兒,無論如何也得去超市補貨了!




每天做飯


去年在肺炎疫情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和老同學就約定在大年初一那天相聚見面,因為我們有好多年沒有相聚過了。

沒想到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徹底打亂我們計劃,各地都封城封村,不讓出門。這一計劃一拖就拖到了現在。

隨著疫情的好轉,今天我們終於相聚見面了,格外高興,到飯店點了四菜一湯,這應該是我們最銘心難忘的一頓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