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83張照片編成的《美國人》這本畫冊,至今還有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就是攝影圈內的人,看不懂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還出現了非議和詆譭。

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裡,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嗎?為什麼又被攝影人奉為“聖經”。為什麼又會受到詆譭和非議呢?而羅伯特·弗蘭克在拍攝編輯完《美國人》後,為什麼會如此說:“我已無需再用攝影來證明我的才能了。”

那我能不能這樣來問一下:為什麼被奉為“聖經”的攝影書,卻有這麼多人看不懂呢?是作者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問題?對這本的非議和詆譭為什麼至今不絕,卻又成為攝影人人手一本的好書,研究不斷,暢銷全球。這相矛盾的正反問題,一直也困擾著我,恆久不去。

一、如果從《美國人》這本畫冊的拍攝過程來看,可以說弗蘭克是精心計劃,認真準備,博覽群書,案頭工作做得紮實深厚,可不可以說,在拍攝前,就解決了拍什麼,怎麼拍的問題?

1.申請古根海姆研究基金獎。

2、對美國各界進行充分的瞭解,並以一個歐洲人的視角,列出主要特徵,(與其他國家的人民不同的而美國人常用的)國旗、牛仔服、咖啡館、政治家、社會名流、點唱機,汽車文化、同性戀等等。

3、對出版的有關美國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畫冊進行廣泛的閱讀。特別是沃克•埃文斯的《美國影像》並將其帶在拍攝的路上,反覆研究。

4、一臺135的徠卡相機。

5、一輛二手汽車。

6、規劃行使路線和蒐集各地的地圖

7、準備各種證件和文書,防止因拍攝而引起矛盾和障礙。

8、探訪一些著名的攝影家,並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當這些準備完成後,弗蘭克帶上老婆和孩子,利用兩年的時間,開車穿越了美國30個州,累積超過10000英里的行程,拍攝了767個膠捲,超過28000張的底片。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弗蘭克與妻子瑪麗·弗蘭克及他們的孩子,1958年


從上述《美國人》的拍攝過程來看,弗蘭克是一個非常認真和做事十分精細的人,對自己要拍攝的照片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精細的思考,可以說是博眾家之長,吸收了美國本土攝影家藝術精華,在拍攝的技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在選取拍攝對象上進行了典型性的研究和規劃。通俗地說,在拍攝技法上,與當時正流行的佈列松的決定性瞬間不同,在拍攝對象上與沃克·埃文斯的《美國影像》不同。這兩個不同,也許正是弗蘭克從十七歲開始學習攝影術以來,對自我的否定,對流行的逆襲,對當下的思考。如果相同,則是死路一條。弗蘭克曾說過:單個照片沒太多意思,應該以一個項目來進行,而所有圖像是一個整體,並且以書的形式來呈現。他的這種想法,正是試圖擺脫當時正盛行的、把單張照片拍得完美的“如是攝影”(straightphotography)。可以說,弗蘭克混合了各種街頭攝影的做法,同時又分別挑戰它們的主要特點,包括比爾·布蘭特、布拉塞和麗賽特·莫德爾(Lisette Model)等人在英國和法國所做的階級觀察;維吉(Weegee)大膽的紐約街頭小報攝影;佈列松、科特茲等城市攝影師巧妙構圖的35mm作品。最重要的是,他從曾用影像描繪大蕭條時期美國的沃克·埃文斯那學習到冷靜和耐心觀察的創作態度。

正由於弗蘭克做足了準備,當遇到期待的畫面出現時,弗蘭克會多按幾次快門,拍下後,並繼續前行,不會過多地去糾纏、停留已拍過的畫面,而是迅速、果敢地前進去尋找新畫面。如同街頭攝影,不斷地發現、不斷拍攝、不斷地尋找,從不停留,從不糾結,從不雕琢。因此,他的拍攝非常自由,非常隨性,更利於發揮攝影作為藝術的真正優勢。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羅伯特·弗蘭克,拍攝《美國人》期間,1956年

二、如果從《美國人》這本畫冊的編輯來看,可以說,弗蘭克是精心打磨,反覆推敲、忍痛割愛,經歷了一段非常痛苦、自我折磨、自我否定的過程,才有了化繭成蝶、經得起歷史和藝術考驗的成果。

1、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整理自己拍攝的所有膠捲。

2、按時間順序編號,沖洗出小樣,標記地理位置,有點還寫上副標題。

3、用“古根海姆”統一命名底片,從“301”開始編號。

4、用紅筆標註照片的去留、裁切位置等。

5、從小樣中選出1000張底片打印出來,貼在牆上,反覆挑選。

6、根據主題做嚴謹的分類,比如:國旗、汽車、政治、宗教、郊區景觀等等。

7、對掛在牆上的照片進行毫不留情的取捨,忍痛割愛,將沒有意思的照片直接丟掉一邊。

8、對留存的照片進行認真的剪裁和打磨。並只標註簡單的地名和人物或場景的信息,不受任何其他信息的干擾。

9、再拋棄所有的分類法,拋棄一切干擾信息,僅任直覺對照片進行再次的取捨,專注於心,專注於己。

正如弗蘭克在申請古根海姆研究基金獎的申請稿中寫道:當一位觀察力敏銳的美國人到國外旅遊時,他的眼睛將變得尖銳起來。反過來,一個歐洲人看美國也一樣。我想通過攝影來談論一些到處都能找到的,但是卻不那麼容易選擇和解釋的場景。我腦海中冒出這樣一些小清單:一個夜晚的小城,一家超市,一個停車場,一條公路,一棟新房子,一個變形的隔板房,走在人前或跟在人後的群眾面貌,農民和他的孩子,領導者及其追隨者的面孔,還有那些廣告牌、霓虹燈、汽油桶、郵局或後院……他還說:我的這個項目量會非常龐大,可以用於社會學、歷史學和美學。在項目進行的同時,我會對我的工作進行分類和註釋,最後我將會把這些文檔彙集,猶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資源庫一般。還有一個更直接的使用,就是出版書籍或雜誌。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弗蘭克的底片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弗蘭克的底片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弗蘭克的選片


10、從印製的1000張照片中,最後選出了100張,並重新打印,掛在牆上。

11、更加仔細地考慮裁切。

12、為照片排序。弗蘭克建立了一個規則:如果兩張照片來自同一卷底片小樣,兩張排序必須隔開,其中一張一定要跟著其他卷的底片小樣排序。

13、最後與出版商一起,對即將出版的照片進行最後一次的挑選和編排,僅用了1個多小時間的完成了最後的定稿。從而形成了83張照片的《美國人》。即:1958年,弗蘭克的《美國人》(Les Américains)由法國出版商羅伯特·德爾皮爾(Robert Delpire)在法國首次刊印發行。其形態是作為“大眾百科全書”系列中的分冊出現的。

14、請美國著名作家,小說家,“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作序。

15、1959年,《美國人》第二版由格羅夫出版社在美國出版,增加了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序言。而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前言“不喜歡此書的人,也必定不熱愛詩歌”。成為這本書的最好註腳。

16、此後,《美國人》多次由光圈、史泰德等出版社再版。其編排順序從未變過。

17、《美國人》在世界範圍內產生的影響,是弗蘭克始料未及的。

從這本書最後形成的圖文來看:弗蘭克並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和有頭有尾的照片故事的邏輯來排列照片,而是依靠直覺、依靠情緒、依靠主題,或者說是依靠某一概念,或者相關的對比或某一種關聯性來編排照片的順序。讓人看過照片後感覺又清楚又模糊,來表達一種觀點或者隱喻。有一種想說清又講不明的感覺,讓視覺和隱喻的主題,以活力和智性將照片堆疊起來,讓上下兩張照片有著微妙的情緒狀態的關聯,使照片形成互相對抗或互相遞進的關係。而四處明顯的以美國星條旗的影像則可又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回到美國本身。有點像中國人寫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看似簡單隨意的拍攝和編排,卻始終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向觀眾傳遞對美國的看法。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弗蘭克的設計草圖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美國人》的各版本封面


如:下面這5張照片,都跟汽車有關,單張看,沒有什麼意識,如果連在一起看,可以隱約感到在說什麼,有一種引向思考的感覺: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美國91號公路,駛離愛達荷州布萊福特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佛羅里達州,彼得斯堡街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被遮蓋的汽車---加利福尼亞州,長灘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車禍---美國66號公路,位於亞利桑那州溫斯洛和弗拉格斯塔夫之間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美國285號公路,新墨西哥州

再比如:下面這6張照片,跟政治和社會有關,這6張照片,連在一起,可以說,就一個小故事一樣,向觀眾在述說一件事情: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政治集會---芝加哥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商店櫥窗---華盛頓C區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電視演播室---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洛杉磯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銀行---德克薩斯州,休斯頓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工廠---底特律

再看一組,這5張照片,照片中都有人和樹: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舊金山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底特律,美婦島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公園---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法院大樓廣場---北卡羅來納,伊麗莎白維爾


83張照片的《美國人》給攝影人的啟示

野餐地---加利福尼亞州,格倫代爾

關於83張照片的裁切問題,我曾經跟宋剛明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宋剛明老師對弗蘭克也有很深的研究,他說,《美國人》83張照片已經裁切到了極致,無法再進行裁剪,不信,你可以試著裁一下,一裁味道就全變了。我私下裡,真的就這83張照片進行了試裁,結果是,有的照片確實無法下手進行裁剪,不知道從何入手進行裁切;有點雖然可以動一下,但稍微一動,就完全改變了面貌。有些歪斜的照片想校正一下,結果,一校正就出問題。看來,深諳暗房技術的弗蘭克對自己的照片進行的打磨是精到的,沒有給自己和他人留餘地。

從上述《美國人》畫冊編輯打磨、出版的過程可以看出,好作品是要經過千百次的,嚴酷的考驗才得到了,只有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出作品、出精品。


三、縱觀整個世界攝影史,沒有哪一本攝影畫冊能引起攝影界的眾多評價,而這種評價無論是畫冊剛出版的時代,或者當下,依然沒有窮絕。正如一位哲人說過:能引起無數人評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經典之作。也許,對《美國人》的解讀,早已超過對弗蘭克本人的解讀。也許,解讀本身無所謂對錯,從任何一個方面解讀,都是對的。正如人們對《蒙娜麗莎》的解讀。

我這裡,收集了一些各個歷史時期,著名攝影人、策展人、展覽館負責人等專業人士對《美國人》的評價,從這些評價中,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讀這本飽受爭議的畫冊。

1、剛出版發行時的評價

《美國人》最早無法在美國出版,沒有出版商願意為弗蘭克出版這本書。在法國出版後的第二年才在美國出版,出版時,攝影界反應呈現兩個極端。大多數人對弗蘭克用粗顆粒、斜視角、模糊語的照片來呈現美國的醜陋極為不端,紛紛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主流媒體更是發出了嚴肅的批評。

(1).《紐約時報》的記者吉爾伯特·米爾斯坦(Gilbert Millstein),一向對凱魯亞克文字青睞有加,但卻無法接受弗蘭克拍的"醜陋"影像,在1960年寫道:“凱魯亞克的序言有精妙絕倫的描述,比弗蘭克的照片更積極樂觀;相比弗蘭克所做的,他看到一個更不一樣的美國。”

(2).《光圈》雜誌的編輯米諾·懷特訓斥《美國人》,認為這是在抹黑美國,“完全被誤導為一個退化的國家!”

(3).《實用攝影》雜誌(Practical Photography)把這本書描述為“毫無意義的模糊、顆粒、混亂的曝光、傾斜的地平線,總體看來是那麼的凌亂。”

(4).《大眾攝影》雜誌邀請不少作者批評這本書,幾乎所有人都是否定它的,認為這本書是“為病態之人譜寫的一首悲傷詩歌。”

(5).在當時的藝術領域,《美國人》同樣不受待見。弗蘭克坦言,雖然這本書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甚至不願意售賣這本書。

從這些反對的聲音可以看出,在當時的美國攝影界,確實存在當時流行的攝影語境。而弗蘭克是流行語境的叛逆者,甚至可以直接理解為:你流行畫面清晰,我就用模糊,你流行畫面方正,我就用傾斜,你流行畫面細膩,我就用粗糙,你流行美好,我就用悲涼。但無可否認的是,弗蘭克的《美國人》給當時的美國攝影界投下了一顆炸彈,給平靜的湖面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僅從這一點出發,《美國人》在當時就引起了美國攝影界和藝術界的關注。

2、60年代的評價

1964出版的博蒙特·紐霍爾(Beaumont Newhall)的《攝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raphy)對它的描述也是極為謹慎,書中只直接引用一些沃克·埃文斯在1957年專門為弗蘭克所撰寫文章的言語。直到1968年光圈版的《美國人》出版後,弗蘭克及其作品才被更多人認可。

(1).曾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的約翰·薩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在1969年回憶了十年前的這場風波,並給出他的評價:現在很難記得10年前羅伯特·弗蘭克的書有多麼令人震驚。……事實上,弗蘭克描繪的美國並非在我們傳統認知的範圍內,令人震撼的是,這不是常態上的悲劇體現,而僅僅是雜亂和瑣碎。然而,弗蘭克卻憑著他自己的直覺去記錄那些轉變中的平凡事物,並且變成一個個符號。弗蘭克為當代美國建立新的圖景,由公交站、快餐館、毫無特色的發展狀態、空蕩的空間、汽車和各種陌生面孔組成。這個圖景形象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方式,但在最初的那種敏銳性上,弗蘭克自身的感性直覺是最鮮活且深含意味的。

(2).內奧米·羅森布拉姆在其所著的《世界攝影史》,這樣描述弗蘭克和他的《美國人》:他手持35毫米徠卡相機,以一種超然局外的懷疑態度看待這個被世人頌揚國家的政治和休閒生活,用敏銳的眼光將場景轉換成對美國戰後社會分離與消費主義的隱喻。弗蘭克的照片理應被作為組照而不是個別的單幅來看待。這樣的評價,在攝影史上確立了他不可替代的位置。

(3).米歇爾·弗瑞佐特(Michel Frizot)編撰的《新攝影史》(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中寫道:《美國人》之所以成為一本偉大的書,不只是因為弗蘭克對美國的疏離感,還有他這種疏離感中混合著的、對這個接納他的國家那深刻的同情心。書中還說:《美國人》的意義在於,它避開了卡蒂埃-佈列松式的完美,建立一種自給自足的攝影類型,並使用了許多不確定的形式。弗蘭克首要的選擇是建立密集、有意義的圖像組合,通過每張照片來對抗整本書中的其他照片,而不是用一個主題來對抗單一框架裡的其他主題。儘管書中的照片是沉默的,關於《美國人》的主題,其複雜性還是由弗蘭克的這兩種意識決定。

(4).馬丁·帕爾(Martin Parr)和傑瑞·貝傑(Gerry Badge)在他們編撰的《攝影書的歷史,第一卷》(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中這樣評價:是什麼讓它成為最享譽世界的一本攝影書呢?首先,也許是很重要的一點,這本書裡面的絕大部分照片都是令人難忘的;其次,是它的照片序列,書中有許多情緒,憂傷、快樂、悲痛、挑釁、憤怒和哀傷,但基調是明確的悲觀。《美國人》是深切、錐心的心靈吶喊,而其核心,是死亡。

(5).英國攝影師、瑪格南圖片社前主席馬丁·帕爾(Martin Parr)早年間是在《創意相機》雜誌上看到一部分《美國人》的照片後購買了該書的第二版,他說,這是我購買的第一本攝影書,之後他又買了1.3萬本其他攝影書,但是無論如何,第一本攝影書在我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我覺得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圖片故事,也是所有攝影師的試金石。

(6).利茲·葳爾絲(Liz Wells)編著的《攝影批判導論》中,認為弗蘭克的《美國人》拓展了紀實攝影的邊界:《美國人》中展現了他對美國生活的看法,他迴避了紀實調查類攝影中常見的主題,轉而呈現那些平凡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瞬間的一些冷靜而具有諷刺意味的影像。……自此以後,紀實攝影的主題就可以延展開來,涵蓋了攝影師所接觸到的或為之著迷的任何事物。現在事實已經比表象重要了。原來的紀實攝影項目已經被分解為根據特定的主體性、身份認同和愉悅來探究的世界。

(7).安娜·H·霍伊所著的《攝影聖典》中,從"街頭"攝影說起,認為《美國人》囊括了20世紀中期的"街頭"攝影,是二戰後那一代人最重要的攝影類圖書:它的大膽出格(就當時而言)和富於創新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弗蘭克用35毫米相繼拍出來有顆粒、簡要、歪斜模糊的圖像,刺破了埃森豪威爾時代乏味的樂觀主義,戳穿了美利堅神話。經過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心編排,這些畫面構建了一整套意象:種族壓迫無處不在,日常生活令人窒息,政治生活枯燥乏味,汽車文化使旅行變得無聊,城市居民在人群中倍感孤獨,階級關係緊張,社會富足但缺乏意義……《美國人》之後,弗蘭克還在拍照片,但《美國人》無疑是它攝影生涯的巔峰作品。

(8).著名評論家和史學家艾倫·道格拉斯·科爾曼(A.D. Coleman)就認為:“《美國人》是現代攝影的一座主要橋樑,由此完成了從傳統紀實攝影到個人化攝影的過渡。” 因此,《美國人》被譽為現代攝影聖經,而它的作者,用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定義來說:羅伯特·弗蘭克是二戰後無可爭議的最重要的攝影師。

(9).瑪格南攝影師托馬斯·赫普克爾(Thomas Hoepker)前往美國,受一本德國雜誌委託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公路旅行。赫普克爾在漢堡一家書店第一次看到了法語版的《美國人》,深受感動。他說:“弗蘭克和他的《美國人》一直是我的指路明燈,那個時候,沒有一家美國的出版商願意出版他那些黑暗和充滿沉思的照片。開車行駛在美國西部,從地圖上得知。我們已經在布特、蒙大拿的附近的時候,我們感到無比興奮。弗蘭克在布特拍照片始終縈繞在我的頭腦中,我必須要去那一趟,好像有點傻,但是非常值得。運氣不錯,我在布特拍到非常不錯的照片,我感覺雖然自己已經站在了弗蘭克的肩上,但還是難以望其項背。”

從上述的評論中不難看出:

現代攝影,自《美國人》開始,發生了鉅變,而評論界公認《美國人》就是起因。

弗蘭克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

《美國人》的基調是悲傷的,充滿了美國人生活在這個國度的憂慮、無聊、乏味、孤獨、緊張、死亡等等境象。

照片可以像詩歌一樣,開創了照片新的編排形式。

弗蘭克充分運用了照片的隱喻和諷刺作用,使攝影更加藝術化。

照片既能讓人感受到美的享受,也能讓人感受到悲的痛苦。


3、當下的評價

(1).曾經跟弗蘭克有過深入接觸的付羽說:美國攝影脈絡中,羅伯特·弗蘭克是里程碑似的人物,在他之前,美國攝影的畫面表現形式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以保羅·斯特蘭德為代表的“直接攝影”,另一個也是從分離派出來,受克拉倫斯·懷特(Clarence H. White)、羅伯特·德馬奇(Robert Demachy )、阿道夫·德·梅耶(Adolf De Meyer)、弗蘭克·尤金(Frank Eugene)等人影響發展起來的沙龍美學風格,羅伯特·弗蘭克把這兩者之外的表現形式空間填滿了,他基本窮盡了相機可能出現的樣式。在弗蘭克之後的每一個攝影師,都會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曲折受到他的影響,包括開創彩色攝影新局面的喬·斯坦菲爾德和威廉·艾格斯頓。《美國人》無論從哪方面講,都啟示了各種可能性──照片是可以這樣或那樣拍攝的,就像弗蘭克所說的──你們可以隨意拍照片了。攝影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和樣子,我們今天能有這麼自由多樣的拍照方式,得益於弗蘭克的傑出貢獻。

(2).李森在《中國攝影》第二期發表文章《迴響與共振》中這樣寫道:以《美國人》為標誌。攝影業已建立的語言規範實現了突破。攝影可以不再只是由單張圖片構成的“決定性瞬間”,無需再被賦予精準、清晰、客觀的記錄屬性,無需成為依附於新傳報道的工具。弗蘭克的實踐將攝影個人化、日常化、多義化方向推進。《美國人》所刻意呈現出與傳統攝影審美規範相悖的特徵。構圖歪斜、對焦模糊、前景遮擋、裁剪照片等,主要源於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對日漸成熟的攝影媒介展開反思,需要有人去打破攝影的傳統審美體系。這是在哪一個時期許多攝影師都在做的事。……弗蘭克在照片視覺表層之下包含著的往往是對相關問題的鮮明指涉,這既關乎於被攝體,也關乎於攝影者本身,也就是弗蘭克所強調的向裡看:“我們總是用相機向外觀看,我們試著向內看。”在照片的形態上,弗蘭克強調圖片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希望給觀者“規定”閱讀順序和節奏,同時也不希望觀者因版式設計而分心,每翻一頁都還可以留有上一張圖的印象,從而自然推進至下一個畫面。在這個連續的觀看過程中。如國旗、十字架、點唱機等元素得以重複出現,圖與圖之間的蒙太奇關係也得以構建。這一點打破了佈列松所強調的“決定性瞬間”理論,將電影、音樂等其他藝術形態的結構方法引入了攝影的表達。……這也印證了弗蘭克在1961年所說的一句話:“現在你可以任意拍照了。”

(3).孫京濤說:《美國人》是一本攝影和攝影之外相關知識的集大成者。在《美國人》中,攝影本身的傳統語言如:正確的曝光、細膩的畫面、完整的構圖等,恰恰是最不重要的。《美國人》中的照片需要集合成冊才得以成立,其編輯方法的養分來自攝影之外。……戲劇、電影、詩歌、音樂、圖像學、語言學、結構主義,等等,這些攝影之外的方法都被弗蘭克掌握,並運用在了攝影的創作之中。他正是綜合運用了這些複雜的視覺語言方法,創作了《美國人》。有些人能夠讀懂,說明它具備可讀性;有些人讀不懂,但可以感受它,說明他具備模糊性;有些人讀不懂,但是可以通過學習理解它,是因為它包含了清晰的邏輯關係和相關的知識理論,正因為如此,弗蘭克才會在編完《美國人》之後,說出那句看似驕傲的名言:“我有無需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這不是吹牛,因為他很清楚他所做的工作在歷史中的地位。

(4).劉諍說:弗蘭克是一個極其“簡單”的人。而且是一個拍攝“簡單”照片的人。“簡單”這個詞近年來已經成為我對一個人人生最美好的讚譽,同時也是我自己對於藝術終極的追求,弗蘭克在我的印象裡是樸實無華的。對拍照有著自己任性的執著和一貫的守則。

(5).美國著名攝影家吉姆·戈德堡(Jim Goldberg)說:“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不斷重溫著作就是弗蘭克的那本《我手上的詩句》,弗蘭克變得越來越詩意,我對他的文字和視覺語言越來越痴迷。談論攝影、照片、平淡的時刻、名望和故事,弗蘭克對這些都太在行了,在旅行中。弗蘭克是一個靦腆而安靜的人。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裡,他經常坐在屋外靜觀世界變遷。那個時候由於身體原因,弗蘭克上下樓梯都不太方便,他就把相機、照片、明信片和圖書放在家裡的各個角落,他依然渴望在影像上有所突破,他也是在通過這種方式讓頭腦保持清醒,對世界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我會一直敬重他,也會一直想念他。”

對於弗蘭克,對於《美國人》,各種評價遠沒有結束,在攝影隨科技的發展不斷創新變化的今天,弗蘭克和《美國人》對於攝影人來說,都是永遠也繞不過的一座里程碑。用自己的攝影語言去理解他,去研究他,從中悟出道理,悟出真知,才能夠真正回答好:弗蘭克為什麼憑《美國人》這一本畫冊就能改變現代攝影的方向這個問題。也許,這就是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