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改:南路絲絃百年傳


馬俊改:南路絲絃百年傳


拍攝於2010年,平鄉絲絃劇團在農村演出

馬俊改:南路絲絃百年傳


《糟糠情》劇照,拍攝時間不詳

今年已71歲的馬俊改,曾被稱為“南路絲絃一枝花”。雖已退休的馬俊改憑著對平鄉絲絃的熱愛,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每週一、五下午在平鄉縣世紀公園,對慕名前來討教的業餘絲絃愛好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輔導,有好多平鄉絲絃愛好者經她的指導幫助,現在也成了當地的名票。

不解之緣

1948年馬俊改出生在平鄉縣馬魯集村一個農民家庭。她的父親是個“文藝愛好者”,經常帶她逛廟會、看大戲,日子一久,耳濡目染,她逐漸對戲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57年7月1日,平鄉縣絲絃劇團因為主要演員年齡老化,使劇團出現嚴重的人才斷層,特此成立習訓班,招收30名學員。此消息一出,馬俊改便在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報了名。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應主考老師關新鬥和王愛珠的要求,馬俊改隨口唱了一首中國人們解放軍軍歌,這讓兩位老師對這個剛剛9歲的小女孩很是喜愛。

“這個娃娃基本素質很好,是個好苗子。”

經過連續三輪層層選拔,馬俊改最終從參加報名的2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習訓班一分子。馬俊改隨後拜關新鬥為師,先攻文武小生,後改刀馬旦和青衣。盡心竭力培養。

學戲首先要學“唱唸做打”四項基本功,尤其是“拿大頂”,“每當靠牆倒立時,就特別痛苦。”其他學員一般都練習半個小時左右,可關老師卻讓馬俊改練習1小時。一開始20分鐘左右身體就會感覺麻木了,委屈的眼淚流到額頭上與汗水混合在一起,可師傅就像沒看見一般在一旁不作聲。馬俊改只好流著淚咬牙堅持著。時間一到,身體僵硬的需要師傅抱著放下來,平躺在地上揉捏一會兒才能動彈。雖然練功很痛苦,但馬俊改卻是個要強的人,從沒想過放棄。

“那時學戲並沒有劇本,全憑師徒口耳相授,”馬俊改憑藉著自己的悟性和勤奮,老師教的唱段,一看便懂、一學就會,很快就在習訓班中脫穎而出。

春夏秋冬來複去,功夫不負有心人。劇團領導決定讓他們成立小劇團,演一出“盤絲洞”來檢驗習訓班的“淬鍊”成果。

這也是馬俊改第一次上臺演出。“我一上臺就是‘刷盤子’,用手指尖頂著搪瓷盤旋轉,一邊表演彎腰、劈叉等高難度動作。”現在回憶起來,馬俊改仍記憶猶新。

通過這次演出,習訓班受到了臺下觀眾廣泛好評,這也讓劇團領導和老師都非常滿意,從此以後開始了邊練邊演的日子。

背後艱辛

馬俊改靠著天生嗓子好和後期的努力,很快在劇團脫穎而出,擔當主演。1966年年初,傳統戲禁演,絲絃也同樣如此,從輝煌的鼎盛時期一下子跨入另一條車道。

平鄉縣劇團改唱“八大樣板戲”,馬俊改在《紅燈記》中演鐵梅,《海港》中演方海珍,《沙家浜》中演阿慶嫂……由於成功塑造了這些人物形象,又有演唱的過硬本事,獲得了不少觀眾們的喜愛,一時名聲大振。

1976年平鄉劇團改名為絲絃劇團,馬俊改以旦行為主,兼演花旦、老旦、刀馬旦和青衣等行當,出臺了幾十部新編歷史劇。劇團推陳出新,大刀闊斧地改革,創編完成了《小刀會》《楊門女將》《三休樊梨花》等優秀劇目,深受觀眾喜愛。

正是有了唱京劇的經歷,馬俊改結合京劇的唱法,對絲絃唱腔進行了改革。在絲絃女聲唱腔上突破原來唱腔中真假聲不和諧的傳統唱法,吸收京劇的氣口,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壯,評劇的疙瘩腔與絲絃唱腔糅合在一起,改為混合聲唱腔,也因此得到了戲曲音樂專家的肯定,被譽為“南路絲絃一枝花”,使流傳幾百年的南路絲絃女聲唱腔有了突破性地發展。

1979年,石家莊地區和邢臺地區在石家莊舉辦絲絃劇種表演,馬俊改用她改革創新的新唱腔主演《三休樊梨花》,使這個性格複雜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讓觀眾產生了新的感受,引起強烈反響。當即由河北電臺錄音之後,在全省播放。石家莊電視臺實況錄像播出後,很多觀眾感到耳目一新,並多次重播。中國唱片社聞訊後及時派人專程來到平鄉劇團,將《三休樊梨花》和《小刀會》《楊門女將》的精彩唱段灌製成唱片,在全國發行,供各省市電臺播放。

1982年由馬小改、袁凡江、孟仁貴主演,李存武導演,王如峰唱腔設計,共同完成的大型新編歷史劇《糟糠情》參加了河北省首屆戲曲節調演,獲得了多項榮譽,為此河北電視臺特別錄製播出,中國戲曲出版社攝影《糟糠情》連環畫,由陝西省新華書店出版,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公開發行。此後平鄉縣絲絃劇團不斷推陳出新,完成創作新編劇目《漢官血淚》《皇孀恨》等,並獲得國家、省、市十多項大獎。所有的成績背後總伴隨著艱辛的付出。

“角兒不來觀眾不幹啊。”馬俊改在二女兒還未出滿月就被劇團叫走演出,就連父親生病在床,馬俊改都只是匆匆回家看一眼,又坐上三輪車趕回劇團。對家人的虧欠成為她最大的遺憾,至今回憶這段經歷,馬俊改不禁流下眼淚。

馬俊改:南路絲絃百年傳


拍攝於2013年,馬俊改在邯鄲永年縣演出

馬俊改:南路絲絃百年傳


拍攝於2010年,平鄉縣非遺保護工作人員在紅普絲絃劇團調研

再續輝煌

“我們團紅極了。”馬俊改提起往日的輝煌很興奮。北到北京、南到安陽、西到太原、東到聊城,一年都在外地演出,初一到初八九在平鄉演出。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由於受到其他文藝樣式的衝擊,戲劇市場出現大滑坡,觀眾銳減,不少地區的劇團很快陷入生存危機,面臨解散。就在全國的藝術院團都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懷揣著對戲劇的熱愛,1988年,馬俊改承包平鄉縣絲絃劇團,擔任團長。

當時劇團30餘人,退休12人,馬俊改優先保證退休人員退休工資,隨著演出越來越少,總是“飢一頓飽一頓”,演員要吃飯,一些人陸續離開,另謀出路。最終平鄉縣絲絃劇團也沒能逃過解散的命運。

1992年,劇團解散,馬俊改帶著傷心的情緒被調入縣文聯工作,但她對絲絃痴心不改,業餘時間仍然組織演出。馬俊改說,她離不開觀眾:“劇團沒了,觀眾還在,一看到熱情的觀眾,我們就顧不了那麼多了。”馬俊改形容觀眾對她的熱情是“聽說馬俊改來了,鄉親們正做著飯呢,放下鍋碗瓢勺就來看我演出了。”

2012年,南路絲絃(平鄉絲絃)收錄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年,由河北省文化廳劃撥非物質遺產保護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南路絲絃(平鄉絲絃)非遺保護工作。平鄉文廣局、文化館對此進行資料蒐集和搶救性發掘,分別出版《平鄉縣南路絲絃劇本·彙編》一書,錄製《反雲南》《三進士》《海瑞告狀》三部絲絃傳統戲,作為檔案資料存入南路絲絃(平鄉絲絃)資料檔案庫。

2016年6月,由平鄉縣委、縣政府撥專款70萬元,打造大型歷史劇《時苗留犢》。馬俊改在劇中扮演女一號人物王阿婆。同年9月,新編廉政歷史劇《時苗留犢》在邢臺平鄉縣首演。場面感人至深,演員三次謝幕,800餘名觀眾才緩緩離開劇場。

承辦這次排練演出的是平鄉縣紅甫絲絃劇團,團長張紅甫一聽說南路絲絃要排演新劇目,把當年劇團離散的那一幫花甲老人,重新聚到一起。排練正值酷暑,演員不顧年老體邁,無人喊苦叫累。在院裡演員打地鋪、做大鍋菜。

雖然十分辛苦,但每一位演員都拿出了百分百的勁頭,大家都表示:“做好每一個動作,唱好每一句臺詞,對觀眾負責、對演出負責,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絲絃的傳承發展負責。”整個錄製過程中,雖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馬俊改說:“這次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有一些我們的經典劇目沒有錄,以後還是要淨了場去錄製,必須達到最好的效果。”

“自上世紀90年代,紅極一時的平鄉絲絃劇團解散,就再也沒有這麼正式的排過戲。這次排練《時苗留犢》,能再把平鄉的這些絲絃老藝人聚在一起,我非常高興,最高興的是大家在一起能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發揚出去。”馬俊改說。

在所有演職人員心裡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不辜負這一方父老鄉親的守望!首演三天,場場爆滿。800多個座位滿了,走廊也站滿了人,演出結束更是一次次謝幕一次次掌聲潮起。

2018年10月,《時苗留犢》經過提升後更名為《黃牛縣令》在邢臺冶金俱樂部首演。上千名戲迷到場觀演,掌聲熱烈。

發揮餘熱

長期以來,由於絲絃劇種各流派之間沒有進行過系統的交流研討、合作演出很少,致使劇種的推廣發展不能形成有效共識,影響了劇種的傳承發展,多個劇團都曾面臨過消亡的危險。

從2017年開始,絲絃經典劇目演出暨絲絃劇種“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交流展演活動,已連續兩年在石家莊舉行。該活動力求整合各個劇種的資源,達到各路絲絃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拓展絲絃劇種的發展空間、影響力和凝聚力,提高劇種整體藝術水平,更好地傳承發展絲絃劇種。

不少戲迷紛紛為藝術家的精彩演出點贊:“東路絲絃曲調明快,南路絲絃音樂豐富,西路絲絃形態古老,北路絲絃文武並重,中路絲絃表演熱烈、火爆,五路絲絃都別具特色,演出看得人心花怒放!”

馬俊改作為南路絲絃的領軍人物帶著愛徒慄豔鋒參加這次梨園盛會,並在省電視臺“名家名段”欄目演出了《忠保國》《時苗留犢》選段,反響熱烈。

對於演員來說,這是一次值得珍惜的展示機會;對於劇團來說,有利於相互之間學習和交流。

參加展演交流回來後,馬俊改決定實現自己一個由來已久的心願:錄製南路絲絃經典唱段伴奏帶。平時生活中,身邊一些戲曲愛好者想學絲絃,卻發現在網上找不到伴奏音視頻資料。南路絲絃一直沒有自己的音樂伴奏,這成了傳承學習的一個大障礙,也是馬俊改的心病。她把當年的師兄弟找到家裡說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一致支持。為了節省開支,大家吃住在她的家中,老伴負責做飯買菜,孩子也參與進來幫助打印樂譜,文藝志願者尉建敏義務為這次伴奏製作擔當後勤保障。還有的文藝愛好者聽說後上門送來了米和油,這更堅定了馬俊改制作戲譜的決心。歷時15天,這班人搶救性錄製了22段南路絲絃傳統劇目名段戲譜伴奏。

近年來,平鄉縣政府每年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送戲下鄉”,使得平鄉南路絲絃演出覆蓋全縣8個鄉鎮管理區辦事處。讓群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平鄉南路絲絃的魅力,也給百姓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與此同時,馬俊改常年跟隨送戲下鄉活動進園區工廠、敬老院、貧困村演出。她習慣了那簡陋的戲臺,破舊的衣箱,臺上臺下幾十年,演繹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他們無怨無悔追求的是流傳幾百年的戲曲藝術,把這種傳統的魅力奉獻給父老鄉親。看到臺下觀眾開心的笑了,她的心裡笑得更開心,唱得做得就更來勁了。馬俊改臺上一生,就為追求這一份鄉土情。

馬俊改說:“只要群眾需要,就會一直堅持唱下去。”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鑫

通訊員 安春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