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改:南路丝弦百年传


马俊改:南路丝弦百年传


拍摄于2010年,平乡丝弦剧团在农村演出

马俊改:南路丝弦百年传


《糟糠情》剧照,拍摄时间不详

今年已71岁的马俊改,曾被称为“南路丝弦一枝花”。虽已退休的马俊改凭着对平乡丝弦的热爱,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每周一、五下午在平乡县世纪公园,对慕名前来讨教的业余丝弦爱好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辅导,有好多平乡丝弦爱好者经她的指导帮助,现在也成了当地的名票。

不解之缘

1948年马俊改出生在平乡县马鲁集村一个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经常带她逛庙会、看大戏,日子一久,耳濡目染,她逐渐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7年7月1日,平乡县丝弦剧团因为主要演员年龄老化,使剧团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特此成立习训班,招收30名学员。此消息一出,马俊改便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报了名。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应主考老师关新斗和王爱珠的要求,马俊改随口唱了一首中国人们解放军军歌,这让两位老师对这个刚刚9岁的小女孩很是喜爱。

“这个娃娃基本素质很好,是个好苗子。”

经过连续三轮层层选拔,马俊改最终从参加报名的2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习训班一分子。马俊改随后拜关新斗为师,先攻文武小生,后改刀马旦和青衣。尽心竭力培养。

学戏首先要学“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尤其是“拿大顶”,“每当靠墙倒立时,就特别痛苦。”其他学员一般都练习半个小时左右,可关老师却让马俊改练习1小时。一开始20分钟左右身体就会感觉麻木了,委屈的眼泪流到额头上与汗水混合在一起,可师傅就像没看见一般在一旁不作声。马俊改只好流着泪咬牙坚持着。时间一到,身体僵硬的需要师傅抱着放下来,平躺在地上揉捏一会儿才能动弹。虽然练功很痛苦,但马俊改却是个要强的人,从没想过放弃。

“那时学戏并没有剧本,全凭师徒口耳相授,”马俊改凭借着自己的悟性和勤奋,老师教的唱段,一看便懂、一学就会,很快就在习训班中脱颖而出。

春夏秋冬来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剧团领导决定让他们成立小剧团,演一出“盘丝洞”来检验习训班的“淬炼”成果。

这也是马俊改第一次上台演出。“我一上台就是‘刷盘子’,用手指尖顶着搪瓷盘旋转,一边表演弯腰、劈叉等高难度动作。”现在回忆起来,马俊改仍记忆犹新。

通过这次演出,习训班受到了台下观众广泛好评,这也让剧团领导和老师都非常满意,从此以后开始了边练边演的日子。

背后艰辛

马俊改靠着天生嗓子好和后期的努力,很快在剧团脱颖而出,担当主演。1966年年初,传统戏禁演,丝弦也同样如此,从辉煌的鼎盛时期一下子跨入另一条车道。

平乡县剧团改唱“八大样板戏”,马俊改在《红灯记》中演铁梅,《海港》中演方海珍,《沙家浜》中演阿庆嫂……由于成功塑造了这些人物形象,又有演唱的过硬本事,获得了不少观众们的喜爱,一时名声大振。

1976年平乡剧团改名为丝弦剧团,马俊改以旦行为主,兼演花旦、老旦、刀马旦和青衣等行当,出台了几十部新编历史剧。剧团推陈出新,大刀阔斧地改革,创编完成了《小刀会》《杨门女将》《三休樊梨花》等优秀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正是有了唱京剧的经历,马俊改结合京剧的唱法,对丝弦唱腔进行了改革。在丝弦女声唱腔上突破原来唱腔中真假声不和谐的传统唱法,吸收京剧的气口,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壮,评剧的疙瘩腔与丝弦唱腔糅合在一起,改为混合声唱腔,也因此得到了戏曲音乐专家的肯定,被誉为“南路丝弦一枝花”,使流传几百年的南路丝弦女声唱腔有了突破性地发展。

1979年,石家庄地区和邢台地区在石家庄举办丝弦剧种表演,马俊改用她改革创新的新唱腔主演《三休樊梨花》,使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观众产生了新的感受,引起强烈反响。当即由河北电台录音之后,在全省播放。石家庄电视台实况录像播出后,很多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并多次重播。中国唱片社闻讯后及时派人专程来到平乡剧团,将《三休樊梨花》和《小刀会》《杨门女将》的精彩唱段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供各省市电台播放。

1982年由马小改、袁凡江、孟仁贵主演,李存武导演,王如峰唱腔设计,共同完成的大型新编历史剧《糟糠情》参加了河北省首届戏曲节调演,获得了多项荣誉,为此河北电视台特別录制播出,中国戏曲出版社摄影《糟糠情》连环画,由陕西省新华书店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此后平乡县丝弦剧团不断推陈出新,完成创作新编剧目《汉官血泪》《皇孀恨》等,并获得国家、省、市十多项大奖。所有的成绩背后总伴随着艰辛的付出。

“角儿不来观众不干啊。”马俊改在二女儿还未出满月就被剧团叫走演出,就连父亲生病在床,马俊改都只是匆匆回家看一眼,又坐上三轮车赶回剧团。对家人的亏欠成为她最大的遗憾,至今回忆这段经历,马俊改不禁流下眼泪。

马俊改:南路丝弦百年传


拍摄于2013年,马俊改在邯郸永年县演出

马俊改:南路丝弦百年传


拍摄于2010年,平乡县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在红普丝弦剧团调研

再续辉煌

“我们团红极了。”马俊改提起往日的辉煌很兴奋。北到北京、南到安阳、西到太原、东到聊城,一年都在外地演出,初一到初八九在平乡演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其他文艺样式的冲击,戏剧市场出现大滑坡,观众锐减,不少地区的剧团很快陷入生存危机,面临解散。就在全国的艺术院团都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怀揣着对戏剧的热爱,1988年,马俊改承包平乡县丝弦剧团,担任团长。

当时剧团30余人,退休12人,马俊改优先保证退休人员退休工资,随着演出越来越少,总是“饥一顿饱一顿”,演员要吃饭,一些人陆续离开,另谋出路。最终平乡县丝弦剧团也没能逃过解散的命运。

1992年,剧团解散,马俊改带着伤心的情绪被调入县文联工作,但她对丝弦痴心不改,业余时间仍然组织演出。马俊改说,她离不开观众:“剧团没了,观众还在,一看到热情的观众,我们就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俊改形容观众对她的热情是“听说马俊改来了,乡亲们正做着饭呢,放下锅碗瓢勺就来看我演出了。”

2012年,南路丝弦(平乡丝弦)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年,由河北省文化厅划拨非物质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南路丝弦(平乡丝弦)非遗保护工作。平乡文广局、文化馆对此进行资料搜集和抢救性发掘,分别出版《平乡县南路丝弦剧本·汇编》一书,录制《反云南》《三进士》《海瑞告状》三部丝弦传统戏,作为档案资料存入南路丝弦(平乡丝弦)资料档案库。

2016年6月,由平乡县委、县政府拨专款70万元,打造大型历史剧《时苗留犊》。马俊改在剧中扮演女一号人物王阿婆。同年9月,新编廉政历史剧《时苗留犊》在邢台平乡县首演。场面感人至深,演员三次谢幕,800余名观众才缓缓离开剧场。

承办这次排练演出的是平乡县红甫丝弦剧团,团长张红甫一听说南路丝弦要排演新剧目,把当年剧团离散的那一帮花甲老人,重新聚到一起。排练正值酷暑,演员不顾年老体迈,无人喊苦叫累。在院里演员打地铺、做大锅菜。

虽然十分辛苦,但每一位演员都拿出了百分百的劲头,大家都表示:“做好每一个动作,唱好每一句台词,对观众负责、对演出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丝弦的传承发展负责。”整个录制过程中,虽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马俊改说:“这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有一些我们的经典剧目没有录,以后还是要净了场去录制,必须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平乡丝弦剧团解散,就再也没有这么正式的排过戏。这次排练《时苗留犊》,能再把平乡的这些丝弦老艺人聚在一起,我非常高兴,最高兴的是大家在一起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出去。”马俊改说。

在所有演职人员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不辜负这一方父老乡亲的守望!首演三天,场场爆满。800多个座位满了,走廊也站满了人,演出结束更是一次次谢幕一次次掌声潮起。

2018年10月,《时苗留犊》经过提升后更名为《黄牛县令》在邢台冶金俱乐部首演。上千名戏迷到场观演,掌声热烈。

发挥余热

长期以来,由于丝弦剧种各流派之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交流研讨、合作演出很少,致使剧种的推广发展不能形成有效共识,影响了剧种的传承发展,多个剧团都曾面临过消亡的危险。

从2017年开始,丝弦经典剧目演出暨丝弦剧种“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交流展演活动,已连续两年在石家庄举行。该活动力求整合各个剧种的资源,达到各路丝弦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拓展丝弦剧种的发展空间、影响力和凝聚力,提高剧种整体艺术水平,更好地传承发展丝弦剧种。

不少戏迷纷纷为艺术家的精彩演出点赞:“东路丝弦曲调明快,南路丝弦音乐丰富,西路丝弦形态古老,北路丝弦文武并重,中路丝弦表演热烈、火爆,五路丝弦都别具特色,演出看得人心花怒放!”

马俊改作为南路丝弦的领军人物带着爱徒栗艳锋参加这次梨园盛会,并在省电视台“名家名段”栏目演出了《忠保国》《时苗留犊》选段,反响热烈。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次值得珍惜的展示机会;对于剧团来说,有利于相互之间学习和交流。

参加展演交流回来后,马俊改決定实现自己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录制南路丝弦经典唱段伴奏带。平时生活中,身边一些戏曲爱好者想学丝弦,却发现在网上找不到伴奏音视频资料。南路丝弦一直没有自己的音乐伴奏,这成了传承学习的一个大障碍,也是马俊改的心病。她把当年的师兄弟找到家里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一致支持。为了节省开支,大家吃住在她的家中,老伴负责做饭买菜,孩子也参与进来帮助打印乐谱,文艺志愿者尉建敏义务为这次伴奏制作担当后勤保障。还有的文艺爱好者听说后上门送来了米和油,这更坚定了马俊改制作戏谱的决心。历时15天,这班人抢救性录制了22段南路丝弦传统剧目名段戏谱伴奏。

近年来,平乡县政府每年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送戏下乡”,使得平乡南路丝弦演出覆盖全县8个乡镇管理区办事处。让群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平乡南路丝弦的魅力,也给百姓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马俊改常年跟随送戏下乡活动进园区工厂、敬老院、贫困村演出。她习惯了那简陋的戏台,破旧的衣箱,台上台下几十年,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他们无怨无悔追求的是流传几百年的戏曲艺术,把这种传统的魅力奉献给父老乡亲。看到台下观众开心的笑了,她的心里笑得更开心,唱得做得就更来劲了。马俊改台上一生,就为追求这一份乡土情。

马俊改说:“只要群众需要,就会一直坚持唱下去。”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鑫

通讯员 安春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