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序言:

在北宋時期,京城汴梁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他們生活生產所需的物資大多是通過漕運得到的。

漕運,即通過大運河把東南地區的金銀米布茶鹽等,用船舶送到京城。漕運經過的路程很長,有的航道大船無法通行,就要通過"中轉"的方法,將貨物轉運到其他船隻上。這個方法總體上利大於弊,但北宋朝廷為了搜刮更多的錢,破壞了“轉般法”,並實行了表面上很好的"直達法",但是實際效果很不好,最嚴重的是運河水路變得不通暢。這是什麼原因呢?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自隋朝開挖大運河以來,中國南北之間的交通更為方便。對於把都城建立在北方的王朝來說,通過大運河,不僅可以很方便地向南方派兵,而且可以很便捷地從南方調動物資。所以隋唐五代都把運河看作生命線。宋朝建立後,成功地向南擴張了領土,北方卻被強悍的遼朝佔領著。

於是,富庶的江南成了它最大的糧倉與金庫,因此大運河承擔的責任更為重要。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大運河自身的情況

大運河是一條人工建造的河流,它的走向是"不太自然"的。在中國,大江大河的走勢多是自東向西,這是因為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水向低處流,才自然形成的。而大運河是南北相通,各地之間高低不齊,水流沒有一個統一的走向。比如說,運河經過的長江、洪澤湖、汴河三個地方,水位高低是不一樣的。當長江起潮時,江水向北注入運河;落潮時,運河的水從北注入長江。

水勢的變化時而讓運河水滿,時而讓運河河底朝天,這給漕運船舶帶來不少麻煩。為了讓水位保持平穩,不影響航行,歷代王朝就使用了“圍堰”的辦法。圍堰將水流一段一段地截開,船舶在其中航行就不用擔心水位的不確定的。但是,船舶航行到圍堰時,就必須把船拖過去。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漕運的情況

把船舶拖過圍堰,這隻能在船小的情況下才成立。即使這樣,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畜力。而且,這些人員與牲畜一路上都要跟著船舶,所消耗的糧草就難以計數。如果船舶很大,那麼根本沒有辦法從圍堰上拖過去。這時就需要有其他船舶在圍堰的另一側接應,把糧食搬運過去,這個方法就是“轉般法”,是北宋初年漕運採用的老辦法。每年通過運河北上的糧食就有數百萬石,運輸的船舶都十分龐大。所以,轉般法是很必要的做法。

當然,“轉般法”也存在弊端。一是貨物裝卸搬運十分麻煩,延緩了運輸效率。二是轉般法需要建立中轉站點,配套的人員相當多,這對財政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轉般法”被放棄

北宋朝廷覺得轉般法不行,於是作了兩方面的改變,一是技術上的,二是制度上的。

在技術上,北宋拆除圍堰,改為水閘。有了水閘,水流大小及水位高低可以自主調整。有船舶行至水閘處,就開放閘門,將兩側的水位調成一致,船舶就可以平穩地通過閘口,進入下一個河道。

在制度上,北宋實行了"直達法"。這一方法要求船舶直接從出發點開到京城,中途不需要中轉。這樣一來,就可以裁撤轉般法所需的中轉點。此外,由於水閘的建成,直達法在技術上顯得比較可行。

然而“轉般法”自有其優點,而且優點遠大於缺點。“直達法”表面看很合理,實際上危機重重。北宋朝廷沒有細加審視,終於釀成大患……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徒有虛表的“直達法”

北宋朝廷認為直達法能夠航行效率,所以大力推行。但是,這一新方法違背自然規律,即破壞了運河的蓄水功能。

當初在實行“轉般法”時,船舶每經過一個閘口,要遵守一個嚴格的制度,即"三日一放閘"。這個制度規定:漕運船舶要過閘口時,要等滿100艘船,才能開閘放水通航;如果等不滿100艘船,就必須等滿三天後才放水通航。做出這樣規定原因是:運河水並不充沛,需要時間積累。比如揚州以北的一段運河,河水來自長江,但只有等到長江漲潮水位抬高時,才會有長江水流入。在長江落潮時,這段運河就幾近乾涸。為了保證通航,各個閘口都要趁著長江漲潮,把江水"攢起來",如果沒有三天時間,可能就"攢"不到足夠的水量。

然而,“直達法”實行後,各地進京的船舶不能在路上耽誤時間。如果遇到水閘,押運人員就仗著皇命要求開閘放行,守閘的人不敢違抗。於是只要有船來,就會打開閘門。這樣一來,閘門開合變得沒有秩序,運河的水量也就累積不起來。

最後造成運河斷水,船舶擱淺的情況。

所以,"直達法"名為直達,實則"直堵"。這就是不遵守自然規律的結果。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轉般法”被破壞的直接原因

要說古人不懂得自然規律,那真是小看他們了。水閘的建造、開閘制度的設置,都體現了宋人出色的智慧。而破壞智慧最有力的東西——就是人的慾望。

一個叫胡師文的人,為了升官,就把這一制度搞垮了……

京城達官顯貴眾多,開支就大,迫使北宋朝廷想辦法"收錢"。在實行“轉般法”時,會在各個轉漕點設置倉庫,負責對進京貨物的調度。在貨物價格貴時少收,賤時多收;豐收地區多收,欠收地區少收,從而在整體上保證一定的庫存,確保對京城的供應。所以在轉漕倉庫中,總會有一筆用來週轉的資金,專門用於貨物收購的週轉。

本來這個週轉資金的設置十分巧妙,維繫了整個漕運的運作,還被南宋學者呂祖謙稱讚為:"本朝之良法。"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但是,轉般"良法",因為一個人的升官慾望而被破壞殆盡,這個人就是剛才我們提到的胡師文。他是東南地區的發運使,是朝廷派來專門負責漕運的。他瞄準了朝廷缺錢的急所,把東南地區的週轉資金謊稱為"羨餘",全部上交給了朝廷,假裝是自己的稅收功勞。實際上,這資金根本不是"羨餘",反而是維繫轉般制度的必需品。沒有了這筆錢,各地漕運無法調度,很快陷入困境。但是,胡師文卻用這幾百萬貫換得了一頂烏紗帽——戶部侍郎。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轉般法”被破壞的間接原因

胡師文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破壞一個運行良好的制度,是因為是他背後站著一群兇悍的"賊","賊"後面又站著一個才藝卓越、治國無能的宋徽宗。

"賊"有六個,以蔡京為首,他們互相勾結,把持朝廷大事,史稱"北宋六賊"。胡師文雖不在其列,卻是"圈子裡的人"——他是蔡京的姻親。胡師文敢搬空轉運資金,實際上是在執行蔡京的意圖。

蔡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蔡京必須盡力搜刮錢財,用它"孝敬"給宋徽宗。宋徽宗治國無能,卻頗能揮霍,蔡京的任務就是拼命想辦法為他斂財。對漕運業務進行搜刮,早就是蔡京的計劃了。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其實在宋徽宗登基之初,蔡京就推出“鈔鹽法”。即將鹽從官營變為私營——商賈從官府購入"鹽引",壟斷食鹽的貿易與運輸。起初,地方上派漕船進京時,會在回程時稍帶運鹽,從而獲得一定收益。但是“鈔鹽法”實行後,只能空船返航。這一來,朝廷增加了一點收入,而鹽商們大發其財,而地方政府少了一大塊收入。

而地方政府既少了收入,又沒有了週轉資金,對漕運的積極性自然下降了。對此,蔡京等人毫不在乎,他只要討得天子宋徽宗的歡心就可以了。

宋徽宗把國家大事交給奸臣們,自己悠哉遊哉地畫畫寫字,最終被金兵捉了俘虜,受盡了該受的恥辱。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漕運“變法”後的影響

由“轉般法”變為“直達法”,給北宋朝廷的負面影響很大。

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運河本身。

運河是人工河,沒有自然水流進行沖刷,需要定期清淤。但清淤需要足夠的人力與財力。之前,每道水閘都設有一個閘官和幾十名閘丁,他們負責航道清理和水閘的開合。這部分人全國有十萬人之多,依靠漕運帶來的利益而生活。在轉般法破壞後,他們的收入無從保證。特別進入冬季,漕運停止後,他們連飯都沒得吃,不得不轉行。長此以往,閘道失修,漏水嚴重,沙石淤積,河道變淺。

其次,受到衝擊的是地方的州縣。

北宋朝廷把漕運中的"油水"抽光,卻把維護運河通暢的責任壓給地方,各個州縣只能加重對百姓的壓榨。此外,在轉般法下,一個地方收成不好,它的稅賦可以由收成好的地方代為支出;在直達法下,一個地方收成再不好,稅賦照收不誤,各地之間無法調度。

這樣一來,地方經濟紛紛陷入困境。商旅不盛,運河更無所用。

更嚴重的是,漕運在直達法之後,成了一筆虧本買賣。負責押送的漕民,在歸來時已近破產,於是經常會發生劫掠其他漕船的事件。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北宋漕運的衰敗結局

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揚州的紳民舉城而逃。他們原以為金兵善於騎兵、不善於水戰,所以紛紛乘船而走。可是,長江潮水一落,運河頓時見底。

這些紳民被困在河底的淤泥裡,動彈不得。

北宋滅亡後,南宋偏居臨安,江淮之間成了戰場,長江以北的運河就更沒有人疏通清理了。南宋曾派遣使者北訪,他路過大運河時,發現早年熙熙攘攘的航道只能通行一些小船;運河淤塞嚴重,有的河道甚至已經變成田地,種上了莊稼……

論北宋末年漕運衰敗的原因——“轉般法”改成“直達法”

結語

北宋初期,國力強盛,航行於大運河上的船隻體積巨大,裝載五、六萬斤糧食的大船尋常可見。在漕運制度上,北宋初期實行“轉般法”,形成了朝廷與州縣共贏、官府與百姓互利的局面。但是,到了北宋後期,朝廷涸澤而漁,實行了“鈔鹽法”,把鹽利全部集中到朝廷手中;又把地方上用以週轉的資金抽走,將“轉般法”改成“直達法”。受此影響,地方政府不堪重負,對大運河也就疏於清理,使其漸漸堵塞。

要說運河發生這樣的變化,根本可能還是在宋朝的制度上。宋朝是趙匡胤篡奪北周政權而建立的,為了防止自己的"成功"被大臣們效仿,他擴充朝廷中樞的權限,削弱地方州縣的權力。這一自私的立國思想,讓大運河成了後世皇帝向各地發兵派官,向各地收繳財物的通道……

參考資料:《水經注》《舊唐書》《宋史》《續資治通鑑》《唐宋帝國與運河》《宋代惠民河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