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說,錯題本重要嗎?

輸過敗過但不曾怕過132633138


作為從教多年的我來說,我覺得錯題本很重要。孩子在哪方面出錯就說明哪方面知識掌握的不紮實。往往出錯的時候,下次他還錯。如果第一次錯把它整理出來,過一段時間再進行復習,我覺得有助於孩子知識的掌握和加深。當然了,一定要複習。光寫下來不看,也就失去了意義。

  • 那麼整理錯題,可以分兩類。一個是平時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記錄下來最好有例題例句。第二類就是在考試中犯的錯誤。錯題本的目的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說到考試之前孩子不知道該複習什麼,就覺得哪哪都會,或者是哪哪都不會,這時可以拿出錯題本進行復習。有利於事半功倍,常犯的錯誤,在考試之前都弄懂了,有利於增強自信,取得良好的成績。

生命的重啟


17年高考,現某985大三。

相信我,同學。錯題集絕對是你提高成績的利器,沒有之一。

我高一高二基本上只是迫於老師的壓力隨便整理了些錯題,自己也沒有重視到哪裡去。

平時自認為學習成績還不錯,但高三一上來理綜只能考150-180分,堪堪滿了一半,打擊可想而知。

從高三開始才開始認真對待錯題本。所謂認真對待不是說你把所有錯題都抄一遍就完事了,而是要學會分類,學會提取關鍵點,失分點,還可以自己在旁邊標紅下次一定不能怎麼怎麼樣來提醒自己。高三上我數理化整理了三個大本子,高三下理綜成績開始持續回升。

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做題本,可以參考康奈爾筆記本。但錯題本是很私人的東西,沒有人的錯題本是完全一樣的,只有對你有用的錯題本才是好的錯題本。


阿木不是啊木


重要!作為高中一直有整理錯題習慣的過來人而言。

從小學到高中,知識難度不斷提升,要消化這麼多知識,必須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不要豔羨所謂的聰明人,既然不能一步登天,就要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系統便捷的方法。錯題本整理就是其中一種。

錯題本整理的目的,一個是提高學習效率,第二是便於高效攻克知識盲點。

以我來講,並沒有每一科都準備的必要,像語文、英語、歷史之類的,我覺得還是摘抄筆記或者多記憶更有用。數學等科目整理錯題效果會更好!

怎麼準備錯題本好呢?

第一、明白哪些類型的題需要整理為錯題。

完全不會,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題型;知道考點,但不知道解題邏輯的題型;老師標註的常考題、必考題型。

錯題整理就是為了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針對性的進行理解與掌握,所以錯題基本就代表著你的缺漏,查漏補缺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二、重新將錯題自己做一遍

多數人錯題在知道正確答案之後就放任不管了,但是要知道,老師講解出的正確答案,和自己思考出的答案記憶是不一樣的,所以錯題需要重新幹乾淨淨的摘抄出來重新做一遍,以考試試卷的模式。有朋友就說了,那得抄好久題目,手抄也沒有試卷的感覺。其實現在手機除了玩,有很多輔助學習的工具,針對錯題本,可以用【予見錯題本】APP,免手抄,還能整理成試卷樣式的文檔,直接打印出來重新做一遍。你就能清晰,你是否真的掌握了這道題的考點及解題思路。

第三、標註解題思路及關鍵知識點的應用。

重新做一遍之後,可以附上自己的解題思路以及題目運用到的知識點,一目瞭然。

第四、定期複習,鞏固知識盲點。

人真的很容易遺忘,尤其是對於自己不太擅長的東西,一次是無法完全掌握的,這個道理,相信大多數學生都深有體會。所以錯題整理完之後,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定期拿出來,每一次拿出來複習,你必然都會有更清晰的理解與認識。

總的來說,學習就是一步一步的踏實造就的,但是我們不能努力了收獲卻甚微。學習要有方法,努力要有方向。


省略號足矣


在學習中,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老師都講過,自己也做過,考試還考過,有的還不止考過一遍,但自己還是會出錯。這些錯題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漏洞。那麼,如何彌補這些漏洞呢?凡是善於總結失敗教訓的人,往往都會重視這些錯題,因為研究錯題、整理錯題不失為學習的一個良方。


錯題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你根本不會做的題型,另一種是因為大意而出錯的習題。

對於前一種,應該分析透徹這種題型,弄清解題思路,針對這種題型多做練習;對於後一種,要靠自己的細心去化解,要看清題目,計算的時候要多算幾遍,如果能把粗心的毛病改掉,那麼在高考中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有位高考狀元說,以前老師發回作業和試卷,他只關心成績,後來他發現不少考試中的題目自己以前做過,或只是稍微變化,但自己照樣出錯。經過深思,他決心查漏補缺,凡是錯了的題目都要收集起來,花時間好好研究和反思。自從這樣做以後,他發現自己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越到後來,需要收集的錯題越少,有時候一個星期也碰不到一道題。

其實從初中到高中,越到後面越講究複習方法,建立錯題本就是一種學霸常用的高效學習方法。建議最好把近10年的高考題拿出來模擬訓練,從中摸索出規律,瞭解高考的大致題型和內容。除了典型例題,還應該重視自己出錯的題目,最好將平時出錯的題目都收集起來,作為重點攻克的目標。


物理小金魚


積累錯題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特別是理科類的學習,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錯題的積累。

錯題反應出的是自己的知識漏洞和薄弱環節,在發現問題後需要及時去分析錯誤原因和解決辦法,將錯題積累起來,方便之後的學習和複習。

在學習中知識點是相對固定的,題目雖然千變萬化,但解題方法和思路基本固定。這次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如果得不到解決,那麼在下次的考試中依舊會出現,所以為了提高成績,那就必須要積累錯題,通過錯題積累學習,儘可能將錯誤及時解決,當錯誤越來越少的時候,那麼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為了最大可能的發揮錯題本的效力,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引起注意:

1.錯題積累是不要放過任何一個錯題,哪怕是書寫失誤,也要積累,這次可能寫錯,下次照樣可以,積累的目的就是改正和引起注意。

2.錯題的積累最好能分門別類的去整理,對每一個專題下的錯題積累在一起,可以提高複習效率,因為所涉及的知識點都相似。

3.錯題的積累儘可能反應出錯誤原貌,如果有可能可以將錯誤練習冊照照片或複印出來,直接貼在錯題本上,這樣能幫助我們能更好的認識到錯誤,找到需要注意的地方。

4.錯題的積累不僅僅是改錯,一定要詳細。

針對一道錯題,需要去分析錯誤原因,找準錯誤原因才能很好解決問題。

針對一道錯題需要去分析所對應的知識點,題目關鍵信息的處理與分析,解題的突破口在哪?重難點在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麼?整體思路和步驟是什麼?類似的題目可以怎麼解答,把這些都要弄明白了。

5.也許有的題目會錯很多次,可以在錯題積累本上標註出相關題目錯誤的次數,錯誤的次數越多,越需要重視。

6.僅僅把錯題積累了是麼什麼作用的,需要經常去複習,在複習後可以在後面備註,以免有些錯題被忽略掉。特別在考前,一定要去複習鞏固。

7.錯題複習一定要做減法,否則錯題越來有多,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類型的題目經過多次複習後,如果完全掌握了,就可以做個記號,複習時可以提高速度或直接過掉。

8.錯題積累時不要吝嗇自己的本子,適當加大間距和字體,在重要步驟和關鍵點可以做出用不同顏色的筆做記號,以便複習時能很快找到重點。

希望以上的分析對你有所幫助,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胡老師數學教育


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數學這個科目。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題目,而我們的記憶有限,需要記下來,另外,錯題本的建立,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複習,錯題本做得好,成績也能快速提分,那錯題本應該記什麼內容呢?把遇到的一些很有思考價值的題目,記錄下來,把整到題目運用到的指示點、包括解題思路,是否還有其他解題方法、如果條件改變,那麼解法又是怎樣等等涉及到的知識都記下來,這樣你對這道題目就加深了了解了,考前複習也方便了許多,另外老師課堂講的一些重點題目也可以記在錯題本,最後錯題本一定要經常翻看,孰能生巧,這也有利於培養你的數感,在我之前發過的文章中,也有詳細談過如何做好錯題本,有興趣可以去翻看,謝謝。


數學通


錯題本對於不同學生階段的學生是重要度不同的。

🙃🙃🙃🙃🙃

我們沒法把錯題本讓12年級的小朋友當成一個很重要的依靠,我們可以從34年級慢慢培養他們整理錯題的意識,然後從初中階段我們就可以讓他充分利用起錯題本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好處。

😊😊😊😊😊😊

對於錯題本的重要性,我們可以不言而喻的理解到我們犯過的錯誤,不僅僅是一次,大多數人來講同樣的錯誤,喜歡犯第二次第三次,這並不是屢教不改,而是由於我們以往的知識能力,還有行為習慣決定了這樣的錯誤,我們喜歡也要再再而三的犯錯。

比如說有的人燒水容易把壺燒乾,但是往往出現一次之後會進而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不能避免呢,可以通過其他的手段來避免,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既然第一次他能夠大意,也就意味著他第二次能夠答應,基於這一點錯題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都懂得。

每次拿到錯題本之後,我們要把自己在歷次考試或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題整理,在上面整理的過程,有的時候我們會把它簡單的處理一下,就是把原題抄一遍,把正確答案抄上去,感覺到這樣就是把錯題找到了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案,然而恰恰相反的是這種方法是極其不妥當的,我不知道其他人的錯題本是如何整理的,反正在我整理過的錯題本,還有我輔導的學生錯題本過程中是不允許這樣的。

我們要把錯題的原題抄上去,把自己錯的內容再抄上去,然後再把正確的答案寫上去,這樣才能完成錯題本一道題的完整解決過程。

為什麼要把錯題再抄上去呢?這是幫助我們在以後複習的過程中可以看到當初自己為什麼那麼挫,為什麼那樣思考,而這些思考給我們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這道題做錯了,我們把正確答案寫上去,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再出現這道題,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或者說用更好的方法來解決。

所以說錯題本對於有利用方法的學生的價值特別大,但是對於有的學生可能是一點作用也不起,因為他從心理上就感覺不到錯題本有什麼用。

那麼對於這些學生應當怎麼來辦呢?其實答案就很簡單,就是慢慢培養他們使用錯題本的方法與技巧。僅此而已。


義誠老師


一、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

人生在世,孰能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每一個學生不可能在學習中不會出現錯誤,只要在犯錯時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失去對學習的信心。而是要學會在錯誤中總結失敗的原因,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

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可以在錯誤進步,而不會止步不前。其實錯誤並不可怕,我們要學會辨別錯誤,在錯誤中勇往直前。千萬不要逃避錯誤,一旦逃避錯誤你就會害怕失敗,一旦害怕失敗,你的人生將會平平無奇。

二、制定學習計劃,嚴格要求自己按照計劃實施。

要給自己制定一套學習計劃,並且嚴格要求自己按計劃來實施。不能偷懶,更加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對於錯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只要老老實實的學習,我想即使再愚蠢的人,也會發光發亮,只是需要時間而已。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挫折和挑戰,一定要堅持住。

總結:錯題對於學生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敗時,自暴自棄不懂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總結經驗。

我是辛勤的工程師,專注於教育領域。關注我,每天為你解答不一樣的問答。


辛勤的工程師


如何才能提高成績的邏輯推導

在學校,很多同學會認為考試中想考高分的邏輯是:會做的題越多,成績就會越高。其實,擁有這種想法的結果是,我們依然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提高成績,唯一的辦法是,攢足更多的勁努力學習。這種邏輯看似正確,卻很難改變成績無法提高的事實。

經過仔細研究,我們應該發現,國內升學考試是屬於滿分下的扣分制。那麼,倒過來思考,考試中能考高分的邏輯應該是這樣來推導的,即考試滿分是固定的,於是考試錯題越少,就會扣分越少,成績也就越高。

那麼,錯題的本質是什麼?

根據硅谷腦科學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發現,做題出錯的本質是,在做這道題時,所需的知識信息無法有效從大腦中提取。通俗一點來講,就是這道題背後的知識學生未能全部掌握,也就是出現了知識漏洞。

依邏輯推論,我們發現錯題的數量才是決定考試分數高低的關鍵,而考試的錯題背後卻是學生知識體系大量的盲點造成的。因此我們要做到構建錯題改錯體系,並通過背誦錯題背後的知識點,來對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查漏補缺,進而達到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目的。而且知識體系的大量盲點,必須要及時解決和補齊,否則也會導致對後面學習產生大量不良的影響。

那麼,如何能讓考試錯題減少呢?

答案很明顯,在考試中,試卷上出現的所有錯題均要認真改錯,並通過建立錯題庫的形式,將錯題做到完全掌握。當我們考試的錯題越少,那麼,考試成績就會越高的這個結論就一定成立。說到這裡,我們似乎就已經能很好的明白如何提高成績的底層邏輯了,總結下來得出的結論就是:1. 學生想要成績提高;2. 要大量考試和刷題;3. 然後試卷錯題認真改錯;4. 建立錯題本;5. 多次背誦複習;6. 知識漏洞減少;7. 考試成績提高。

那麼,在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提分環節,那就是採取認真建立錯題本的策略,並對錯題本上的錯題進行大量背誦和複習。而錯題的認真改錯和多次背誦複習,也是針對性個性化學習最有效的方法。這個結論從邏輯理論推理上來說是正確的,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學習,但是想讓考試錯題快速且大量的減少,我們卻不能僅僅只依靠使用改錯本。

儘管建立錯題本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但它依然存在很多弊端。

在學校裡,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們建立錯題本,並要求學生每天都要摘抄錯題,並寫出詳細解析。從邏輯上來講,認真建立錯題本並多次複習,的確能夠幫助學習查漏補缺,並提高成績。從學習提分的本質來講,建立錯題本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這個方法的初衷也是非常好的。但是為了解決考試錯題,從而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為什麼我們不能緊緊依靠錯題本呢?原因有以下4點:

1. 錯題本的建立會耗費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學習任務多,學習壓力大,因此課外的學習時間是非常緊張的。但是建立改錯本是非常消耗時間的一個行為,因為改錯會在試卷上進行一次,然後在謄抄在錯題本上,抄題就是一種時間的浪費。

2. 基礎太差的學生錯題太多,無法做到全部認真改錯。改錯對於優秀的孩子來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很高,而且錯題也少,因此改錯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對於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改錯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錯題太多了,而且如果每個科目都要全部改錯的話,這將是一個沉重的學習負擔,那麼,孩子幾乎就崩潰了。

3. 改錯本敷衍完成。上面我們提到過,改錯本的行為是建立在試卷改錯完成基礎之上的,因此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或許改錯本的建立就是為了完成應付老師檢查,而敷衍了事的。如果學生抱著這樣的心理來建立改錯本,幾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4. 錯題本複習意願低。由書寫完成的錯題本,錯題數量謄抄的越多,學生複習的意願度也會越低。錯題本一般是由學生書寫完成的,本身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很緊張的,因此做手寫謄抄錯題到改錯本上的時候,就不會完全絕對認真的書寫,這對於複習體驗感來說,也是非常不好的。

注意事項:其中,有很多同學會採用將試卷題目剪下來粘貼在改錯本上這種做法,來建立改錯本。我建議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做,原因有二:

  • 第一,剪輯粘貼也是很浪費學習時間的;

  • 第二,試卷剪輯完了後,基本上就作廢了,對於學習的傷害反而是更大的。

5. 大多數學生先天缺乏複習改錯本的習慣。大多數同學建立錯題本後,其實都是沒有複習改錯本習慣的,因此錯題本的建立意義絕對不大,也絕對沒有直接複習錯題試卷庫上的改錯效果來的更便捷更有效,那麼,錯題試題庫如何建立呢?

針對如何做好改錯和建立錯題庫的4大方法和11條技巧

1. 將各科的試卷資源分類整理,建立錯題試卷庫。

試卷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每一張試卷都是在校老師經過長時間的打磨和整理的,是老師教學經驗和單元重難點知識的彙集和總和。況且,每張試卷都是學生經過2個小時的考試完成,再經過老師5分鐘專心批改,以及一節課40分鐘老師的錯題針對性講評課,再加上課後30分鐘的精心改錯,幷包含著大量重要且珍貴的錯題資源,這是一套試卷被處理完成的全部過程。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每張試卷的完成會花掉我們在學校近200分鐘的時間,如果一張試卷丟失,也就代表著這200分鐘寶貴學習時間的極大浪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習成績後進同學一定是不重視試卷收集整理的,試卷總是桌子裡幾張,書裡夾著幾張,家裡再放幾張,一段時間後試卷會一張張的丟失,再也找不到了,這就是一種非常差的學習習慣。在這裡我建議,學生應該將所有的試卷都全部整理併疊放在一起,形成一個試卷庫,這樣最重要的試卷資源就能很好的被保存,以供日後複習之用。

2. 試卷錯題庫的裝訂辦法。

試卷不僅要分類整理,還要進行整齊的裝訂,才能形成錯題試卷庫。試卷疊放在一起是不利於來回翻看的,因此我們還需要將所有試卷都按照時間和單元順序從上至下依次裝訂,這樣更利於日後方便實用。在這裡有幾個小技巧跟大家分享:

  • 1) 準備一根固體膠棒。每張試卷的左側都有白邊,使用做考試時填寫學生個人信息的,因此這個白邊切勿在上面進行書寫重要內容或改錯。我們可以沿著白邊,用固體將棒進行塗抹,然後沿著白邊將試卷按順序粘和在一起,這樣試卷庫就形成了。每次考試完,學生都可以用膠棒將試卷依次粘在試卷庫的最下面,每學期幾十張試卷一張不拉下,全都在這個試卷庫裡邊,就是一套重要的學習複習資料。

  • 2) 製作DIY試卷庫封面。為了更方便找到所需科目的試卷庫,同學們可以準備若干張A3白紙,然後自己製作DIY試卷庫封面,每個學科一張,粘貼在試卷庫的最上面作為封面,非常精美,還能方便日後查找。

  • 3) 準備一個專門裝試卷庫的試卷包。在網上有很多賣試卷包的,一個試卷包會被膠紙分成十幾個格子,我們可以將試卷庫按照學科分類,分別裝在裡邊保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購買,一個也就10幾塊錢,價格便宜,方便實用,而且一個試卷包可以用一年。試卷庫分類裝在試卷包裡,不易丟失,不會輕易被磨損壞,非常方便隨時找到。

  • 4) 堅持做到試卷錯題庫的每一張試卷都乾淨整潔。試卷錯題庫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但又非常容易損壞,因此我們同學們一定要學會保護。在試卷上,堅持不允許自己或他人在上面亂塗亂畫,甚至用筆塗抹不需要的內容,也需要嚴格做到實心長方體樣式且均勻塗抹,堅決不允許用筆隨意打媒圈的形式,進而保持卷面乾淨和整潔。越認真努力改錯的試卷,越維護的乾淨整潔的試卷,我們也會更加珍惜。因為美好的事物,總是不願意其被破壞,從而也更能激發同學們更多次且認真的複習;而被破損過的事物,總會被不斷摧殘的更糟糕,甚至會嗤之以鼻,這就是心理學裡一個非常著名的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因此同學們,要從小處做起,做到就像考試一樣,在改錯和使用中,維護卷面的整潔乾淨和美觀。

3. 試卷錯題改錯的方法。

錯題是我們學生們的學習和思考盲點,是最重要且最關鍵的學習資源,因此一定要及時將試卷中出現的錯題全部且挨個的改錯在卷子上。在這裡我們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供參考選擇使用。

  • 1) 改錯要遵循就近原則。錯的題目在哪裡,改錯最好就在哪裡進行,切勿改錯位置隨意和偏遠,不便於日後查找複習。如果改錯的空間不夠,可以適當挪動改錯位置,也可以有限度的使用便利貼,但不建議大量使用。

  • 2) 錯題改錯重在思路,切勿長篇大論。錯題的精華在於解題思路和邏輯,錯題改錯的目的在於方便日後複習,因此一定要精簡,只需將解題思路按照清晰的路徑寫清楚即可。很多同學改錯跟寫教輔書一樣,非常詳盡的將所有改錯語言都全部寫出來,但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即人是最討厭繁瑣和複雜的的動物。因此改錯內容一定要簡化,再簡化,簡化到一眼看到改錯題就知道做題思路是最好的。
  • 3) 錯題改錯一定要注意書寫工整和排版清晰。很多同學改錯時書寫很糟糕,這會極大影響後期複習改錯的效果。其次,也有很多同學的改錯內容排版不恰當,會導致改錯的內容跟試卷原有題目覆蓋而無法辨認信息,這是很糟糕的體驗。試想如果你看到老師上課書寫凌亂潦草的板書,且排版時寬時窄,而且很多內容處處重合模糊不清,這就會導致識別信息難度加大,會不會你頓時就情緒煩躁。放在學生自己身上也一樣,如果自己改錯是為了圖快,而沒有重視改錯質量。那麼,一段時間後,我們是不願意去看改錯的,就像我們之前說了,如此雜亂的改錯會讓複習變得複雜和困難,於是學生會很快改變主意,不再複習,更別談更重要的學習方式:5次複習的有效度法則。

  • 4) 配備兩支書寫順滑的紅色中性筆。考試一般使用黑色中性筆書寫,不建議使用藍色,老師批閱試卷都是採用的紅色鋼筆或中性筆,因此學生在試卷上的改錯要統一選用紅色中性筆。用紅色筆改錯,易於區分做題時書寫的黑色,非常醒目,易於在複習時被快速發現。在這裡有2個小建議,第一,紅色中性筆要書寫順滑的。較為順滑的筆書寫起來不費勁,而且書寫會好看一些;第二,切勿使用多種顏色筆改錯。很多女同學喜歡色彩多樣的中性筆,好看不中用,反而會造成複習時的干擾。改錯時只用一種顏色的紅色中性筆,是最好的。
  • 5) 所有錯題改錯要按先後順序進行編號。有的同學考試中錯題較多,因此很容易將試卷改成滿堂彩,這樣非常不方便日後查找複習。因此同學們可以在試卷中所有錯題改正完畢後,將所有改錯內容按照前後順序進行編號,如果一張英語試卷出現20個錯誤,就可以從1編號到20,並用相關的關鍵詞進行命名,這樣不僅方便日後複習時檢索,還可以在翻開試卷後,很快知道這張試卷裡有20個錯題知識點需要我們背誦和複習,層次非常清晰,且便於按序號查找到我們需要複習的錯題改錯內容。

  • 6) 對內容較多的錯題改錯進行打框突出和區分。有的錯題改錯內容較多,但試卷空白的區域不夠, 因此需要擠著寫,而且還要將字體放小,這樣就會有一大塊改錯內容,其邊界感較模糊,因此會很容易跟其他改錯內容捱上,而且即使標了序號,依然不便於日後對改錯內容的區分和複習。對於內容書寫較多的改錯,我們可以用筆直的方形框把改錯內容框起來,這樣邊界感非常清晰,日後複習也會更加容易識別。

4. 試卷庫的5遍複習有效法則

在考試中,班上會有很多同學經常出現這樣的一種現象,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在考試中依然會再次或多次出錯。這種問題的成因在於以下4點:

  • 首先,學生曾經做錯的題目並沒有認真思考,或敷衍刷題;

  • 其次,做錯的題目並沒有認真糾正和改錯;

  • 第三,錯題改錯後,並沒有及時有效的進行復習;

  • 第四,學生即使複習了一次錯題改錯,但中斷時間較長後,導致大量遺忘。

因此在考試中,當曾經錯過的題目再次出現時,學生不能有效在大腦的長期記憶中提取有關信息,因而導致該錯題又重複再錯。因此在學生們進行了大量的錯題改錯和試卷庫建立的工作後,我們還要做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事情,所有錯題的5遍複習有效法則。但是,很多同學在任務繁重的學習後,會經常省掉複習,因為多次複習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因而會導致學生們在努力學習後所產生的信息記憶,在一段時間後,很容易因遺忘而無法被有效提取。

根據認知心理學原理顯示:人的大腦並不喜歡做重複的工作,因為重複學習太過於枯燥乏味,是學習興趣最大的殺傷性武器。我們的大腦喜歡做那些通過適度複雜程度的思考,便能被解決的事情,也喜歡成功解決問題後,能收穫自我成就感,這會讓大腦被刺激後產生多巴胺和多種激素,讓人獲得快樂且興奮的高峰體驗,這是讓我們堅持學習下去的唯一動力和原因。

但奇怪的是,大腦不喜歡做重複學習,而只有重複學習才能讓學生提高考試技能並有效提升成績,再而只有學生考試技能和提升成績後,大腦才會願意堅持學習下去。因此在這樣非常矛盾且又合乎情理的邏輯下,我們不得不讓學生認知到複習的重要作用,用理性的分析和行為,來戰勝感性的大腦缺陷,也就是強制性的制定複習計劃,來規範和倒逼學生自己施行5遍複習的有效法則。那麼該如何做呢?

  • 1. 制定複習計劃。複習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是能夠做到的。但困難的是,大多數同學不能堅持做到每天覆習。大多數時候一個想法不能被堅持,根本不是不能,而是想不起來才很快中斷。因此同學們可以制定錯題改錯階段性的強制性複習計劃,並貼在課桌上最顯眼的位置。例如:每天騰出5個10分鐘的時間專門用於錯題庫的複習。複習錯題的數量不宜限制,最好是複習到哪裡,就在那個位置做個記號,下一次可以接著繼續複習下去。

  • 2. 試卷庫要擺放最最容易獲取的位置。很多人能堅持做一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一直處於視線的範圍之內,從而不斷強化我們的意識和行為。比如說,因為家裡條件好有個游泳池,而且一年四季都有著乾淨的池水,那麼孩子一定會堅持游泳,而且每天來一下。因此,將試卷錯題庫的夾子擺放在課桌上最容易摸到的位置,是堅持背誦錯題的第一步。當孩子堅持背誦錯題,成績就會不斷提高,當嚐到甜頭後,這種行為一定會被強化和堅持。

  • 3. 試卷錯題庫應該採取全部背誦的方法。雖然死記硬背錯題和知識點,近些年廣受詬病,但死記硬背的確是最有效掌握知識和錯題的辦法,而且要全部背誦。北京大學胡壯麟教授就曾經提出過英語課文全部背誦的方法,是提高成績最有效的方法。能堅持大量背誦錯題的同學,時間一定會證明你的努力,成績的快速提升只是其衍生物。
  • 4. 試卷錯題庫複習至少5遍。複習的速度一定遠遠快於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因此複習相比新知識學習,會更加高效。而且不僅要堅持複習試卷錯題庫,還要複習至少5遍。根據硅谷腦認知科學實驗室的相關研究分析,知識和錯題被複習5遍以上,一般就會形成孩子的長期記憶,可以在任意時間被隨意提取。那麼,對於曾經錯過的題在考試中又經常出錯這樣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本篇文章所有內容均為碼字優質原創,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和“轉發”哦!我會在“頭條號”和“悟空問答”裡,繼續推出高質量的教育文章給大家。《Maple老師談教育》專門從事教育領域創作,謝謝關注和支持。


Maple老師談教育


我從作用、價值、使用方法、使用原則這四方面給大家說說這個錯題本。

作用

錯題本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夯實學習基礎、創造優秀成績的重要手段。而很多同學並沒有引起重視,其實,是對“錯題本”理解有誤區,“錯題本”上不一定只是“錯題”,它應該包括“錯題”“容易出錯題”“難點題”“典型題”等,應該是對知識的梳理,是重點尤其是難點、精點的集合,是系統學習基礎上的重點解析,使得學習重點更突出、複習更具針對性、學習更有高效性。

價值

一是歸集學習問題:它是以連續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類錯題為主要手段的,是學生學習問題的集合,歸集錯題其實就是完整記錄學生的失分,錯題本的建立就為解決問題提供具體的方向。
二是聚焦學習目標:錯題本使學生學習目標變集中,學習重點更加明確。抓住了錯題,就抓住了學習中的關鍵丟分問題,如果學生能盯住錯題本,以解決問題為核心,解決了錯題,丟分減少了,成績自然提高。

三是養成學習習慣:收集整理錯題本身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連續不斷地整理和總結自己學習中的錯題,一方面通過複習會加深對於錯題的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長期堅持不知不覺就會養成及時複習總結的良好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則是學習能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體現。

使用方法

1、經常閱讀。之所以出錯,大多因為知識點不紮實,所以對待錯誤要經常“見面”,就像“1+1=2”的問題,即使是夢中也不會出錯。
2、相互交流。同學間交換“錯題本”,互相借鑑,互有啟發,在“錯題”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
3、拓展功能。建議在“錯題本”上完善幾個功能,就像模塊一樣,讓“錯”變得非常清晰,如:標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錯誤”等錯誤原因;標出“錯誤知識點等”;寫出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等。
4、“錯題本”的使用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5、如果可以用索引的方式標記,便於查找。

6、在做錯題本時,因為疏忽而錯的簡單題目,且確定會的題目,可以不做上錯題集,節約時間。

使用原則

一是堅持直至成為習慣,這一點最關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實現錯題本的價值。
二是明確錯題本的使用主體是學生而不是家長 儘管在錄入等方面家長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但主要還是學生自己親自做。
三是家長要當好兩員“監督員”和“指導員”,而不要做“戰鬥員”。更不要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四是作為學習工具融入學習過程:將錯題本融入到日常學習過程中,將錯題本作為學習的一項內容,而不是一項額外的學習任務。
五是錯題來源要廣泛。不論是作業、試卷還是日常練習等錯題,只要是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題,要儘可能在第一時間及時錄入,先錄入,後整理。整理錯題整理信息要儘可能細緻,為以後使用提供方便。
六是藉助錯題本整理小工具,如快跑錯題本等。既可以分類複習,也避免了手抄浪費大量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