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 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心有多寬,幸福就有多長,幸福是一種和諧,和諧是彼此敬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完美的現實,需要一顆寬容的心來包容。人生大多數痛苦,源於想不開看不透。痛苦的悲哀,不是別人不順你的意,而是自己的內心在內耗,當內耗到達極致,便是永遠的黑暗。
“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 樂觀豁達,心無阻礙,幸福自然就會來。蘇東坡說:匹夫見辱,撥劍而出,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意思是說:世人所稱謂的勇者,一定有過人的操守,一個平常人受到侵犯時,撥著劍跳起來,挺身出來打架,這不能算是勇敢。世間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發事件不驚慌,受到無端的侮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因為他的胸懷博大,修養深厚,志向高遠。
  • 蘇車坡所說的“大勇者”,是擺脫了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種“寵辱不驚,淡定從容”的大境界。人一旦被自我的牢籠困住,對於別人不同於自己的意見,就容易爭論,被別人誤解,就急於表白,要是被人誹謗,受到侮辱,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常人的境界。其實,忍辱不辨才是人生修養的高境界,也是積德修福的必要條件。清朝的時候,常州有一個魏廉訪,他的父親是個醫生,樂善好施。有一次魏老先生被請往一病人家中治病。他離開後,病人發現藏在枕頭下的十倆銀子不見了。病人的兒子懷疑是魏先生拿的,就到老先生家,對他說:有樁疑難事,想問先生,但又怕老先生見怪,不敢說。”
  • 魏老先生說:“你說吧,不責怪你!”,病人的兒子,就把銀子丟失的事說了。他先生把他請進密室,說道:“銀子是我拿了,我是想暫時拿去應急需,本打算明天覆診時偷偷還回去。即然你來了,我這就還給你!",說我馬上給他十兩銀子。因為這件事,對老先生的事誹謗議論之聲四起。老先生聽到之後,神態自若,毫不在意。不久病人痊癒,自然要清理一下自己長久臥病的床鋪,結果在床下發現原以為丟失的銀子。
  • 病人大驚而後悔的對兒子說:“銀子並沒有丟失,我們錯怪了魏老先生,現在我們應該馬上去老先生家,當著眾人的面把錢還給他,不能再讓他蒙不白之冤!。”於是父子倆一起到魏縣,跪在地上,羞愧地說:“銀子並沒有丟失,今天來交還先生所給的銀子。我們對不起老先生,真是該死,請老先生任意處置!”。魏老先生笑.把他們扶起來,說道:“這有什麼關係?不要放在心上!”。病人的兒子對魏老先生說:“本來是我誣賴老先生,為什麼先生甘願忍受汙名而不解釋呢?”。?魏老先生笑著說道:“你父親與我是鄉村鄰里,我素來知道他勤儉惜財。他正在病中,聽說丟了十兩銀子,病情一定會加重,甚至會一病不起。因此,我寧願受點委屈,背上汙名,使你父親心安,病自然會好起來。”
  • 聽到這裡,父子倆跪在地上,叩頭不止,魏老先生扶起二人,設酒款待,盡歡而散。從此,老先生“魏善人”的名聲就傳開了。自古就有“德為福壽之本”“仁者壽”的說法。積德行善的魏先先生福報很大,兒孫顯貴,他的兒子魏廉訪高中進士後,又做了一省的臬臺,在老先生八十大壽時,受到朝廷的封誥。
“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 人生有七不辯
  • 1、忙不及辯:正事都忙不過來,哪有閒時間去辯白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
  • 2、微不直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有什麼值得辯的?瑣事讓人分心,徒增煩惱!
  • 3、辯而無益:辯白有效果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對方本來就別有用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還辯個啥勁!
  • 4、辯而有損:辯白的時候是“越描越黑”。別人誤會可以善意的解釋一下,別人若不接受,也就算了,不必斤斤計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 5、不辯自消:有人只想過口癮,說完就完了,他自己也不當真。一個巴掌拍不響,覺得無趣自然消停。
  • 6、不辯有益: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虛名太過了,實際的德行,預埋禍端,這時就需要一些“謗毀”來衝去虛名,達到平衡。
  • 7、與己無關:很多情況下,人們需要找一個人作靶子,以發表自己的聲音。一方面拼命抬升某人,另一方也就必定狠命踹踏。
  • 被說的人要是自己捲進去了,必成風暴之眼,自找苦吃。其實這些好壞說辭與被說者毫無關係,就讓爭辯雙方鬧去吧。
  • 《周易》謙卦中說:天道虧盈益謙,天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說都在一個“謙字”裡了,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卦體中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此在人則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覺地不顯揚。由於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虧盈而益謙的,所以“謙”者有福了。其所作所為天地人神共佑助之,故能“享通”,這就是中國人為何將謙虛視為美德的原因所在。
  • 一、謙卑,守在低處:《周易》經上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牧就是守,卑以自牧謂以謙卑自守。一個君子應該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總是往低處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為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試想一下,一個人頤指氣使甚至飛揚跋扈地與你交談舒服些,還是戰戰兢兢,低眉順眼與你交談舒服一些?顯然是後者,同時謙卑並不是卑微。
  • 二、謙虛、自強不息:謙虛本意是不自滿,而絕非是一種處世的客套話。“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謙的反義詞就是盈,就是滿。而謙則是要我們永遠都不能夠自滿。正因為永遠不自滿,所以還有能進取的空間。“盈”為滿而將外溢,“謙”為不滿而能接受。天道是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廕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謙”的本質含義是一種永不自滿,永遠進取的精神,與退讓消極以及形式上的謙遜骨子裡卻狂妄自大的偽君子是不相干的。謙有如大海,自然寬廣博大矣,卻位於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
  • 三、謙和、謙以容物:謙和,就是以謙的姿態待人接物。一個人如能做到謙和的境界,則必然心胸寬廣,有容人容物之雅量,正所謂“道生靜逸,德生謙和”。處在這一境界中的人總是友善的,他們會真誠地對待別人,幫助別人,甚至甘願為別人而犧牲自我利益。保持謙和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大悟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是他“深於世世”也不是好話——魯迅

一、知世故而不世故

  •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種心態,不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種幸福。我們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很多,或快樂,或絕望,有時是境遇逼著我們不得不成熟,不得不世故。因為你若不世故,也會不知不覺中陷入別人給你製造的“事故”。時間久了,你會發現,當你無法做到每件小事都無法釋懷時,你會揹負很多,總能找到讓自己不快樂的理由。小心翼翼的分析別人的每句話,看看是不是在針對你。仔仔細細觀察著別人每一個舉動,反省自己是不是又那裡做的不好。
  • 為了更好展示你所謂的謙和,完完整整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隨人哭,隨人笑。其實,人家,不是一場馬拉松,終點線只是一個記號而已。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關鍵是這一條路你是如何跑的。你有沒有想在打破常規,跳出界定之外,按自己的意願做自己,用這樣的方式去創造優質的生活不是更好嗎?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世,以隱者的這種冷靜心態去俗世裡為自己建一座後花園。用超脫塵世之外的心態去體驗那世俗世故的無極之境。人生太短,世間太亂,即然來了,願你不忘初心,美好成長。

二,善自嘲而不嘲人

  • 為人處世中,言語上短兵相接,以退為進,欲擒故縱往往能出奇制勝——這種迂迴進攻的方法,就是自嘲。一句隨意的語言,一個簡單的動作,往往就比我在頃刻間輕輕鬆鬆地給自己解困。自嘲的人,別人不敢嘲笑,因為他先發制人的為自己挽回了面子。不卑不亢地讓凝滯的空氣重新流動起來。自嘲的人必定心中有愛,不旦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不會用過分的自卑委屈自己,也不會尖酸刻薄為難他人。自嘲,就是這樣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 蘇軾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還寫下了一首這樣的詩句“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他借小兒之口把酒後潮紅調侃為臉色紅潤,用自嘲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

三,自嘲是智者中的智者

自嘲的人,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這項藝術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敢使用,因為他就是叫你自己罵自己,拿自己的缺陷和過失“開涮”,對於自己的醜處非但不遮遮掩掩,反而誇大其詞,自圓其說地博取眾人一笑,也展示自己的風度和智慧。甚至,還能刺一刺那些含沙射影,無理取鬧的小人,所以說,自嘲的人,別人不嘲笑,自嘲,最安全。

“人生最高處世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