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三寶是哪三寶?看北大專家怎麼說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精品課《北大蔣文躍的中醫養生課》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最近精神狀態不太好,或者我最近氣色不好。很容易發現,人們喜歡將精氣神連在一起說。那麼精氣神有為什麼會被人們聯繫在一起呢?

單純用文字來解釋他們之間的聯繫,可能乏味並且難懂。但是中醫知識就能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北大專家蔣文躍怎麼說的。

精、氣、神的關係

要想知道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首先我們要知道他們是什麼。

人身三寶是哪三寶?看北大專家怎麼說

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精生髓,有時乾脆說精髓。今天日常生活中,將最重要和核心的常稱為精髓,即來源於此。神就是生命顯示出來的跡象,一切我們用五官感覺得到的生命跡象屬於神。中醫有句話叫“兩精相搏謂之神”。

這個相搏就是兩個糾纏在一起融合的時候,從那個時候生命活動,即神出現了。氣是微小的有很強動能的物質。氣是人們證明自己的存在的一個方式,氣不僅僅表現在呼吸心跳,還表現在精氣、氣色等方面。

人身三寶是哪三寶?看北大專家怎麼說

接著我們再來談精、氣、神的關係。簡單來說:精必須轉化為氣,也就是精氣,才能發揮它的效應。氣的效應便是神。中醫大夫可以通過研究神來推測這個人的精氣是否充足。所以說精、氣、神是人身三寶的說法。

如何保養精、氣、神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如何保養精、氣、神呢?《黃帝內經》有句話,叫“積精全神”,意思是說積蓄精,精足後神可健全。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保精呢?有三個途徑,一是守神,二是惜精,三是補精。

人身三寶是哪三寶?看北大專家怎麼說

先看守神,其實很簡單。守神就是守住神,並不是無神,而是控制,有節制。再看惜精。中醫說惜精,首先是節慾,節慾是在禁慾與縱慾之間選擇的一個合理的中間點。最後是補精。通過食物或藥物來補充精,哪些食物或藥物有補精的作用呢?

像黑豆、黃豆等豆類或者其它的硬果、羊的脊髓或動物骨髓、海參、淡菜、中藥中的枸杞、莬絲子、山藥、肉蓯蓉等根據體質可以選擇。

現在大多數人,甚至一些年輕人,都選擇了養生的生活方式。做好養生,首先要選好方法。在這裡,蔣文躍老師通過人生三寶精氣神的關係,教我們如何通過守神、惜精、補精來保養我們的精氣神。只有保養好我們的精氣神,我們才能給工作、生活打上堅實的基礎,才能擁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關於主播和課程:

蔣文躍,中西醫結合碩士,中醫博士,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中西醫結合教研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三十餘年,治療病例愈數萬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