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皇帝也無可奈何?為何清朝在全國的滿語推廣會無疾而終?

靜夜史


清朝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滿語。

滿語,是一種區隔滿、漢身份的象徵。除非絕對的必要,清朝是不可能在全國各地推廣滿語的。

清朝真正試圖推廣的,只有官話——也就是清代的普通話漢語。

首先,清朝的滿語政策非常明確。

只要求滿洲人精通、嫻熟地掌握好滿語,但不會要求普通的漢人官員、老百姓掌握滿語。在清朝的統治者看來,滿語是一種區分身份的工具,所以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學滿語。

那麼,漢人中都有誰會學習滿語呢?其實是一些翰林們。

在翰林院的庶吉士散館考試中,有滿語這一項考試。例如,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作為庶吉士期間,由於滿語成績不佳,所以散館時就只能外放到江蘇做縣令。

那麼,清朝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過什麼語言呢?

恰恰不是滿語,而是漢語。古代的普通話被稱為“官話”,也就是你所知道的“滿大人”(mandarin)。

由於有些地方的口音很重,官員入朝覲見皇帝的時候,皇帝完全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像是雍正皇帝就抱怨過廣東、福建那塊的語他聽不懂: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

於是,就在當地推廣了普通話,可惜效果很不佳,最後就取消了推廣。

總而言之,清朝從沒有推廣過滿語。


HuiNanHistory


滿清近三百年統治,滿人自己的滿語最後變了一種瀕臨滅亡的語言,全世界會滿語的人沒有多少個人了。據統計到了光緒時代,全國能說滿語的人就只剩下3萬人了。到了宣統時代,溥儀作為皇帝,只會一個滿語單詞,那就是“伊立”,也就是起來,平身的意思。皇帝都如此,就不用說老百姓了。



當初自清軍入關,就一直確立滿語為國語。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滿文發佈詔、誥等,成為奏報、公文、教學、翻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跟國外簽訂的條約,如《尼布楚條約》,是滿文、俄文、拉丁文三種文字書寫,沒有漢文。直到晚清,漢文地位上升,《南京條約》才開始有漢文。



為什麼清朝的統治者在全國極力的推行剃髮易服,卻不推行滿族的語言?

清朝為了推行剃髮易服進行了許多次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出現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由於這項政策涉及民族文化認同, 引起各族人民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導致遭到了清政府的血腥鎮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這些都是滿清政府的血債。可是推廣滿語就顯得力不從心。

推廣滿語對滿清而言,非不為也,而不能也。

推廣滿語不是剃髮易服那麼簡單。當年強大的蒙元王朝做不到,現在滿清同樣也不能,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先進中原文明的時候,首先是文化上的自卑感,野蠻的落後民族想在文化上征服一個發達的民族,不是簡單用屠刀所能做到的那麼簡單。



滿語太年輕,根本無法與幾千年歷史的漢語抗衡。

滿語不是滿人自己的文字,是從蒙古字母借來的。

滿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文字的,只能是滿族人之間口口相傳。當努爾哈赤強大後,感覺到身為滿族人卻沒有滿族文字,不利用統一滿族,增強民族的榮譽感,於是就讓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將蒙古文字母借來創制滿文。



努爾哈赤的規章禮儀都是漢臣范文程等漢臣幫助建立的,森林中的原始部落哪裡懂什麼是文明。十幾萬滿人中能識滿文的能有多少,認識漢字的更是寥寥無幾。就靠這麼點人在億萬人口中原大地推廣滿語豈不是天方夜譚。

漢語的強大魅力擋不住。

清朝入關以後,面臨中原文化的強大同化力,滿人逐步漢化,康熙就是個轉折點。

康熙本身有漢族血統,即康熙的母親佟佳氏是漢族人。康熙親政後,實施“以漢治漢”的政策,倡導“以文教治天下”,下令編篡《康熙字典》等大型書籍,崇尚理學。甚至康熙自己穿上了“儒服”以儒學領袖和天下師自居,並宣稱“朕惟天生聖賢,作君作師。萬世道統之傳、即萬世治統之所繫也”。



康熙時代開始,滿族人漢化已經開始,滿語在生活中使用的頻率大大減少。滿族八旗子弟大多都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外國傳教士的筆記裡能看到,到康熙皇上晚年,滿族官員甚至王爺說的都是漢語。康熙看到漢語的普及,害怕滿語會慢慢失傳,為此專門下旨要求滿族官吏要學滿語,可是什麼效果。

雍正不僅精通漢語和滿語,甚是對蒙語也是有所瞭解。雍正在還在當時推廣過一段官話,那就是北京話;並且還在當時一度成為科舉考試必備的語言。如果說不好都沒有辦法參加科舉的。雍正已經對推廣滿語失去信心了,漢語的滲透力無法阻擋。



乾隆完全被漢文化所征服,變成著名文青皇帝,詩詞書畫無所不好,乾隆的收藏章鋪天蓋地砸向趙孟頫三希堂法帖等無數珍品上,顯示自己的佔有慾。乾隆詩意大發,寫了上萬首詩詞,水平如何可想而知,不過對漢文化的崇拜真是五體投地。

乾隆時期,滿人整體上漢化程度更深,滿族大多改用漢姓,在起名上也仰慕漢語言,基本上全部採用漢語,保留的滿族名字急劇減少,以至於乾隆不得不進行糾正,親自頒佈了《滿洲姓氏通考》等典籍,試圖保留滿族文化傳統,但是卻收效甚微。



乾隆自己傾心於漢化,沉醉於漢文化,但卻害怕滿文化失傳,經常斥責下屬順滿語不標準。滿人漢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到了慈禧同治時期,滿文基本上是沒什麼影響力了,大臣們在朝堂之上都是用漢語交流,慈禧本人只會看漢文奏摺,看不懂滿文。

到了宣統溥儀時期,滿文化徹底被徹底拋棄了,連溥儀都不會說滿語了,據溥儀晚年的回憶錄中說到:“他只會一個滿語就是起”。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是世界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最強大的基因就是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有時在軍事上是失敗者,但是在文化上始終是勝利者。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屠刀始終沒有徵服中原文化,被中原文化所征服所同化。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


非常道畢延河


我們所說的滿語,如果認真考證,研究,就會發現,它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語言。

所謂滿語,只能說它屬於阿爾泰語系,所流行的地域又僅僅是我國東北地區。

1599年,也就是明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決定創制本民族的文字。而在此之前,女真與明朝,蒙古各部的聯繫中,一直借用蒙古文字,

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是額爾德尼和噶蓋二人,而在滿文的創制過程中,努爾哈赤起到了決策與指導作用。

後期,噶蓋“以事伏法”,而由額爾德尼單獨承擔並且完成了這項任務。

額爾德尼等創制的滿文,是在對蒙古文字母進行仿製和改造而成,無句讀,也就是後人稱做老滿文的“無圈點滿文”,

老滿文的缺點很多,隨著女真社會的飛速發展,老滿文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無論是學習,還是日常使用,都極其不便。

終於,在老滿文使用了33年之後,1632年,後金天聰六年,努爾哈赤的繼承人皇太極下令,由達海主持承擔改進老滿文。

達海對老滿文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改革;

1,在老滿文字母旁添加圈點,使原來雷同的字母得以區分,一個字母一個讀音。

2,創制出了特定字母,以便於拼寫外來語藉詞。

3,搞出了滿文字母的連寫切音形式,解決了音譯人名,官名,地名,和物名等詞彙時容易出現差錯的問題。

4,開始規範字體,統一書寫形式,消除了過去一字多體的混亂現象。

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滿文,基本都屬於新滿文。

清朝政府在同外國締約以及國內頒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必須有滿文文本,滿族封疆大吏以及朝廷要員向皇帝報告軍機大事及官場民情,多用滿文繕折啟奏。

清朝留下大量的滿文史料,成為清朝歷史的見證。

從1636年皇太極建國,到1912年宣統退位,歷時267年,在這一段時間裡,清朝皇帝們幾乎都努力使滿文全國化。

努爾哈赤主持創制滿文,皇太極組織對滿文進行改革,康熙執政就大力提倡“國語騎射”,這國語就是指滿文,多次要求各級臣僚都要學習,使用滿文,

再後來的雍正,乾脆把學習滿文具體化,落實到位,他曾經在兩廣地區,福建地區推行滿文官話,在這些省份建立“正音書館”,主要針對已經具有相當文化素質的“生員”施教,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統治者所有的苦心孤詣,各種形式的強加於人,和帝王將相們絞盡腦汁的努力,都敵不過大漢民族文字的磅礴函宏之美!

民眾,士子可以像學習西洋文字一樣去學習滿文,權當學習掌握一門技藝,

可是,任你王朝,皇帝,強權勢力橫亙當前,你憑什麼能讓一個華夏子民,一個擁有幾千年燦爛文化的偉大的民族,從內心深處去喜歡,仰慕草原遊牧民族,漁獵民族一種語言麼?

我們的文字如夢如幻,它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它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在承載著巨量文化底蘊的漢文化,文字面前,滿文,最後只能是以一種文化存在而存在,而百川歸海,就是它最終,最好的歸宿。





子由拍案驚奇


對於滿語,大家可能覺得離自己過於遙遠。其實,滿語的影響早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經常脫口而出的“埋汰”“馬虎”“邋遢”“利索”“麻利”“囉唆”“彆扭”“磨嘰”“巴不得”等日常口語都是來自於滿語;以滿語命名的食品如“薩其瑪”“驢打滾”“蘇子葉”“餑餑”我們也經常吃到。

清朝時,滿語的發展演變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清初的滿語為官方語言階段(滿語為主);清朝中期的雙語並用階段(滿語和漢語共存);清朝後期的漢語為主的階段(漢語為主)。

在清初,滿語作為整個清朝的官方語言,以強勢語言的語言地位通行於全國,當時滿語處於發展的全盛時期,為了促進各民族的相互交流,朝廷專門設立了“啟新郎”,主要承擔不同民族相互溝通交流的翻譯工作。皇太極和順治時都是說滿語為主。


同時,為了不斷提升清政府的集權統治和政權的穩定,滿清統治者要求各民族學習並使用滿語進行交流,推行滿語的力度前所未有。舉國之力推行滿語的過程中,統治者需要同時掌握漢語和蒙語,而滿語在使用過程中為了提升交流效率,也從漢語和其他民族語言中加入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語言成分。康熙的漢語水平有很大提高,要求滿族官員也要學漢語。

在清朝中期的發展鼎盛時期,滿語的語言體系已經無法滿足日益頻繁的社會接觸過程中的語言交流需求,滿語和漢語開始並行,滿語也逐漸大量吸收漢語的詞彙成分,適用範圍也慢慢被漢語所取代。雍正皇帝己精通滿漢蒙三種語言,可以自由切換。乾隆漢化水平更高,他一生愛用漢語寫詩,產詩量甚豐。

到了清朝後期,滿清政府的統治地位風雨飄搖,滿語的使用範圍也逐漸衰退,慈禧的滿語就不好。到了溥儀,據他晚年回憶,他只會一個滿語,就是“起”。到了辛亥革命時期,滿語甚至遭到沉重的打擊,滿語的強勢語言地位每況愈下,滿語逐漸消亡,僅在極少數群體中通行。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語言學家才開始關注和研究滿語,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僅黑龍江少數地區人們仍在沿用滿語,滿語逐漸成為瀕危語言。滿族中仍使用漢語進行日常交際的人已經不足0.01%,使用滿文進行書寫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據統計,滿族在全國有1000餘萬人口的,在我國56個民族中位居第三大民族,但精通滿語的卻已經不足百人。全世界有6800多種語言,其中半數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滿語是其中一種,也是消逝速度最快的語言之一。滿語正在成為一種歷史文獻被記錄而非被使用,這種趨勢將導致滿語成為一種“死語言”。

可見一種語言的興衰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息息相關。


閒時讀史


我是九歌,給你新觀點。


1644年明朝被滿清覆滅,清朝問鼎中原。

清朝這個源於東北的一個偏僻落後的部落,逐步成長為一個大的帝國時,他的統治者也在告誡八旗要牢記“清語騎射,國家根本。”這句治國方針。

滿清入主中原的初期,大部份旗人如果不會滿文的話,不但對於自己的民族來說是一種恥辱,對於維護滿清的統治也是一種危害。

在清初順治年間,滿人的漢語程度很低,滿清朝廷不得不設置一種類似於翻譯的官職來彌補滿漢語言之間的隔閡。這個官職就叫啟新郎。
直到康熙12年1673年起新郎最終被撤銷,這也意味著滿人語言漢化的序幕拉開。“國語騎射”其實從未被上層統治者放下,只是真的是“架不住用的地方太少”。


【參考文獻:[1]張凌霄. 斷裂的“國語”[D].山東大學,2019.】


首先看下面一幅統計數據:


1700年,大清人口約為1.5億,其時八旗人丁約為60萬左右。1644年征服中國的軍事集團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滿人,加入八旗的關外漢人,與滿人結盟的蒙古部落。


當時在這個集團中,滿人的佔比約為百分之十六,到了1720年左右,該佔比變為百分之二十三。

(安雙成:《順康雍三朝八旗丁額淺析》,載《歷史檔案》,第十卷第二期 第100-103頁)。

而這時漢族的數量幾何呢?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漢人的人口約1.5億,與一百年後1700年的大清總人口相當。

(何炳棣(美)著 葛劍雄 譯《1638-1953 中國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第262頁。

語言的推廣需要有充足的人口,以及這個人口的絕大部分人對本民族語言有相當大的認同感。

但是滿足接觸中原文化之後,他們對關外那種原始農牧的落後文明有種恥辱感,特別是面對先進的漢人文明之時。這也是落後文明徵服先進文明的通病。


而且滿族人的人口數量,也不足以推廣滿語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播。

太平天國起義以後,滿清八旗綠營,軍隊鬆弛,並不能維護清廷統治。

滿清統治者被迫下放一定的軍權、財權到地方,令地方組織團隊對抗太平天國的軍事力量。

這時候漢臣逐漸佔據滿清朝廷的重要位置,並逐漸發展壯大。這時候滿語徹底喪失了它推廣的最後機會。


蕭中九歌


一個民族佔領了一個地區,征服了一個民族後,一定會追求從精神上和肉體上都讓對方臣服,這是任何一個征服者共同的特點。

相比較肉體徵服,精神征服更為重要,而文化征服就是精神征服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佔領朝鮮和臺灣的時候,不僅把日語作為官方語言,還在小學教學中推廣日語。因此,臺灣和韓國老一輩人都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從滿清入關後,推行的剃髮易服政策可以看出,滿清作為征服者,跟世界上的征服者沒有什麼不同。滿清入關後,為了在精神上徹底斷絕漢人僅存的一點民族自尊,出臺了剃髮易服的政策;對於漢族人“頭可斷、血可流、發不能剃”的主張,他們針鋒相對,提出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要發”的口號。對堅持留髮的漢人,無論是誰,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統統格殺勿論。

經過幾十年長期鬥爭,滿清政府終於讓漢人低下了高貴的頭,變成了滿清的順民。

由此可見,對於髮型都那麼在乎的滿清統治者,更向往推廣滿文和滿語,完全消滅漢人骨子裡的文化特質和華夏基因,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其實,相對幾千年文化的漢族,滿族是個沒有歷史的民族。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前,雖然女真各部有統一的語言,但非常可憐,他們竟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可以說,這征服了漢族的勝利者,還是個原始狀態的、野蠻落後的民族。

讓女真人難堪的是,相當長的時間裡,女真人記事本上用的是蒙文。


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後,不知不覺地發展壯大,建立起後金,樹立起了遠大理想。這時候的後金統治者們,覺得是創建自己文字的時候了。

雖然有蒙古文可以記事,但首先要把女真語翻譯成蒙古文,這意味著一個秘書必須要會兩種語言,難度有點高,也不利於辦事效率的提高。

因此,創造滿文,適應新形勢需要,就成了一項非常迫切的政治任務。

在女真學者額爾德尼和噶蓋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以蒙古文字母為基礎的滿文誕生了,後金終於有了自己的文字,發佈詔書和檄文,不再尷尬地用蒙文了。

滿文的誕生為今後開疆擴土,入主中原打下了政治基礎。


入關以後,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用滿文辦公,大臣寫奏章的時候,原則上必須用滿文。

今天我們遊覽故宮的時候,你會留意到,故宮博物院看到的匾額,很多都是滿文書寫的,比例佔到了一半以上。

這就從一個側面看出,對征服者清廷而言,他們對於的語言和文字是非常在乎的。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反覆強調八旗子弟別忘了傳統,別忘本。這個本就是“國語騎射”,而國語就是滿語。

所以說,在滿清統治者看來滿文和滿語滿清是非常高貴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為了讓漢人徹底臣服,推廣滿語是非常必要的。



而事實上,滿清統治者為了推廣滿語“普通話”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奏摺中必須寫用滿文,上朝的時候提倡用滿語等等。

可是漢人的精英學滿文容易,漢族百姓文化水平低,學滿語就非常困難,比登天都難。因此相比之下,剃髮易服容易得很;留髮的,大刀格拉一下就萬事,以後就不用管了;留頭的,自然要乖乖剃髮。因為螻蟻都要貪生,哪有人不怕死的。

可是學滿語、用滿文是個軟指標,沒有辦法手把手教。在刺刀下,大家都願意學,但真學不會,罪不在大家。法不責眾,總不能都殺了。那麼多人,沒有殺完,自己都給累死了。

所以,滿語和滿文到底沒有推廣開。反而是漢語在滿人裡面悄悄推廣開來。


滿清統治中期,大臣奏摺不再被要求非用滿文,上朝也不必非說滿語。

到了清末的時候,很多滿族大臣都講漢語和滿語,很多八旗子連滿語都不會說了。就是末代皇帝宣統,雖然經過正規教育,但始終沒有學會滿文,不是他不聰明,而是他覺得學了沒用。因為大家已經拋棄了滿語,不再用滿文。

一句話,不是滿清統治者不想在全國推廣滿語,而是推廣不開,難度太大。因為漢人佔了中國的絕大多數,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太強大了。你可以毀滅某些漢人的鬥志,可以奴役某些漢人的思想,但卻消滅不了華夏文明。


小約翰


語言屬於文化範疇,遵循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律。也就是優秀的語言才能推廣開來,落後的語言再努力也沒用。不僅皇帝做不到,連天王老子也不靈!簡單準確優雅的普通話可以推廣,你讓中央下命令推廣粵語試試?肯定不行!連讓廣東說客家話潮汕話的人改說粵語都做不到,其他地方更沒戲!


氣吞萬里如猴


歷史上有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這種說法。同樣的在人身上的征服容易,但是思維文化方面的征服的征服卻要難得多。

關於滿語不能推廣,有以下看法:

1.滿語的語言體系發展的並不完善

滿語是女真人的語言,所以我們先從女真人的生活環境來說說滿語的發展的背景吧。

女真人是生活在遼東的遊牧民族,而這個地區不僅有女真人,還有蒙古人,朝鮮人等其它民族。從歷史的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女真人只建立國兩個政權。

宋時期的金國和清朝,而這兩個朝代也不過幾百年而已,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於其他民族的統治之下的,所以他們不得不被迫的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這就造成了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而這其中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最深。

2.中華文化遠比滿族文化先進,滿族文化逐漸被吸納

因為滿足文化相對於中華文化的落後,所以導致了滿足入關後滿足貴族子弟都開始學習漢文化。導致清軍入關後不到三代,滿族語言就逐漸被廢棄不用了,甚至是家裡的長輩都不教了。因為滿語在當時基本沒什麼用處。所以清朝滿語最好的就是皇帝了。

在滿清入關後,從貧瘠之地,到了一個富饒之地。所以他們的物質生活達到了很大的豐富。而物質豐富了之後,就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的豐富。這是文明發展的必經階段。所以在受中原繁榮的文化的影響下,他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的豐富。因為文化的入侵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文化的漢化,等到清朝統治者反映過來已為時已晚,就算意識到也沒有辦法,只能去接受這種漢化。要不然就將面臨著元朝的後路。

3.維護愛新覺羅家族的萬年統治,必須接受漢文化

滿族入關時滿打滿算也就幾十萬的人口,這麼點人要想統治中原上億人口的大國,只能按照中原幾千年來的文化規律發展。因為一旦出現逆中原文化的因素的出現,中原的士族鄉紳絕對不是好相予,絕對會推翻清王朝的。畢竟相比肉體上的統治,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滿打滿算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滿族,要統治中國只有接受漢文化,這樣才能得到中原的士大夫的支持,才能完成統治。

所以想要從文化上統治中原,就只能通過溫和的手段從文化上入手。可是這麼點人的滿族在進入中原後,就迅速的被中原文化所吞沒了,連一點浪花都沒有濺出來。

所以想要繼續統治中國,清朝統治者就不得不接受中原文化。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大家多多發表看法。


這個歷史很正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解讀,因為滿族自身的文化底蘊不夠強大,因此難以將滿語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我認為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來詮釋這個問題最為合適。

恩格斯說:

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力。但在長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徵服後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情況,他們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還不得不採用被征服者的語言。

馬克思說:

野蠻的征服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

滿族人屬於一個遊牧漁獵相結合的民族(統一後產生了農耕),不同於農耕文明,滿族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過著的是畜牧和遊獵的生方式。

地理和氣候因素決定了滿族在早期沒有發展成為城邦文明,但我們不能說滿族沒有自己的文化。

儘管滿族的社會構架十分分散,直到明朝萬曆時期才出現八旗制度,而滿族文字也是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後才出現。

滿族擁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但這些文化並沒有形成體系,它是分散的,碎片化的。

文化底蘊不夠強勢,這從根本上導致滿族無法在全國推行滿族語言和文字。

儘管通過武力鎮壓等高壓政策,滿族成功的實現了“剃髮易服”的目的,但是要想在文化上征服一個國家,顯然只有它自身具有更加強大的文化底蘊。

但當時滿族面臨的情況時,連它自身的統治都需要任用大量的漢人來維持。

由於漢人早已經孵化出相當完備和系統化的文化體系,這就從根本上導致滿族在面對龐大的漢文化體系時頗有一種無力感。

不管是從法律制度還是社會倫理,漢文化都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地位。

那麼也就不難怪滿族統治者試圖推行滿族文化時,會遭到無力強大的文化反彈。儘管滿族人從武力上征服了漢人,但是卻不得不承認,面對龐大的漢文化體系。

碎片化和散亂的滿族文化是無法把漢文化全盤否定和推倒,因為滿族人面臨的一個尷尬處境是,面對一個如此完備和先進的文化體系。

它自身也不得不從這些文化體系中學習他們所不曾瞭解的文化知識。

這種情形就猶如一群強盜踢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自身文化的貧乏導致面對整個清華大學積澱出來的文化底蘊催生了一種無力感。

倘若他們想要統治清華大學,那麼只能被動接受清華大學對他們的同化和文化灌輸。

當然,如果這群強盜狠著心要摧毀清華大學並不是難事,只要一把刀,一把火就可以把它夷為平地。

但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只會引發種種矛盾和危機。

這一點,即便強如蒙古人也莫不如此,蒙古人儘管征服了世界,但反過來他們又被世界的文化所征服。

在中東地區他們被伊斯蘭化,在印度的莫臥兒帝國更是直接被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同化。

蒙古人儘管征服了那麼多地方,可是這些地方的被征服者從來沒有說會像蒙古人一樣喝馬奶。

可見馬克思的洞見是無比準確的,“野蠻的征服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這個邏輯實際上打個粗俗的比方說:

一個暴發戶通過用金錢作為敲門磚進入了上流社會,但他並不具備上流社會的優雅和地位。

這些東西是用金錢,至少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獲得的。

一個暴發戶想要真正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貴族,這需要時間的沉澱,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培養,直到後代成為真正的貴族。

但是即便如此,很大程度上也可能無法徹底融入貴族圈裡。

這裡就談到一個出身問題,往上刨十八代,暴發戶的祖先可能只是一個農民,但人家可能依然還是貴族出身。

而這無疑也是上流社會最大的資本。

金錢興許能夠買來地位,但是卻買不來身份,就像王石兩夫妻再怎麼往貴族圈裡擠,但是對於那些歐洲貴族來說,他們依然並不具備進入這個圈子的資格。

正因為滿族人在文化底蘊上的處於弱勢地位,所以最終不得不選擇融入到漢人文化中。

有一個反面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們的民主文化。

英國人很擅長搞這種文化對立,你看在他的每一個殖民地,英國人往往並不是全然依靠武力征服這些人的。

而是通過文化輸出,在殖民地內部製造出社會階級矛盾,他再從其中獲取利益。

而且英國人對佔有土地的興趣並不是很大,英國人的擴張很難說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是為了獲得生產資料和商業利益。

所以你會驚訝的發現,英國人在他們的殖民地裡駐紮著很少的軍隊,但是卻能夠長久穩固自己的統治。

而且統治到最後,人家也認可了他的這種統治方式,最後還不願意它離開。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文化征服,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叫意識形態入侵。

“英國人帶來了民主,卻帶走了財富”;

這也算是對英國人的一種調侃了。

英國人很擅長搞這種文化隔離,第一次大戰以後,英國的各個殖民地都興起了獨立浪潮。

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英國人趕緊搞了一個英聯邦,就是說我支持你獨立,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你們必須忠於英國王室。

也就是說英國王室依然在名義上是你們的宗主國。

所以直到今天,英聯邦內部依然有53個成員國,其中英國女王還是16個聯邦國家的國家元首,英國女王依然是這16個國家的國王。

除此以外,英國人會象徵性的派一個總督到這16個國家去,象徵英王對他們的統治。

就拿澳大利亞來說,今天的澳大利亞體制就是議會君主立憲制,英女王是他們的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是沒有總統的,只有總理,因為英女王是最高領袖。

雖然說英女王沒有權利干預澳大利亞的政治,但這無疑是英國人埋下的一顆巨雷。

誰也不知道隨著將來世界局勢發生變化,英國人埋下的這顆雷最終會給英國帶來什麼好處,但毫無疑問英國人都是穩賺不賠的。

英國人之所以能夠在自己的殖民地裡推動自己的政治打算,實際上就是強勢的文化形成的一種碾壓。

而滿族人沒有能夠在文化上征服漢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文化實力不夠強大的緣故。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作為清朝鞏固中原統治的重要手段,“剃髮易服”成為奴化漢人,消除民族符號的最直接方式。也正因為如此,廣大漢人尤其是江南地區的漢人才群起反抗,甚至降而復叛,和清朝統治者進行了長達30年的鬥爭。

應該說,清朝推行“剃髮易服”是真正的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和滿語的推廣比起來,“剃髮易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為何推廣滿語無疾而終 我認為有一下幾點

1、滿語本身是落後的

滿語起源於1599年,是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將回鶻蒙古文字母借來創制的,這種帶有蒙古特色的文字雖然為後金的崛起立下不朽功勳,但它終歸是落後的。


這種移花接木以及速成的滿語,語言不夠成體系,缺少豐富的詞彙,沒有完善的語法,有些甚至沒有足夠的音節。這樣的語言無法承載恢弘的文化,無法闡述深奧的理論,無法清晰的展示覆雜的邏輯。


如果使用滿語,意味著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典籍無從解讀,因為單薄的滿語難以準確表達漢語的博大精深,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文明的斷層。今日的韓國、越南及蒙古等國就深受其害,新生代的年輕人看不懂典籍,失去了基本的內涵和靈魂。

除了“滿化”帶來的文明斷層,更重要的是連清朝皇帝也對落後的滿文不屑一顧。自清朝入關以來,清朝高層的漢化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包括康熙乾隆等皇帝以熟讀中華典籍為榮,乾隆更是作了40000多首詩。等到嘉慶皇帝以後,連皇帝也不會說滿語了,何況下屬。



2、滿族人口不足

世界上無論民族還是語言都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而且一般都是大眾融合小眾,雖然清朝建立時滿足人口多達幾十萬,但相比於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漢人,滿族人口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人口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逆勢而動推廣滿語的難度可想而知。剃髮易服好歹一下子,而且表面的東西易監督好操作,但是語言這個東西首先就特別耗精力,其次是難以管控。

在“王權止於縣政”的古代,即便清朝加強中央集權,以八旗綠營將觸角延伸到鄉村,但教化民眾的艱鉅任務,還是需要地主和士紳階層去完成。而地主士紳階層最關心的四書五經,從來不考滿語。和功名利祿不沾邊的東西,指望他們的自覺性終歸是不靠譜的。

而且老百姓口口相傳的語言慣性,足以反噬任何一個敢於改革語言的努力,最要命的是,這不是大開殺戒就可以簡單解決的,註定比剃髮易服困難得多。



3、清朝政策是失誤的

作為典型的二元制帝國,清朝在疆域統治方面無疑是極其成功的,但這種成功建立在清朝嚴酷的民族隔閡之上的。

為防止漢人進入蒙古高原和東北,清朝除加固長城,還在東北地區修建柳條邊,將帝國分成了幾乎涇渭分明的三大部分。

不僅如此,清朝在內地還處處搞特殊化,比如在杭州等地設置專門供滿洲八旗駐防的“滿城”,和周邊的漢人區嚴格區分。


這種做法對於人數較少的滿族人來說,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歷史大勢如此,清朝皇帝的做法反而阻斷了滿語幾乎所有的傳播途徑。

等到清朝末年,漢人大增並開始向滿族人生活的東北瘋狂移民時,滿語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

4、滿語是變相成功的

滿語的推廣無疑是失敗的,否則清朝中前期的皇帝也不會不厭其煩地要求八旗子弟學習騎射和滿語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滿語的推廣卻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雖然滿語未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但是在200多年的時間裡,在東北地區不斷融合發展,成為東北方言的一部分。而當東北話風靡全國時,這些夾雜在其中的滿語就走向了全國。

而不管如何,滿語作為清朝統治者的母語,確實無法在全國推廣,即便清朝將統治延伸到全國的各個角落。

而滿語的另類成功方式,也恰好說明了漢語包括漢文明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強大的融合能力,正是由於對周邊少數民族文明的不斷接納,我國才最終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語才成為世界上最博大精深和最有生命力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