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青少年的成長需要榜樣引路,新的時代需要先鋒的力量。疫情緊要關頭,鍾南山、李蘭娟等一大批祖國的脊樑奮勇爭先,奔赴殺場,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警察和社區幹部,愛心志願者成為堅強的逆行英雄,為全國青少年拉開一堂動人心魄,氣勢恢宏的大課。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2017年有一個夏令營對9~10歲的孩子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你心中的榜樣和偶像是誰?按重要程度排出前5位。測試的結果令人意外,除了個別孩子在排名時寫下了父母,老師,文學家,科學家等人物的名字外,近90%的孩子寫的全是娛樂明星。

許多家長看到結果,為自己孩子感到失望,自己和老師在孩子心中沒有地位,這樣迷戀亂七八糟的所謂明星,日後的成長令人擔心。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青少年崇拜影視娛樂明星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我們真正擔心的不是青少年追星,而是他們心中只有影視娛樂明星,沒有科學家、模範人物,沒有自己身邊的親人和老師,形成精神上的“缺鈣”,由此誘發的病態粉線文化充斥網絡,毒害後代,必然帶來民族精神的滑坡。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走向成熟一種心理需求,其本質是尋找自我行為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積極、正面的人物作為偶像,往往可以激勵青少年向上、向善,不斷完善自我。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近日,浙江寧波某小學對11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你心中最崇拜哪類人”的問卷調查,鍾南山這樣的科學家、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解放軍和警察,居孩子們心中偶像的前三位。

《2020年上海市少先隊員寒假學習和生活情況調查報告》顯示,98%的少先隊員在今年寒假期間把醫護人員當“偶像”,志願者、社區幹部、解放軍戰士、人民警察被列為榜樣的比例也達到了六七成。

一堂關於青少年偶像觀的大課,從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開講


這次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疫情防控戰,充分彰顯了中國優勢、中國力量,近日,我們又頻頻伸出援手,體現大國擔當和同舟共濟的民族情懷,青少年學生居家學習,耳聞目染,心靈深受觸動。

家長老師應因勢利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偶像觀,通過深入瞭解抗“疫”英雄們的事蹟,引導廣大青少年認識英雄、學習英雄、崇敬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