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個問題或許你問過自己
甚至你為此失眠為此傷感


但後來你繼續吃飯繼續睡覺繼續刷微博
忘記了這個問題給你帶來的短暫的痛苦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但有些人卻因此而離去
他們或懷著絕代的文字與情懷
或懷著絕望的憤怒與悲情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那些自殺而亡的詩人作家與畫家們
我們未曾觸到過他們的那種痛苦或不痛苦
但我們站在海邊的時候會想起春暖花開
當我們走在麥田的時候會想起怒放的生命
……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1890年 梵高走進一片金色的麥田,面對著太陽自殺了


1893年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喉嚨
1905年 中國近代作家陳天華蹈海自殺
1914年 奧地利詩人喬治·特拉克爾曾因開槍自殺被送進精神病院,而後服藥自殺
1916年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病債交迫精神空虛,在自已的臥室注入過量的嗎啡自殺
1923年 日本著名作家有島武郎在輕井澤管別莊與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縊
1925年 俄國詩人葉塞寧於因精神抑鬱在旅館的暖氣管上上吊自殺
1927年 詩人兼學者王國維投湖自殺
1927年 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由於生活與理想的極度矛盾,服安眠藥自殺
1930年 前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自殺,並留下《致大家》遺書
1932年 美國詩人哈特·克萊恩跳海自殺
1933年 現代詩人朱湘在南京採石磯投水自殺
1933年 美國女詩人莎拉·蒂斯代爾服安眠藥在紐約寓所的浴缸裡溺亡
1937年 拉丁美洲短篇小說家基羅加自殺
1937年 匈牙利詩人尤若夫·阿蒂拉在12月3日臥軌自殺,年僅32歲
1938年 意大利女詩人安東尼亞·波齊自殺
1941年 前蘇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回國後,在偏遠的小鎮葉拉步加自殺身亡

1941年 前蘇聯女詩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殺
1941年 飽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國女作家弗吉尼婭·伍爾夫投入馬斯河自殺
1942年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寓所與自已的妻子一起服毒自殺
1948年 太宰治於《人間失格》發佈後自殺
1950年 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維澤
1956年 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自殺
1961年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病症和精神的困擾下手持獵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
1963年 自由派女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經過艱難的四次自殺後死亡
1965年 南非女詩人英格立德·喬科自殺
1965年 美國詩人倫德爾·嘉雷爾撞車自殺
1966年 中國的現代作家老舍投太平湖自殺
1966年 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雙雙自縊
1966年 新月派詩人陳夢家不堪文革自殺
1967年 智利女詩人維沃萊塔·帕拉自殺
1968年 作家楊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藥自殺
1968年 詩人遠千里用刀片割頸動脈而死
1970年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日本自衛隊總監室剖腹自殺

1971年 著名詩人聞捷不堪與戴厚英的“跨階級戀愛”用煤氣自殺
1972年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氣管自殺,生前他極力反對自殺
1972年 美國現代自由派詩人約翰·伯利曼在明尼蘇大學自殺
1974年 美國自由派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自殺
1987年 女詩人蝌蚪割靜脈自殺
1989年 詩人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
1991年 詩人戈麥在圓明園附近投水自殺
1991年 臺灣作家三毛在榮民總醫院的衛生間裡,用絲襪上吊自殺
1993年 詩人野牛自殺
1993年 詩人顧城砍傷妻子謝燁(後不治而亡)後在一棵樹上吊頸而死
1995年 著名女同性戀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殺
1996年 著名詩人、報告文學家徐遲從六樓病房陽臺上跳樓自殺
2004年 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用手槍在美國加州洛斯蓋多自殺於汽車內
2004年 年輕作家殷謙在肯德基將毒藥和著熱巧克力飲料一起吞下(未死)
2005年 文壇明日之星美國作家崔斯坦·伊格夫在家鄉賓州的蘭卡斯特自殺
2006年 日本女作家鷺澤萌在其獨居的家中自殺身亡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另附10位畫家的遺作。

很多藝術家的生命完結時,都留下了沒有最終完成的撩人傑作。更有趣的是,這些奪走藝術家生命的作品總帶有輕微病態。其中有些暗示了一直糾纏著創作者的陰暗思緒,另一些卻顯現出了飽受精神苦痛折磨的藝術家有著怎樣反諷般的內在安寧。

10. 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斑馬和傘》

《斑馬和傘》是1930年伍德在巴黎完成的兩幅畫作中的一幅,另外的作品是《虎與凱旋門》。兩幅畫作都描繪了異域動物與人造建築對立的超現實想象。《斑馬和傘》的特殊之處在於空中多出了降落傘的形象。傘員毫無生氣,似乎已經死亡,至少也受到了嚴重傷害,這或許意味深長。畫家1930年8月離開巴黎來到英格 蘭,在索爾茲伯裡(Salisbury)遇到了他的母親,並向她展示了包括《斑馬和傘》在內的最新作品。

不幸的是,伍德無時不刻不在忍受著因為戒毒而引發的臆想症帶來的痛苦,他確信有某個神秘的東西一直跟隨著自己。他不顧一切地逃離這位僅存在於幻想中的追捕者,在最絕望的那天,竟跳向了一輛迎面而來的列車。那時的媒體為了避免他的母親受到困擾,便將之報道為一起偶然事故。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9. 約翰·威廉·格威德(John William Godward)《裸體海灘上》

在 約翰·格威德40年的畫家生涯中極少創作過主題為身著禮服的漂亮女子以外的畫作。他以這種風格名聞天下,並常因對古典禮服上的褶皺紋理變化不可思議的準確描繪而飽受讚譽。家人看不 起他所選擇的職業,在畫家1912年移居意大利後,就與他斷絕了關係,並毀掉了所有印刻著他往昔歲月的相片,隨著健康狀況的惡化,他的創作也越來越少。

在去世前的最後最後幾個月裡,畫家完成了最後為人所知的作品——《相思》和《裸體海灘上》。後者意義尤其重大,它標誌著畫家不再恪守自己一貫的古典風格,這種風格的畫面場景以華美的服飾和大理石表面為特徵。在此之前,該風格被普遍認為是不合時宜的,但是畫家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意願。1922年12月,結束了 自己的生命的畫家在遺書中寫道,這個人世對他來說,不夠盛大,對於加索(Picasso)而言,也一樣。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8. 尼古拉斯·德·斯塔埃爾:《音樂會》

尼古拉斯·德·斯塔埃爾是位富有創造力的法國抽象派藝術家,在其短暫的職業生涯中創作了成千上萬的繪畫和素描。在他生命的最後5個月中,創作了147幅繪畫,有生之年最後一個作品極有可能是完成於1955年的《藍裸》。當年3月,他在昂蒂布跳樓自殺,留下最後未完成的作品《音樂會》,享年41歲。

《音 樂會》是德·斯塔埃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長6米(20英尺),寬3.5米(11.5英尺)。畫中,灑滿樂譜的地上有一個大鋼琴和低音提琴,反應了在音樂 會結束之前,要將兩種樂器留在舞臺上。德·斯塔埃爾深受一次音樂會的鼓勵,立馬回家整日整夜創作,直到燈光無法使他繼續繪畫。他燒燬了所有的草圖,跳樓身 亡。在他死前,寫下“我無力完成作品”。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7. 約翰·明頓:《詹姆斯迪恩的死亡》

畫 家及插圖畫家約翰·明頓於1957年1月自殺身亡,他的最後一個作品仍未完成。這幅畫描繪的是被一群發瘋的旁觀者包圍的身負重傷之人。在明頓死亡前一天, 畫家Ruskin Spear去工作室拜訪他,被告知畫中的垂死者是死於2年前車禍的好萊塢演員詹姆斯迪恩,享年僅24歲。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6. 馬克·羅斯科的無題畫(黑灰圖) (Black On Gray)

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名聲,主要是靠他著名的色域繪畫取得的。這些作品因用色彩喚起了人的情感共鳴而廣受好評。但羅斯科不屑於這樣的評論,他希望自己被當做畫 家而不是塗塗抹抹拼湊色彩的人。他只關心情感表達,而“不關心顏色間的關係,不在意表現形式,也不關注其他任何東西”。

在 他人生晚期,他的繪畫風格趨於平淡,透著絕望,似乎是想顛覆自己之前的社會聲名。“黑色主題繪畫”(the Black Paintings)是他最後一組畫作,大部分畫作中都是一塊黑灰畫布,黑灰中間水平分割,畫中還有一塊薄木板。羅斯科自己敘述說,這些畫的主題是“死 亡”。他先遭與妻分居之苦,又受嚴重抑鬱症的折磨,1970年羅斯科在自己的紐約畫室割腕自殺。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5. 康斯坦斯·梅爾:《悲慘人家》

盡 管康斯坦斯·梅爾(Constance Mayer)在創作《悲慘人家》(Une Famille Dans La Desolation)時自殺了,但這幅畫後來由她的合作伙伴皮埃爾·保羅·普魯東完成了,普魯東曾捲入藝術史上最轟動的藝術醜聞案。

1803 年兩人相遇,那時普魯東是享譽法國的繪畫家,梅爾是嶄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很快他們便開始合作繪畫,據說外界看不出同一幅畫裡有銜接的痕跡。相對於油畫, 普魯東更喜歡素描,所以勾勒繪畫大概輪廓總是由他負責,油畫創作部分由梅勒完成。那時普魯東名氣更大(加之他是男性),所以這些畫作常冠他一人之名售賣。 有些人為了畫作能賣個好價錢,甚至會把梅爾的名字除去,只留普魯東一個人的名字。但梅爾憑藉自己的才能也算成功,她在索邦神學院(Sorbonne,譯 注:巴黎大學前身)有自己的畫室。

他 倆兒本可算天生一對,但普魯東已有妻室,且過著悲慘生活。他們育有六子,但婚姻很不和諧,他妻子精神崩潰,最終死於精神病醫院。有歷史說,普魯東曾在妻子 去世前發誓,不會續娶,這讓康斯坦斯非常憂鬱。也有歷史說政府徵用康斯坦斯索邦神學院的畫室,讓她處於危險境地。不管哪個歷史版本屬實,事實是梅爾用普魯 東的剃鬚刀於1821年5月26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普魯東悲痛絕望,於兩年後去世,但未能完成他們最終的合作繪畫——為一個悲慘家庭的畫像。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4. 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乘坐死亡》

讓· 米歇爾·巴斯奎特在青少年時期就作為一個曼哈頓的塗鴉藝術家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之後過渡成為畫家。他的作品很快由於其內在深度和繪畫藝術獲得了廣泛好 評。不久,巴斯奎特就成為了藝術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不幸的是,這位藝術家因吸食海洛因成癮受盡折磨,在27歲時就因為過量使用“快速球”(“speed ball”,一種海洛因和可卡因的混合物)而死亡。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3. 理查德·蓋斯特爾(Richard Gerstl):《拿著畫板的裸體自畫像》

蓋 斯特爾最負盛名也最具爭議的作品創作於他與馬蒂爾德(Mathilde)(著名作曲家阿諾爾德.勳伯格的妻子)發生令人不齒的秘密情事之時。在這段風流韻 事中,蓋斯特爾繪製了許多他自己和馬蒂爾德的裸體畫。當情事曝光後,這對情人逃離了馬蒂爾德的丈夫,繼續維持著他們的關係。不幸的是,最終馬蒂爾德“出於 對孩子的考慮”離開蓋斯特爾,回到了勳伯格的身邊。

蓋 斯特爾因此而心煩意亂,在1908年9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25歲。 他先刺傷了自己的軀幹,初次自殺未遂後又將自己懸掛在他新工作室中的一面鏡子前,周圍擺滿了自己的畫作。蓋斯特爾最後留於世間的作品是《拿著畫板的裸體自 畫像》,背後生動的藍色背景襯托出他病態的蒼白。畫中細長、鋸齒狀的筆觸明顯地表現了作品倉促而成,反映出當時作者內心的顫抖。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2. 阿西爾·高爾基(Agony-Arshile Gorky):《痛苦》

阿西爾·高爾基是一個擅長用簡單形狀和色彩來表現意境的抽象主義畫家。在死前,他忍受了許多悽慘遭遇與不幸。1946年,一場大火燒燬了他的畫室,大部分的 佳作均化為灰燼。在這之後的幾周內,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並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後很短的時間裡,他發現了妻子艾格尼絲(Agnes)還與其他畫家有一 腿。他們離婚之後,妻子艾格尼絲(Agnes)便帶著兩個女兒離開了。

在 1947年,高爾基創作了多幅作品,包括《痛苦》(Agony)、《耕犁和歌曲》(The Plough And The Song)、《極限與開始》(The Limit and The Beginning),這其中任何一幅都稱得上是他的絕世之作。而《痛苦》(Agony)也許是其中最有趣的一副作品了,因為它所想要表達的內容,只能被 理解成與作者死前不久所遭受到的巨大痛苦有關。

在《痛苦》之前很少被用到的火紅色,像極了在模仿毀掉他畫室的那一把火。1948年,他的壞運氣將他的悲慘人生帶向了毀滅性的的高潮,當車禍導致他的脖子被折斷,畫畫的手臂暫時癱瘓不能再畫畫時,一個月後,他選擇在自己的畫室內自殺。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1. 文森特·梵高:《杜比尼花園》

預 示不祥並讓人難忘的畫作《麥田群鴉》總被誤認為是梵高的最後一幅作品。雖然這的確是梵高絕世之作中的一幅,但在研究他寫給別的畫家的信時發現,《麥田群 鴉》是1890年7月他死前兩週所完成創作的。這就意味著《杜比尼花園》才可能是真正的最後一幅作品。這幅畫作中描繪著梵高深深敬仰的畫家夏爾-弗朗索 瓦·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的大花園。陰暗的《麥田鴉群》與田園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暗示著梵高遭受著精神上的折磨。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整理不全且可能有誤,歡迎補充和糾錯)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許多人會說:當生活失去原本的意義時,我也會選擇自殺
然而什麼是原本的意義呢
人何以在唯一的此生中殺掉自己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最後,奉上茨維塔耶娃的話:
我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訣別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逢時;
都是在分離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融時;
都是偏向死,而不是生。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我之所以將兩個人聯繫起來,是因為維特根斯坦有句非常著名的名言:“對於可說的,我們說。對於不可說的,我們要保持沉默。”

其潛在的邏輯是——有些問題是可以證明的,有些是不可以證明。在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中,尤其提到倫理問題是我們應該保持沉默的。

維特根斯坦這句名言,在我看來甚至可以稱之為:“維特根斯坦定理。” 那麼何謂沉默?什麼時候應該沉默?

維特根斯坦認為當對象是無法言說之物時應保持沉默。比如一個簡短的哲學理論,雖然只有短短几個字,但即使用成千上萬的字去解釋它,也難以把它說個透徹和明晰。

因為往往在這個時候,人們心裡雖然對它有個瞭解,但無從尋找合適的字眼去把這個理論解釋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導致沒有辦法把這個理論清楚地解釋出來。如談論人生和理想這類的事物,即使口若懸河,也難以說個明白、道個清楚。每個人的思想各異,導致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人生”或者“理想”的暢談也將各式各樣,沒有一個準確、統一、清楚的答案。 這就是為什麼,遇到倫理問題,維特根斯坦總是閉口不言。

不知道大家意識到沒有,維特根斯坦的這種表述和哥德爾定理暗合,一點也不排斥。所以我覺得兩個偉大的人在這個問題上是“心有靈犀。”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從哥德爾提出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再往前推幾年,還有海森堡提出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該原理指出在描述微觀粒子運動時候,我們無法同時得到粒子的準確位置和速度。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和“波爾互補原理”構建了量子力學的基本支柱。細細思考,這兩大定理與哥德爾定理,也無衝突。對於哲學來說,也深有啟發。

總體來說就是——我們不能確定很多東西,但很多東西在整體上又是一致性的,可以理解的。

我不知道我說的夠不夠直白。我也是文科生,我也不懂那些繁複的數學公式。但我一直對物理,哲學等有興趣。曾經最大的夢想,還是做一位科學家。現在想想,也不覺得可笑。人生,有好奇不是挺好的嗎?

我的好奇,你們肯定也有過。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幸福是什麼?孤獨是什麼?自由是什麼?我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就是告訴你,在生活中對於一些事情我們能說的清,而還有一些事情,我們應該保持沉默。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可以討論,可以去爭論,你可以保持你自己的觀點,而不要在乎別人的論斷。鞋子合不合腳,穿的人知道。你幸不幸福,你自己感覺。不要為不適合回答的問題,來折磨你自己。

當然我也在詩歌中寫過:“堅持自己不是一句話,是血淋淋的戰鬥。” 總之你還是要做你王國裡的國王。

現在是一個信息氾濫的社會。你寫什麼都會有人罵你。比如我根據王寶強離婚新聞,寫了一篇《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文章。結果被罵是馬蓉的槍手等等。後來我發了一篇之前寫的科普作品《引力量子化》,這樣的文章竟然也被罵了。說我不自量力,一個搞玄學的人,敢談科學。

我其實想說,正是因為對人生的好奇,我才看這麼多書。而看了這些書之後,從哲人們那裡,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這些答案,本就不屬於我。大家就在網絡上可以找到。但信息氾濫時代,你不一定檢索到你想要的答案。我希望,我給你的是你想要的。我肯定還有很多問題不知道的答案,如果你知道,也希望你告訴我們。

現在請長長的舒一口氣,放鬆下來。人生的答案其實都在人生裡有了,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累。如果你很累,換一種方式看問題吧。

2016年12月4日晚。


人為什麼要活著,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靈遁者散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