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板”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板”的历史变迁

第一副图 小时候乡村小学的黑板

少年,记不记得上次擦黑板是那天?说起“黑板”,如上图所示,回忆起全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授知识,看老师书写的板书,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想起同学们朗朗读书声。随着科技的发展,黑板也发生一些变化,传统的黑板开始消亡,下面我们就回顾下黑板从原来到现在经历变化。

首先,如同第一幅图所示的第一代黑板,质量很差,主要是它的工艺所绝对的。其实做工简单,底面是木板或者水泥面找平,上面涂上一些黑漆,漆找平全靠人的手艺,有些黑板看起来凹凸不平。粉笔写在上面,持续反复的接触摩擦,黑板的漆会被慢慢摩擦掉一些,或者是粉笔的白色嵌入到漆里面,形成黑中有白,白中又黑,分布得密密麻麻,看起来不够清晰。同时,粉笔质量也差,写起来掉灰严重,特别是夏天,简直伤害老师的身体。那一代老师真的条件艰苦,勤勤恳恳,三尺讲堂奉献一身。当然第一带黑板几乎被全部淘汰啦!

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到九十年代,黑板迎来了革新,出现第二代水磨玻璃黑板;几年时间有出现以复合材料位底板的黑板,可视度很好,看起来基本不晃眼睛,特别的清晰;当然还出现一些推拉设计,方便教学,如下图所示。黑板更新换代,也离不开粉笔的革新,现在基本都用无尘粉笔,简单好用,关键是无尘,对人体伤害降低到最小;缺点就是学生檫黑板费力,洗檫黑板的毛巾洗不干净,同学们都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板”的历史变迁

推拉式黑板

后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钢化玻璃的黑板,如下图所示,上面书写的也不是粉笔,而是一次性或者多次加注的白板笔,书写方便,字体清晰,擦洗方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板”的历史变迁


现在,尤其是电子技术发展以后,有些地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取代了传统黑板,科技颠覆了传统认知。就是利用电脑和投影仪以及幕布构成,老师需要做提前做好PPT或者word文档,电脑端打开直接投影在幕布上进行操作,可进可退,插入图片和动画再结合知识点更好说清楚事物或者知识,这是一种趋势和主流,深受老师和学生喜欢的一种知识交互方式。相信用不了几年,很多学校都会更新换代,换上多媒体教学设备,让上课变得简单高效起来。当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传统黑板一起使用,相互融合,没有一点违和感,如下图所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板”的历史变迁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最后,黑板的革新或者颠覆都是离不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科技发展促进教育教具的革新以及颠覆。希望在好的教学条件下,学生们再接再厉,学有所成,再创辉煌。科技向前,我相信会一代又一代的推陈出新,颠覆行业,更有好的体验奉献于这个时代。

感谢大家阅读,写的有些问题,感谢大家评论指出。支持原创,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