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原題:紀念一輩子為農民寫戲的劇作家黃士元老師

2019年3月1日晚8點30分,鼎城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編劇、著名的農民戲劇家黃士元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6歲。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2019年3月1日晚8點多,下起了大雨,一時間電閃雷鳴。鼎城區曾強鑫先生給我打來電話,聲音低沉地說:“黃老師走了,我現在馬上去醫院”。我一時無語,抓住手機,潸然淚下。一支筆、一腳泥、一輩子為農民寫戲、寫農民戲的國家一級編劇黃士元,在挺過76歲生日後兩天,與世長辭了。

3月2日,我在接受了湖南文明網的記者電話採訪,並聯系落實了其他幾位採訪對象。3月3日上午,我請老伴的表弟中祥開車,前往白鶴山殯儀館,沉痛悼念這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在先生的遺體前,我含淚跪拜。望著先生的遺像,和他相識、相處、相知的點點滴滴一起在我心頭湧動。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我和士元先生相識於1975年。那年,湖南省文化館在桃源縣舉辦工農兵文藝作者培訓班,我有幸結識先生。當時,我才20出頭,而黃老師已經成果豐碩,蜚聲藝壇,他寫的花鼓戲《山村獸醫》已經拍成電影,據說毛主席都看了電視播放的這個小戲。3年後,我從鄉村走進常德,從此常和先生在一起共話友情,談戲說文,針砭時弊,議論人生。他是我尊敬、喜歡的良師益友。

七年前,朋友們要為黃士元祝賀七十歲生日,我發現竟有六位新老區委書記同時到來為他祝賀祝福。事後我反覆思考:黃士元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作家,論年齡已至古稀;論官職,僅是股級;論經濟條件,一直居住在一個七十平方米的筒子房裡。為什麼他能得到如此眾多的人們的歡迎和捧場?他的好友劉鈞濤先生說,被黃士元先生吸引和凝聚的不是權勢的驅使,也不是金錢的誘惑,我想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為士元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士元先生有著非同凡響的價值觀。黃士元1943年正月二十出生於常德縣一個偏遠鄉村。12歲高小畢業,成為村合作社俱樂部年紀最小的文藝宣傳隊員。14歲,在《常德縣報》上發表文藝作品。他60多年筆耕不輟,先後出版黃士元劇作選、小戲選、曲藝選等10部專著,創作劇本50多個,曲藝作品上千件。他的作品多次晉京演出,受到中央領導同志讚揚,先後榮獲國家金銀大獎30次,獲省、市各類獎項50多次,靠自己的勤奮最終成長為國家一級編劇。黃士元是獲獎專業戶。諸如“群眾獎”“牡丹獎”“飛天獎”“田漢戲劇獎”“曹禺戲劇小品獎”“五個一工程獎“……這些令人炫目的高等級大獎,他盡收囊中。他常說:“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誇獎”,“精品極品,值錢的還是人品”,“明星巨星,閃光的莫過於良心”。這些質樸無華的語言充分表明:他的人生追求不是高官厚祿,亦非家財萬貫,而他看重的是老百姓的認可,高貴的人品和被大眾公認的道德標準。這是他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他創作成功和贏得民心的根本原因。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士元先生有著極為深厚的鄉士情懷。他從1962年起,先後擔任公社文化輔導員、宣傳隊長和社辦電影隊隊長。每場電影放映前,他都要演唱一些自己精心製作的幻燈宣傳片。這些取自農村、源於生活的幻燈片深受觀眾喜愛,常常是博得滿堂喝彩。1979年,他調入縣文化館從事專業創作後,仍把老家作為自己的創作基地。他長期紮根於農村,與農民交朋友,關心他們的疾苦,替他們分憂解難,使他的思想感情與農民融為一體。他熱愛家鄉,熱愛農村。他立志一輩子為農民寫戲,寫一輩子為農民喜愛的戲。他的作品洋溢著濃得化不開的鄉情——一種對農村對農民的摯愛深情。這種深情化作了他對生活中真善美的發現和開掘,對筆下人物的歌頌和愛護。他的許多作品完成初稿後,就回到鄉下去讀給鄉親們聽,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直到認可為止。他說,“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我搞創作也是靠生活起家的,我的生活倉庫就在農村,我的生活倉庫裡隨時都積滿了儲備糧。”

黃士元先生是一個拼命三郎,又是一位嘔心瀝血的伯樂。黃士元退休後,身患肝硬化、帕金森、高血壓等疾病,但每逢重要寫作任務,仍是一馬當先,在所不辭,經常是拔下針頭趕新戲,吞下藥丸改節目。他關心關注文藝創作的人才培養,嘔心瀝血輔導培養了一批業餘作者,為戲劇創作後繼有人奉獻餘力。2017年下半年,區委、區政府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成立“黃士元戲劇曲藝創作工作室”,遴選了16名本地優秀作家成為工作室成員。黃士元老師的親自輔導,更加激發了工作室16名成員的創作熱情,他們不斷學習鑽研,深入生活,僅半年左右時間,就寫出了《一塊小黑板》《同心橋》《搶村官》《半床棉被》等近百個反映鼎城、反映常德、反映新時代火熱生活的好作品。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士元先生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坦然面對死神的樂觀精神。他是於2018年7月住進區醫院的,從醫生的表情和言語中早知道自己是癌症,但兩個月後才講出來。當時備戰省裡的文化藝術節、備戰市裡的百團大賽,不想影響分散大家的精力,影響兩個重大活動,所以一個人扛起,直到9月26日才住進常德市第一醫院。11月2日,狀況稍好,他向醫院請假過江到鼎城區文化局,參加文藝創作工作室同志的學習彙報會議。黃士元暢談自己的深切體會:一個人本事再大,離開了黨的領導,離開了組織、離開了同志們,都將一事無成。他寄語工作室的同志做讓黨和人民放心,德藝雙馨的文藝戰士。他強調以人品立德,以作品立身,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文。他希望大家繼續提神。提振精神,勇創輝煌。把今年的春晚辦好,一年上個新臺階。黃士元對大家說,這次得病,輓聯我都請人寫好了。墓地我個人也去看好了,按照韓英唱的“將兒的墳墓向東方”。如果是這樣,我坦然面對現實。如果老天爺再借給我八年時間,就要實現另外兩個心願。這就是三年跨越,爭取在省裡鬧出聲響,讓我們這個團隊在省裡樹起形象來;五年攀登,力爭在全國引起關注,我們的作品在《劇本》月刊發表,或參加全國匯演。讓我們共同奮鬥,努力達到這個目標,讓鼎城的文藝創作獨秀於湖南的藝術之林。與其說是佈置工作,不如說是最後的囑託。一年多來,他的學生和戰友們沒有辜負老師的殷切希望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日子裡,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鼎城區的文學創作、文化活動成績斐然。2019年,鼎城區出了133個文藝作品,有的被國家級刊物發表,有15個在省裡獲獎。在今年的湖南文藝防控疫情主題創作活動中,僅現已六十八歲的曾強鑫先生一人就創作文藝作品25個。我想,士元老師在天有靈,聞訊這些成績,一定會倍感欣慰的。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士元老師走了,走在春耕生產的季節。生前他緊接地氣寫春秋,如今長眠黃土向東方。正如劉鈞濤先生在《痛別士元》中寫道的那樣,人的生命是一支脆弱的葦草,但是書比人長壽。黃士元先生給我們留下了一套不朽的文集《人生有戲》。一個善良、樸素、純淨和閃光的生命,在一種形式下像燃盡的蠟燭一樣熄滅了,但是在思想、品格和精神的形式下,又將復燃。我們將發現,那曾經被認為是遠去了和熄滅了的,其實並沒有遠去和熄滅。黃士元鮮活的藝術生命永遠活著,他那為人民創作的情懷,鍥而不捨的追求,奮鬥終生的精神,都將與他不朽的作品一樣,長留人間。

週年祭|紀念常德的“莎士比亞”黃士元先生

謹以此文紀念黃士元老師逝世一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