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志願者的身影隨處可見,平日裡,他們是你我的朋友、鄰居、同學,甚至只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疫情來襲,他們是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他們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壯舉,卻用自己的身軀築成一道堅固的防疫牆,守護著我們,守護著自己的城。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現在這邊只有一個出站口,你要往前走,左轉彎、過地道。”在常州火車站北廣場疫情管控點,志願者湯俊濤正一遍遍提醒著過往旅客。

在除夕當晚,正在金壇老家和家人吃年夜飯的湯俊濤接到了社區打來的電話。當時,由於防疫工作的需要,社區要招募志願者。博愛路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袁琴第一時間想到了社區裡的這位退伍軍人——湯俊濤。接到電話後,湯俊濤沒有任何猶豫,立馬答應了。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隨後,湯俊濤立即啟程返回常州,第一時間就來到了火車站北廣場“上崗”。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由於當時的疫情形勢非常嚴峻,作為一名退伍軍官,加上有著豐富的應急救援經驗,湯俊濤被火線任命為火車站北廣場疫情管控點志願者和民兵的帶班統籌。“所謂‘統籌’,就是‘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湯俊濤說,“旅客一下站,就等於交給我們。”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填資料、掃軌跡、報行程、量體溫、講政策,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每一名旅客從走下月臺到順利離開,這背後都傾注著湯俊濤和小夥伴們的辛苦付出。湯俊濤說:“這個工作總歸要有人做的,我也不做、你也不做,我們這第一關誰來把呢?”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是三班倒,八個小時一班崗。但從早到晚都能夠看到他。” 1997年出生的何鵬楠是一名在校學生,由於學校還沒有開學,他主動報名參加了志願者,在與湯俊濤共事後,他對湯俊濤是打心底裡佩服,“他就像是我們的老大哥一樣,我們會被他的行為所感染。”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進入三月以來,國內的疫情形勢逐漸向好,國外的疫情卻不容樂觀,外防輸入已經成為了湯俊濤和小夥伴們近期工作的重點。每天,火車站都有外籍人員和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返回常州,近距離的接觸又必不可少,大家心裡的弦都繃得緊緊的,不敢有絲毫放鬆。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他在上海已經隔離了14天,他3月4號去的上海,18號從上海過來的,當中有幾天的空白,需要核查一下。”剛剛和屬地指揮部交接完一名意大利籍人士,又有一名剛從泰國回來的常州金壇籍市民入境,湯俊濤為她詳細地解讀隔離政策,建議她回金壇自行隔離。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告訴記者:“現在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每天需要重點關注的人大概有幾十個,不光是外國人,還包括中國人有旅居史的、從外國回來的,我們都要一一審查清楚。”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這樣的工作強度,對於湯俊濤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由於長時間在火車站廣場的地下通道值勤,時間對於他來說已經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有時候一忙起來,白天黑夜都分不清楚,實在悶了,他就到月臺透透氣,累了就趴在就近的桌子上眯一會兒,站臺廣播一響就站起來接著幹。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告訴記者:“其實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沒有旅客的時候就抓緊休息,少說話、多休息,保持更好的精力 。”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湯俊濤的體重驟減了近10公斤,期間,他還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掛過水,但即便這樣,他也不曾有過埋怨、撂過挑子,一如既往地堅持著。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告訴記者:“往大的裡面說,我是黨員就應該衝在第一線;往小的裡面說,我也想守護好這個常州的第一關,為了自己的親人、為了自己的小家,防止它擴散出去。”

過往的旅客也紛紛為志願者們點贊:“覺得他們很好、很盡責,我們祖國多虧有這些人,感恩他們。”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每天的飯點,是大家難得的可以稍作調整的時間,3月20號中午,利用換班吃飯的空檔,湯俊濤難得和自己的妻子進行了視頻通話。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短短几分鐘、寥寥數語,加上幾句蹩腳的土味情話,這樣的“雲交流”卻是近兩個月來夫妻倆唯一的見面方式,因為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直吃住在火車站北廣場,再也沒有回過一次家。 湯俊濤的妻子殷瑋瑋告訴記者: “他回來也不太方便,要全身消殺,所以他就乾脆就住在了車裡了。那時候天氣也比較冷,他就帶了一條被子,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樂呵呵地說。“反正也不脫衣服,就合著衣服睡。睡的時間少,也不存在冷不冷。現在已經養成了習慣,趴下來就能睡著,喇叭一叫就能起來投入戰鬥,就是這麼一個狀態。” 湯俊濤坦言,自己之所以選擇不回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護5歲的兒子湯哲宇。湯俊濤說:“因為我一直在一線,萬一我被傳染,小孩畢竟還小。其實每天都挺想他的。一說小孩,我眼淚都出來了,我已經好久都沒抱過他了。”說到這裡,湯俊濤不禁紅了眼眶。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的妻子殷瑋瑋告訴記者:“兒子有時會悄悄地跟我講,媽媽我想爸爸了,然後他就背過身子偷偷地抹眼淚,他對爸爸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年的時候。”

湯俊濤的兒子湯哲宇告訴記者:“想爸爸了。爸爸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愛的印象。”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的妻子殷瑋瑋是一名醫生,也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每天要很晚才能到家,所以白天家裡的大事小情只能交給湯俊濤的岳父岳母,而老人家的身體又不是太好,為了解決夫妻倆的後顧之憂,湯俊濤的父母從老家金壇趕到了常州,接替親家來照顧這個小家。 湯俊濤的父親湯志財說:“我們來換班帶小孩,心疼小孫子,我們也不得不來了。”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在得知他的感人事蹟之後,天寧區防疫指揮部特事特辦,給湯俊濤配備了一輛小車放置在火車站北廣場,車裡可以進行簡單的洗漱和休息,用來改善他的臨時居住環境,方便他更好的在火車站值守。這輛小車也成了湯俊濤在這個寒冬裡的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組織上的關懷和家人的支持讓湯俊濤的幹勁更足了,截至到三月十五日,他已累計在常州站北廣場連續執勤五十餘天,每天值班時長超過十六個小時,累計梳理人員信息約二十餘萬條,對不符合返常標準的,累計勸返近千人,真真正正的為這座城市把好了關、站好了崗。

吃住在常州車站的“哨兵”  只為守護一座城

湯俊濤堅定地說: “我算不上什麼英雄,因為在這次戰‘疫’中,比我辛苦、比我累的人太多了。在武漢一線的那些醫務工作者、那些捨生忘死的軍人……我們在後方,也盡一點自己的力。你看我們歷經了汶川地震、非典,再到現在的新冠肺炎,在大災大難面前中國人表現出來的勇氣、表現出來的偉大,真的令人讚歎,令世界讚歎。”

湯俊濤和他的小夥伴們只是這場戰“疫”中的平凡人,卻也有著最美的“逆行”。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造就偉大,正是有了這些平凡的英雄,我們才有了戰勝疫情的勇氣!致敬平凡英雄!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他們也是我們的英雄!


CBS電視中心記者:秦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