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為了乘客安全,我擦遍了車站的每一個角落

家住雄安的張俊俠是京港地鐵14號線金臺路站的一名保潔領班。受疫情影響,從雄安到北京的很多公交都停運了,這使得她的通勤時間成倍增長,但她總是第一個到崗。“從金臺路開站的第一天起,我就在這裡做保潔了,”作為金臺路站的老員工,張俊俠對車站有著很深的感情,“哪裡是乘客接觸最多的地方,哪裡是最不容易清潔到的地方,我都瞭如指掌。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更要帶領我的清潔小分隊守護好車站,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金臺路站是換乘車站,客流較大,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確保乘客的出行安全,更需重點加強公共區域的清潔及消毒。“車站的每個角落,我們都會反覆清潔及消毒,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淳樸的張俊俠,做起事來卻“斤斤計較”,“車站各區域每天全面清潔消毒5次,自動售檢票設備每小時消毒1次,辦公區域每天消毒3次。次數只會多,不會少,要都消過毒,我心裡才踏實。”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由於長時間佩戴橡膠手套,下班脫掉手套後,雙手總是又癢又紅。“與奮戰在一線的人們相比,這點苦不值得一提。”張俊俠說,“為了大夥兒的安全,我們的付出有意義。”

堅守,是最可貴的“敬業福”。

今年,是徐雨露成為車站助理班長的第二個年頭,也是他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堅守崗位的第二個年頭。原本,他已買好了回鄉的車票,節前疫情爆發後,他二話不說,退掉了車票,“特殊時期,我知道車站需要我!”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車助班長主要負責安排、管理車站助理們的日常工作,為了確保車站平穩運行,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徐雨露對金臺路車站助理們的工作進行了合理調配,引導乘客乘坐電扶梯,在自動售票機、閘機等處對乘客進行協助與引導,復產復工後,當客流集中時,還需要疏導客流防止聚集等。在他的帶領下,金臺路站的車站助理們積極投身到抗疫工作中,用責任和擔當,譜寫著運營安全之曲。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休息時間,徐雨露會通過視頻向家人報平安,他與家人約好了,等疫情過去,他一定回家做一頓豐盛的團圓飯。

這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地鐵人在努力

王旭和她的妻子師娟,都是京港地鐵一線站務人員,一個是14號線金臺路站的值班站長,一個是北京南站的站務員,繁忙的工作使二人聚少離多,工作崗位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春節假期前,他們剛上小學的女兒,不慎摔傷了手臂,經醫院診治,女兒的手被確診為骨折,需要連續做3次手術,並好好休養3個月以上才能徹底痊癒。疫情期間,為了保障乘客的平安出行,夫妻二人一直在崗位上堅守,他們將女兒送到父母家中,以便受傷的女兒得到更好的照顧。王旭說“女兒雖然小,卻十分懂事,她知道爸爸媽媽在做更有意義的事,每次到父母家看望女兒時,她都會舉起打著石膏的手臂,比出勝利的姿勢,衝我喊爸爸加油”。戴上口罩堅守崗位,如同身披鎧甲奔赴征程,他們是夫妻,亦是這場“戰疫”中結伴奮勇前行的戰友。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和他們一樣,在京港地鐵14號線金臺路站,還有這樣一群地鐵人,在疫情期間,他們與時間賽跑,努力守護著乘客的出行安全。值班站長趙大鵬,取消了帶女兒去迪士尼過九歲生日的計劃,第一時間返回崗位,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協助制定車站疫情防控方案,並對全員進行車站疫情防控方案專項培訓;實習值班站長武茜茜,大年初一和家人吃過午飯後,她便從山西老家踏上了返京的路……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戰疫筆記(七):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同一種堅守

在這場戰疫裡,地鐵人在不同的崗位上,詮釋著同一種“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