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眾生相:你有多久沒笑過了?


疫情下的眾生相:你有多久沒笑過了?


每年春天的3月,都是我們出門最多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特意總結過,但是這個月會不停的收到谷歌相冊的提醒,提醒我,在某年的這一天,有一組照片。那都是一些關於春天的照片,春遊的照片。

看著前些年的3月,我們在桃花、油菜花、梨花間微笑的樣子,有一種模糊幸福,但又遙遠的感覺。彷彿過了一個世紀,而不是隻有一兩年。那樣歡欣雀躍的春天,似乎已經不會再回來。

太陽出來的時候,還是想出門,想去感受春天帶來的欣喜,但不想使用公共的交通工具。

想了想,就跟西閃說,我們去青石橋吧。青石橋是離我們最近的花市。

我們騎車前去,沿人民南路,路過錦江大橋。在橋上看一眼兩岸的綠色,江邊的海棠已經要謝了,柳葉已經很長。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們也騎車經過,也在橋上眺望過春天。那樣的情景,自然就想起“錦江春色來天地”的詩句,覺得杜甫就是站在這座橋上寫下的這句詩。

但是今年,眼前的景色已大為遜色,杜甫看著這個春天也寫不出這樣的句子了。

總覺得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春天。

到了青石橋,更是如此。我們熟悉的很多賣花的店鋪都沒有開門。捲簾門無情的放下來,灰撲撲的,積滿了幾個月的灰塵。門前堆著一些花草。賣花的老闆坐在其間看著手機,口罩半戴著,遮住了下巴,露出鼻子。那些花草,也七零八落,了無生趣。我本來希望能買一些報春花、春蘭、金盞菊之類,那種熱鬧鬧的花草。但是都沒有。


疫情下的眾生相:你有多久沒笑過了?


花市門口要測體溫,出示健康碼。沒有健康碼要登記電話號碼。一番周折進到裡邊,裡面的花比門口還要少。老闆都一個個沒有精神,就像他們的花一樣。那些花看來也都是去年年底的產物。現在這種情況,可能他們都不會再進新貨了。能把以前的存貨賣掉一些,就是減少損失。

到花市總不能空手而歸。門口的賣魚、賣小龜的小店都開著。我便買了三條小黑魚。它們可以跟我回去陪我花園裡熬過了冬天的紅魚。小小的黑色錦鯉,一元錢一條。我掃碼付款給老闆。老闆的微信名字叫做“偶爾會笑”。這真是的苦澀而應景的名字。


疫情下的眾生相:你有多久沒笑過了?


玉林西路一家西餐廳垮了。往常門前停車的空地上,現在擺著攤。西餐廳要賣掉它所有的物品。大到空調,沙發,桌子,桌子,小到餐盤、水杯、水壺、檯燈和刀叉。

還有很多不常見的物品,吸引了過路的人。戴著口罩的老太太,舉起一個不認識的物品“這是啥子?”老闆說,這是打蛋器,專門打雞蛋的。老太太對著新奇玩意,把玩不已,決定購買。中年男子拿著一把菜刀跟老闆講價。“30賣不賣?”老闆肯定的說:“少了40不賣!”

這家西餐廳,我們去年夏天還去過一次。坐在窗前,看著玉林西路來來往往的行人,感嘆風景不錯,西餐卻實在難吃。還記得我們邊吃邊抱怨,是沒有請廚師嗎?現在想起來,可能真的是生意不好,請不起廚師,越做越差。垮掉是它必然的命運。並不一定是因為這次新冠疫情。但新冠一定是最後壓垮它的稻草。要是在別的時候垮掉,他的店應該有人接下這些東西,而不至於這樣在街邊處理。


疫情下的眾生相:你有多久沒笑過了?


還是去年我們就意識到,實體店越來越難做。玉林以前的店面,轉讓費是很高的一筆。很多店不營利,也可以待價而沽,開上一兩年,從轉讓費裡取得不錯的收益。但這兩年起,玉林的很多鋪面都不再有轉讓費,只求有人接手。只是沒想到今年,不只是沒有轉讓費的問題,而是可能突然倒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