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之久的悠久歷史,期間湧現了各式風格、各種形態的優秀文化,尤其是古詩詞文化。

歷史上才華橫溢的詩人數不勝數,流傳的詩詞佳作也都文辭優美,令人回味無窮。

詩詞文化發展歷史中尤為突出的朝代便是唐朝,唐朝是我國詩詞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詩詞水平的巔峰時期。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而大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的劍文化也流傳的十分廣泛,唐詩中也有很多體現“劍意”的佳作,這些“劍意”各具風格不盡相同。

傳統劍文化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劍和舞蹈、劍與將士以及借劍言志,這些劍文化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和社會風貌都有著很大的關聯。

劍文化通過唐詩得以流傳,唐詩也因為“劍”而更加的多姿多彩,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持。

劍文化的發展與變革

劍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據記載劍文化起源於西周

據黃帝本紀雲:「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

春秋戰國時期,子路見孔子時曾拔劍而舞,漢代開始,劍文化的發展開始慢慢走向多元化,從《史記》中關於鴻門宴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些許劍舞的影子,此後劍舞逐漸走向歷史舞臺。

除此之外,在劍術上出現了單人和雙人的劍術配合,出現了專門論述劍術的著作,佩劍也開始流行起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劍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勢頭十分明顯,這一時期戰爭頻發,兵荒馬亂,出於自衛的需求,民間百姓的劍術得到了精深的發展,如“聞雞起舞”的祖逖等都精通劍術。

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把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巔峰時期。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也是這一時期,唐朝的劍舞文化也達到了歷史高潮,從另一個角度講,劍舞在唐朝時期才真正走向舞臺,成為一種舞臺表演藝術。

唐朝時期道教持續發展,這一時期劍被道教神化,賦予了劍可以斬妖除魔,趕走疾病的神話色彩,道士在佈道施法時常常將劍作為道具,民間則用桃木劍作為辟邪的武器。

宋朝是劍文化發展的轉折時期,此時火器開始用於戰爭,同時理學的發展使宋朝的文化氛圍逐漸婉約化,社會開始走向活潑、享樂和腐化。

受這些方面的影響,民間開始出現結社性質的習武團體,劍舞開始有了新的發展,軍中武士開始練習劍舞,宋朝之後擊劍逐漸被劍舞替代。

唐詩中劍文化的表現形式

眾所周知,劍是古代的兵器之一,短兵之祖,據已有的考古研究說明,劍最早誕生於西周時期,到了戰亂頻繁的春秋戰國時期,制劍技術開始逐步精湛起來,劍開始成了作戰的主要武器,後又經不斷加長,成了長劍的雛形。

漢代以後,戰爭減少,劍也逐漸退出了戰場,不在是主力兵器的劍被用於佩戴禮儀或習武自衛,到了隋唐時期,佩劍已然盛行。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唐朝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詩詞文化發展的巔峰,與當時繁榮的社會狀況離不開。

唐朝政治清明、文化開放兼容,女帝武則天更是創造性的設立了武舉制,開創了“以武入仕”

的先河,為練武之人開闢了一條做官的道路,提高了當時武士的社會地位,同時也確立了文武兼備的人才考核標準,促進了人才的全面發展,大大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受到政策的影響,當時人們習武的熱情逐漸高漲了起來,也為劍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寬鬆的社會氛圍。

·劍與舞

在唐代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舞蹈表演形式——舞劍器,即唐代女子將舞蹈中加入劍術,將二者揉和,是唐代武術與舞蹈結合的代表作。

舞劍器中的劍不再是可以防身的利器,而是融進了舞蹈的柔美,更加藝術化和形象化。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詩聖杜甫在一睹李十二孃舞姿後,想到他的先師,不禁觸景生情,創作了《觀公孫大娘自舞劍器行》,詩中寫到:“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由此可見唐代女子已經將舞劍器表演的出神入化,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心情隨著舞者的舞姿跌宕,甚至感覺連天地也傾倒在此舞姿下。

從描述劍文化的詩詞中也可看出唐朝的歷史興衰發展,除了舞蹈,劍文化在書法中也被廣泛體現著。

書寫的藝術和舞劍的劍術運動相結合,在功底深厚的書法家看來,便是書劍一體,相互融合,對他們來說書法無疑就是紙上飄逸的劍法。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儘管毛筆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一開始的毛筆並不具有書寫的功能,是秦代武將蒙恬製作出了可以用於寫字的毛筆,書法和劍可謂是淵源頗深。

唐代有著名的書法大家張旭,張旭精通楷書和草書,尤其以草書著稱,他的草書獨樹一幟張狂豪放,堪稱天下第一無人能及。

·劍與將

古代發生過大大小小不盡其數的戰爭,佩劍隨著將士征戰沙場再常見不過,於是唐朝詩人就用“劍詩”來歌頌將士。而將士為了能夠上陣殺敵,從小便努力訓練劍術,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練劍作為一種運動在百姓中的發展。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詩佛王維曾經為唐朝最著名的將士之一裴晏作詩《老將行》,裴晏身經百戰馳騁沙場,“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裴晏將軍在戰場上揮劍斬敵的英勇無畏和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氣勢。

·劍與士

詩人作詩通常是有感而發,抒發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和看法,劍作為萬千意向之一在詩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詩人往往通過寫劍來表達自己渴望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偉大志向,詩仙李白不僅會作詩更會劍術,也是他賦予了劍深刻的寓言含義。

他在《與韓荊州書》中自稱道:“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李白自小喜愛劍術,劍也在以後的漫漫歲月中陪著他浪跡天涯,遍訪天下。

李白心裡是這樣解讀劍的:豪氣男兒只要有一把劍、一杯酒便足以,李白在遊歷過程中喜歡行俠仗義,《俠客行》正是他為數不多的在詩中用劍來反映自己的作品,他的詩文充分體現了俠士風度和淡泊明志。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由此可見,唐代尚武之人喜愛劍,尤其在動亂之時,劍在詩人筆下更突出表現了主人衝鋒陷陣保家衛國的壯舉,從而成為詩人歌頌英雄,批判統治者的工具。

除了借劍言志,唐代百姓還常常以寶劍或含“劍”的詩詞來送別友人,相聚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一定有離別的時刻,對於詩人來說,表達離別時的不捨最好的方式就是寫詩,如“寶劍千金買,生平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送交親”,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

唐朝劍文化的內涵

劍雖是詩人用來抒發情感的一種工具,在唐詩也蘊含著詩人獨特的深刻寓意,和平年代劍作為佩戴禮儀,詩人們佩劍而談,謀帝王之術,論民間軼事,而邊關告急國家受難之時也可執劍從軍,只求建功立績。

因為劍文化在唐詩中的應用,唐詩中的文學意象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除了文學方面的特徵,唐詩中的劍文化不管是表演、借劍言志還是歌頌將士,都無不體現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和社會風貌。

“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

佩劍作為佩戴禮儀開始出現了封建等級之分,只有君王和達官貴人才能夠佩劍,普通百姓難以佩劍,佩劍成為了身份地位和權力的象徵,這是唐朝的中央集權專制主義的體現

“百兵之君”丨唐朝劍文化在唐詩中的表現與其內涵意義

經過前朝的不斷積累,唐朝的制劍技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製成了唐刀,唐刀採取了當時最先進的製作工藝,每一處刀身都經千錘百煉,一經問世便享譽全國。

唐刀經過遣唐使被傳到了日本,對人本武士刀的製作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朝制劍技術的極大提升也從側面反映了唐朝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

因為劍的外形筆直修長,所以它常常被文人視為氣節和品格的標誌,藉此來表達他們的某種情感,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都曾在詩中借劍來表達他們對自由、對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渴望。


參考歷史文獻:

《史記》

《新唐書》

《舊唐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