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該不該幫兒女帶孩子?

老炮JD


父母輩沒有義務幫年輕人帶孩子,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如果老一輩人願意幫年輕人帶孩子,那麼作為兒女的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對待老人。



為什麼說老一輩人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

1、老一輩人已經完成自己養育子女的責任

不管從法律層面上來說,還是從道德觀念來看,父母輩對孫子輩是不承擔任何的教育和養育責任的。除非孩子父母都去世了,那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才會承擔起孩子的扶養問題。

而老一輩人從小扶養自己的子女,這已經完成了作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2、老一輩人辛苦大半輩子,也該好好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一個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以我們國家現在平均壽命來說,一個人一般也就活七十多歲。作為父母,生命中的三分之一都在為自己的子女操心,而人生中的一半時間都在為了生活而拼搏。現在年老了,兒女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那麼自己也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是你,你也希望自己年老後可以休閒一下吧!


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有不利的一面

1、容易產生育兒觀念的分歧,從而引發家庭矛盾

很多老年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一般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育兒觀念進行養育孩子,這就和年輕人之間會產生特別大的育兒衝突,從而引起一些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更難相處。

2、溺愛孩子,影響孩子健康發展

很多老年人都很溺愛自己的孫子,打不得罵不得,把自家的孫子當成小皇帝伺候著,這就讓孩子從小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不利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影響孩子健康發展。


3、不利孩子的教育

有老人帶孩子的家庭,家中常常會形成兩面派的教育理念。即父母希望嚴厲管教孩子,而老一輩人強調“哄”。比如,孩子在外打了別人家的小孩,爸爸媽媽看到後正想嚴加管教孩子,這時老一輩人聽到孫子一哭,一般就會立馬跑過來抱起孩子說:“孩子還小,沒什麼大不了,以後長大就好了。乖乖,不哭,奶奶拿一塊糖給你吃”,就這樣,一場本是管教孩子的場面變成了哄孩子的場面。

這種不一致、反面的教育思想常常會讓孩子有一種找到靠山的感覺,從而還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望,以至於以後更難管教孩子。

總的來說,我自己覺得,父母輩是沒有任何義務來幫子女帶孩子的。如果父母輩能夠和年輕人形成統一的育兒觀念,能站在統一戰線教育孩子的話,那麼只要父母輩願意幫忙帶孫子,那麼年輕人應該感激。如果父母輩只是一味的溺愛孩子,即使他們願意帶孩子,我也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好些,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那麼後悔的一定是自己,那是金錢換不回的。

我是@二胎寶媽談育兒,一人帶兩娃的寶媽,歡迎關注、點評,育兒路上一路結伴前行!


二胎寶媽談育兒


我是自己帶的,兩邊的父母只在孩子十個月之前幫忙輪流帶過。之後僱傭過住家保姆,勉強堅持到孩子十五個月,我發現孩子瘦弱,好動,說話很少,明顯落後院子裡同齡寶寶,只好辭職做了全職媽媽。

當時也和父母,公婆商量過請他們幫幫我,因為我不想失去工作,想著大家幫著到了三歲就能交到幼兒園了……,然而,自己的爸媽自己懂得,他們似乎不願擾亂自己平靜的生活,公婆就更不要指望了——婆婆明說要幫小姑養身體(小姑剛好胎停育流產了)。當時那種無助和難過,凡是經歷過的人都懂得,什麼“生下來大家幫忙很快就養大了”的話音猶在耳畔,然而現實狠狠打臉。

現在孩子上小學了,回想過去的幾年,只能說匆匆,太匆匆。心裡沒有怨恨過父母嗎?怎麼沒有!每當參加聚會什麼的,回來時心裡總是無比落寞,總想著自己要是不全職就會如何如何[可愛][撇嘴]。每當站在校門口和大爺大媽聊天時,我總是想人家的爸爸媽媽為啥就能幫一把呢?每當擔心起孩子大了,發現媽媽沒工作,會不會瞧不起我呢?——我就會對兩邊的父母無比怨恨,也想過,我最無助時你們不幫我,以後老了動不了別指望我之類的[捂臉][捂臉]。

所以呀,我覺得如果做父母的身體條件允許,還是幫一下子女吧。因為如今的孩子無論是幼兒園前,還是幼兒園,小學,都離不開家人。如今提倡家園共育,家長莫名的多了很多負擔,如果家裡沒人陪讀,孩子會落人一步,總是落後對身心不利。聽過一句話,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奮力託舉的父母,真的,不論多大年紀的父母,只要有能力還是幫幫孩子吧!

我覺得我獨自帶娃最大的收穫就是,心越來越堅強,承受力越來越強大,除了疾病沒啥能擊倒我吧[我想靜靜]。越來越體會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所以我也感謝父母不幫我,逼我成長吧![祈禱][祈禱][祈禱]


紫萱de媽媽


說說我的親生體驗!懷孕10月婆婆家一直沒照顧,在自己媽家過的,媽媽照顧我!懷孕最後3個月大便屁股都夠不著擦,都是親媽幫忙的!生了後婆婆以要照顧公公吃飯,讓我回親媽家,現在產後快2個月了,每個月我自己掏錢補貼爸媽2000,懷孕時每月補貼3000吃飯,老公產後住我家,白吃白喝。產後自己親爸負責做一日三餐,還要上班,我做家務,洗衣服,燒水,打掃衛生,寶寶衝奶等,和親媽一起帶孩子,夜裡衝奶真的是閉著眼睛衝了快,太困了!婆婆公公得空晚上來看寶寶一下就回去,月子裡沒吃婆家一隻雞,一條魚,一根雞毛都沒看見,真心話,在我最無力,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是親媽親爸出力幫我,很感動,發誓以後一定對他們好!對於婆婆公公,現在一點感情都沒有,人都是感情動物,他們對我沒有感情投入,我真的很難對他們像對親媽親爸一樣好,沒有同患過難,享福的時候誰會記得你!有人說你的老公是他們養大的,可是老公也沒有養我爸媽!結婚金子給他媽保存的,他媽自己帶上身了,不要了我,彩禮買車了,親戚見面禮都AA了,現在生寶寶也沒得到他們幫助,到老了,真的很難真心對待。囉裡八嗦說了那麼多,發現好亂,反正就是對婆家,老公都不抱希望,過段時間學著自己獨立,習慣自己帶寶寶,養寶寶!不依靠任何人!其實婚後一直都是用的自己錢,沒用老公一分,家裡菜錢都是老公給的,實話實說,其他自己的開銷都是自己打發我自己!現在多了寶寶,要加倍努力了,還有爸媽要給他們準備養老錢!壓力山大啊,揚州十八線小城市了!不說了,說多了壓力更大!


手機用戶51166499069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說到孩子,現在的人都想去外面掙錢,能為家負擔減輕壓力,所以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照顧。就拿我來說吧。

首先,我呢是兩個孩子,大的在上大班,小的的才七個月多一點,離不開媽。我媽呢五十多歲了,也不想讓她老人家出去在掙錢,在家我媽早上送孩子上學,回來在做早飯,我媳婦也在家照顧小的,等於我一個人的工資我們幾口人花,壓力是大,但是我媳婦一個人也照顧不過來啊,我就讓我媽幫忙照看,這樣家裡是輕鬆一點,但是我這壓力大一點,有時候想想,錢多少算多呢,孩子還小,咱也不能苦了孩子對吧,和和睦睦的不是挺好的,畢竟孩子也是她的孫子孫女,有時間可以去照顧下,但是他們要是出去掙錢,那肯定你和你老公來照顧,這種事情需要商量的,

如果要是,老人在家不工作,不願意長時間給你帶孩子,那麼你也沒辦法不是。一般父母都是同情達理的人,

要是說該還是不該,從理論上說:不該!要是從關係上說,該。這個問題有很多觀點都不同。


劉陽故事會




以馬內利150856779



家家都有不同的經念。首先,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結婚生子。他們已經完成了做為父母的使命。

其次,婚後育兒,你已經是為人父母了,就得擔當責任,做為父親,有義務和妻子一起分擔育兒。

父母幫帶娃,那是他們自願的,說白了,父母根本沒有義務幫你帶娃,更沒有義務去幫你們扶養小孩。而且,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藉口去說公婆父母。


猴子豬麻麻


先問一問你父母和你們家的經濟情況怎麼樣,你兄妹幾個,如果父母經濟情況較好,負擔不大,父母又不在意,這問題都不大,但那就需要你給父母補償一些,這不僅經濟上還是精神都需要。畢竟是你的父母,如果父母經濟情以不好,還需你幫的話,就有些難辦了,再者你在家的地位如何,也就是說你的話語權大還是小,若怕老婆,老婆說了算,碰見這樣的難題,需要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老婆可能見到別人都這樣她才那樣要求你的父母,有時候在婆媳之間需要你當兒子的從中協調,她們關係好壞你佔6成作用,需要你的聰明,再假如你確實如人說的窩囊,請原諒我的用詞,根據情況發動一下她朋友等等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了這麼多,偏了,父母沒責任給我們帶孩子,別說奶粉了,父母幫看孩子是情義,不看是本份,況且老大都是父母帶大的,給老婆說做人要知感恩等等吧,不知對你是否有幫助。


幸福人生6666


沒有說應不應該,而是現實中基本都是父母幫忙,而且按照中國的傳統思想,父母們也會覺得應該給帶。

現在經濟壓力很大,哪個父母都心疼孩子,所以帶孩子這個事成了父母的責任。

按照道理說父母是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的,幫忙帶了是情分,不幫忙帶是本分。

我朋友的婆婆很年輕時尚,在我朋友懷孕的時候就說:以後我不會幫你們帶孩子,嘴上這樣說,孩子7歲了,真是婆婆一手帶大的。

阿姨也經常和我們聊天,她說我也不想給帶孩子的,但是看到你們年輕人這麼辛苦,不給帶沒有辦法,你們這一代太辛苦了。

很多婆婆都是這種情況下幫忙帶孩子的,如果一般家庭不是婆婆帶孩子,經濟壓力會非常大,本來兩人上班,有了孩子多了開銷,少了一個人工作,確實比較困難。

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很能體會,婆婆身體不好,自己帶孩子,如果婆婆生病,真的就照顧不過來了,太難了。

有一段時間我真是家裡醫院兩邊跑,一週累的真是垮掉了。

所以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難,老人也有老人的難處。


酷寶寶媽


這個問題很多人碰到過,很多人看過,很多人想過,確很少有人深深去領會過。

我聽到的基本是認為父母幫忙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說是自古都是這樣,家家都是這樣等,也見過因為各種原因父母沒幫帶孩子的,讓媳婦恨死了,怨死了的,前幾天還在頭條上看到婆婆要去旅遊不能帶孩子還得跟媳婦請假的事,關鍵是媳婦還不允假,哎,老人好悲哀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自己帶孩子我覺得很好,有種生他的責任感,育他的成就感,我也很辛苦,但這就是此生此段的責任,我負之無愧了。

但也僅限於此,我不會為我孩子的下一代操這個心,也不會讓老人為我的孩子操這個心,兒孫自有兒孫福。育兒路上,我也會慢慢讓我的孩子明白這個道理的。

有時想浪一下老人幫忙照看,我真的好開心,好解放的感覺,但僅限於此,決不會讓老人壓力成一種責任。

慢慢來吧,各領其責就好了,我覺得我現在要全力辛苦的養育兒女,待兒女獨立了,我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囉嗦育兒與人生隨筆


父母應不應該帶孩子?不應該,但是沒辦法。我老公是離異家庭,父母都不幫忙,一個銀行的,一個國企的,退休了帶著後老伴滿世界溜達,活出了國外老人的生活,完全活出自我,如果你問我他們應不應該帶孩子,我覺得“非常應該”。反之現在幫忙的是我自己親媽,明明自己開個服裝店,當個小老闆掙錢,日子都挺好,擔心我辭職做全職媽媽,關店給我帶孩子,如果你就問她應不應該帶孩子,我回答一定是“不應該”。

一、為什麼要老人帶孩子?

1、減少經濟壓力

我們在廣州打工,所謂的廣漂,除去房貸房租生活費,一個月根本剩不下錢,生過娃的都知道,孩子的開銷隨著年齡的增長只多不少,而且廣州保姆的費用5千到8千,我自己的工資都給她估計也不夠,所以爸媽只能來幫忙。另外,在中國一般老人都是無償帶娃,甚至還會拿自己的錢出來補貼家用,因此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經濟壓力相對較小,我媽就這樣,每個月給她2000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她還得到貼。而且有一點我媽非常看重就是她認為錢掙多掙少不重要,但是如果我做了全職媽媽很容易和社會脫軌。

2、減少夫妻矛盾

有我媽幫忙帶娃時,我們基本起輔助作用,且小兩口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去拼搏事業,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因此此時的夫妻關係會比較和諧。

沒老人帶娃:這時候通常是夫妻雙方共同承擔育兒責任,有的家庭甚至是女方單獨承擔,不管是哪種模式都容易誘發夫妻之間的矛盾:雙方承擔主要是育兒過程中會有情緒的爆發,會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和而產生分歧,會因為帶娃方式的不同誘發矛盾。而女方一人帶娃完全就是喪偶式育兒的模式,更容易讓夫妻關係岌岌可危。

3、有時間經營自己的生活

有老人帶娃:年輕人會有更多的時間來經營自己的生活,而無需時時刻刻都受孩子的“威脅”。沒老人帶娃:此時的爸媽特別是寶媽往往是被“綁架”的寶媽,她們幾乎已經失去了“人身自由”,每天的生活中心就是圍繞孩子展開,關於朋友聚會、逛街、睡個好覺等統統都與她們無關。

二、老人帶娃存在的問題?

1過分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2、引發家庭矛盾

這裡說的家庭矛盾是指婆媳關係,女婿丈母孃的關係,老公公和兒媳婦的關係,以前都是多送禮少見面,彼此都是好印象,天天生活在一起就不一樣了,矛盾頻出。這就要看中間人的協調溝通能力了。

3、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

三、學會與老人溝通的小技巧

1、就事論事

在和老人溝通時,要條理清晰、就事論事,出現什麼問題就討論什麼問題,不要越跑越偏,把大人之間的私事和矛盾都拿到育兒中去討論。

2、只討論解決方法

和老人溝通要注意說話方式和語氣,不要一開口就責備老人,說老人的做法是錯誤的,也不要帶著憤怒、輕視的情緒去溝通。最好心平氣和地講出自己的看法,並拿出支撐自己觀念的證據和事例,因為大家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3、對老人要鼓勵與關心

老人帶孩子很辛苦,我們要經常感謝、鼓勵老人,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感謝,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認可。平時出門逛街,買一些小禮物送給老人,或者節假日全家出遊,帶老人和孩子轉轉,增進彼此的感情和了解。

4、要學會妥協

對某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必爭個輸贏,適當的妥協,讓他們感覺自己也有一些主導權。

5、 一起學習育兒知識

如果老人會使用微信,可以建一個家庭群,經常轉發正確的育兒文章。如果老人不會用微信,就利用吃飯、喝茶等空閒時間,和老人聊一下文章的觀念,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下老人也許就逐漸接受了。

總得來說,對於父母而言,我們要知道,老人帶娃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切不可道德綁架在老人身上。但是老人也應該知道,孩子不管多大也是孩子,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一起有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