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趣(五)——看瓜

小學的時候,村裡都種一些糧食類農作物,如水稻、小麥、油菜等,需要精耕細作才能有較高的產量,農民們非常的辛苦。那個時候,糧食都不值錢,辛苦了一年也餘不到什麼錢。父親經過慎重研究,決定用一塊地栽種西瓜,提高經濟效益。


童年拾趣(五)——看瓜


第一年,由於經驗不是很足,家裡的西瓜產量並不高,但父親並不灰心,而是細細研究,掌握了西瓜種植的第一手經驗。第二年的時候,父親決心在一塊2畝大的良田裡栽種西瓜。

那一年的西瓜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果然長勢良好,那西瓜是看著一天天長大,Y一天一個樣兒,非常喜人。到了快要成熟的時候,學校也放暑假了,父親就派我們兄弟去瓜田裡看護,防止有人來偷摘或者牲畜來破壞。

我家瓜田邊還有一位孫姓本家也栽種西瓜,父親和孫大爺在瓜田裡豎了兩個稻草人,在瓜田邊用稻草搭了一個瓜棚,裡面放了一張竹床,掛上一張蚊帳,一床薄被、帶個手電筒,看瓜的硬件就準備妥當了。


童年拾趣(五)——看瓜

看瓜其實並不是很辛苦,相反倒是非常有趣。孫大爺那時候七十多歲,經常給我講故事,有時候講一些老故事、如新四軍如何打仗之類的;有時候講一些鬼怪故事,新奇有趣,引人入勝。後來,好多小夥伴都慕名而來,圍坐在孫大爺的旁邊,一聽就是一個下午。孫大爺也很開心,點燃旱菸,喝一口濃茶,搖一搖大蒲扇,清清喉嚨就開講了:那個時候,中國還沒解放呢……

有時候,孫大爺沒來,我就自己一個人帶著暑假作業做,做累了就看看故事書或者躺在涼床上看天空的白雲變換,鬼斧神工;天氣熱了,就躲到水塘裡游泳,戲水;口渴了就到田裡摘個小點的西瓜砸開了吃,倒也非常愜意。

在瓜棚裡待悶了,可以到跑到田埂間摘些野果、捉捉蝴蝶等。還可以帶著魚竿到瓜田邊的水塘釣魚。釣到魚當然開心,釣不到魚的時候,也沒有關係,我還有更好的玩法。可以到草叢裡捉一些大青蟲、螞蚱、蒼蠅之類的害蟲丟給外出尋食的螞蟻,導演自己的“蟲蟻大戰”。


童年拾趣(五)——看瓜


捉住一隻螞蚱,稍微破壞下它的行動能力,讓它不能隨便活動。丟在一個外出尋食的小螞蟻前,螞蟻看到獵物會先去試探,發現是好的食物時,就會勇敢的衝上去咬住。但是螞蚱很大,小螞蟻根本拖不動,反而是被螞蚱拖著走。但是螞蟻毫不畏懼,死命咬住,螞蚱使出渾身解數也甩不掉螞蟻。這時候,又一隻尋食的螞蟻也發現了螞蚱,很快就判明瞭情況,飛快地往蟻穴跑去叫幫手,一路上和遇到的所有螞蟻迅速地碰觸角打招呼,也許在那個螞蟻心理這就是十萬火急的軍情。一會兒功夫,就會有大批的螞蟻傾巢而出,浩浩蕩蕩、直奔螞蚱而去。他們看上去像訓練有數的士兵、看到螞蚱時、各個奮勇向前。


童年拾趣(五)——看瓜

這個時候螞蚱只能拼命掙扎、不斷扭動身軀,蹬腿、打滾、意欲逃跑。小螞蟻們則奮不顧身、有的咬頭、有的咬腳,哪怕被螞蚱壓在身下也不鬆口,雙方陷入死戰。螞蚱雖大但卻孤軍奮戰而且身受重傷、螞蟻雖小但數量龐大而且不斷添兵。雙方剛開始時還能保持勢均力敵,偶爾螞蚱還能走兩步,這時我就在旁邊給螞蟻鼓勁加油!勝利的天平還是不斷向螞蟻一邊傾斜,漸漸地螞蚱就開始落下風,體力開始不支、傷口越來越大,最後奄奄一息,橫屍荒野。此時得勝的螞蟻各個精神抖擻、趾高氣昂、有的扛腳、有的扛翅膀、其他的一起抬著螞蚱屍體汪蟻穴送、插不上手的螞蟻就在前面開路、走起路來都威風八面,有種遇佛殺佛、遇神殺神的氣勢。

看著螞蟻們興奮地樣子,自己總覺得特有成就感,也為螞蟻的團結、勇敢所叫好。

看瓜的那些日子,雖然有些風吹日曬,有些寂寞,但卻是非常的平靜、隨意,小小的趣事也能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