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捕食——人類的起源(7)

所有生命體都是運動的產物。這是自然法則。

四肢同樣是爬行運動的產物,所以,所有爬行動物的四肢都一樣的執行著相同的爬行指令。作為爬行動物的古猿也決不會出現意外。但意外卻發生了。

為什麼?

還是運動。因為這是自然法則。(見宇宙的起源)

正是樹棲的生存活動,正是為了果實前肢不斷的抓握樹枝使得前肢出現了結構上的變化。

所以,捕食才是行為動作的解剖點。

結構是功能的載體,功能是結構的反映。有什麼功能就有什麼結構,

所以,動作才是結構的解剖點。

我們稍稍看看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的捕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黑猩猩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們吃各種食物,其中包括:水果、白蟻、小型齧齒類動物,甚至殘殺吞食成年同類。至於黑猩猩吃爬行動物,是之前未曾聽聞的。目前,最新觀察顯示,非洲加蓬地區的黑猩猩種群經常吞食烏龜,抓住烏龜後將它像椰子一樣砸爛,然後大快朵頤吞入腹中。

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描述了對黑猩猩捕食烏龜的首次觀察,這種前所未見的捕食行為擴展了人們對黑猩猩飲食結構的認知,同時也使我們對黑猩猩的智力及其非凡的親社會行為能力產生最新認識。

烏龜擁有一種非常強大的防禦能力——堅硬厚重的外殼,但對於加蓬盧安果國家公園的野生黑猩猩,科學家觀察它們掌握一種獨特技巧,它們擁有智慧大腦和靈巧的雙手,當黑猩猩發現烏龜時,將其猛力撞擊樹幹,直至龜殼破裂。一旦烏龜殼被打開,黑猩猩們就開始享受露出的龜肉。

該項研究第一作者、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託拜厄斯·德徹涅爾(Tobias Deschner)和奧斯納布呂布大學西蒙·皮卡(Simone Pika)將這種碎殼行為描述為“砸殼技術”。

德徹涅爾說:“數十年以來,我們都知道黑猩猩以各種動物為食,但此前未觀測到它們會吞食爬行動物,有趣的是,它們會一種‘砸殼技術’,此前黑猩猩曾通過該行為砸開硬殼水果,現在它們使用該方法獲取烏龜肉。”

黑猩猩捕獵範圍很廣,其中包括:幾種猴子(甚至狒狒)、羚羊、野豬和各種齧齒類動物,現在我們可以將爬行動物——鋸齒折背龜,添加到它的食物列表中。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表明,猿類捕食方式不僅多種多樣,其中有的方式還令人頗為震驚。比如說,黑猩猩在進食亞成體(指尚未成年的動物,如嬰幼狀態、幼年及未成年狀態)獵物時會先吃它們的腦袋!而黑猩猩在進食成年獵物時卻很少呈現出這樣的進食模式。生物學家表示研究這些捕食行為有助於理解早期人類的進化。

坦桑尼亞貢貝國家公園內的林地中棲息著一群黑猩猩。早在1960年,國際知名動物行為學家珍妮·古道爾就在這裡開始研究黑猩猩了,那時她才27歲,後來,他們的團隊又發現了紅疣猴。

黑猩猩尋找它們的獵物,一場廝殺馬上就要開始了。隱藏的攝像頭記錄下了這一幕:在樹上受到驚嚇而逃竄的猴子不小心掉了下來,黑猩猩趁機捉住了它們。

伊恩·吉爾比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他同時還是研究黑猩猩新課題的帶頭人。吉爾比隱蔽拍攝了貢貝地區凱瑟克拉種群的一些黑猩猩的生活狀態,他希望藉此對黑猩猩的食肉習性與特點展開更深的研究。

回顧視頻後,吉爾比注意到黑猩猩在進食亞成體(指尚未成年的動物,如嬰幼狀態、幼年及未成年狀態)獵物時會先吃它們的腦袋!吉爾比又發現黑猩猩在進食成年獵物時很少呈現出這樣的進食模式。

這種現象引起了吉爾比的好奇,這可能與人類的演化有著潛在的聯繫。為什麼猿類會喜歡先吃獵物身體的某個特定的部位呢?

黑猩猩捕食——人類的起源(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