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電子遊戲,能揍嗎?

家庭教育汪老師


揍不揍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1.如果你孩子在玩的時候,你沒有和他約定時間,那不應該揍。反之孩子違背了你們說好的事情,說好玩五分鐘,玩了三小時,那應該揍一下。

2.如果你孩子一直在玩,你沒有安排別的事情給他去做,比如學習,或者其他的,你總不可能什麼都不給,讓你孩子看電視,玩空氣吧。這種情況不能揍,反之,你安排了他要學習,或者去進行體育鍛煉,他沉迷遊戲拘不接受,就應該揍一下。

3.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他還小,你需要為他安排好每日的時間,以免他在萌芽之中浪費了黃金時間。



服裝廠包裝哥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七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的手機電子遊戲能揍嗎?看見孩子玩遊戲我們當家長的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立馬爆打一頓解解氣,打完看他哇哩哇啦的哭,心裡又開始難受自責。

可是這樣做完該是自己後悔,可是確定揍完他,下一次他不玩遊戲了嗎?還是一樣的玩遊戲。

現在人人手不離機機不離手,大人玩手機都上癮,一會不看就想摸摸,這樣的環境當中孩子慢慢的也拿手機玩遊戲,我個人覺得受環境影響!一時半會難改掉。

今天中午我兒子因為玩手機遊戲時間長,我讓他放下手機,說了好幾遍就是聽不見一樣,我氣得吼他一聲,這才捨得放下手機,到我面前哭喪著臉說我就玩一會不行嗎?我看見因為玩遊戲和我頂嘴,我恨不得耳朵給他擰掉,後來忍住我那揚起的手,開始和他掰扯玩遊戲的害處。

玩遊戲對眼睛不好,對頸椎不好,嘟嘟嘟我說一堆不好,他越聽越煩最後聽我嘮叨的哭了,說為啥你們大人都可以玩手機,我們不能玩,開始她一大堆大人玩手機遊戲嘮叨我起來了,聽完我又可笑又氣,一會說我忍不住笑起來了,他說著自己也笑起來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後來說媽媽以後我每天玩一會就可以了。

就這樣我忍住沒有打他,從他開始的情緒不滿到最後的放聲大笑,我覺得孩子的思想好奇怪。

說不定我打一頓解決一時的氣憤,改善不了他什麼,以上代表我個人觀點。[淚奔]



農村彩虹在西北


我覺得如果因為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例如看管他的人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因溺愛他,玩了3個小時,可以揍一次,讓他記住不可以玩太長時間。我認為孩子從小就不讓他玩遊戲就對了,玩遊戲的時間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畫畫或出去玩,作為家長就不能偷懶放任孩子玩遊戲。


見者得福


你好,很樂意和你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我認為7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電子遊戲,理論上該揍,該狠揍,事實上不能揍!

首先,7歲的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有了強烈的自尊心,捱了揍心裡會有大面積陰影。他自己會懷疑、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大家都不喜歡自己,進而會產生自卑心理!長大了也不敢和別人正常交往,結果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其次,學會“以暴制暴"的方法。小孩是大人的複製品!他玩了3個小時的手機,犯了錯你就用暴力揍他!以後他遇到問題,他也會

用自己的拳頭解決問題,“以暴制暴"的方法他一學就會!有一天,等你老了,他長大了,你打不動了,沙包大的拳頭不知道會不會落在你身上!

最後,你是不是應該檢討下自己?為什麼孩子玩3個小時的遊戲?這3個小時家長在幹嘛呢?自己經常機不離手,不能做個好榜樣,不能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為什麼要把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孩子的錯,其實都是大人的錯!這話很有道理,舉起拳頭時,是不是應該反省下自習做的對不對!

總而言之,能和平解決的問題,還是靜下心好好商量下,不要動用武力解決!衝動是魔鬼,下手需冷靜!千辛萬苦養個奢侈品,要輕拿輕放,畢竟孩子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

揍的!


愛做夢的彩虹蝸


有這樣一句名言:“棍棒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更為懦弱,更為固執。”揍孩子一頓,可能收效甚微,也大概率換來一個更沉迷電子遊戲的孩子。我想,發問的這位朋友需要弄明白幾個問題:

第一,孩子是怎麼迷上電子遊戲的?可能是成長環境中,家長太忙,孩子太孤單,生活也很單調乏味,電子遊戲的虛擬世界填充了孩子空虛的心靈;

也可能是家長在家裡時,長期手機不離手,或者經常打遊戲,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迷上了電子遊戲。

弄清了孩子迷上電子遊戲的原因,就好針對性的解決。

第二,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玩遊戲的?要是很早就迷上了,家長有沒有加以勸阻?都是胖揍一頓嗎?還是聽之任之?如果勸阻了,為什麼效果不好?

孩子若是剛剛迷上,家長更要好好選擇制止的方式方法。不要簡單粗暴的揍一頓,揍完了,可能孩子會哭鬧一場,心裡並不服氣,還可能繼續找機會玩遊戲。

第三,孩子是怎麼打開電子遊戲的?誰給的手機?家長設置了密碼沒?7歲的孩子,對手機功能的利用應該還不很熟練。

現在手機很智能,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開機密碼,定時關機,人臉驗證等功能,增加孩子打開遊戲的技術難度。

定時關機可以大大的縮短孩子連續玩遊戲的時間。孩子能連續玩3個小時,家長需要好好反思,是不是該多關注一下孩子的休閒時間?是不是該幫孩子一起做好時間管理?

提醒一下,一定要把控好手機的支付密碼,不要關聯大額銀行卡。近期兒童花鉅額充值遊戲幣,打賞主播的案例確實太多了。

希望能幫到你。





小鹿成長堂


那就要看玩的是什麼遊戲了。如果是18X什麼的,該揍還是要揍。普通的電子遊戲,又沒損害到身體什麼的,那玩就玩吧,沒什麼大不了的。為這跟孩子生氣?有那口氣你留下暖暖肚子好不好?

請你告訴我,7歲的孩子,他不該以玩耍為天職嗎?你打算讓他怎樣?

或許你為他設想好了未來的方針,希望他按照你的思路成長……那你克隆一個自己來實施不好嗎?何必為難孩子?

其實,可以講最簡單的道理。“7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電子遊戲”,這件事到底有什麼罪過?

為這就要打?你的做法與中世紀歐洲愚民搞的“魔女審判”有什麼區別嗎?你沒打算把孩子綁起來燒了呀?

就因為“7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電子遊戲”而打孩子,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孩子嗎?拍拍你的良心——如果你有的話——好好想想,這不就是為了維護你那不值一提的“家長權威”嗎?

樹立家長權威的方法有的是。用這麼一個無稽的理由打孩子,好漢,你這個思想水平也沒超過7歲呀。


純鈞LHGR


能不能揍問問你自己?七歲孩子應該是上一年級,現在疫情沒有開學,孩子每天在家裡的生活,你又引導他安排好嗎?如果沒有,請問孩子大把的時間幹嘛?

你有空的時候會不會打遊戲、刷劇?你是有控制力的大人,七歲的孩子大腦發育不成熟,控制力還不完善,這麼多時間,如果不引導他安排好,他玩電子遊戲的時候沒有監督,事後發現了生氣發火,把所有的責任推卸給孩子,把孩子打一頓,認為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兒。

這個鍋,你說孩子背的冤不冤?

第一,電子遊戲可不可以玩?

每個家長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相信你能看到這個時代是一個電子化的時代,孩子是跟著時代來的,這個時代的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我認為不太可能。

加上很多孩子交往的主題都是遊戲,如果孩子一點也不玩,他會不會無法融入到其他小朋友中間?

第二,電子遊戲怎麼玩?家長需要引導孩子…

孩子小,沒有自控力,而且他只憑天性去做事。

就像孩子吃糖,如果你不讓他看到吃糖,會損害身體和牙齒,完全的放任他,他就會管不住自己,一直吃。

玩電子遊戲也是一樣,一開始玩時如果你沒有跟他商量,形成約定,孩子覺得好玩,又沒有人管他,他當然會一發不可控。

我們家孩子可以玩電子遊戲,但事先商量好,30分鐘。開始玩定上鬧鐘,時間到鬧鐘響,自己關機。這就是習慣的養成。

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設計,更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做監管。孩子玩三個小時,中間家長幹嘛去了?沒有監管,孩子玩再久也正常。

第三,看到孩子玩三個小時電子遊戲就生氣,想去暴揍他一頓,這種情緒背後有什麼?

這是特別自然的情緒轉嫁,看到孩子玩遊戲,多數家長會有自責產生,而自責產生的內是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人的潛意識會把這種情緒轉嫁出去。

父母常做的是把這種情緒轉嫁給孩子,“你不聽話,你管不住自己~”當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就沒有錯了,所以我們就變得心安理得,認為孩子有錯,是孩子導致我們生氣。

如果我們不反思自己,經常把情緒轉嫁給孩子,孩子的委屈就會積壓,最終會導致親子關係的惡化。為什麼有些父母覺得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卻不領情?

因為很多時候你在無意識中傷了他的心…

所以下一次再因為孩子的事讓你生氣的時候,問問自己,情緒從哪兒來?關注點從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你開始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並找答案,你的孩子一定越來越優秀。

我是心理諮詢師蓮君,為你的教育加點陽光💕


親子故事蓮君說


您好,我是ACE清塵曉樂,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菸、酗酒、流浪、沉迷網絡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第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

所以您打罵自己的孩子屬於違法行為,希望您使用科學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


ACE清塵曉樂


7歲的孩子,玩了3個小時電子遊戲,能揍嗎?

孩子一玩就玩3個小時,確實很嚴重,但是先不要著急,冷靜下來想想看,孩子到底是怎麼玩上電子遊戲的呢?

1、可能是家長平時比較少陪伴,很少於孩子互動交流,才讓孩子不小心玩上電子遊戲。

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要多抽出一些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做一些他感興趣的活動。有的家長確實比較忙,每天在家的時間很少,但是隻要有心,其實很多親子游戲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在家裡進行的。看書,講故事,畫畫,摺紙,手工等等。

2、家長本身也喜歡玩遊戲,一有空就拿著手機,無形中影響了孩子

很多這樣的家長,孩子幾個月就抱在腿上看著打遊戲,孩子幾歲大了,也讓孩子在邊上看著自己玩遊戲。這樣孩子從小耳聞目染的,等到上學了,無論你怎麼跟他說不能玩遊戲,玩遊戲怎麼怎麼不好他是不會聽進去的,只會千方百計的想辦法,不管會不會被打,先玩過癮再說。如果是這樣,大人首先自己要改變,讓孩子看到除了玩遊戲,還有別的更好玩的事情,再加以好好引導,慢慢地就會轉變過來。

要注意,好好引導的同時,不要一下子就完全禁止不讓孩子接觸遊戲,那樣可能會適得其反,越禁止就越想玩。

7歲的孩子已經有規則意識了,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一些玩遊戲 的時間和條件,每天固定玩一會,不傷眼睛不影響學習也是可以的。這樣孩子就會主動配合。


安在我心


昨天剛給父母成長營的家長們分享了關於孩子喜歡玩遊戲和看電視怎麼辦的內容,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些參考。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電子遊戲很好玩,比讀書學習都好玩得多。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孩子愛玩,上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不能要求7歲的孩子像大人一樣有自律能力,有些大人還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呢,更何況是一個7歲的孩子。

第二,孩子為什麼玩遊戲,玩遊戲的條件是誰創造的?這個值得我們反思。如果這之前,他就常常看見大人玩,你都能玩,憑什麼我不能玩?難道就因為我還不會掙錢嗎??

第三,家長為孩子不玩遊戲做過哪些努力?比如有沒有經常帶他參加一些有趣的戶外活動?有沒有被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作出過一些努力?如果效果不好,有沒有進行過有效的反思?

第四,當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候,你是否做到有效陪伴。在家長眼裡,孩子似乎除了學習就不能做別的了,那即便孩子要學習,你是否一直陪在他身邊,又或者是你僅僅陪在他身邊,卻在旁邊玩手機刷視頻,看電視呢?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可能有一對不夠自律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夠自主自律,父母先要注重榜樣的力量。

我是子喻,專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