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中胎土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時期燒製特徵

1.瓷器的定義

瓷器是由一種專門的泥土(俗稱“高嶺土”)製成,經高溫(通常為1 200℃以上,有的高達1 300~1 400℃)燒製而成的器皿。瓷器輕巧、易碎,輕輕叩之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其表面一般均施有耐高溫的釉。經高溫燒造的瓷器釉面光滑,釉色永不脫落消退,易清洗,耐擦洗,作為日用品對人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在各類瓷器的產量中,餐飲器應該是最多的。 因為瓷器工藝的特殊性及制瓷技藝的發達,很多瓷器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瓷器由中國古代先民首先發明,並長期燒造,後逐漸傳遍世界各地。所以中國也被稱為“瓷國”,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也有“瓷”的意思。

古代瓷器中胎土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時期燒製特徵

2.瓷土的主要成分

瓷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又名“高嶺土”,它因產於世界著名瓷器產地中國景德鎮附近的高嶺村而得名。後來由“高嶺”的中國音演變為“Kaolin”,而成為國際性的名詞。 景德鎮附近高嶺村出產的高嶺土礦 純粹的瓷土是一種白色或灰白色,有絲絹般光澤的軟質礦物,成分是: 二氧化硅46.51%、氧化鋁39.54%、水13.95%,熔點為1 780℃。純粹的瓷土(礦物學上稱“伊力石”)存量不多,而且所謂純粹的瓷土沒有黏土那樣強的黏度。

一般的瓷土如果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其中銀光閃閃、呈非常小的結晶狀態的物質就是所謂純粹的瓷土。通常制瓷所用的瓷土並非純粹的瓷土,而含有助溶劑等很多“雜質”,還含有未變質的長石、石英、鐵礦及其他作為瓷土來源的岩石碎片,熔點在1 200℃左右。 除了高嶺土,瓷石、木節土及白坩土等因為具有與高嶺土類似的特點,即助熔劑和鐵含量低、在1 200℃以上能夠燒結成瓷,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瓷土”。

古代瓷器中胎土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時期燒製特徵

3.瓷胎

制好的坯器經過高溫燒成,便瓷化成為瓷胎,即瓷器的胎質、胎骨。瓷胎的顯微結構決定了它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而胎的顯微結構又取決於原料的礦物組成、顆粒度、坯體的配方、加工工藝以及燒成溫度。在古代,將陶瓷的胎質分為陶胎、瓦胎、瓷胎、鋼胎、鐵胎、漿胎等。這是基於胎質的物理性質而分類的,化學組成的差異不一定很大。漿胎是用精細淘洗之漿泥製成的質輕鬆軟瓷胎。該胎體始於明代,清康熙、雍正、乾隆時燒製較多,具有胎薄、體輕、質松、音啞、釉有細小開片等特點,是一種優秀的胎質,通用於精細的瓷器。

古代瓷器中胎土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時期燒製特徵

因為瓷胎常常帶有特定時代和窯口的特徵,且不易作假,所以胎質常常被作為中國古瓷鑑定的主要依據之一。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級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明代永樂瓷胎色純白質細膩,迎光透視胎釉呈粉紅、肉紅或蝦紅,並且有厚薄不均現象。永樂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時大件琢器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紅色點,俗稱“火石紅斑”,還有鐵鏽斑點。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徵。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純淨,細膩堅硬,與各朝代的同樣式器皿相比,它的胎體最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