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疫情之下,万物皆需无接触,

无接触服务渐渐成为新风尚。

​然而行为艺术家的身体接触,

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用残忍的方式

接触另一个人的身体


“Rhythm 0”,一个非常有名的行为艺术,曾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曾在一间房间中贴出告示,允许观众随意挑选桌上的72种物件与自己进行交流,或是身体接触,从水果、蜂蜜、玫瑰,到匕首、剪刀、手枪......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她还当着众人的面签下了一份免除所有参与者全部法律责任的文书,将自己的身体麻醉,只让头脑保持清醒。免除所有人的后顾之忧,也使自己毫无反抗之力。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第一位主动接触阿布拉莫维奇的人,在她身上涂上口红。之后,便是其他参与者用玫瑰刺伤她的腹部,用匕首在她身上划下伤口,脱光她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个人对她做出友好的举动。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在将自己麻醉了六个小时的时候,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有人试图拿起手枪来枪杀她。幸好工作人员及时阻止,这场行为艺术也随之落下帷幕。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事后,衣衫破碎、伤痕累累的阿布拉莫维奇崩溃大哭。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人性会丑恶到如此地步。没有人选择拥抱她或者采用其他的友善方式对待她,而全都在一味地虐待她。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动人的身体接触

匹配彼此的脉搏节奏


Tiffany Trenda,一位来自洛杉矶的新媒体行为艺术家,她经常会穿着自己的创作在公众场合与周围的观众进行互动。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2012年,在Body Code Exhibit大会期间,她穿着一套浑身布满二维码和屏幕的衣服,带着3D打印的面具出现在了会场周围。当有人用手机扫描她身体不同部位上的二维码时,会立刻被接入一个介绍相应身体部件的网页上。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Tiffany在进行此类行为艺术表演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有一次她在进行以人性关怀为主题的表演时,穿着带有各种屏幕的表演服来到了一位陌生人旁边,给了她5分钟的拥抱,而被拥抱者似乎十分激动。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后来被告知,这位被拥抱者的女儿在当月早些时候去世了,Tiffany的这个拥抱给了她一种强烈的感情体验。


2015年,她又策划了一次名为“Ubiquitous States”的行为艺术表演,这一次她将生物反馈、可视化、穿戴科技和3D打印服装结合了起来。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表演时,Tiffany靠近观众,将心脏检测器放在观众的手腕或脖子上。一旦传感器读取到观众的脉搏之后,屏幕上的图像就会发生变化,会同时显示Tiffany和观众两个人的脉搏。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两个人尝试匹配彼此的节奏,可以让屏幕显示动画的变化。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接触即兴

身体为身体赋权


“接触即兴”,起源于70年代初的美国,既是一种自由的舞蹈,也是一种通过身体接触进行的流动对话。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中国人大多身体僵硬羞涩,灵与肉常常感知错位。国内首届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的几位发起人,希望以接触即兴作为一种文化或者说触媒,激发每个参与者对自身身体、与他人关系、真实沟通的全新体会。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让“人人皆可舞”,让真诚与信任,自由与创造充斥于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体验这条最为主动的自我认知路径,倾听真实,重新注视自身身体。以此,在当代的迷雾中,让身体为身体赋权。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接触或无接触,主动或被动,

希望我们都能早日获得接触自由,

友善而动人的,为彼此的身体赋权。



疫情之下“无接触”,行为艺术下的“接触”有什么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