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說服明代宗讓被俘的明英宗回來明英宗執政後為什麼還要殺于謙?

一德格天1


英宗就是朱祁鎮,他作秀被蒙古瓦剌部俘後,當上了帶路黨叫關賊,自己感覺到十分不光彩。復辟後,為證明自己的英明,把害國害己的太監王振樹為神,把救朝救己的于謙定為奸。這樣通過忠奸顛覆,自然就等於給自己平反了。朱祁鎮是如此聰明,所以死後,廟號“英宗”。


安平144796971


明英宗一輩子就幹錯了兩件事:一是錯信王振,二是冤殺于謙!單憑這兩件事,明英宗就是一個地道的昏君!話說回來了,明英宗為什麼非要殺于謙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

1洩私憤!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後,眼巴巴的等著明朝來贖身,等來的確是弟弟登基的噩耗!而提出王登基的正是于謙!後來雖然被接回宮中,但南宮的形似囚徒的生活更加深了明英宗對於謙的怨恨!明英宗把自己的落魄完全歸結到于謙的身上,殺于謙就有了動機。

2政治需要!于謙是明代宗的心腹肱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不會放心明代宗的寵臣留在自己的身邊,更何況還是位置極為重要的兵部尚書!雖然于謙是忠於大明朝的,但明英宗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帝王的猜疑是于謙被處死的主要原因!

3發動政變的徐有貞等人的慫恿!這些人嫉妒于謙的功績和威望,極力促成明英宗對於謙嚴肅處理,以使得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為掌握權力排除障礙!于謙作為他們的絆腳石,是一定要扳倒的!

4于謙個人的性格缺陷!于謙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不瞭解帝王的心思,帝王不看重他的兩袖清風,不看重他的為人操守,只看中是不是能為我所用!明英宗復辟的過程中,于謙沒有采取任何的補救措施,他太自信了!他認為他的忠心耿耿會成為他的護身符,但明英宗最恨得就是他的“忠心”!

英宗知道于謙為了大明江山的付出,沒于謙大明完蛋,但是奪門要合法化,要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合法皇帝,當年只是去旅遊溜達了,景弟只是暫時攝政,可借給你你不能變成自己的,如今回來自然要找回失去的,因此去除景帝勢力需要拿于謙開刀,需要找對立教材,殺于謙那景弟的皇帝就是不合法,如不殺奪門成反叛,因此要借于謙的頭顱。

于謙之死是明朝黑暗的一面,也是明英宗一生所抹不掉的陰影!







江少晨


明英宗朱祁鎮就是殺害於謙的頭號罪魁禍首,罪證確鑿,不容抵賴。

明英宗朱祁鎮既從來就不是什麼好皇帝,也更加絕不是個任何意義上的好人。

《明史》和通俗讀物《明朝那些事》中「朱祁鎮受徐有貞、石亨矇騙,才害死於謙,事後悔悟」一說,不過是沿襲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給於謙平反時,為其生父遮醜諱過,才做的官樣文章。

“奪門之變”發生的根源,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病重不起,而他的獨子“懷獻太子”朱見濟已夭折。國家沒有皇儲,是以人心浮動。按朱元璋皇明祖訓,倫序擇立的第一繼承人,是皇侄中最年長的朱見深,正是被朱祁鈺廢去的前太子,也是太上皇朱祁鎮的長子。

朱祁鈺身邊那幫當年力主廢立的近臣,生怕朱見深繼位後會反攻倒算,謀劃著另外迎立藩王,選中的便是素有賢名的皇叔襄王,此議被兵部尚書于謙堅決抵制。

因為土木堡之變後臨危受命,指揮北京保衛戰大獲全勝,挽救社稷於危亡,于謙在朝野聲望隆高。朱祁鈺對於謙極為禮敬,屢加封賞,多次探視,甚至超出了一個皇帝對臣子的限度。而景泰初年的朝政大事,也都由於謙一言裁決,名為兵部尚書,實為帝國的實際首相。

于謙和商輅等內閣重臣商議,由商輅援筆《復儲疏》:「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復立章皇帝之孫。」而當時明宣宗子裔,僅剩下包括朱見深在內的,太上皇朱祁鎮的幾個兒子。

朱祁鈺願意接受此奏議,復立朱見深固然好。否則等他歸天,群臣只需上書孫太后,讓朱見深以血緣最親近、年齡最長的皇侄身份繼位亦可。

【十六日擬寫二本,伏闕投進,本稿系臣在禮部朝房內寫,主事俞欽抄謄。本內有云:陛下為宣宗章皇帝之子,當復立宣宗章皇帝之孫正位東宮,助理庶政等語。姚夔、鄒乾等皆稱善。因寫二本,大小官員僉名數多,封進不及。】——《商文毅公文集》

然而如果朱祁鈺復立朱見深為儲;或是朱祁鈺死後,朱見深正常即位;雖然是最符合朝局穩定,社稷安寧的大局,卻絕不符合朝中那些權奸宵小,如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利益。

他們謀劃奪門,不止是為撈取迎立之功,亦是因他們深為嫉恨的于謙在朝中主持中樞,他們就沒辦法得到朝中大權,從而為所欲為。

而對於謙這樣望重天下的社稷大功臣,想要致他於死地,就必須換上一個對於謙有深怨而銜恨的皇帝,並栽贓以謀反罪名。所以前太子朱見深並不符合他們心意,非太上皇朱祁鎮不可。

就在《復儲疏》呈於禮部,還未上報給朱祁鈺的當夜,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們聽聞風聲,迫不及待打開宮門,迎接朱祁鎮,發動了 “奪門之變”。

被囚南宮,苦盼復辟的朱祁鎮,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奪門一黨達成骯髒的政治默契:一方得皇位;一方得朝權、殺于謙。

因此朱祁鎮復辟後,迫不及待將於謙及許多景泰年間重臣下獄。其謀害於謙聖旨曰:

「于謙……這廝每知罪惡深重,恐朕不容,……糾合心腹都督範廣等,要將總兵官(石亨)等擒殺,迎立外藩以樹私恩,搖動宗社……欽此」

商輅原系朱祁鎮東宮舊臣,本不在逮捕之列,朱祁鎮一度還讓他給自己起草復位詔書。可商輅為于謙力辯絕無迎立外藩事,舉此時仍在禮部的《復儲疏》為證據。

豈不知朱祁鎮對此本就心知肚明,為了完成與奪門一黨的約定、為了讓這場政變變得師出有名,他才非殺于謙不可;是以索性將商輅也下了獄,其後從寬改罷官歸鄉,終其在位之日,不復召還。

于謙立身甚正,“兩袖清風”這個成語就是由他而來,什麼常例的冰敬炭敬灰色收入,從來與他絕緣。背難時家無餘資,只有正屋裡緊鎖著明代宗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等物。遇害時“陰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婦孺,無不泣灑”。

【絹帕麻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于謙《入京》

【謙自值也先之變,誓不與賊俱生。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或言寵謙太過,興安等曰:"彼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即彼去,令朝廷何處更得此人?"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于謙傳》

血不曾冷,風孰與高!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們都知道,是於少保從瓦剌騎兵的鐵蹄下,拯救了山西河北上百萬百姓的身家性命。

“天下冤之”的另一面就是“天下怨之”,百姓怨恨的對象正是那個復辟成功、高居九重的大明天子。

不論古今,什麼時候都缺不了汙衊英雄、落井下石的宵小。于謙遇害時,某地一個教諭小官上書,就說于謙罪當滅族,于謙薦舉諸文武大臣都當一併誅殺。

只是就涼薄如朱祁鎮,也知眾怒不可違,若真敢如此倒行逆施,恐怕就連他自家的皇位也不穩了。畢竟殺害於謙,可是連他自己的母后孫氏都因此嘆氣哀傷,甚至當面斥責的。

【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復辟後,太后憐謙忠社稷,以不賞死麵詰上曰: ‘何為不留謙 ?’】

【坐以謀逆,處極刑。帝意遂決,棄謙市,籍其家,家戍邊。遂溪教諭吾豫言謙罪當族,謙所薦舉諸文武大臣並應誅。部議持之而止。】

朱祁鎮不止殺害於謙,更大規模清洗朝堂,殺害眾多京師保衛戰的有功朝臣。包括內閣輔臣王文和于謙被一同殺害,曾於德勝門之戰擊退瓦剌首領也先的將領範廣更被凌遲處死。

內閣輔臣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髮配流放,內閣輔臣蕭鎡、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罷職。其下尚有眾多景泰年間的文武要員被殺害、流放、罷黜。他們大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卻被一心黨同伐異的朱祁鎮清洗。

除此之外,在朱祁鎮復辟後的天順年間,更有以下種種惡行弊政:

平反王振,建廟祭葬招魂,甚至給瓦剌首領也先在京城建廟,感激他放自己回國的“大恩”。

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奪門功臣”委以重任。

後來石亨石彪叔侄驕縱不法,圖謀變亂;太監曹吉祥與其侄曹欽更公然在京師舉兵造反。

至於《明事》定要將平定石、曹一黨,也當做朱祁鎮的所謂“功績”,未免過於無稽。被君主寵信的太監舉兵造反,唐朝之後歷朝努力限制宦權,整整五百年,也就出了這麼一例。

重用錦衣衛逯杲、門達等,推行特務統治,放縱他們納賄弄權,製造多起冤案。

各地按察使、參政、巡按等大員因此被罷免和下獄無數,甚至連皇族宗親也不幸免。

如他的堂叔弋陽王朱奠壏,得罪錦衣衛,竟被誣陷與其母亂倫,朱祁鎮明知此事荒誕不經,為維護其佞幸的權威,也定要顛倒黑白,草菅人命,下令冤殺朱奠壏母子,並焚其屍。

甚至就連朱祁鎮在瓦剌時和他相依為命的護駕功臣袁彬,只因不願違心枉法,助紂為虐,便也被拷打下獄,流放閒置。

處置荊襄流民問題,舉措不當,在他死後當年,便爆發上百萬人參與的荊襄流民大亂。

明朝政府歷時七年,出動二十五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才將這場民變鎮壓下去。

輕信蒙古韃靼部首領的孛來“換道入貢”的謊言,河套地區就此丟失,並導致為禍大明百年的“套寇”。

容縱建州女真壯大,開撫順關馬市,養虎為患,遺禍後世千秋。

關於朱祁鎮的種種惡行,可參見答主此前二文:

大明天順奇事:瓦剌太師,立廟京城;護駕英雄,下獄拷打。

喪師辱國,叫門天子,遺禍千秋:明英宗朱祁鎮。

總而言之,他不但可說是明朝從人品到政績最差勁的皇帝,也更加不是《明事》吹噓的什麼“好人”。

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數年,召還商輅為內閣首輔,給於謙平反昭雪,赦免其親族並加恩,並在商輅力主下,追復景泰帝朱祁鈺帝號,以帝皇之禮重修其陵寢。

這一方面固然是朱見深為人敦厚明智,子不類父,另一方面也是他明白朱祁鎮所謂“奪門之變”,搶的其實是他自己的皇位,如不盡快于謙平反,就是讓忠臣義士盡皆齒冷,長此以往,大明王朝的統治合法性便要消失殆盡了。

朱見深生為人子,又不能在詔書中明白說自己父親的不是,如何恩將仇報,如何冤殺忠良,所以才假稱「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于謙之冤豈只朱祁鎮父子知曉,天下人何人不知?若當真以為這是“朱祁鎮交待兒子替于謙平反”,實為滑天下之大稽。

于謙死,大明王朝少一社稷臣,帝國國勢就此中衰,對士風臣心摧殘不可估量。

終於演變到明末,有士子提筆寫下「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道出了他們的共同心聲,多少個文武臣僚皆視君皇如陌路,冷眼坐視其滅亡,豈知卻讓東虜趁虛而入,導致衣冠淪喪、神州陸沉的歷史大悲劇。

一直到南明的幾十年,為何始終在強敵當前依舊眾心不齊,為皇統之爭內訌不止,無數品行高尚的忠臣志士皆不可免,錯過或能力挽天傾的多次大好時機。

這一切的發端,都可說源於于謙的遇難。

歷史何其不公,大明二百餘年最優秀的大臣,偏生碰上了大明二百餘年最差勁的天子;

歷史又何其公正,英雄終究會流芳百世,英名與華夏民族同始終;懦夫和兇手同樣也一定會遺臭萬年,永遠受盡子孫後人恥笑唾罵。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和岳飛這對“西湖雙忠”,皆是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為信念的華夏社稷之臣,他們真正忠心的從不是某家某姓皇帝,而是整個華夏文明和億兆蒼生。也真因如此,方值得我輩後人,永世敬仰。




高高在下喲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浙江杭州府(今浙江杭州市上城區)人。

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于謙進士及第,從此登上仕途。

于謙為官清廉,個性剛直,不願意結交朝中權貴,常招眾人忌恨。

土木堡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二十萬大軍所剩無幾。在江山社稷危急存亡之秋,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力排南遷之議,提出保衛京畿,擁立明代宗朱祁鈺為帝,遵英宗為太上皇。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領城中剩餘老弱之師,列陣於北京城外,抵禦瓦剌大軍,最終在北京城外擊敗瓦剌大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這一戰是于謙政治生涯上最輝煌的時刻,也贏得了“救時宰相”的美名。

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後,朱祁鈺改元景泰。此時英宗被俘將近一年。瓦剌在多次以英宗要挾明朝,均被于謙以“君為輕,社稷為重”之由拒絕。瓦剌見無利可圖,便以釋放英宗為條件提出議和。

但是代宗卻不願意。據《明史》記載:也先派遣使者議和,提出歸還英宗,大臣王直等建議遣使奉迎英宗回朝。帝(代宗)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于謙從容進諫“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要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

由此可見,接英宗回朝也是于謙力諫的結果。

起初,代宗派遣李實、楊善等人前往瓦剌只是想打探瓦剌的虛實,沒想到楊善等人趁機把英宗接了回來。

英宗回朝後並沒有享受到太上皇的待遇,反而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代宗不但命人將英宗居住的南宮的大門上鎖,還在鎖芯裡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也只能通過一個小洞遞入。南宮附近本來有很多樹木,為防止樹林裡有人藏匿與英宗取得聯繫,代宗甚至命人把南宮附近的樹木全部砍光。連供應的吃穿都不是足量供給,為補家用,英宗的原配錢皇后自己做些女紅,偷偷託人帶出去變賣。

就這樣,英宗在驚恐不安中度過了七年。

代宗在位期間,重用於謙,國政頗為有序。但是為了讓自己一脈世代為君,他不但軟禁兄長,還執意廢掉英宗所立的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結果朱見濟夭折,太子之位空置。

景泰八年,代宗突然病重。趁此機會,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使徐有貞及太監曹吉祥等人率兵千人將南宮大門撞開,復立英宗為帝,史稱“奪門之變”。

石亨等人誣陷於謙製造不軌言論,勾結藩王,唆使科道官員上奏,起初,英宗還有些猶豫說“謙實有功”,但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復辟師出無名”。再加上在北京保衛戰時期,于謙屢次拒絕瓦剌的要求,英宗認為于謙此舉不顧自己的安危,懷恨在心,於是在復立當日英宗下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都御史蕭惟禎。最終以謀逆罪處死了于謙,《明史》稱于謙之死為“天下冤之!”

如果詳細看這段歷史,于謙其實是明朝內部政治集團爭奪利益的犧牲品。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來說,于謙執政初期,此時的明朝正處於危難之時,此時的明朝上下是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的。但隨著外患的平定,國內政治趨於穩定,內部的矛盾就逐漸顯露出來了。尤其是英宗回朝以後就更加明顯。英宗雖然被囚禁,但朝中仍有一批忠於英宗的大臣。更何況英宗從國家的統治者淪為階下囚,更加知道權利的好處,所以一旦有機會,他絕不會放過的;而代宗在嚐到權利的好處後更不會輕易放手。一個留戀權利,一個懷念權利,自然就會激發矛盾。于謙沒有主動對英宗及其支持者進行防範,這就相當於一顆定時炸彈,既威脅代宗的地位,也威脅著于謙的生命。

再者,于謙一生清廉剛直,經常參奏別的大臣,得罪的人不少,自然有人懷恨在心。另外,于謙在危難之中拯救了國家,這麼大的功勞,該怎麼封賞他?石亨從土木堡兵敗後逃回北京,于謙親自赦免了他,並委任他為京城步軍統帥,就這樣一個人,在戰後直接封侯了。因此,別的官員想取代于謙的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想別的辦法。因此,利用英宗取代于謙最合適不過了。

最後,這樣一個拯救了國家的民族英雄以悲慘的結局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正如他的詩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清清白白的走完了一生,留下的只有“兩袖清風”的美名。


雪穎


明英宗殺于謙,是明知殺錯了,卻不得不殺——瞧瞧,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棘手。

為什麼說殺錯了呢?

因為于謙是一個對大明江山社稷立下過巨大功勞的人。力挽狂瀾於既倒,可謂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于謙立下了什麼功勞呢?這要從大明正統十四年開始說起。

其時,明英宗朱祁鎮在位。從年號可以看出,他已經在位十四年。但由於繼位年齡較小(9歲),所以此時的朱祁鎮只有20多歲,算是個毛頭小夥兒。

這一年,大明北部的瓦剌部落突然發難,向大明邊疆發起了攻擊。這其實是常態,瓦剌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地盤要求,無非是搶點東西。按照常態的處理,派一員得力干將領兵教訓一下就是了。

按照明史記載,明英宗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殺于謙,是大臣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奪門之變沒有理由啊。於是明英宗同意處死於謙。

明史的記載是乾巴巴的,而實際情況是極其複雜的。我們承認,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為挽救明朝做了很大貢獻。但是,于謙也有很多問題,加之封建社會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殺于謙絕不是出於一是的憤怒,而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于謙

第一個原因:于謙的功勞沒有後世傳說的那樣大

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明朝建國才81年,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才25年,明朝國力雄厚,這個是歷史事實。明英宗出發時,給北京留了10萬部隊守城,以備不測,這也是歷史事實,也符合常理,總不可能將首都作為空城。而此時擊敗明英宗部隊的也先大軍,只是分裂後的蒙古的一個部落,總共只有五、六萬騎兵,打野戰,實力還可以,要想攻下北京,幾乎不可能。

第二個原因:向孫太后要求立朱祁鈺為皇帝

本來孫太后對土木堡之變後的危機已經做了應對,一是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監國,立明英宗2歲的長子朱祁鎮為太子。這樣的應變措施,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比較穩妥。但是,朱祁鈺想當皇帝,暗示于謙等人向孫太后要求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在當時情況下,孫太后只得同意。這樣明英宗就失去了皇位,這一點讓明英宗比較生氣,但不是于謙的死因。

英宗之所以急吼吼的被推上位,是因為代宗皇帝身體不好,且沒有子嗣(太子朱見濟夭折),京城中流傳吏部尚書王文打算推舉襄王的兒子繼承大統。先不說這事是真是假,於情於理都是不被大臣接受的。在眾人心目中,代宗不過是皇位上的臨時工,英宗皇帝才是正統,既然英宗已經回來了,你就應該主動讓位,但代宗皇帝不但不讓位,還打算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繼承人,明顯不符合皇位繼承規則,而朱見濟夭折後,又想著請藩王的兒子做繼承人,要知道此時英宗才三十多歲,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也活的好好的,怎麼也輪不到藩王的兒子來插一槓子。

這種情形下,作為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臣,于謙不僅不阻止,竟然還是傳言中的謀劃者,自然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這個邏輯推算,無論是誰上位,于謙必然是託孤大臣,權傾天下。對於剛剛從王振專權中逃脫出來的群臣來說,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而於謙為官清廉、鐵面無情的行事風格也為群臣所不喜。官場講究規矩,于謙破壞了這種規矩,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層面,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英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復辟,而於謙被賜死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因為大家都明白,殺了于謙的確冤枉,不殺于謙問題更多。

從歷史記載來看,英宗不能算是昏君,人品上更是非常不錯,不然也不會在殺伐決斷的關頭說出"于謙實有功"這種話語,但即便如此,他也對於謙有所不滿。當年英宗被俘以後被當做人質來攻打北京城,于謙說出個“社稷為重,君為輕”,告訴守城的將領只管守城,不要顧忌英宗死活,這話放在當時的環境沒有問題,但對英宗個人來說心裡總是個疙瘩。而英宗回到北京後被軟禁多年,作為權臣于謙毫無表示。代宗廢掉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于謙也沒有說話,諸多事情累計,在英宗那裡,于謙好與不好都與自己無關,于謙越好,對自己越不利,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是自己的東西好與不好有什麼意義?





小柒柒說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于謙的石灰吟是對他一生最好寫照。

對於明英宗復辟之後殺死於謙的行為,我們應該從土木堡之變說起。正統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犯邊,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兵部尚書鄺埜隨行,時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留守京師主持兵部工作。等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後,京師大震,此時郕王(後來的明代宗朱祁鈺)監國,命群臣商議對策,有人提議遷都南京,于謙力主抗戰,堅請固守,後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後,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主持北京保衛戰,挫敗了也先的軍事攻勢,迫使也先議和,並釋放了被俘的英宗。

明英宗被迎回後,被軟禁於南宮,並隔絕內外。可以想象,原本雄心壯志的帝王兵敗被俘,成為了別人的階下囚,回國後又被自己的親弟弟軟禁了七年,心中的恐慌苦悶可想而知。

明代宗景泰八年,皇帝病重,武清侯石亨、內侍曹吉祥和左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密謀擁立太上皇朱祁鎮,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貞率兵千人,撞開南宮大門,跪請太上皇朱祁鎮登基。復位當日,朱祁鎮立刻傳旨逮捕于謙。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都御史蕭惟禎建議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皇帝猶豫,說于謙當年抵禦瓦剌,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位無名。”於是皇帝同意,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籍沒其家。

這就是歷史上于謙被殺的全過程。我覺得於謙被殺的原因有二。

第一,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在孫太后的支持下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尊奉明英宗為太上皇,被明英宗的怨恨。

第二,如果不以謀逆罪處死於謙,就無法證明明英宗復位的合法性。

以上觀點是我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劍上霜


“北京保衛戰”于謙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清清白白,無愧於心。可是即使這樣的忠臣卻在明英宗朱祁鎮“奪門之變”之後慘遭殺害。朱祁鎮雖然有點昏,錯信王振釀成了“土木堡之變”,差點使大明王朝滅亡,但他還是一個善良的人,也知道于謙是忠臣,可他為什麼最後還是要殺掉于謙呢?

“北京保衛戰”之後,明代宗朱祁鈺坐穩了皇位。朱祁鈺雖然沒有治國大才,但他信任並重用於謙,使得剛剛經歷了“土木堡之變”的大明朝穩定下來,國家也算是平安無事。可是朱祁鈺頭上始終有個達摩利斯之劍,那就是他的哥哥朱祁鎮還在瓦剌,而他的哥哥才是正統的皇帝。雖然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可朱祁鎮還是被迎回了北京。

朱祁鎮回京之後,朱祁鈺只能把他軟禁在南宮,並嚴密監視,百般提防。朱祁鎮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同時,朱祁鈺本來好不容易廢掉了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誰曾想,朱見濟卻很快夭折了!太子之位空懸無人。這個時候,陰謀家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三人密謀:當今皇上病危,如果他人繼位,功勞輪不到我們。不如擁立朱祁鎮復位,那樣就是首功之臣。於是三人分頭行動,先取得了太后的支持。三人於夜間帶兵闖入南宮,朱祁鎮本來就是一肚子怨氣就隨著眾人帶兵闖宮。這就是“奪門之變”,事變之後,朱祁鎮復位稱帝,沒多久,朱祁鈺就因病去世了。

朱祁鎮復位後大封功臣,當天還傳旨逮捕了兵部尚書于謙和吏部尚書王文。朱祁鎮心中也清楚于謙是忠臣,所以怎麼處置於謙猶豫不決。這個時候在“北京保衛戰”時被于謙怒斥的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復位無名。並同時陷害於謙說他迎立外蕃,就是于謙打算迎藩王繼位。這個時候,朱祁鎮才動了殺心,下令處死於謙。

于謙死後,明史記載“天下冤之”。當初大臣提議迎回朱祁鎮的時候,朱祁鈺內心是拒絕的,正是于謙說了一句:大位已定。才給了朱祁鈺一個定心丸,不是于謙這句話,朱祁鎮還在瓦剌做俘虜呢。至於迎立外蕃之說更是子虛烏有,于謙本來就寫好了奏摺建議立朱見深為太子。可是,朱祁鎮還是下令處死於謙。

于謙雖然含冤而死,但他的高風亮節卻仍然在那些有良知的人心中。當徐有貞等奪門三醜先後作死被殺之後,當時的名臣和朱祁鎮有段對話,長期以來被矇蔽的朱祁鎮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被徐有貞等人當做工具利用,即使朱祁鈺病逝,皇位也只能是朱見深,說于謙迎立外蕃純屬誣陷。可是畢竟錯已釀成,到了朱見深登基後才為于謙恢復了官職名譽。





三分鐘熱愛


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要殺于謙,主要是為了解決自己皇位合法性危機。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鎮是怎麼丟掉皇位,後來又是怎麼樣再次奪回皇位的。

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蠱惑御駕親征瓦刺,後來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英宗也成了瓦刺的階下囚。瓦刺挾持英宗趁土木堡大勝之餘威,率軍直取北京,欲一鼓作氣攻取明朝的京城,北京形勢岌岌可危。

在人心惶惶之際,于謙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禁南遷之議,堅決主戰。第二,剷除王振餘黨。第三,擁立明景帝朱祁鈺。第四,主持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的成功于謙為第一功臣,又有擁立新君之功,景帝對其極為優待,雖然于謙拒絕了這所有的封賞,但也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在群臣的請求下朱祁鈺迎英宗還朝,尊為太上皇居於南宮,雖然皇位保住了,但是景帝還是感受到了威脅。景帝朱祁鈺坐穩皇位之後就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於是廢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太子,可是景帝的兒子命小福薄,當了一年太子就病死了,景帝此時又無其他兒子,皇儲就空了下來。

後來景帝病重,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秘密謀劃決定擁立困居南宮的英宗復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朱祁鎮再次奪回了皇位。

其實英宗是個沒有主意的濫好人,真正要置於謙於死地的主要有兩個人,徐有貞和石亨。

北京保衛戰時徐有貞主張南遷受盡嘲諷,他認為自己仕途不順是于謙從中作梗,便懷恨在心。石亨和于謙原本是北京保衛戰時的戰友,但是北京保衛戰成功之後,于謙沒有接受封賞,也不建議石亨接受過多的封賞,於是石亨由恩生怨。

徐有貞和石亨想找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殺掉于謙,英宗心中也知道于謙是冤枉的,十分猶豫,但是徐有貞用了一個英宗沒辦法拒絕的理由:不殺于謙,奪門就沒有正當的名義。為了解決自己皇位合法性的危機,英宗這才下定決心殺于謙。

“兩袖清風”,“獨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被殺,不免讓人扼腕嘆息。



一念得失


我是閱微草堂筆記,我來回答

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俘,二十萬京師精銳失陷在土木堡,瓦剌隨即向北京城進發,一路勢如破竹。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立了郕王為帝並拒絕接收明英宗。

瓦剌攜勝南下,京城人心浮動之際,于謙挺身而出,收拾城中老弱士卒,力排眾議請留守的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

京師人心漸定,瓦剌人使計,派人送消息說要送明英宗回去,謀求詐開城門,而於謙則牽頭與眾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接收明英宗,這是舊恨。

明英宗南歸後,身為兵部尚書,但位勝首輔的于謙並沒有迎立英宗復位反而忠心輔佐代宗

瓦剌人見守著一個被拋棄的明朝皇帝無利可圖,便將朱祁鎮送回了北京。然而此時的代宗皇帝不肯放棄手中的權力,將明英宗軟禁於南宮。

當時內閣由於在土木堡之變前後毫無建樹,于軍國大事退避三舍,于謙以力攬狂瀾之功升任兵部尚書,又被皇帝重視,委以重任。然而於謙並未對英宗皇帝有任何同情,坐視英宗失勢被軟禁。在明代宗動用權力,換掉原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時也沒有丁點反對之意,此為新恨。

幫助英宗復辟的臣子們皆與于謙有舊仇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朱祁鈺重病,到十六日,宮內傳出消息說皇帝要再議立儲,作為的石亨獲知了代宗的真實情況,便與徐有貞秘密策劃迎請英宗復辟,以謀求擁立之功。

石亨與于謙原無關係,反而是于謙在保衛北京時重用了他,他為了報恩,就主動舉薦于謙的兒子為官,但于謙卻不領這個人情,反而大罵了他一頓,石亨因此懷恨在心。

而徐有貞和于謙也是結怨自土木堡之變,當時瓦剌率兵南下,京師幾乎無兵可守,徐有貞力勸監國朱祁鈺南遷以保江山,卻被于謙站出來斥責,並說“提議南遷者理應斬首,保我大明唯有死戰”,事後北京果然無恙,而徐有貞卻因此飽受朝臣嗤笑。

十六日當晚,東門之變爆發,石亨和徐有貞成功救英宗脫離南宮,第二日清晨英宗臨朝宣佈復位,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南宮並在一個月後賜死了于謙。


閱微草堂筆記


因為于謙是一個對大明江山社稷立下過巨大功勞的人。力挽狂瀾於既倒,可謂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于謙立下了什麼功勞呢?這要從大明正統十四年開始說起。

其時,明英宗朱祁鎮在位。從年號可以看出,他已經在位十四年。但由於繼位年齡較小(9歲),所以此時的朱祁鎮只有20多歲,算是個毛頭小夥兒。

這一年,大明北部的瓦剌部落突然發難,向大明邊疆發起了攻擊。這其實是常態,瓦剌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地盤要求,無非是搶點東西。按照常態的處理,派一員得力干將領兵教訓一下就是了。

按照明史記載,明英宗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殺于謙,是大臣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奪門之變沒有理由啊。於是明英宗同意處死於謙。

明史的記載是乾巴巴的,而實際情況是極其複雜的。我們承認,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為挽救明朝做了很大貢獻。但是,于謙也有很多問題,加之封建社會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殺于謙絕不是出於一是的憤怒,而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于謙的功勞沒有後世傳說的那樣大

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明朝建國才81年,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才25年,明朝國力雄厚,這個是歷史事實。明英宗出發時,給北京留了10萬部隊守城,以備不測,這也是歷史事實,也符合常理,總不可能將首都作為空城。而此時擊敗明英宗部隊的也先大軍,只是分裂後的蒙古的一個部落,總共只有五、六萬騎兵,打野戰,實力還可以,要想攻下北京,幾乎不可能。

第二個原因:向孫太后要求立朱祁鈺為皇帝

本來孫太后對土木堡之變後的危機已經做了應對,一是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監國,立明英宗2歲的長子朱祁鎮為太子。這樣的應變措施,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比較穩妥。但是,朱祁鈺想當皇帝,暗示于謙等人向孫太后要求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在當時情況下,孫太后只得同意。這樣明英宗就失去了皇位,這一點讓明英宗比較生氣,但不是于謙的死因。

英宗之所以急吼吼的被推上位,是因為代宗皇帝身體不好,且沒有子嗣(太子朱見濟夭折),京城中流傳吏部尚書王文打算推舉襄王的兒子繼承大統。先不說這事是真是假,於情於理都是不被大臣接受的。在眾人心目中,代宗不過是皇位上的臨時工,英宗皇帝才是正統,既然英宗已經回來了,你就應該主動讓位,但代宗皇帝不但不讓位,還打算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繼承人,明顯不符合皇位繼承規則,而朱見濟夭折後,又想著請藩王的兒子做繼承人,要知道此時英宗才三十多歲,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也活的好好的,怎麼也輪不到藩王的兒子來插一槓子。

這種情形下,作為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臣,于謙不僅不阻止,竟然還是傳言中的謀劃者,自然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這個邏輯推算,無論是誰上位,于謙必然是託孤大臣,權傾天下。對於剛剛從王振專權中逃脫出來的群臣來說,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而於謙為官清廉、鐵面無情的行事風格也為群臣所不喜。官場講究規矩,于謙破壞了這種規矩,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層面,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英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復辟,而於謙被賜死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因為大家都明白,殺了于謙的確冤枉,不殺于謙問題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