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練習武術的朋友,都練什麼?

寧夏王教練


我本身就是武術愛好者。從1960年進入專業武術隊,到現在已經是60年了。所以,我身邊練習武術的人還真不少呢。總體可以分以下二個拳種:

一,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是在中華傳統武術基礎上,融入太極陰陽虛實變化之道理,以求達到以柔克剛、四兩破千斤之力,在中華武林中獨樹一幟。

在現代社會之中,太極拳又以他養生健身、陶冶情操的獨特魅力,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我覺得,作為被全世界相關科研機構公認。健身第一品牌的太極拳,已經走進人民大眾的生活之中,習練者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受益匪淺,太極拳好是大家的共識。

我覺得,太極拳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太極拳是萬萬不能的。

二,大家喜歡的螳螂拳,發展的越來越好。

我覺得尤其是膠東半島的人,對於螳螂拳的熱愛,那可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啊!

我們都知道,螳螂拳是將螳螂捕食,螳螂爭鬥的動作與武術攻防技法相融合,創編而成的一個武術拳種,屬象形拳類。

我們都知道,螳螂拳已經走出國門,受到了國外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和歡迎。

三,我覺得,武術也要俱時俱進,也要進行網絡教學和傳承。

首先,感謝頭條號給我這麼好的平臺。使我這個72歲的老太婆,可以在頭條號平臺發揮餘熱。把自己60年的武術文化經驗傳授給大家。

今後,我將繼續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弘揚中華武術而努力!

謝謝關注!




杜月英愛武術弘揚國粹


巧了,我小時候就跟著我爸練武術。

我爸學的是長拳和小手拳,是真正拜師學藝的。他的師傅在國民黨拉壯丁的時候,一個人憑著一根木棍打十五六個拉壯丁的人。我爸年輕的時候也收了十多個徒弟。

至今鄉里還有關於我爸的傳說。

一是說他學了幾年之後不小心把師傅打敗了,所以師傅和他就斷交了。

二是他交出來的徒弟個個都很厲害,一個徒弟一個人打走了七八個強盜。一個徒弟雞被偷了一口氣追了十多里地把雞追回來了。

小時候跟我爸學武術很不屑,因為電視裡面的武功都打得很好看,花招多又帥氣。可是我爸打的拳一點都不耐看,還很醜。

長大了才知道,花拳繡腿和實用性的區別。直到我和兩個兄弟十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兄弟三個一起上,居然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後來我爸出去打工,把身體累壞了,就再也沒見他打過拳。我們上班以後,也沒有教過,長出了大肚子,肥肉,別說基本功,就連基本的招式都忘了。感覺挺可惜的。

我想說的是,中國的武術真的不像網上說的那樣不堪一擊花拳繡腿。真正好的武術根本不敢看,而且看起來還很low,但是實戰真的一點不含糊。

我們不要總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就像中藥一樣,老祖宗傳了幾千年的東西,如果不行的話,早就被拆穿了。

一是因為媒體的宣傳和抹黑,導致人們對中國功夫的印象不好。

二是因為有一些濫竽充數的人在冒充武術高手找人比武丟人現眼。

實際上中國的很多國粹正在消亡,我們應該重視起來,不要讓它消失。

我也很想好好再跟我爸學習一下武術,不是拿來大家,重在強身健體和傳承。




He大春


小時總是有大俠夢一直縈繞心頭揮之不去,幻想自已仗劍天涯快意恩仇除暴安良,步入中年這個想法也就淡了許多,但依然對武術有著濃厚興趣,於是乎給兒子報了武術班至今一年有餘,可能是少兒武術班的緣故學的內容基本功為主套路為附總結如下,弓步左右了步轉換十次為一組三組,馬步左右馬步轉換十次一組三組,僕步左右腳虛步轉換十次一組共三組,歇步左右歇步轉換十次一組共三組,正壓側壓腿左右腿各十分鐘,豎叉左右腿各十分鐘橫叉十分鐘,外擺腿左右腿各踢十次為一組共三組裡合腿彈腿蹬腿各十次為一組共三組,連續組合動作彈腿衝拳馬步架打。可以說通過一年的武術練習孩子身體素質提高了,不在象以前那麼總愛感冒發燒了,疫情過後武術教練說今年的練習內容以套路為主期待中。。。。。。



不洗腦不炮灰


您好,作為一名散打搏擊教練。我的身邊習武的朋友是很多的,大家都是通過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我本身呢以前練傳統武術,後來轉到散打搏擊。練武帶來的不只是身體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能全面提升人的氣質,強大的自信由然而發。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這句口號人人皆知。

武術不僅僅針對成年人,孩子們更應該從小鍛鍊,少年強則中國強。武術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反應能力、協調性、靈活性,偏小年齡段孩子基本都在練習孩子的基本功和散打的技術,畢竟孩子正處於長身體時期。成年人呢一般都是在練散打,每次訓練場上大家都是揮汗如雨,激情滿滿。夥伴之間,搭檔之間濃厚的情誼,就在一次次配合中產生,實戰課是痛的,但也是痛並快樂著。也有的朋友練的八極拳,少林拳,動作大開大合,蒼勁有力,一招一式間透露著爆發力,開磚短棍不在話下。女性朋友呢,練散打搏擊的也有好多。散打搏擊能將身體全面的調動起來,達到很好的減肥健身效果,同時社會上經常爆發一些針對女性的不發侵害,既減肥又能抵制暴力等不法侵害,也促使很多女性加入散打搏擊大家庭。近期非常出名的張偉麗相信大家都知道,世界金腰帶冠軍,相信能刺激到一大批女性。

我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朋友,也都是練的散打搏擊,在現在圈裡名氣也可以。散打搏擊的魅力就在於堅持。

每日一練,助你早日成為高手。








大波波的分享


有,練武術的朋友多了,因為武術這個東西包括的很多,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太廣泛了。

武術包括單人:太極拳、長拳、南拳、劍術、槍術、棍術、刀術、還有其它;集體項目:集體軟器械、集體拳術、集體雙器械、單器械等;對練項目: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和徒手和器械對練。

我身邊的朋友練的一般都是棍術、拳術、太極拳居多,其他的也僅僅是玩玩而已罷了。



瘋人院的男瘋子


你這個問題,得看自己身處何處環境中。
很多練習武術的人,大多數都是受所在圈子內的人影響並潛移默化。
比如我,從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苗疆,耳聞目睹的都是苗族老拳師們耍的拳腳,和各種奇怪兵器的功夫,因為所在的農村交通和信息封閉,少林寺電影未上映之前,我根本都不知道有少林、武當、南拳北腿、太極、八極八卦等等之類的門派功夫,老師傅們包括自己父母也從沒有提起過其他門派功夫。
因為封閉落後的原因,所以我們那裡只練習苗族武功。
後來長大了,又適逢改革開放,鄉村開始修建公路,2000年才開始拉上電線點上電燈看上電視。
後來才知道外面有那麼多動作優美而且很好看的武術動作。還有各種江湖賣藝的表演動作,外來武功動作,一下子打破了苗疆武功的平靜。
好多年輕人一下子就開始模仿外來功夫動作來升級苗族武功在表演方面中的不足。
老一輩武術家還是玩固不化地按步就班、老老實實地操練苗疆各種傳統武術。對外來武功無動於衷。


我身邊好多年輕人卻偏偏喜歡上外來那些花枝招展和十分養眼的武術動作及武俠影視作品。
他們學習得幾招三腳貓功夫,就開始輕飄飄起來,在八十年代初期就開始學著外面世界上傳來的幫派,幫會,也開始組建了比如:虎頭幫,十六兄弟、菜刀會,火槍幫等等亂七八糟的幫會,這些名目甚多的幫會,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在各個苗寨。
他們基本上把一個幾千年都保持渟樸民風民俗的苗疆給翻了一個底朝天。
他們劃地盤,拉界線,達到不允許敵人方從本村道路上過境的嚴重狀態。打死不相往來,並六親不認,唯利是圖!
後來因為他們所學的功夫都是江湖賣藝混飯吃的功夫,結局大家想想就知到了,那一幫人大多不是從地球上消失就是現在還正在吃牢飯或被打殘。
練習那些老掉牙的苗族小夥伴們經過腥風血雨後,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民族的武功文化。
這一類練習苗族武功的人大多都是武德雙修,尊循苗族三教三不教,三打三不打的古老規矩。所以他們現在大多數人都是兒孫滿堂,事業有成,正快樂地活到現在……安享晚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3c782f64add4ad4af4dd0d0d75a9193\

苗族武功傳播


中華武術是歷史的瑰寶,是中國文化沉澱的寫照,中國功夫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武術又分內家拳和外家拳,內家拳講究的是內練一口氣,外家拳講究的是外練筋骨皮。 內家拳講究的是以柔克剛。

現如今很多練習內家拳的朋友誤解了內家拳真正的本意,很多人認為武術就應該是剛猛的存在,其實不然,世間萬物都講究陰陽調和,武術也是一樣的。

中國的傳統武術也包含著道家的陰陽學說,練習中華武術不僅僅只是外練筋骨皮,同時還要內練“一口氣”。

在練習內家拳時,我們要剛柔並濟,其實直勁是最沒有用的,當你渾身筆直的時候,這並不能說明你有力量,而是說明你的身體非常僵硬。

我們就拿形意拳的渾圓樁來說,其實形意的渾圓樁是活樁,為什麼這麼說呢?那什麼又是活樁呢?接下來我給大家一一解釋!

其實活樁就是分陰陽,當我們在站形意渾圓樁時,如果我們不分陰陽、身體筆直,我們很容易被對方連根拔起,這就是死樁。

那正確的渾圓樁應該怎麼站呢?當我們站形意渾圓樁時,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從我們的耳根到腳跟畫一條直線,我們的身體應該在這條線上做到五五分,這是分陰陽。

那什麼又叫活樁呢?就是當我們去和別人接觸到手的時候,由於我們是平行站,對方有可能是前後站,對方的重心要比我們的穩固,如果我們在直線上和對方發生衝突,我們就很容易失去重心。而活樁講究的是,雖然我是平行的站立,當對方給我力量時,我利用左右身體的移動和力量的調整,將對方的直勁化開,達到擊打對方的效果。

簡單的來說,活樁就是讓自己的身體活動起來,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都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化解對方的力量。站樁並不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一動不動我們就把樁給站死了。

所以在站樁時,如果我們感到身體勞累是可以抬抬腿活動活動的,你在活動的時候就是在增加腿部和腰部的運動,時不時的活動身體也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腰腿不受到傷害。

這樣站樁才能稱得上是“活樁”,如果站樁時自己覺得舒服,身體像一根棍子。這樣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我們要站樁,但不要站死樁。

我們一定要注意站樁的細節,站對的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練武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相應的結果,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早日出功夫。


玉明棒嘞


武術這項國粹,我身處心意大俠戴龍邦的故鄉,自然是有不少朋友在道上的。心意拳,相傳為南宋嶽武穆所創。當年岳家軍橫掃天下,靠的就是這種拳法,貼身實戰,短打精煉,聚力而發,形如弓箭。岳飛傳岳雲、張憲和牛皋。後武穆蒙難,雲、憲二人也含冤屈死,唯牛皋傳與兒子牛通,從此代代相承。至明末清初,牛家後人牛希賢雖絕技在身,卻家貧如洗,只好靠護鏢為生,投在戴隆邦旗下。隆邦待之甚厚,禮遇有加。聽聞牛家徒有四壁,暗中使人送錢修屋,頤養老幼。希賢得知,由是感激,雖與隆邦結生死之交。隆邦是一武痴,得希賢傾囊相授,終成一代大俠。迴歸家鄉後,隆邦日夜揣摩,終於參透一張一合的方寸之勁,似弓箭理同。雖改起勢馬步為“蹲猴式”,去除糟葩,留其精華,獨創出戴氏“心意拳”,世人尊為“心意大俠”!


丹青閣主


我是延吉市武術協會的,我身邊練武術的朋友很多,其中老年人一般選擇的是練習太極拳,有練陳式太極拳,楊氏的等。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區練習武術氛圍而言,顯示最多的是中小學生,他們一般學的都是競賽長拳和刀槍劍棍以及段位制拳術。畢竟這裡國家提倡的正規比賽項目。其次個別武術館教一些傳統拳術,比如少林拳,彈腿等。

像我們身邊一些中年的朋友與教練都經常練練散打和擒拿格鬥。畢竟是一種愛好,強身健體而已。

在於學武術中,對於中小學生最大的障礙是家長的態度,都是三分鐘的熱度,很多的都是半途而廢,終無所成,很是可惜。學武術貴在堅持。凡是能堅持下來的都會有所成就。對孩子養成了一種自信,學會了吃苦耐勞,勇於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所以說孩子的堅持很大程度上在於家長的支持分不開。








延邊華哥


有幾位武術專業的朋友。有練傳統套路的、有練太極的、有散打的,也有練柔力球的。你曾向其中一對世界武術冠軍+世界柔力球冠軍夫婦學過幾個月,他們5歲就開始專業訓練了,後在北體武術系,也參加國內外比賽獲獎頻頻。他們在帶我時,常提到兩點:一是儘量借用工具,不要僅靠自身。哪怕你再厲害,在有工具的人面前就沒優勢了。二是習武更多的是為了健身,為了長壽。說個笑話:有位散打冠軍找到太極拳冠軍想pk,對方說,好!咱們約在二十年的今天,在哪兒哪兒決一雌雄。二十年後,這位練太極的找到散打王的墳墓,說,我想給你pk的是養生,看誰活得久[呲牙][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