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機的第一標準,是不是導彈無法擊落為最好?

6樂在其中其在樂6


其實任何戰鬥機的設計都是要把生存性作為重要指標的,不光是六代機。正因為如此,因此任何戰鬥機都不會把不被擊落作為第一設計目標,而是會把他作為一個基礎的,自然而然就能達到的,作為全部設計過程中都會考慮到的一個指標。


和每一代戰鬥機都一樣,任何一代戰鬥機都會有自己最為顯著的特徵,該特徵即為這一代戰鬥機的第一設計指標。比如說第二代戰鬥機的高空高速要求,設計中就會把不斷的提高飛機的速度和飛行升限作為第一要求,目標就是要更加快速的攔截對方掛載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轟炸機和其他戰鬥機。典型代表就是米格21、F4鬼怪戰鬥機等。


第三代戰鬥機的設計指標是在第二代戰鬥機高空高速的基礎上,提高雷達能力和武器使用能力,具備發射中距離導彈的能力,這一代戰鬥機是國際標準中新劃出來的一代,也因此才出現了目前的劃代從四代變成了五代。第三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就是米格31、F14等戰鬥機,這一代戰鬥機相對於傳統的第二代戰鬥機優勢很大,但是相比於後來的第四代戰鬥機要略差。


第四代戰鬥機,也就是過去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的第一要求是能量空戰,脫離了高空高速的要求,不再是在二代戰鬥機設計理念上的提升和進步,第四代戰鬥機的機動性很強,強調中近距離和中低空的格鬥能力,因此飛機的飛控系統、動力系統都出現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相對於第三代戰鬥機,他們的速度要慢一些,這一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就是蘇27、F15、F16、米格29等。


然後才是第五代戰鬥機,也就是如今殲20和美國的F22A這一代飛機,這一代飛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大大增強,一般都有多種探測設備,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機載雷達,可以通過網絡互聯的方式,利用數據鏈實現和其他戰場友軍的互聯互通,成為網絡化作戰的節點,他們使用了隱身設計,很難被X波段雷達遠程發現,因此這一代戰鬥機也多被稱為是隱形戰機。


而第六代戰鬥機就不一樣了,他的標準雖然還沒有出來,但是有一些方向是可以確定的:1,更強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可以融合各種戰場信息,甚至可以通過操控無人機實現對戰場形勢的透明瞭解。2,更強大的隱身能力,他們的可動翼面更少,甚至可以取消平尾和垂尾,因此飛機的突出物更少,更難被發現。3,更強的武器使用能力,可以使用新型的高超音速導彈武器,不僅僅在制空方面用途很大,而且在對地打擊能力上要上一個檔次。


因此,我們現在在六代機準確標準沒有出臺的時候,就討論他的第一設計要求是什麼,顯然太早,還不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不被導彈擊落是所有戰鬥機的根本需求,但是不是設計上的第一追求。


海事先鋒


我是雷達工程師,所以我覺得六代機在五代機的基礎上,首要考慮的還是雷達隱身!只要戰機隱身性能做得好,就無法被探測到,也就不存在被對方的導彈雷達鎖定並且擊中擊落。所以隱身依舊是下一代戰鬥機的首要考慮問題。

那麼六代機通過什麼方式來改進隱身特性呢?這應該還是要從目前戰機實現隱身兩大方面入手:外形和材料。

外形隱形:

我個人覺得,目前的外形隱身,已經發展到了巔峰,下一代戰鬥機將在外形方面,沒有多大的進步。戰鬥機該有的外形,幾乎已經都被設計出來了,並且已經在實驗室當中進行了多次的試驗,試驗的場所除了大家之前知道的風洞,來測試氣動性之外,還有一個測試戰鬥機外形隱身性能重要試驗設備:微波暗室。

這是一個巨大的金屬腔體,裡面的四壁,都鋪滿了吸波材料,腔體主要是屏蔽了空氣當中的電磁波,比如手機信號和WIFI信號等等。四壁的吸波材料,能夠吸收電磁波,不發生反射,這樣就模擬了一個無限大的空間。把不同外形的飛機放在裡面,測試它的RCS(雷達散射截面積),這就是一個純粹的機械式的試驗,不斷更改外形,得到最佳的測試數據,也就是RCS越小越好,這樣沒有什麼技術難點,花費的就是時間而已。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這樣的測試,甚至都不需要實際進行,通過強大的仿真軟件就可以模擬出來,並且非常準確,下圖就是一個所長做的關於仿真美國F35戰鬥機外形隱身效果的模型:

所以我覺得,外形隱身設計目前應該是已經達到了頂峰了,很難再有顛覆性的設計了。

材料隱身

相比較外形,材料進步的空間就非常大了,因為材料方面,我感覺的沒有技術上的頂層的,可以不斷的提高技術,以此來提高材料的性能。目前隱身戰鬥機的隱身,主要還是依靠吸波材料來實現。

不同於外形那樣,材料的設計和測試是很麻煩的,材料幾乎都不可以進行仿真,也沒有很強的理論進行指導,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才能獲得效果比較好的材料。就比如同樣的材料成分,不同的組合比例,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哪怕相差百分之一,都有可能帶來結果的革命性變化。

目前隱身戰鬥機的吸波材料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不能覆蓋全波段、壽命短和製造維護成本高等缺點,這些都是未來可以突破的方向。就比如目前隱身戰機的吸波塗料主要覆蓋主流的雷達波段,甚至是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大多都是S波段和X波段等,這些都是短波雷達的波段,材料對長波雷達沒有很好的吸收效果,所以就有報道說米波雷達能夠發現現在的隱身戰鬥機。如果隱身塗料能夠覆蓋全波段,那就能對所有波段的雷達都能實現隱身。

所以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吸波塗料,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然,其它方面,我覺得就是發動機及其解決尾噴口的紅外問題,六代機應該配備推力更強大的發動機,機動性更強,然後速度比五代機有幾倍的提升,比如達到五馬赫或者十馬赫甚至更高,能夠快速打擊目的和撤出戰場。這樣導彈就更無法擊落六代機了,因為根本無法追上六代機,速度沒有它快。

其實所有的戰鬥機的目標,首要考慮的問題都是不被擊落,之前是不被火炮機炮擊落,現在就是考慮不被導彈擊落。所以一旦六代機不能被發現,也就不存在被導彈擊落的事情,而且就算髮現,依靠超強的機動性和速度,也能擺脫導彈的墜機。


資訊所長


想要猜測6代戰機就得看看前幾代戰機的研發標準,帶你分析分析。

第一代飛機的最大速度M0。9-1。3;裝航炮、火箭彈和第一代空對空導彈;機上還裝有光學一機電式瞄準具和第一代雷達。 代表型號是美國的F- 86、F-100和蘇聯的米格-15、米格-19等。

 第二代飛機的最大速度M2-2。5,裝第二代空對空導彈和航炮;並裝有第二代雷達和具有一定攔射能力的火控系統。代表型號是美國的F-4、F- 104,蘇聯的米格-21、米格-23和法國的“幻影”Ⅲ等。

  第三代飛機的最大速度與第二代相近;裝中距和近距格鬥導彈、速射航炮;並裝有第三代雷達和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統。代表型號 有美國的F-15、F-16,蘇聯的米格-29、蘇-27和法國的“幻影”2000等。

第四代(中國稱第五代戰機)飛機具有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高機動性與敏捷性,短起降能力和全環境作戰能力。代表型號有美國的F-22中國的J-20等   目前,一些主要國家裝備的主力戰鬥機都是第三代戰鬥機。

個人通過這些分析世界上的6代戰機(西方5代)在第四代基礎上應該有更高的續航能力,更厲害的起降能力(比如垂直,目前重型戰機沒垂直起降),航炮改為電磁炮。更厲害的人機一體化的火控系統,或者核能飛機也不一定哈哈,具體6代戰機的標準大國應該都統一制定好。期待中國的6代戰機吧。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