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發‖永久的痛

永久的痛

不能忘記,十九年前那個冬天的一個凌晨,雪花漫天飛舞,父親駕鶴仙遊。

李冬发‖永久的痛

羈身他鄉的我,得到父親與世長辭的噩耗,是在幾個小時之後。那一刻,我如遭電擊——不相信這輩子我會失去父親!

時隔多年驀然回首,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掠過心間,化作絲絲隱痛與愧疚滑過腦際——不能為養育我的父親守床送終,成了不孝子此生最大的遺憾!

人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子女眾多的父親,並未享受到兒女給他帶來生活上的輕鬆與快樂,反之是無窮無盡的困苦,與無休無止的勞累。

父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家漢子。但是在我心中,父親是一位具有博愛情懷的人!貧窮、困苦並沒有讓父親屈服。為了履行一位父親職責,他辛勤勞動,默默耕耘。父親的一生都在忙碌奔波,每天應接不暇的農活,讓父親顧此失彼。每到傍晚時分,父親總是孩子氣地埋怨天公為什麼黑得這麼早。

我的印象中,父親被他一畝三分地牢牢地捆綁著,一生都在重複著春播秋收,夏種冬藏。父親為了多幹一點活,出山的步伐總比別人快疾,那怕是到了年邁之期,早出晚歸的習慣依然不改,一天忙得轉螺陀似的,旋轉出一個個春秋冬夏。

上世紀末期,無情的病魔朝老人步步緊逼。此時已是古稀之年的父親,禁不住病魔無休無止的折磨,於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春天,終於臥床不起,每天靠打針吃藥來緩解病魔帶給他的痛苦。

深染沉痾的父親,每天臥於病榻痛苦地呻吟,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是兒孫圍繞病榻之側,噓寒問暖、端茶遞水。但不孝的我,為了一已私利,無視病重中的父親,依然奔忙於異地他鄉。

直到父親病危之時,不得不匆匆返鄉。當見到瘦骨嶙峋,被病魔摧殘得不成人樣的老父親,我心如刀割。此時久已臥床的父親,由於頻繁打針皮膚局部硬化,已是無處插針。見此一幕,我五內俱焚卻愛莫能助。

望著病入膏肓的老父親,淚眼朦朧的我假裝無動於衷,偷偷的躲到無人處擦拭眼淚。內心一萬分的不願意,眼前這個生命即將消逝的老人,是給予了我生命的父親?這個奄奄一息的老人,曾經上山能挑百斤擔,下地可插萬畦秧,如今,唉……那時,我突然異想天開,要是“華佗再世,扁鵲重生”那該多好啊!

父親的一生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父親的仙逝,令我痛苦萬分。悔恨、自責、痛惜、自鄙,一齊湧上心頭,而如今“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如期而至,唯一能做的是久久佇立,獻上深深的追思,祈禱遠在天國的父親一切安好。

【編後語】清明節,是懷念親人、憑弔先輩的“感恩節”。當前,中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根據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2020年清明暫停現場祭掃活動,中山日報發起“清明思親”徵文活動。主題為“清明思親”;追思對象為已遠逝的親人;徵文以散文為主,篇幅800字以內。徵文日期:即日起至4月4日。文末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繫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等。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二審:韋多加

◆三審:嶽才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