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這是詩人楊瑾寫於2006年的一篇舊文。介紹了美國女作家 安·蘭德(Ayn Rand,1905年2月2日-1982年3月6日)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源泉》(《 The Fountainhead 》)。

“你不能把世界,讓給你鄙視的人。” 這條時時在簽名欄閃現的話,正是出自於她。

追求“個人主義”、“理性利己主義”和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安·蘭德被冠以“市場女神”的名號——這是商人為了能夠理直氣壯地攫取資本,自動把她理論中的道德性抽離出來,堂而皇之地將其當做自己的護身符的一種方式;彷彿有位女哲學家護身,這沾染著原罪的金錢就能帶著一層溫情而優雅的保護色。

女哲學家被狐狸般的商人們成功地利用了。

在蘭德生前,有份美國報紙就嘲笑她說:“蘭德小姐堪稱自由企業的聖女貞德,只是用美元代替了十字架。”在她死後,林行止先生寫道:“宣揚這種(自私)哲學,在新經濟潮流中成功的弄潮兒和官商勾結有道的財主從此有了精神寄託,理直氣壯地牟取暴利,並心安理得地享受飛來橫財!”一位追求高貴的尼采式思想家,就這樣被誤解為庸俗價值觀的捍衛者。

但時間終會洗淨真金上的泥土。

安·蘭德絕對是一位你不能忽視的存在。


—— 編者語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霍華德"洛克是誰?他是俄裔美國女作家安"蘭德在她長篇小說《源泉》中塑造的一個“理想化”的建築師。


《源泉》堪稱巨構,80萬字,706頁;它沉甸甸的,像一塊磚頭,看累了,可以作為枕頭休息(如果有人向你施暴,它也可以作為武器自衛還擊,並足以砸昏對方)。


煌煌鉅著,其實故事很簡單:它描寫了建築師霍華德"洛克,與強有力的競爭者彼得"吉丁和報紙專欄作家託黑的鬥爭經過。


安"蘭德在本真意義上是一個哲學家或思想家,“小說”只是她“想說的話”的一種載體。那麼,在《源泉》中,她想說什麼話呢?


她盛讚“自我主義者”(Egoist)。這裡的“自我主義者”,並非是從世俗角度所理解的“自私自利的人”。他是一種具有卓越才能和強大精神力量的人;他不依賴於他人或社會而獨立存在;為了堅持自我,他不惜犧牲自我而敢於與大多數人甚至整個世界作對;他雖然創造了造福於人類的東西,但對人們的不理解(傷害),他不去爭辯,而是選擇沉默……安"蘭德欣賞說“我行”(I DO)的人。大多數高高在上的人,都喜歡說“你能行嗎”這句話。因為說這話人的暫時的成功和位置,所以,它嚇退了許多人——行也變成了不行。可偏偏就有人面對“你能行嗎”這句話,迎頭說“我行”(I DO)。他不光是語言上的巨人,他更是行動上的巨人——他最終是以有力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我行”(I DO)。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安"蘭德鄙視“二手貨“(Second Hander)。“二手貨”是沒有創造力的人,是精神極端貧乏的人,是依賴或剽竊他人而存在的人……可以斷言,“二手貨”不僅是社會的寄生蟲,還千方百計地阻撓社會的進程。


安"蘭德這些驚世駭俗的話,是能過她小說中的人物來呈現的。


霍華德"洛克是個“自我主義者”(Egoist)。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就在建築工地上做事。可以這麼說,建築方面的所有事情——從體力活到技術活——他都做過,並且做得相當棒。後來,他進了建築學院學習。快畢業的時候,他因不遵循“普遍的規則”,被學院開除了(他完全可以不被開除,只要他認錯)。為了生存,他來到紐約的建築界打工,可又因堅持自我原則,被老闆解聘。他只有自己開建築設計公司了。他的業務少得可憐。他只有在世俗的夾縫裡,討得殘湯剩羹,以維持自己巨大的建築理想。既便是這樣,那些“二手貨“(Second Hander)還是不放過他:處心積慮地設圈套讓他鑽。第一個圈套,讓他的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損失殆盡;第二個圈套是企圖粉碎他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建築理想——為了堅守這一點,他用炸藥把一座自己設計的而實際施工時已違背了自己初衷的重要建築摧毀了。那些“二手貨“(Second Hander)為此欣喜若狂,他們想定他的罪,以致於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在法庭上,他以自己雄壯有力的“真理”,使得陪審團宣告自己無罪。其實,他最後不可能會勝利的。這是安"蘭德讓自己筆下心愛的人物取得了勝利。女作家還讓自己心愛的人物的形象與眾不同:他有著桔紅色的頭髮,身材瘦削而堅硬。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華納德是“我行”(I DO)之人。貧民窟出身的他,經過奮鬥,成為了報業大亨,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他堅信,沒有錢砸不倒的人,不管是思想卓越的人還是美若天仙的女人。他遇到了霍華德"洛克。他的錢沒有砸倒後者。他把霍引為知己,世界上唯一的知己。可他畢竟為名利所累,最終他只能是一個“我行”(I DO)之人,而成不了一個“自我主義者”(Egoist)。


建築師彼得"吉丁是個“二手貨“(Second Hander)。他衣冠楚楚,高大英俊。可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他和霍華德"洛克是朋友。他靠依賴、剽竊霍而生存。他對霍崇拜得五體投地,可內心卻又對他憎恨無比,恨不得一刀把他捅死。因為他沒有思想,他的命運只是被更高級的“二手貨“(Second Hander)玩弄於股掌之中。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報紙專欄作家託黑是個“二手貨“(Second Hander)。他從小就是一個在肉體上有缺陷的人。因為瘦小無力,他知道自己該走怎樣的路:從思想上去發展。他果然成為了一個思想深不可測的人。可他並不以此來為人類造福,而是以此來控制“二手貨“(Second Hander),消滅“自我主義者”(Egoist)和“我行”(I DO)之人。他操作的方式是這樣的:以生花之妙筆和如簧之演講,統治人們的思想,從而得到權力,最後達到控制世界的目的。他是更高級更齷齪的“二手貨“(Second Hander)。


多米尼克是個“自我主義者”(Egoist)。她是建築商的女兒,自己的職業是記者。她是一個有著思想的美女。第一眼看到霍華德"洛克時,她就愛上了他,並允許他強姦了自己。為了把霍鍛鍊成一個更偉大更完美的“自我主義者”(Egoist),她先後嫁給了彼得"吉丁和華納德。當然,她最後還是和霍走到一起來了。安"蘭德在《源泉》中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多米尼克去建築工地找霍時,被告知他在建築物的最高處;多米尼克坐著升降機向上升著;她和霍站在了最高處,紐約在他們的腳下,世界也在他們的腳下。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安"蘭德的哲學觀點是“自我主義”是創造的源泉。可當時她寫好《源泉》時,有12家出版社拒絕了它。1943年,它終於得以面世。安"蘭德在《源泉》25週年再版序言中是這樣寫的:


“《源泉》之所以具有如此恆久的魅力,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它是對青年志氣的認可,同時它歌頌了人類的光榮,顯示了人類的可能性有多大。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數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實現人類的才能,而其餘的人都背叛了它。不過這並不重要。正是這極少數人將人類推向前進,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義。


【楊瑾專欄】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我所一貫追求的,正是向這些為數不多的人致意。其餘的人與我無關;他們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們要背叛的是自己的靈魂。”
60多年來,《源泉》以每年超過10萬冊的數量再版。此前,安"蘭德就看到了《源泉》的命運,因為她信維克多"雨果的一句話:“假如一個作家只是為他自己的時代而寫作,那我就得折斷我的筆,放棄寫作嘍。”順著這句話,我們想到一句話:在當代的建築界,誰不僅僅只是為他自己的時代而建造房子?可能這未免太苛求了當代的建築界。


當代的建築師誰是霍華德"洛克?


誰都不是!



安.蘭德的第一本主要的成功小說、也是她最暢銷的小說是1943年的《源泉》,她總共花了7年時間撰寫這本小說。小說曾被12家出版商拒絕,他們認為那太過智慧而違背當時美國思想的主流。

最後小說終於被Bobbs-Merrill出版公司接受,這主要是因為出版社編輯群中的一名成員Archibald Ogden大力推薦這本書(“如果這本書不適合你,那我也不是適合你的編輯。”),出版後獲得空前的成功。

《源泉》一書不只在美國、也在世界性獲得了勝利,帶給蘭德前所未有的名聲和財富。在出版後的第6年裡,這本小說已經賣出六百萬本,最後繼續保持每年賣出100,000本的紀錄。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