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用戶65969511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話出自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是一首充滿人生況味的五言律詩,原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而其中的“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之句,是這首詩中最具有哲理意味的一句。前半句寫天地之廣闊深遠,視角極其開放,思想也極豁達,後半句卻將鏡頭拉回,聚焦到眼前的小小草木上。大小之間的對比和錯位,讓人不得不探究人活於世,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與之相處?

而2020庚子年的春天,似一杯新茶,開水注入的剎那,茶葉被燙的跳起來,可正是這痛苦,造就了先苦後甜的一種況味。

迎著拂過鄉村原野的暖風,我從鑑江河畔回到了珠江河畔,開始去度過這個突殊的春天。每天小心翼翼的戴著口罩、進出小區測體溫,關注著這場波及全球的新冠狀病毒役情。晨早從半山晨練歸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念緩緩地在我內心流動。正常的生活和自由的呼吸從未顯得那麼重要。其實我不要什麼,只要早晨可以摘下口罩與家人去山頂觀綠,歸來可以在院子裡偷閒品茗,可以看得到陽光升起,可以看到月光清澈,信步庭院和小路,且聽風呤,於喧囂浮躁之中,尋求一份安然,我心已足矣。

一條大河寬兩岸、河畔萬物迎春生長。春雨綿綿之日,風搖花枝之時,我總愛在珠江岸邊散步。每每樹下聽花落之聲,其寂寥惆悵之意,尤難為懷。庚子年的春天,因為新冠狀病毒役情,春暖花開來得如此艱難。但是以前的春天,花開好的時候,其實我也沒空多看兩眼吧!人生在世,該珍惜時要珍惜,人生如夢,我投入的確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她。

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愛是山間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2020庚子年春天帶來的好事,我以為大體是沒有的,不過年輕時看不到的東西現在可以看到了,不明白的東西現在弄明白了,這些還是讓人感到有所得。這個春天雖不如願,然而一定要,愛著點什麼,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或許可以慶幸自己在一個變化的環境中認識了變化,認識到變化最核心的精髓就是與周遭和諧。想起達爾文的一段話:“自然界生存下來的,既不是四肢最強壯的,也不是頭腦最聰明的,而是有能力適應變化的物種”。我覺得人與變化的關係就是這樣。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但歸根結底取決於我們的免疫力。

2020庚子年的春天,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一路上你;這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這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歷經山河,且聽風吟,人間值得。在2020庚子年的春天,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這首充滿人生況味的五言律詩,特別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名句,讓我更深刻、更靈動、更理性的去思考人生,去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瑞坤朋友圈


經常有人詫異地問我,這麼多花草,你是如何照顧的?那得用多少時間和精力啊!得有多累啊!如果你這一生中,沒有一件事為之痴迷,那麼你是不會懂我的。但是如果你有,我便不必解釋了。讀書,講易,修行在乙丑運途,累並快樂著!同時期待下一運勢到來之際可以厚積薄發!

同樣買花這件事

從來也不需要為了節日而做

只是為百無聊賴的生活

增添上那麼一點小小小情趣

王陽明《傳習錄》裡有段著名的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撇除哲學命題不談,

我要慶幸自己還具有感知美好的能力。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今天有幸讀到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更好的詮釋了此刻的心情!

乾坤二字何其大,天地之間,越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越要懂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越要懂得俯下身,低下頭,在自然規律中順勢而為、借勢而進、造勢而起、乘勢而上!人生雖然剎那芳華,萬事萬物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誰也爭不過朝夕,贏不了歲月!

願歷經歲月洗禮的你我

仍能夠在紅塵歲月中修籬種菊,

在草長鶯飛的輪迴裡

期許歲月靜好,走過流年的山高水長,

嚐盡塵世煙火的你和我,

仍能用一顆無塵的心,守望生命如初的美麗。

………

附原文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花店小主聊易經


這兩句詩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意思是閱遍世間滄桑繁華,才更能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真的與他人共情,真正地與別人感同身受,真的做出大事。

我們可以通過兩個實例感受一下:

第一個例子是大政治家張居正。

張居正天資聰穎,十分早慧,但他步入官場後,只是個不懂事的愣頭青。對嚴嵩的一手遮天以及百官的懦弱忍無可忍,於是請病假回家,四處遊歷。在這個過程中,張居正不只遊遍了大好河山,也看到了人間真相。他知道有的大戶人家魚肉鄉里,他們的後代碌碌無為卻能享受一生榮華;而勤勞的百姓卻經常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子,穿不起衣服,甚至活活凍餓而亡。

再次回到官場,張居正變了很多,他變得城府深沉,明明是幫助徐階與嚴嵩相鬥,卻一次次騙過了嚴嵩一黨。在扳倒嚴嵩後,他又聯合馮保扳倒高拱,成為明朝最大的權臣。

但權傾天下的張居正依然記著水深火熱裡的百姓,並不像其他人只會玩弄權術,他積極改革,實行了“一條鞭”稅法,很大程度減小了百姓的負擔,改善了人民生活。

第二個例子是千古聖人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曾身居高位,也曾慘遭貶謫;他曾積極實行新政,也曾頹靡不振。他曾遊遍世間大好江山,也曾見過官場一切的汙濁黑暗,這一切不僅沒有讓他同流合汙,卻讓他更加記得以天下為己任,所以說得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一直記得體恤百姓,因此懂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萬事萬物,唯有經歷,方能超越。

沒有霹靂手段,難懷菩薩心腸。


樂道文化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這句話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的《礦一亭口占》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見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喜悅之情。

現實生活中的磨難誰都多多少少經歷過,純淨自然的心靈也有許多人嚮往,但並非誰都能夠注意到門前的小草今天又長了一對新葉,鄉下的瓦房頂上滿是好看的瓦松。

我感覺是,雖知道天命循環,仍然憐愛幼小的生命,就像,即使我有通天之神,跳出三界,可是看到身旁一株努力向上色小草,還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我吃過所有美食,還是會對著一串街邊的糖葫蘆垂涎





認修知行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語出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1],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喜悅之情。

詩句解釋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多麼溫柔的一句話呀!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草木之枯榮於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輪換於我之富貴能添幾何?生活之重擔已令人不堪負,又有何心力去關心草木是否變青、春花是否再發?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的意識被周遭的聲音裹挾著前進,情趣被“務求成功”的價值湮沒,“情懷”二字,抵不過一紙房產證的份量。即便我十分喜歡這份“草木之心”,但不敢輕易去評價其價值和意義。這份對草木的憐憫太過沉重,有關人生之樂趣與價值,出發於宇宙觀和美學觀。


奇正國學


看到了天地之大,奧妙無窮,難以參透,領悟到生命的渺小與無奈,面對廣博的宇宙,人就是一草,面對永恆的規律,人無力改變什麼,但無需氣餒,依然要對生活、生命充滿熱望。就像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執著的熱愛它。哪怕一路荊棘,也要認真地走下去。


靜待花開love


舉一個例子:“雖高居廟堂,卻也知民間疾苦”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這句話是別人形容汪曾祺的。ps:張佳瑋在一個回答中這樣描寫汪曾祺:“骨子裡,江浙讀書人其實都是汪先生這樣的。不求顯貴,不想刻薄人,只想平靜溫柔的享受生活,享受生活裡的美好事物。汪先生骨子裡,還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喜歡規矩,他喜歡自然純淨。”你理解中什麼是“草木青”呢?如果是指經受磨礪後純淨自然的生活和心態,那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麼?

不諳世事的滿腔熱血是廉價的,洞察了世間艱苦醜惡之後依舊堅持的理想主義才有真正的價值。

單純懵懂之時的善良是幸運的,被人傷害遭人欺辱之後依然願意熱情善良,才是可貴的。


自強不息sy


乾為天,坤為地,天地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唯獨自然真性情的人最可貴。


紫木雲杉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


咬文嚼字的文藝女青年


橫眉冷對千夫指,伏身甘為孺子牛。意味有點近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