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九佳原文及翻譯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九佳原文及翻譯


九 佳

河對海,漢對淮,赤岸對朱崖。鷺飛對魚躍,寶鈿對金釵1。

魚圉圉,鳥喈喈2,草履對芒鞋3。古賢嘗篤厚,時輩喜詼諧4。

孟訓文公談性善,顏師孔子問心齋5。

緩撫琴絃,像流鶯而並語;斜排箏柱。類過雁之相挨6。

[譯文]

河和海相對,漢水和淮河相對,赤岸和朱崖相對。白鷺高飛和魚兒跳躍相對,寶鈿和金釵相對。魚剛入水沒有適應環境而侷促不安,鳥的叫聲和諧悅耳,草鞋和芒鞋相對。古代聖賢崇尚忠厚之道,現在人思想活躍,談吐幽默。孟子教導滕文公"性善"的道理,顏回向孔子請教"心齋"的道理。輕按琴絃,奏出的聲音像兩隻黃營低語對鳴;一箏居中在前,兩邊依次向後呈斜邊排開,猶如飛行中的"人"字形雁隊。

[註釋]

1寶錮(音diàn):上面鑲有寶玉的金銀首飾。

2魚圉圉(音yǔ):此典出自《孟子·萬章上》。有人送了一條魚給鄭國的相子產,子產要手下人養在池塘裡,手下人將魚煮著吃了,回來欺騙子產說:剛放下去的時候,魚慢慢地繞著圓圈遊,過了一會兒就自由自在地了,一下子就遊得看不見了。圉圉,尚未舒展開來的樣子。鳥喈喈(音jiē):出自《詩經》,《周南·葛蕈》有“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小雅·出車》有“倉庚(布穀鳥)喈喈”。喈喈,象聲詞,鳥叫聲。

3芒鞋:一種草鞋,以芒草織成。

4《聲詩》“嘗”寫作“崇”,有注:“崇:原書作‘嘗’,義雖可通(通‘常’,經常),但不符合對仗。的要求。祝明本作‘崇’(推崇),與‘喜’對仗工整,據祝明本改。詼諧:風趣、逗人發笑。”

5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宋國到楚國去,遇見了孟子,孟子以堯舜為榜樣與之談論了性善的問題。訓,教育。下聯出自《莊子·人間世》。顏回(字子淵,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請教“心齋”的問題。師,名詞作動詞用,學習。心齋,一種排除一切思慮慾望、保持心境純潔安靜的心態。

6挨:一個接一個地排列。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九佳原文及翻譯


豐對儉,等對差,布襖對荊釵1。雁行對魚陣,榆塞對蘭崖2。

挑薺女,採蓮娃3,菊徑對苔階。詩成對六義備,樂奏八音諧4。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說鄭聲哇5。

天欲飛霜,塞上有鴻行已過;雲將作雨,庭前多蟻陣先排。

[譯文]

豐和儉相對,相等和參差相對,粗布衣服和荊條製做的頭釵相對。成行的大雁和成群的魚兒相對,榆關和蘭山相對。挑薺菜的女子,採蓮子的小孩,滿是菊花的小路和長滿苔蘚的臺階相對。《詩經》就其內容可分為"風""雅""頌",就其形式可分為"賦""比""興",這六個字即是六義。好的音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和諧。制訂法律條文的官吏感嘆秦朝法律太嚴酷,懂得音樂的人說鄭地的俗樂淫靡。大雁知道秋天就要到了,在霜降之前便飛離塞北;大雨將至,院前的螞蟻紛紛出動,排成隊匆匆往高處搬遷。

[註釋]

1荊釵:用荊棘的刺做成的頭飾,貧家婦女用。釵,頭飾的一種,可用來簪住頭髮。

2行(音háng):行列。魚陣:為魚麗之陣的簡稱,古代兵法中一種車戰的陣勢。根據《左傳》桓公五年杜預的註解,是用 25輛戰車斜排在前面,後面的步兵五人一組排在正面和戰車之間的空隙處。此處只用其字面上意義。榆塞(音sài):邊塞的通稱。

3薺(音jì):一種野菜,古人多在春天採摘食用,味道甘美。娃:女子的通稱。

4六義:據《詩經》的《大序》說,詩的“六義”為風、雅、頌、賦、比、興。前面的三種為詩歌的體裁,即國風(各國的民間歌謠)、大雅和小雅(周王朝王都的歌)、頌歌(廟堂祭祀用的樂歌);後面三種為詩歌表現的藝術手法,即鋪敘其事、借物比喻、借他物以起興。八音:古代的八種樂器,即金(鍾)、石(磐,音qìng,一種石制的敲擊樂器)、絲(絃樂器,如琴、瑟之類)、竹(管樂器,如蕭、笛之類)、匏(音páo,笙、竽之類)、土(壎,音xūn,一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吹奏樂器,大小似鵝蛋,形狀像中空的秤錘,上尖下平,頂上一孔為吹奏孔,前四孔後二孔可用於指按住或放開發出不同的樂音)、革(鼓)、木(柷、敔之類的木製的打擊樂器。柷,音zhù,其形像四方形的木桶。敔,音羽,其形像一隻伏著的老虎)。諧:和諧。

5鄭聲:春秋時鄭國的歌謠。儒家認為鄭國的歌謠追求享樂太過分,擾亂了正統的音樂,要除去這不正道的歌謠,所以《論語·衛靈公》說“鄭聲淫”,《論語·陽貨》說它“亂雅樂”,《論語·衛靈公》則說要“放鄭聲”。哇:指樂聲十分靡曼。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九佳原文及翻譯


城對市,巷對街,破屋對空階。桃枝對桂葉,砌蚓對牆蝸1。

梅可望,橘堪懷2,季路對高柴3。花藏沽酒市,竹映讀書齋。

馬首不容孤竹扣,車輪終就洛陽埋4。

朝宰錦衣,貴束烏犀之帶;宮人寶髻,宜簪白燕之釵5。

[譯文]

城與市對應,小巷與街道對應,破舊的房屋與空寂的臺階對應,桃樹枝與桂樹葉對應,臺階上的蚯蚓與牆上的蝸牛對應。曹操說前面有梅子而使士兵口中生津解渴,陸繢懷中藏兩個橋子帶給母親吃,孔子的弟子季路與高柴相對。酒店隱藏在落花叢中,書房外竹林幽靜。商朝孤竹君的兒子即使扣馬也勸戒不了武王伐商;東漢外戚梁冀專權,張綱埋車輪於洛陽都亭。朝中大臣穿著錦緞的衣服,腰間繫著用烏屋角裝飾的腰帶;宮女的高冠髮式,適宜插帶傳說中神女向漢成帝獻的寶釵。

△以上對句中,準、崖、絞、階、鞋、諧、齋、挨、差、娃、階、睦、排、街、蝸、懷、柴、埋等字,均屬九佳韻。

[註釋]

1砌:臺階。

2梅可望:此典出自《世說新語·假誦》。曹操帶部隊行軍,道缺水,士兵口渴走不動了。曹操就說:前邊有一個大梅樹林,結了很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聽說以後,口裡都流出了口水,因而堅持著走出了缺水的地區。橘堪懷:此典出自《三國志·吳志·陸績傳》。陸績六歲到九江拜見袁術,接見時看見座間有橘,便偷偷地在懷中藏了三個。告辭下拜時,橘子不小心滾出來掉在地上,袁術問他原因,陸績說:我想帶回去給母親吃。後來“懷桶”便成了孝敬父母親的典故。

3季路:又叫子路、子由、仲由,孔子的學生。高柴:宇子羔,孔子弟子。

4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孟子·萬章下》。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隱居周地之後,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他們認為這是以臣伐君,不合道義,攔在周武王的馬前勸阻。參見前注。扣,牽住(馬)不讓它前進。下聯出自《後漢書·張皓傳》所附的《張綱傳》。東漢安帝派遣八人巡視天下風俗吏治,其中張綱年齡最輕、職位最低。張綱剛出洛陽,就下車將車輪拆下,用土埋上,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意思是最大的奸臣就在都城洛陽,為什麼要到地方上去查那些小貪官呢?)立即上書彈勸當時官高權重的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梁不疑,朝野為之震動。

5烏犀之帶:上有黑犀牛角作裝飾的腰帶。白燕之釵:原注說,《漢書》記載,漢時修建招靈閣,有神女獻了一支上面鑲有燕子的髮釵。漢成帝賞給了婕妤趙飛燕。後來昭帝時一宮人不小心將其打碎,此釵便化為白燕飛去。今本《漢書》似無此事,但此典故流傳已久,唐人詩中屢屢提及,如劉言史《贈成鍊師四首》之四“當時白燕無尋處,今日雲鬟見玉釵”、張祜《吳宮曲》“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李商隱《聖女祠》“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薛逢《夜宴觀妓))“纖腰怕束金蟬斷,鬢髮宜替白燕高”,就都用了此典。


【聲律啟蒙】分段解釋之九佳原文及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