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是心學研究大師。從憑“心”而論,到良知“心”的與否,研究出一套揚善去惡“心”的意識形態反應。最為突出幾點有:“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和“心”知至善。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01“心”即理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知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陽明《傳習錄》答言。

儒家思想學說,是以天地為公平,公正規律,產生對人類社會意識形態反應來適應天地。形成“天人感應”這一哲學理念為基礎。而王陽明也是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聖賢學者。

為此,王陽明心學中的“心”為心靈本體的感知,產生出來意識形態認知反應。將玄妙的天理拉回並存放在自己“心”體內。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即可達到知善知惡的良知“心”,“心”就會順從天理“心”即理”。

02“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然。心一也。未雜於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王陽明《傳習錄》答言。

意思是,“心”只有一個是對的,沒有私慾是道心,有私慾時為人心。人心能夠達到純正就是道心,道心達不到純正也就是成了人心。總之,原本就只有一個心,不會出現有兩個心。

為此,從“天人合一”這一哲理為道規理念說明,人心因要合乎道心。否則,就是“心外無理”而形成“天外無物”來合乎道心,這才是真正的人“心”。本心之外沒天理,本心之外沒事物,不真誠就沒有萬事萬物。

所以,弘揚崇高德性,都要有思想的真誠,有思想真誠的行為,就會認知天下萬事萬物的本質。“心”就是人的本體和萬事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受理性和心理支配,得到統一,心靈就會安靜下來,不為外物所矇騙,人的智慧就會顯示來。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03“心”知至善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壽不貳,修身以俟,所以立命也”王陽明《傳習錄》引《孟子》答言。

意思是“心”是人的善良夲心,一個人能夠盡力擴張善心,就可以體悟出人的本性,就可以通曉天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保持善心而不使良心泯滅,有涵養的德性而不會墮落。堅持修身養性,做到心神坦然。在各種具體事物上探求最高的善,這就是至善“心”的本體。“心”就能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王陽明本人形容的那樣:“一切紛囂俗染俱不足其心,真有鳳凰於千仞之意”一切都是透明本心,胸中灑落,渾能天成,不假思議。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為此,用“心學”的思維方式,深度解析心學奧秘,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當今社會生活節湊越來越快,在無比緊張的生活和工作中,必將煥發出新的生機。

01,增強自信心

“心外無理”是一種促使社會中的每個人接受現實的心態,放棄對社會現實和對他人抱怨。做好自己的一切,人生就會很充實,拋開心外雜念,堅定自己的信心,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已的主觀能動性潛力。

端正了自己的心態,就不會受到自卑的困擾,遇到困難感到煩腦時就以“求理於吾心”來強化自己心胸,就不會產生自卑情緒而苦腦。

王陽明本人從百死千難中更加磨鍊出意志和胸懷,拋開一切恩怨,發揮其主觀精神,求得靜“心”。他深知心中有天理,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狀態,有了正確的良知。“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投入到生產活動中去,最終得到了朝廷的認可並重用。

要以王陽明本人一生的經歷為榜樣,將“心學”中的“心”即理思想,用到實際行動中去,一定會獲得事業成功。

02,心安理得

在現實社會中要“心安理得”當做一種求財處世態度,以“心外無理”行成自己的社會活動空間,去吸納人際交往求發展。

以誠信為本,心地善良去為人為事,更不能弄虛作假來謀求利益。當今社會上人們知善知惡的分辨能力不斷加強,有句流傳很廣的話“騙過了初一,也騙不了十五”,所以一定要在為善去惡的認知上,來追求自己合乎天理的利益財富而“心”安理得。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03,“心”平氣和

俗話說“和氣生財”,並不是單指做生意方面需要的和氣氛圍,而是還指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講究和諧相處。和諧就是人與人相互之間有一種相同的認識感,能夠共進退,相處默契。

“心”外無私是人類社會最善良的行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著善良“心”支配。就不會去算計,欺騙對方,那麼,人們生活處處充滿陽光,人的生存就會感到有意義有價值。

人活在世上,除了看到那些貪婪,痴愚,更會看到美麗,善良和寬容。應該要用寬容的眼光來觀察社會中人和事。就會釋放出自己平衡心態,就會不怨天憂人,過好自己的生活而快樂。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綜上所述

王陽明《心學》中的“心”,就是“心”即理,“心”外無理,“心”知至善的天理,是端正人思想的心,去除私慾之心,能夠引導人們處世,謀求財富而心安理得的心。

隨心而安,隨心生活,隨心自在,隨心去做。良好的心態就會使人笑對人生,坦蕩生活,知足常樂。

當然,慾望也是人的心,不過當人的心態平穩了,慾望也就消失了,而生活並不會改變,反而會更快樂,更美好幸福。

以心靈為根本,生存和發展就會有動力,就會用“心”去積極追求事業取得成功。

論王陽明《心學》中的“心”

總之

一個良知的“心”,帶來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同時也告訴人們一個真理,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積極而又冷靜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得幸福和財富。

只要人人有一個良知的“心”,將會使浮躁的心獲得安寧,浮華的心獲得沉靜,脆弱的心獲得堅強,驕傲的心變得謙遜,這樣一定會獲得美好的幸福生活,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發展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