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小東門街的星海灣大酒店,自1月29日“變身”指定集中隔離點至今,接待的隔離人員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疫情重點地區返(抵)並人員逐步轉為境外返(抵)並人員。近日,記者深入星海灣大酒店,探訪被隔離者的生活情況。

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採集咽拭子:“沒事,別緊張,放鬆點”

星海灣大酒店3樓、4樓是疫情重點地區返(抵)並人員、境外返(抵)並人員隔離區。

3月17日10時,杏花嶺區中心醫院兩位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拎著採樣箱,來到酒店3樓一房間。“你好,請開門,我們要採樣。”一位醫護人員邊敲門,邊向房間內的隔離人員說明來意。開門的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小夥子,太原人,在美國留學。3月16日,他一返回太原就住進了這家酒店隔離。

抽血和採集咽拭子是檢測和排查的重要環節。醫護人員將針頭插入小夥的靜脈血管,汩汩殷紅的鮮血流入採血管裡。“你好,請脫下口罩,張大嘴巴。”兩位醫護人員開始採集小夥子的咽拭子標本。由於採集咽拭子標本易引起被採集對象的劇烈咳嗽,“沒事,別緊張,放鬆點。”醫護人員一邊安慰小夥子,一邊重新採樣,並最終取得成功。

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居住隔離:環境舒適 溫馨如家

記者看到,被隔離人員一人一房間。每一個房間都配有獨立衛生間,水壺、水杯、有線電視、WiFi、椅子等一應俱全。從隔離首日起,這位從美國回來的小夥子或上網,或通過微信與家人、同學聊天,隨時能洗上熱水澡。

“在這裡,基本生活都有保障,環境、條件還是蠻不錯的。”小夥子對所處的環境感到很滿意,“如果有什麼需求,都可以通過房間內的座機呼叫總檯。”然而,他卻並不願太多麻煩酒店工作人員:“他們多來一次,就多一份危險。”

在另一個房間裡,六十多歲的李女士正在收看央視“戰疫情特別報道”。疫情發生後,身處疫情重點地區的李女士不再追劇,關心起了國內的疫情防控情況,並時常與家人打電話、嘮家常。

定時測量體溫、開窗通風、給房間消毒、報健康狀況……也是被隔離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李女士說,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有時還會上門抽查測量被隔離者的體溫。


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心理疏導:針對性疏導 消除心中不安

隔離14天,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挑戰,這樣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讓很多人煩躁過、不安過。為安撫好被隔離者的情緒,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了“星海灣觀察康復群”,由杏花嶺區康復醫院心理諮詢師,通過微信視頻指導溝通,做好安撫工作。

老家湖北、太原工作的陳先生在春節前夕,回到湖北與家人團聚。前不久,他從湖北返回太原,按照社區通知前往星海灣大酒店隔離。

起初,沒有症狀的他對隔離有些不理解。一位心理諮詢師在得知陳先生的情況後,互加微信私聊,講解我省疫情防控形勢以及隔離的必要性。陳先生才逐漸意識到,隔離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也慢慢開始習慣了被隔離的日子。

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每日三餐:葷素搭配 營養又安全

中午12時,星海灣大酒店廚房內,一位戴著口罩的廚師將涼拌豆芽、炒豆角、自制醬牛肉依次盛入餐盒之中,另一位廚師也正在將煮熟的麵條往一個個餐盒裡分裝。

10多分鐘後,廚師們將裝好的飯菜拎到大廳中的手推車上。送餐人員核對房間號和配餐份數後,上樓開始分發,並將飯菜一一放在被隔離者居住的房間門口椅子上。被隔離者聽到手推車離開後,開門將飯菜取回。

據瞭解,酒店為被隔離者提供的早餐有牛奶、雞蛋,以及八寶粥或小米稀飯等;午餐、晚餐葷素搭配,有面條、大米、饅頭等主食。“三餐飲食葷素搭配,每天不重樣。”星海灣大酒店負責人湯禮銘表示,酒店每天定好菜單,當天採購,現場製作和打包,確保被隔離者吃上新鮮健康的菜餚。

太原集中隔離點到底什麼樣?

隔離服務:如同回到家中一般

3月17日12時40分,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提前為即將入住酒店的境外返(抵)並被隔離者備好相關物品,包括體溫計、口罩、宣傳冊、噴壺、抹布等。同時,酒店工作人員為被隔離者備好了床單、被罩等生活用品,入住房間也已進行了全面消殺。之前被隔離者使用過的床單、被罩等用品,已被剪成條條縷縷,裝入垃圾袋,由環衛部門送往專業公司無害化處理。

3月17日12時54分,一輛載著境外返(抵)並人員的救護車停到了星海灣大酒店門口。“歡迎回家!”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侯彥一邊送上問候,一邊為他們測量體溫。隨後,他們將開啟為期14天的隔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