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上學?

jessica宣


為什麼要上學?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先從反面論證一下

可不可以不上學?

我的答案是可以,如果你能夠獲取足夠的知識,並且能夠學會一定的技能,是可以不上學的。

不上學並不是代表不學,和不認識字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拋開上學的這種形式,尋求別的途徑去學習,而不是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

那麼這樣的方式難嗎?

很難

因為我們終歸是要學習的,而學校的體系,目前來看是最好的。當然,隨著以後社會的進步,會不會有更好的形式出現,我們不敢說,但是就現在而言,上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如果不接受學校教育,那麼學習的任務就成了家長的了,而家長的水平不一,閱歷不同,這就造成了更大的差異。

上學的目的

我們上學的目的是為了學會知識,這是以前。

現在呢?

現在,我們不僅要學會知識,更要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學習道德理念,學習生存技能!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多維度,多方面的,系統的知識!

所以,我們是一定要上學的!自從誇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制以後,大部分國家沿用了這個模式,也是現階段被證明最好的模式!

所以我們一定是要學習的。

終極體驗

我們最終上學的目的,我們是為了能夠生存,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現在想從底層往上層走的話,上學是唯一的相對公平的道路,所以,我們是一定要上學的。


李知一二


我父親是挖煤工人,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就是長大後不要像父親一樣下井挖煤,這也是激勵我好好學習的動力之一。

從小到大看著父親的工作,真的很苦逼,而且不僅僅是辛苦。真的是血汗錢,小煤礦,經常發生事故,極有可能,就被埋在下面了,我爸有個工友就死在下面了。每個月三班倒,睡眠極其不規律。但我們這個地方還是會有很多男的去井下上班,為什麼?為了養家餬口,也只有下井,能掙四五千以上的工資,在這淮南個小地方,其他工作都養活不了老婆孩子,哪怕是辛苦,是危險,還是得下井,而且是下一輩子井。小時候,我老爸一直跟我強調,一定好好學,以後一定不要下井,否則一輩子就完了。

上學,你至少考個本科,考個大學,將來機會也會多一些,你至少可以參加專業考試,可以在本專業發展,或者考公務員。

當然,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這世界的遊戲規則在變,周圍很多東西我們都很意外,如果不學習,你玩遊戲能超越99%的玩家,那也可以,你也很優秀,但前提是你可以成為1%的頂尖高手。

喜歡我的朋友關注我哦,後面不斷更新視頻。


英語阿桂



我小時候是七十年代,當時學校規定是8歲才能上學。在我7歲的時候,看著比我大一點的孩子揹著書包去學校,我心裡特別羨慕,特別想去上學。

我們小時候要上學更多的是去找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嬉鬧,沒有學習知識的想法。一有時間就纏著媽媽帶我去學校玩,看他們在學校玩鬧、做遊戲,聽老師鏗鏘有力地講課。


長大了漸漸明白我們上學可以改變一個人。

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好環境,可以學習知識和技能,開拓我們的視野,變得有智慧;還能學習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知識和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好的工作,擺脫貧困;知識和技能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為國家效力,為國家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文化知識使我們變得有涵養,教會我們在社會上做人處事的原則。


現在歲數大了,更加懂得了上學的重要性,時刻不忘督促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學,多學知識,學得一身本領,可以報效國家。

如果我們不上學,現在能在今日頭條學習嗎?能結識這麼多朋友嗎?我們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嗎?

我們上學的好處太多了,根本說不完,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正在揚帆起航


為什麼上學!舉個很真實的例子,我姑姑和我姑父,現在幾十歲的人了,小時候我奶奶讓我姑姑去上學,就是不去,死也不去,後來和我姑父結婚了,我姑父也是沒怎麼上過學的,倆個人去集市上買東西,人家少找錢了都不知道,每次買完東西回家就問我表哥,看看算的對不對,100以內的加減法算的都不會,而且那個年代計算機都是很奢侈的東西,你說為什麼上學那?

我來自農村,家裡我是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其他的叔叔伯伯家的堂哥堂姐基本上,男孩唸完初中,在想念就去上技校,女孩唸完小學就不給唸了,讓出去打工,掙錢。

我深深的記得,小時候村子裡的小學,牆上標語寫的是科技為本,教育為先,最早的時候,教室牆面上還掛著鄧小平啊,劉少奇啊等等人的名人標語。

知識就是力量,沒有知識寸步難行,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就7個人,和四年級的學生一個教室,我們在教室的左半邊,四年級的學生佔右半邊。小學裡就兩個老師,最開始的時候就一個老師,老師既要教三年級也教一年級,上課下課都是一起的,前半節課教二年級,教完讓寫作業,然後下半節課教四年級的學生,讓他們上半節課預習,每天都是這樣上課,一直到我們上四年級的時候,下大雨,教室整個塌了,後來就整個搬到其他的村子上學了,人多了好多,三個村子的在一個學校。

上到六年級畢業,就有好幾個同學輟學了,再上初中的時候,我被爸媽送去了私立學校,其他的小學同學大多數去了鄉中,等到上完初三的時候,百分之85的那些去鄉中的都早已輟學打工去了。

現在我已經大學畢業一年了,在南京一個事業單位工作,貸款新買了一個小房子,回望那些小學和初中的那些過去的朋友,玩的好的一個小學同學,現在年年去北京打工,初中的一個好友初二輟學,中間學過廚師,學過電工,現在跟隨父親去跑了貨車,天天拉貨。

相比之下,我比他們沒有優秀到哪裡去,同樣的都是給別人打工,但是區別是很大的。

我曾經想過,同樣是掙錢,一個月工資4000算,有的人可以坐在辦公室,有的人卻在路上鋪瀝青。

為什麼讀書那,讀書可以讓一個人得到昇華,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培根講過的這句話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上學並不能給你直接的帶來什麼好處,但是他會給你開啟一個通往遠方的道路,在這條路上你怎麼走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在數學的岔路口選擇了轉彎,有的人在文學的岔路口選擇走下去,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但是不上學的話,你的路在哪裡?家財萬貫帶給你的只是直接的金錢,你可能連用都不知道怎麼用,你不知道金錢的意義在哪裡!


奔波的胖次


一、好的越好,壞的越壞,沒有所謂的觸底反彈

我有一個堂弟,00後,現在的年紀應該是上初二了,為什麼說是應該呢,因為他已經不去上學了,對於叛逆期情感豐富的孩子而言,為什麼一定要上學?這個問題他是如何都想不通的。沒人告訴你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到底能獲得什麼,現實中我也不會把水叫做H₂O。

我堂弟每天早上帶著小板凳出門,像正常上學的孩子一樣,但是學校裡沒有他的蹤影,因為手機被他爸收走,又沒有錢,就只能去遊戲廳或者街上看其他小夥伴打遊戲,小板凳是看累了坐著休息用的,我想想,我堂弟也算是個人才了!

對於他的事情我並不知道很多,只是知道我叔用了很多辦法,私立學校、心理醫生、網上尋找各類的教育大師尋求解決的辦法;最後的結果我堂弟拒絕和他爸有任何交流,連話都不說,教育問題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

沒人告訴我為什麼要去學校上學,記得小時候,爸媽帶著倆箱橘子去找學校的老師,為了讓我去讀了市裡的一所小學,我那年讀2年紀,教室還是燒炭火的,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炭火把我臉烤的熱熱的,動也不敢動,等著老師宣判是否能進入這所小學讀書。

別說什麼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那時候的我只是感覺爐子火太旺,烤得我臉疼!

小時候很調皮,不愛學習,老師佈置的作業從來不寫,第二天也不交,撒謊就說家裡沒筆沒紙;想想這樣的理由也只有當時的我才能說得出來,幾周後老師找我談話,問我為什麼不寫作業,我依舊撒了謊,老師說明天再不交就叫家長來!

小時候的我對母親來說是十分畏懼的,因為被打太多次,一聽叫家長,立馬虛了!從此以後三好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很感激那時候老師一句叫家長,他或許都不知道那句話改變了我一生。

沒有刻骨銘心的轉折點,教育還是棍棒來的最直接,恐懼是人性的弱點,也是激發潛能的導火索!從此之後,學習開了掛,滿分拿到手軟!

學習一旦形成良好循環,便不用過多的操心,至此之後我初中高中都是三好學生,爸媽基本在我學習方面很少操心,連小升初都是我自己拿著戶口本去學校報到的,學費回家問爸媽拿就好。別人的家的好孩子,估計說的就是我樣的。

二、成功靠的是大概率事件,賭神這種小概率事件只是故事

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要打有準備的仗,要做好最好的準備,有必勝的把握再去;這世界上不存在百分百的事情,只有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很多時候小概率事件被誇大,大概率事件無人問津;某某小時候學習很差,最後當了老闆;某某之前不好好學習,現在做了某領導;但我所知的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只是知道大部分大學同學在北上廣定居了下來。

我去參加小學同學婚禮,他學習不是很好初中輟學,沒有上高中,很早進入社會,婚禮父母操辦,酒宴上竟然有幾桌喝多了鬧事;此後我便很少去參加小學同學婚禮了。

少年不經事,你是等到老了再經歷嗎?和很多朋友聊起來,那些踏踏實實上班的人,總有很多理由說自己上班的好處,說你創業的很多不好。之前的我非要和他們爭個一二,後面我懂了,束縛他們的是自己不是環境。過了幾年,再聊起來很多上班族,覺得自己有了點積蓄,想去創業,但是害怕賠了身家,猶猶豫豫過完了後半生;對自己說這樣也挺好的。

是誰告訴你創業一定得要錢的!和許多白手起家的朋友聊到他們的創業史,發家過程驚人相似,被生活逼到死角,不是擺攤就是當跑腿的,之後一點點積累了財富,解決了生存,謀求發展之道。反觀一開始拿自己積蓄開店,開公司,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後面告訴自己不是創業的料,不了了之,這類人只是完成了自己想創業的心,而不是真想創業。

創業是個低概率事件;我第一次創業失敗,第二次失敗,第三次小賺 一點,第四次失敗;創業是個小概率事件,從來不是大概率事件,看看周圍的人,多少人上班多少人創業,社會規律亦是如此,難不成你比整個社會還厲害了?

避免小概率事件,人生會輕鬆很多。比如說遵守交通規則的人觸發意外的幾率遠遠小於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當房地產作為支柱性產業的經濟環境下,你步入房地產行業,獲得賺錢的機會就是大概率,整個行業都在賺錢的情況下,賠錢就是小概率;當網絡技術突破,互聯網迎來春天,進入互聯網產業賺錢就是大概率事件。

三、好大學不一定讓你成功,但至少不會失敗

我的大學班主任,是一個60多歲的老教授,被學校返聘做導師繼續育人;有一次在課堂上,老教授看到很多學生都在玩手機和睡覺的時候,他說,我知道你們都不願意學習,因為你們不懂為什麼要學習,可是我想告訴你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60多年的生活中,我看到的不是大學生畢業創業成功,也不是小學生後來當了同班同學的老闆,更多的是在更好的大學走出去的學生,留在來好的城市,有了好的工作,好的家庭,過著小資的生活;他們沒有那麼傑出,但是都過著比原來好的生活。

差距是從無形中拉開的,我和大學同學聯繫的最多,小學初中我已經基本沒了映像,甚至高中有很多已經記不清了,我曾在奶奶的箱子裡找到一本毛澤東語錄,上面第一頁寫著,萬事最怕認真二字,很多人憧憬著一夜發達,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卻連大學都考不上,嘴裡說這上大學沒用。那為什麼不順便考個大學證明下自己呢?

我不信什麼天賦,高考備戰三個月,我每週只睡14小時不到,每天4套卷子重複做;創業失敗,我連續三個月沒有一天在5點之前睡著過;沒人天生就擁有某些能力,都是後天學到的!或早或晚都得經歷!傳奇故事我聽多了,創業要比考大學難得多,連考大學這種目標都完成不了,就別吹牛說自己創業了!上學不是你的唯一出路,但是這是最簡單觸到你理想的捷徑!


1992鵬說故事


拿自己為例,開啟自黑模式,嘿嘿嘿!我是農村人,是農民的兒子,小學和初中都是在我們村上的,也就是說我在升高中以前沒有出過我們鎮,那時候沒有電視機、更沒有電腦(我記得那時候玩電子遊戲還是用的遊戲碟),那時候我的認知只是在我們鎮上,最大的能看到的地方是城裡(我們縣),還有我們的首都北京(首都是個什麼概念一無所知),呵呵!初中畢業後沒想過在繼續讀書,想和一起的小夥伴們一樣出外工地上工,是我的父親硬逼著讀了高中,見識了什麼是城裡,見識了城裡的花花綠綠。這些在外出打工時會看到,也能瞭解到,但是那會是讓人頭破血流的認識,不會有一個看不見的“軟蝟甲”保護著,對於城裡的認知由於這個“軟蝟甲”的緩衝,不會茫然無措,這是增長了見識一方面。

第二方面是學習了系統的思路,不知道看到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進行過和九年義務教育後未繼續讀書的小夥伴們對比(當然我沒有貶低的意思,我的小夥伴也有初中畢業後下學,現在自己做老闆),看待同一問題,角度、切入點和後續跟進總是有明顯的差別。

另一方面就是最重要的人文交流,話題重新回到高中前沒有出過鎮,和同飲一河水的城裡人交流都有差別問題,更何況是天南地北的中國人,以及歪果仁呢?上學教會了我這些,我瞭解了不同地嶼的方言,不同地域的人文(其實是皮毛),知道普通話是中國人通用語言並且會說了普通話等等!已到而立之年,雖然仍然還沒有出過省,但世界很大也很小,你說呢?

幾天前,和不惑之年的哥們兒幾個聊天,也談論這個問題,讀書有用嗎?討論最後仍然沒有答案,但我自己對於父親咬牙讓我讀書的事充滿感激!!!!


卉杜耳


我沒有孩子我不知道,不過作為一個孩子,阿爸媽媽老想讓我上學學習不同的東西,我是理解的,義務教育只是為了打基礎,興趣學習則是讓我更自信,小的時候可能不太理解,但是長大了,有一門學習之外的手藝,不只是交朋友,甚至工作,都帶來了好處。

不過說到底😳,其實我只完成了義務教育而已。。


-


“人為什麼要上學”?年紀輕輕不上學,你是要去工地搬磚,是在家裡混吃等死,還是要混社會?(題主你是認真的在問這個問題嗎?)


個人角度

1.個人知識、修養的培養

上學讀書,是獲得知識和培養道德、技能、審美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學校的教育在教授我們科學文化的知識的同時也有利於我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假設你有錢,但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別人只會在你背後指你“暴發戶”。沒有人會真正尊重“有財無才”之人。

2.良好朋友圈的初步建立

你上學了,所以你的朋友圈裡大多都是你的同學、學長、校友。哪怕你是個學渣,你至少還曾經認識過幾個學霸同學吧?

而你混社會,你的朋友圈大多都是混子,會有一個大學生嗎?你常年泡網吧,你的朋友大都是網癮少年吧?你在家務農,你的朋友大多就只能是農村種地的大伯大叔了吧?(沒有歧視意思)

3.上學是改變命運的途徑之一

“知識改變命運”,“寒門出貴子”,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對於家境貧寒或普通的家庭和學生,上學讀書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意味著家庭和個人命運的改變。

社會角度

1.學校教育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學校教育培養人才,人才創造新的學科知識,從而推動技術的革新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政治文化功能

學校教育是傳播和創新文化的有效途徑,有利於培養公民的政治和文化素質,也有利於政治人才的培養。

3.上學有利於社會穩定

如果人人都不上學,大家都整日在大街馬路上晃盪,這個場景不要太嚇人哦!

總之,不管從社會還是個人角度,不上學是萬萬不行的。不然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目的何在?


不懂小隊長


小呀麼小二郎,背起書包上學堂……



從何時開始,“上學”成為人生的一個必然階段,佔用人生許多最美好時間。每個人上學的時間長短不一,但在現代社會和大多數國家,大多數人應該在十年以上。按目前的常規學制,小學5-6年,中學5-6年,大學4-6年,碩士1-3年,博士 3-8年。如果你非常幸運,在一個學制較長的國度,而且立志做一名治病救人的高水平醫生,那麼你在身穿白大褂為病人崇拜之前,大概要先在各級學校裡修煉25年以上。按七歲上學,你正式開始坐診看病時,應該在32歲以上。這也成為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們面對醫生收入高這個“不公平”,卻能夠心平氣和地理解的主要原因。醫生並不是職業中的個案,許多職業都有類似的情況,你希望做一份專業性強,起點高一些的工作,那麼準備的時間一般就會長一些。



為了做一份工作,要先學習近30年,然後工作時間還剩下大約30年或更少。當然這如果和中國古代的儒生比較還不算太過分,畢竟還有二十多年的工作時間。假如你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讀書人,資質一般,運氣一般,現場發揮一般,沒有捷徑可循,那麼30歲是絕對完成不了學業的。

清朝就有過不少此類志存高遠,但時運不濟的考生,例如:康熙三十八年廣東老秀才黃章102歲參加鄉試;乾隆三十五年江西興安縣99歲考生李煒,三場考完未考中,乾隆特“賞給舉人”;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到70歲“古稀之年”才考中進士。乾隆六十年會試中,地方各省上報70歲以上考生多達122人,其中80歲、90歲以上,並考完了三場的考生有92人。美其名曰,“大丈夫奮志科名”。



為什麼要上學?古代那些皓首窮經的儒生,是為了金榜題名,為了出人頭地,為了光宗耀祖,為了治國安邦……但能如願者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只能是滿足於知書達禮。在當代的今天,人們投入如此長的時間於上學,到底為什麼?有沒有必要?得失幾何?

至目前,很多人讀書是為了改變命運,對於中下層出身,尤其是來自偏遠農村的年輕人來說,上學仍然是改變命運的主要途徑。但如果把改變命運僅僅理解為提高收入,上學未必是最合算的選擇,現在隨便到城鎮找一份工作,尤其是辛苦一些的活,都會比一個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生掙得多。因此,近些年來農村的輟學率居高不下,大多數人初中就止步不前了。上學是為了知書達禮,如果在古代還是部分事實的話,現當代社會中讀書多少早已經與“知書達禮”基本沒有關係了。



上學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就是為了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的確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讀了許多年後未必能找到一份心怡的工作,經濟上更是不合算。很多人給出國留學的人算過經濟帳,絕大多數人得不償失,當然經濟不是唯一的賬。如果是為了豐富知識提高素質,實事求是說學校裡學的好多東西於此幾乎無關,年級越高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越遠,那些時間和精力投入只是為了升級考試。還必須承認,一些人讀書比較輕鬆,作業、考試等都駕輕就熟,而另一些人天生不善於讀書,他們每天在教室裡聽課寫作業無異於遭罪,是對生命的極大浪費。



人類讀那些以後幾乎不會用到的書,學那些只為考試而學的“知識”,甚至有相當比例的人在學校基本只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卻投入了二十年左右的最好年華,到底值不值?到底有沒有意義?這恐怕沒有標準答案,在可預見的歲月裡,應該都不會有能讓大家公認的答案。所以,學校仍然在那裡,裡面仍然熙熙攘攘……


無中生有hz


為什麼要上學?我想從這次疫情談起。

昨天“美國人請來鍾南山”這則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北京時間3月12日19:0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醫院重症監護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重症監護方面的專家進行多方視頻連線,分享了我國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及疫情防控等相關方面的經驗。鍾老師先生再一次成為全民崇拜的偶像。在這場疫情說,鍾老師先生每一次行動,每一次發言都給人民帶來了生的希望,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科學家。除了鍾老先生,還有李蘭娟團隊,醫護人員他們用專業的知識、救死扶傷的勇氣,逆向而行的擔當詮釋了知識就是力量,詮釋了舍小家保大家的大格局,詮釋了什麼是大國公民應有的品質。

一場疫情照出了人間百態。相反,有的人,藉此機會,發國難財,倒賣口罩,藉機詐騙,吃相難看;有的人,散佈謠言,惡意編造,唯恐天下不亂,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那回答我們的正題,為什麼要上學?無論你是去學校,還是自學,學習路永不停歇。只要學習,我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可能成為下一個鍾南山,下一個抗疫前線的社區管理者,下一個雷神山、火神山的建造者,至少我們可以靠知識自食其力,成為一個不給國家拖後腿的人。只有學習,我們才能知道可為,可不為,要為,收穫眼界和格局。你是選擇貪圖眼前的便宜;甚至違反犯罪;還是成為一個在大是大非有自己判斷的人,成為一箇中國夢的實踐者,還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在學習的路上,你都會找到答案。只有學習,我們才有選擇的權利。有人靠知識,受到尊敬;有人靠體力,活得卑微。有人早已實現財富自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人,活下去,工作到半夜,無暇顧及其他。現實總是很殘酷,只有你成長到足夠強大,你才會有選擇的機會,而這一切離開不學習。

總之,孩子,如果你有夢想,想成為科學家,飛行員,醫生,建築師,或者只是想變得很有錢,那就開始好好上學,因為,如果你不讀書,你將一無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