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六十四屯是今天的什麼地方?範圍有多大?

燭光一點


江東六十四屯實際上反映了清朝時期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晚清腐敗無能的一種歷史見證。

咋聽這個名字會給人以錯覺,感覺好像與三國時期的東吳江東有關,但實際上它所處的位置大家應該感到意外,它在東北的黑龍江。



江東六十四屯是指黑龍江左岸,從黑河市對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始,往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對岸為止的一段土地。歷史上曾經有六十四個屯子的中國百姓居住,由此得名。實際上六十四個屯子未必是精準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不同的史書記載各有不同,但大家都默認六十四這個數字。



六十四屯原本屬於大清王朝的領土,面積大概約3600平方公里,歸璦琿都統管轄。而之所以這個地方能夠得到迅速的發展和崛起,就在於清朝實施的屯墾政策趨向鬆動,內地居民爭相來到邊疆開墾荒田定居為生,而這其中又以漢族為主。



原本江東六十四屯居民能夠保持穩定的邊疆生活,但是孱弱的大清帝國吸引了世界搶掠的目光,其中就包括與之相鄰的俄國。1858年5月28日,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在璦琿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其中規定,中國人在江東六十四屯享有永久居住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民享有永久管轄權,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但是中國在此地僅有治權並無主權。



璦琿條約這樣的條款,就為俄羅斯帝國下一步侵略佔領江東六十四屯打下了基礎。1900年發生義和團運動,清政府自身焦頭爛額,根本無暇兼顧東北形勢。於是,1900年7月17日至21日,沙皇俄國對居住在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進行了大屠殺。此次屠殺共造成2000多名中國人死亡。



根據清朝東北地方當局的統計,僅江東六十四屯居民“所遺房產、牲畜、糧食、犁具及資財器物,估計約值五六十萬盧布”。另一種估計為三百餘萬兩。總數不少於一百五六十萬盧布的損失。



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發生後,中國曆代政府同沙俄、蘇聯政府進行過多次交涉,要求歸還這片領土,但由於各種複雜原因的限制,交涉均無結果。現在的江東六十四屯屬於俄羅斯聯邦阿穆爾州管轄。



說到江東六十四屯,這還真是個陌生的名詞

江東六十四屯本是中國的領土,清末時被俄羅斯侵佔,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前蘇聯劃定邊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承認放棄該地主權。但在臺灣,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地圖中,這一區域仍被標為我國疆域。

江東六十四屯,是指黑龍江左岸,從黑河市彼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端,往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彼岸處停止的一段土地

江東六十四屯面積3600平方公里《中俄璦琿條約》規則,我國人在江東六十四屯享有永久寓居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民享有永久管轄權,可是我國在此地僅有治權並無主權,後來俄羅斯這貨更是直接侵佔了此地,等到蘇聯建立,俄羅斯的底氣更足了,更加不理會中國需求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江東六十四屯,指的是原黑龍江東岸的六十四個中國村屯,範圍自精奇里江(俄稱結雅河)以南,到孫吳縣霍爾莫律屯對岸的一片土地。面積約有3600平方公里,該地區南北長約107公里,東西最寬處為45公里。

這一大片土地很早就是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唐代時設置渤海、黑水都督府對此地進行管轄,並對其徵收稅賦。明朝時此地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實施的管理比較鬆散。隨著清代墾殖的開展,江東六十四屯逐漸形成。

清代的六十四屯是由早期的舊璦琿、腰屯、後屯等少數村屯發展起來的,屬璦琿副都統管轄。清咸豐年間,江東六十四屯共有44屯,其中滿族村屯16個,漢族村屯14個、達斡爾族村屯14個,人口總計為一萬餘人。

到了光緒年間,該地區隨著屯墾政策的鬆動,村屯增加到六十多個,內地居民大批來到江東建屯。六十四屯的居民都被編入八旗,都歸璦琿各旗營房管。各屯每年定期向璦琿繳納官糧,此地是毫無爭議的清朝領土。

1900年,遼東營口義和團號召聚眾抗俄,從此拉開東北義和團運動的序幕。接著黑龍江等地的團民紛紛拿起武器向沙俄猛烈進攻,沙俄的學校、教堂均遭到破壞。消息傳到俄國,尼古拉二世便以此為由出兵東北。

沙俄軍隊以保護中東鐵路為幌子,悍然出兵東三省。其中大部分兵力參加八國聯軍在京津鎮壓義和團的行動,還有一部分兵力則精心策劃並製造了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兩次駭人聽聞的大規模的屠戮居民的事件。

海蘭泡,原名孟家村,位於璦琿縣黑河鎮對岸,也是中國人時代居住的村屯。清咸豐八年,沙俄侵佔該地,將其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成為俄阿穆爾省的首府。1900年,當地共有四萬人,其中三萬人是中國居民。

沙俄軍隊進入後,在四日內進行了四次殺戮,有七千人被槍擊致使或被驅趕到黑龍江中淹死。與此同時,沙俄軍隊將屠刀揮向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短短几天時間,也有六千多居民被殺害。

同年八月,沙俄阿穆爾軍政長官格里布斯基宣佈:江東六十四屯已歸俄當局管轄,已經離開屯界內的中國居民,不準返回家園,其土地歸俄移民享用。就這樣,中國人世代在此地辛勤開墾出的土地,卻被沙俄佔領。

沙俄在佔領六十四屯之前的1858年,就以覬覦黑龍江東岸的這片土地。在沙俄艦船的威逼之下,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俄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璦琿條約》。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由中俄共同管理,但清政府未予批准。

“共同管理”也是清政府拼盡全力爭來的,沙俄之所以會同意,就是因為他們的移民需要原住民提供糧食,才讓其居留的,而且僅是“一段時間”。自從《璦琿條約》簽訂之日起,江東六十四屯就已註定危機重重。

之後,沙俄急忙向此地進行移民,三年時間移民數量達到一萬三千多人。大部分移民都是哥薩克和退役士兵,很少有農民。沙俄的目的很明確,六十四屯的糧食產量非常的可觀,移民主要保證軍事佔領外東北的需要。

1860年,在雙方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領土割讓給沙俄。對江東六十四屯的規定是,中國人在此繼續享有居住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有管轄權,但對此地不擁有主權。

(原先的海蘭泡,如今的布拉戈維申斯克)

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發生兩年後,清政府曾多次向沙俄交涉索還江東六十四屯,但沙俄卻以各種理由來搪塞,拒絕原住民返回六十四屯居住。到了前蘇聯時期,江東六十四屯被說成是中國的“租借地”。

蘇方從根本上顛倒了俄中對江東六十四屯的主權。六十四屯乃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開闢出的家園,理應在這塊土地上繁衍下去。普羅霍洛夫將沙俄霸佔江東六十四屯的行徑合法化,強行顛倒黑白。

1991年,中蘇劃定邊界時,我方正式放棄江東六十四屯的治權。江東六十四屯從此成為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一部分。


野史也是史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岸,與現在的黑河市隔江相望,同時又位於現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精奇里江)的南岸,與現在的俄羅斯境內布拉戈維申斯克隔河相對。

根據俄國人的調查,這一地區順江流長度為66俄裡,寬為90俄裡,總面積為1400平方俄裡。而我們一般認為江東六十四屯地區南北近150裡,東西70裡。這塊土地面積其實不大,土地上住著滿族、漢族和達斡爾族人,至1881年有中國臣民14000人,其中漢人為主,有8600人,滿人4500人和達斡爾人900人。

長期以來,江東六十四屯的歷史問題就是中俄之間的一個懸案,這問題首先是一個條約問題,後來又發展成為了戰爭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解決,也歷盡了艱辛。

1858年中俄簽訂了《璦琿條約》,重新規定了中俄兩國的邊界,將黑龍江左岸地區強行劃給了沙俄,但同時又規定“黑龍江左岸,由精奇里江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這樣以來,就又在黑龍江左岸劃出一塊地方歸清朝所並管轄,由此就出現了這個“江東六十四屯”地區。這一地區的歸屬及管轄權本已通過此條約言明歸清朝,然而繼《璦琿條約

之後,1860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在劃界之餘又規定:“上所言者,乃空曠之地。遇有中國人住之處及中國人所佔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佔,仍準中國人照常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佔,仍準中國人照常漁獵。從立界牌之後,永無更改,並不侵佔附近及他處之地。”

這一紙規定雖未明剝奪中國人的管轄權及居住權,但是卻明顯地將我國對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權利弱化,同時由於在《璦琿條約》中也未對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界限做出明確的規定,從而為日後爭端留下了隱患。

在這之後,兩國也本可相安無事,但沙俄總是不老實,經常無理取鬧侵佔中國人的土地。為此,清政府在1880、1883、1889念安三次派人丈量劃界,與俄交換字據,以防侵越。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889年候補道臺李公鏞犁劃溝與俄分界的“犁界”,但是由於俄方阻撓,雖在清廷做出重大讓步的情形,“劃界”之事仍未完滿解決,給俄國尋釁留下了可乘之機。

1900年沙俄藉著鎮壓義和團之名,並趁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之機,聲稱“布拉戈維申斯克遭射擊”,出動大批軍隊屠殺了海蘭泡(布拉克為申斯克),製造了“海蘭泡慘案”,並大肆驅趕、屠殺江東九十四屯的中國屯民,將其完全佔領,進而又佔領了黑龍江右岸的我國東北地區。

1902年9月,中俄簽訂的《交收東三省條約》中第一條規定俄國“允在東三省各地歸復中國權勢,並將該地方一如俄軍未經佔據以前,仍歸中國版圖及中國官員治理。”據此,俄國應將歸屬黑龍江璦琿副都統管轄的家昂懂六十四屯地區歸還清朝,並允許原屯民返回江東居住。然而沙俄卻聲稱“凡離開我方河岸的中國居民,不準重返結雅江地區,他們的土地將移交與俄國移民專用,無恥的宣稱中國屯民是“自願離開的,不許中國難民返鄉,並大量移民俄國人佔據我江東六十四屯地區。自此,“江東六十四屯問題”由單純的條約問題上升至戰爭遺留問題。

沙俄雖然拒不交還我江東六十四屯地區,但中國政府一直未承認沙俄對此地區的佔有,至蘇聯建立後的民國二十四年(1935)止,中國政府就此問題曾多次與蘇聯交涉,但未有結果。

至19世紀後期,俄國不但通過《中俄密約》成功地攫取了在我國東北地區修建中東鐵路的權利,得以把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與內地相連,更在中國嵌入了一顆釘子,可以隨時入侵中國。更為重要的是沙俄借干涉還遼有功,強租了旅順大連港,不但在滿蒙地區獲得了新的橋頭堡,更是在這一地區站穩了腳跟。所以小小的一個“江東六十四屯

從此對它再無利用價值。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名政府後,一直無暇顧及中國的這塊領土,在1945年簽訂《中蘇友好條約》時,更是無能為力。在整個民國時期,這一問題未獲解決。

新中國成立後,鑑於中蘇兩國特殊的關係,很長時間以來未涉及領土問題、中蘇關係惡化之後,中方於1969年宣佈,在考慮現實的基礎上談判解決中蘇邊界問題。並不要求收回沙俄根據不平等條約割佔得領土。表明了中國準備做出重大讓步的動向。

至200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及中俄關於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確認了雙方相互沒有領土要求,並解決了邊界走向問題。條約雖未明確提及江東六十四屯問題。條約雖未明確提及江東六十四屯問題,但根據條約的劃界描述,中國未能收回這片被沙俄搶去的土地,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多少有些遺憾的事情。


江畔初見月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岸,與黑河市隔江相望,整個區域東西寬70裡,南北長約150裡。長期以來,中國居民在這片土地上耕作繁衍,逐漸形成了六十四個小村莊,故稱為江東六十四屯。屯中居住的以漢、滿和達斡爾族為主。據1881年的統計,江東六十四屯共有漢族8600餘人,滿族4500餘人,達斡爾族900餘人,總計有14000餘中國居民。
1858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割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原本江東六十四屯也在割讓範圍之內,但不知為何原因,俄國並沒有拿走江東六十四屯這片區域,而是依舊歸清政府管轄。然而,江東六十四屯的邊界一直未能與俄方明確劃分,為後來的爭端埋下了隱患。
1900年,俄國聲稱海蘭泡遭受槍擊。當時海蘭泡已被割讓給俄國,但仍有大量中國居民居住。俄國以此為藉口,在海蘭泡大肆捕殺中國人,製造了“海蘭泡慘案”。據統計,約有五千餘名中國人死於此次屠殺。
隨後,俄國又進佔與海蘭泡一河之隔的江東六十四屯,對各村莊進行了多次掃蕩。俄兵一到,往往將居民驅趕集中在一處,然而縱火焚燒。然後,又沿村焚燒、屠殺。最後,又將許多未逃離的中國人集中後,將他們驅趕至江中,大量中國人被淹死。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三千餘中國人死於此次屠殺。
1902年,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依據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仍為中國領土,准許原先逃離的中國居民返鄉。但實際上,俄國並未履行約定,依然霸佔江東六十四屯,並嚴禁中國人返回,還聲稱是中國人自願放棄土地。
自此以後,江東六十四屯便一直被俄國所霸佔。

鄣南煮史


首先要理解“江東六十四屯”並不是說這裡有六十四個屯,這只是一個地理名稱。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今黑龍江東岸,與現在的黑河市隔江相望,故稱“江東六十四屯”。同時位於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的南岸,與今俄羅斯境內的海蘭泡隔河相對。



清時“江東六十四屯”到底有多大,尚無定論。據俄國人的測量,該地區順江流長度為66俄裡,寬為90俄裡,總面積為1400平方俄裡。而我們認為一般認為該地區南北近150裡,東西70裡,總面積為3600平方公里。

《近代俄中關係之研究》一書記載,“江東六十四屯”居住著滿人、漢人和達斡爾人,其中滿族村屯16個,400戶,共3286人,漢族村屯14個,540戶,共5400人,達斡爾族村屯14個,280戶,共1960人,合計44屯,1220戶,共10646人。



而據民國時期吉東曾的考證,“江東六十四屯”主要有以下幾個屯,分別是:“嘎拉霍林(瑪林阿林)、河南新山屯、河北新山屯(斷山屯)、徐家窩棚、突勒、小橋子、周達阿林(圖達阿林)、都什鎮、東二溝屯、西二溝屯、烏拉伊米羅甫克、呼羅烏日、興隆山、曾家窩棚、後東山屯、老虎屯(老古托克家)、臧家窩棚、前東山屯、何家棚、姚家窩棚、關裡法屯、布爾多、哈拉爾屯、蔣家棚、大樺木林、布爾多、拉都、大四家子、莽奈屯、西普奇、小樹林(小樺林)、疙疸窩、馬列托克、四方林子、塔頭溝、馬蹄屯、黃旗屯、紅旗屯、藍旗屯、黃旗屯、太平溝、王家窩棚、何家山屯、尼託羅克霍(泥克吞霍格屯)、王家窩棚、荒山、解家窩棚、石頭泊子、姚家窩棚,吳家窩棚、同合達、南窩棚屯、老官林子、大泡子、託列爾哈達屯、前呼呢呼哈屯、腰屯、後吞、大礦子、外布爾多、烏帽麥(烏帕麥)、瑪爾屯、擺渡、白旗屯”。



最初“江東六十四屯”只有前胡尼胡哈、腰屯、後屯這幾個屯,居住著吳、姚、曹、徐、曾、何等幾個大姓,這幾個老屯是從清政府清剿雅克薩沙俄侵略者時設立的軍屯點發展起來的。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多,這幾個屯的土地再也不夠開墾,所以許多人就搬到其他有富裕土地的地方另立新屯。如此,一屯變多屯,六十四屯就這樣逐漸形成了。

清時,“江東六十四屯”屬璦琿副都統管轄,這裡“土地膏腴,人民勤農為務,年產諸糧,富甲全省”,是黑龍江中游最富庶的地方。當時各屯設有屯長,其中大屯還有副屯長,同時周圍五六個屯還會有一個總屯長,負責協調周邊屯的事務。各屯長負責處理本屯的一切事務,包括民事糾紛、徵兵徵糧等事務,當然如果屯長解決不了的事情,可直接過河交由璦琿副都統處理。



“江東六十四屯”每年要定期向璦琿繳納官糧。各屯每年秋收打完場封江後,把繳納的官糧送到璦琿入庫。同時“江東六十四屯”的所有居民,不論是漢族,還是滿族,亦或是達斡爾族都會編入八旗,如徐姓,他們一部分就編入鑲紅旗,另一部分就編入正白旗,每旗都歸璦琿各旗營房管轄。

此外六十四屯的所有壯年,到了十八歲每逢二、八月都要到璦琿城進行騎馬、射箭等操練。操練合格者就當“披甲兵”,其餘的作為“西單兵”(鄉勇)。而後,“披甲兵”到二、八月要進行各種操練,操練完畢,回家種地,戰時則要應徵參戰。



“江東六十四屯”曾屬於我國的固有領土,但是因清時,清朝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再加上清總是處於有邊無防的局面,所以最終被沙俄乘虛而入,最終被佔領。而當時沙俄為了合法的佔有這裡,沙俄在六十四屯做下了震驚世界的“江東六十四屯慘案”,這個事件造成了2000餘名無辜中國百姓被殘忍殺害。



民國後,因種種原因,六十四屯始終都未能收回,直至當代。現在六十四屯歸俄羅斯阿穆爾州管轄。


澳古說歷史


1900年7月20日夜,哥薩克騎兵揮舞著馬刀衝進一個叫做江東六十四屯的地方,他們見人就砍,直到將這裡的人殺光。然後,把村裡面的財務席捲一空,再放火燒掉村莊。這就是江東六十四屯在地球上經歷的最後一刻。據估計,江東六十四屯1萬多人口中,三分之二遭到了哥薩克的屠殺,得以幸運逃亡到江南一帶的人只有3000多。

江東六十四屯的位置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和結雅河之間,今天屬於俄羅斯聯邦共和國阿穆爾州的一部分。阿穆爾州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人口83萬,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重要的糧食產區,這裡生長了俄羅斯大約60%的大豆。

(紅色區域為阿穆爾州)

(圖中紅色區域為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南北長70多公里,東西寬40多公里,和內地一個縣的區域差不多大。由於當地氣候較為寒冷,這裡的農作物產出量比內地少得多,所以人口只有2000多戶,1萬多人。

這些人世代生活在江東六十四屯,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他們沒有想到1900年將會慘遭侵略者的大屠殺。

海蘭泡大屠殺

這得從海蘭泡大屠殺說起。

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妄圖將東北地區吞併,於是開始向這一帶派出了大批軍隊。同時,沙皇政府大肆宣傳種族沙文主義,叫囂向黃種人開戰,擊敗中國的言論。

在這一背景下,東北地區遭到了沙俄士兵的蹂躪。齊齊哈爾、寧古塔、哈爾濱等地均被攻佔。沙俄對東北地區侵略的同時,生活在外東北境內的華僑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當時生活在外東北一帶的華僑大約為20萬,幾乎被屠戮一盡。

以海蘭泡地區為例,這個地區被沙俄佔領後命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今天有21萬人口,當時人口大約為5萬),當地大部分都是華僑,他們在這裡從事各種工作使之成為外東北地區最繁榮的城市之一。1900年7月16日,上萬華僑被哥薩克騎兵驅趕到黑龍江邊,在這裡,他們用刺刀、馬刀將華僑殺死,並且對江中的倖存者開槍射擊,幾天之內數萬人被這樣殺死,逃到對岸的不足百人。

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在《中俄璦琿條約》中明確規定這裡是大清國土。但是,沙俄軍人對海蘭泡的大屠殺,導致當地人驚恐不已。於是,江東六十四屯的老百姓嚇得連夜逃亡到黑龍江以南。璦琿縣的駐軍趕緊派船隻來接應,但是船少人多,很多人來不及逃走。

聽說江東六十四屯的老百姓逃走,哥薩克騎兵連夜殺來,他們對江邊的人群使用排槍射擊,槍聲響過之後,不斷有人倒在血泊中。

除了在江邊屠殺,哥薩克還進入村莊搜索,凡是沒有來得及撤走的老百姓,都被一一殺掉,可以說殘忍至極。老百姓連土地都不要了,只想平安回到內地,誰成想殘忍的侵略者還是將他們殺掉了。

整個外東北地區的華僑經過這次殘酷的屠殺之後幾乎損失殆盡,代之而起的是沙俄從歐洲移民來無數斯拉夫人。於是,今天的外東北地區已經完全歐化了。

(以前的海蘭泡今天的布拉戈維申斯克)


以上


歷史風暴


江東六十四屯如今已經是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阿穆爾州的管轄。江東六十四屯的面積大概有3600平方公里,因為在黑龍江的左岸,又地處璦琿江東,所以稱為江東,從黑河市對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始,往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對岸處為止的一段土地,因為這裡以前有64個村子,所以叫六十四屯,在東北屯也就是村落的意思。

一說到這些就不得不說在近代中國最為屈辱的一段歷史了,中國失去了大量的土地,而其中沙俄就是侵佔最多的16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就包括江東六十四屯。

沙俄人一直對中國東北都是垂涎欲滴,一直想徹底霸佔整個東北,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沙俄損失極大,這個時候沙俄就把目光投到了中國的東北,侵佔了中國外東北地區大量的土地,這個時候的清政府也是沒有能力,更沒有勇氣去和沙俄打,在1858年的時候中俄簽訂了《璦琿條約》也是徹底把外東北地區割讓出去了,就包括江東六十四屯,這個時候江東六十四屯中國就沒有主權了,但是這個時候沙俄還是讓中國人繼續居住在裡,而且清政府有管理權,但是對這片土地沒有主權。而且俄國人還永遠不得侵犯。之後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又把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但是這些條約都規定:有中國人住之處,及中國人所佔漁獵之地,俄國人均不得佔,仍准許中國人照常漁獵。從立界碑之後,永無更改,並不侵佔附近及他處之地。

但是之後的清政府一步一步的軟弱,也是讓沙俄沒有了一點顧慮,開始大肆的侵佔中國的土地,在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沙俄又開始直接入侵中國東北,派遣了15萬人入侵中國東北,殺了大量的中國人,而這個時候沙俄早就把之前籤的條約忘了,也是認為這些條約就是一個阻礙,讓清政府繼續管理江東六十四屯就是一個錯誤,所以這個時候沙俄人為了逼迫當地的人遷出去,就開始大量的屠殺當地人,沙俄也是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上萬人被殺,當時的江東六十四屯就有2000多人被殺死。海蘭泡慘案又有上萬人被殺死。

沙俄基本上把當地的居民都殺死了,沒有殺死的也是隻能跑掉了,之後沙俄就宣佈:根據《璦琿條約》規定一直歸中國當局管轄的前滿洲外結雅地區(即江東六十四屯)及阿穆爾河(黑龍江)右岸為我軍佔領之滿洲土地,已歸俄國當局管轄。凡離開我方河岸的中國居民,不準重返外結雅地區。從此之後江東六十四屯就和中國徹底失去了關係。


中國歷史研究所


江東六十四是如今的黑龍江左岸,與黑河市隔江相望的一段土地,南北長度150餘里,東西長度80餘里,面積達到了3600平方公里。



近代俄國人侵略成性,他們做夢都想尋找溫暖的土地和出海口,所以不斷的侵略著周圍國家的土地。

17世紀時,俄國人曾經越過外興安嶺,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不過最終在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雙方劃分了各自的領域。

但《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沙俄政府依然不斷侵吞我國東北地區的領土。鴉片戰爭後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為了加速侵略中國領土,甚至成立了“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沙俄時刻關心著中國的戰局,企圖趁火打劫。1857年底,沙俄聽聞英法聯軍攻下了中國廣州地區,料想清政府無暇東顧,所以悍然出兵攻打璦琿城。並且要求清政府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全部劃分給沙俄。

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天津,揚言進攻北京。此時的沙俄看到清政府自顧不暇,所以步步緊逼,調集炮艦和大量俄國士兵圍困威脅清政府。最終清政府簽訂了與俄羅斯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



條約內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所有中國領土劃歸俄國,共計6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領土中,有一個地區成為了特殊地帶,那就是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是中國人的聚集地,1881年統計時擁有一萬四千多名中國人,其中漢族人口八千六百餘人,滿族人口四千五百餘人,斡爾族人口九百餘人。針對這一地區,中俄雙方議定,中國人可以永久居住於此,而且清政府也對此地享有永遠的治權和管轄權。

條約簽訂後,俄國人開始加緊侵略我國東北地區,移民數量也逐漸增多。這些沙俄移民大部分都是軍人,他們不斷挑釁中國百姓,侵奪我國百姓的耕地。甚至在1893年時,沙俄官兵入侵補丁屯,造成我國財物損失達到三百萬之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沙俄政府看準時機侵華,派出了十餘萬大軍分成五路入侵我國東北地區。首先在海蘭泡地區開展了殘忍的大屠殺行動,僅在7月16日到7月21日的六天內,沙俄軍隊便屠殺5000餘名中國人。

7月16日開始海蘭泡屠殺之時,沙俄一部分軍隊前往江東六十四屯。第二天凌晨,沙俄又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事後統計僅博爾多屯一地就殺害了上千人。此次事件共計兩千餘人被俄國人殘忍殺害,財物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從此之後,俄國人徹底攻佔了江東六十四屯。後來中國曆代政府雖然同沙俄、蘇聯多次談判交涉,奈何國力貧弱,種種複雜的條件制約,最終也無濟於事。


我是越關


說起這個地方,許多人還覺得心中充滿了遺憾。這曾經是屬於我國的土地,但現如今它是屬於俄羅斯。在清朝之前,這裡一直都屬於中國地盤。可是在1900年,慈禧和光緒帝這兩個人開始為了爭權,而鬧的國家是烏煙瘴氣。慈禧一心想要廢了光緒帝,重新找一個聽話又年幼的小皇帝。而就此時,義和團運動卻爆發了。朝廷中的兩位掌權者都忙著內亂,因此就對東北疏於管理。就在這時候,俄國卻突然派兵,使得江東十六屯慘案發生。



到了1902年,中俄兩國開始議和。清政府曾經多次派人去交涉,要求他們歸還這片土地。不過他們拒絕了,而且還憑藉愛輝條約,強制佔領這片地方。到了現如今,這裡就算是完全脫離了中國掌控,屬於俄國地盤。從地理位置上看,江東十六屯是在黑龍江的左岸,是一個和黑龍江遙遙相望的一片地方。



江東六十四屯,並不是說這片地區就有64個屯。這裡實際上只有37個屯,26個居民點。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其實就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泛指這片區域廣,周邊有很多屯子。這片地區的確還算挺廣,總面積已經達到了36000平米,而且這裡居住的環境還算不錯。大家也都瞭解,俄羅斯雖然土地面積大,但是適合人口居住的地方卻比較少。這也難怪,俄羅斯當初會強制佔領這一片地區。在1858年,清朝和俄國簽訂的愛輝條約裡,黑龍江的北岸歸屬於俄國,但因為當時江東十六屯裡面居住了許多中國人,所以這裡還是暫時歸中國管理。這樣的一個條約,明顯就存在了很多的不合理性。



俄國允許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暫時居住一段時間,並不是出於好心。當時俄羅斯方面的談判代表就曾經說:這樣做對我們不僅沒有壞處,反而會有很多好處。等中國人撤離以後,我們國家的人來到這裡,就正好可以用他們留下的糧食。所以說,他們的好心背後,其實是懷著深深的惡意。1902年,清政府曾經再一次和俄國提出了讓他們歸還江東六十四屯的要求,不過結果很顯然,他們依然沒有歸還。不過在那時候,中國依然沒有放棄這片土地,直到1991年,中國和蘇聯雙方簽訂了協定,從這時開始,中國才算是正式的放棄了這片土地的自治權,使其歸於俄國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