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縣市場監管局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助力椿農致富增收

大竹縣有“中國香椿第一縣”稱號,“大竹香椿”獲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一直是高端菜餚追捧的樹上蔬菜。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生意普遍不景氣,香椿交易遭遇“滑鐵盧”,大竹縣市場監管局採取“六個強化”措施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香椿銷售順暢、交易有序,助力椿農增收致富。

  強化資格審查。嚴格執行香椿收購市場準入制度,強化從事香椿收購人員的資質核查,嚴格審查其經營資格,堅決禁止資質不全的收購者入場從事交易活動。要求收購商販在收購地點的顯著位置公示自己的姓名、常住地址和聯繫電話,實行亮證收購,便於跟蹤管理。

  強化計量檢定。開展香椿收購計量器具專項檢定,對收購有關計量器具,包括電子汽車衡、天平、容重器等進行全覆蓋檢查,重點檢查在用計量器具是否準確可靠,是否存在擅自改裝、故意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等違法行為。對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張貼計量合格標識,對不合格計量器具責令停止使用。對儀器設備規範操作、日常養護、注意事項等積極開展服務指導,確保香椿收購計量器具量值準確可靠。

  強化價格監管。監督收購商販誠信定價,要求既不得壓級壓價、損害椿農利益,也不得抬級抬價、擾亂市場秩序,確保收購價格公平公正。要求交易收購商與椿農交易現收現付,即時結清,不準白條收購,不得折騰椿農。對擾亂正常收購秩序,特別是壓級壓價、哄抬物價、強買強賣、缺斤短兩、不及時兌付貨款等損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規案件要堅決查處。

  強化市場管理。進一步加大對香椿交易市場的指導監督力度,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在指定市場上設置統一的進出口,鋪設消毒地墊,要求所有出入市場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口罩、監測體溫,發現異常不得入內。安排專人負責定點值守,維護銷售、收購秩序,市場實行錯峰進入,流量控制,儘可能避免人群大量聚集。每日2次分時段對市場交易區、主要道路、衛生間、垃圾堆放點等區域實施地毯式消毒。

強化維權力度。充分發揮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的作用,方便椿農維權,全力解決椿農“投訴難、維權難”的問題,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現場受理投訴,對椿農的投訴、舉報做到及時受理、核實、處置、反饋。

  強化部門協作。加強輿情監測,及時與農業農村局、香椿產業協會、香椿發展中心等單位通報監管信息,形成信息共享,形成統一、協調、高效的監管機制,共同做好香椿上市銷售保障工作。

  據統計,全縣種植香椿10萬餘畝,鮮香椿產量達萬噸,產值突破3億元,香椿全產業鏈產值超5億元,種植戶人均香椿年收入3500元以上,扶貧解困30個貧困村1.8萬貧困戶5.25萬人,超過10萬人吃上了“香椿飯”。(李亞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