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少看到田英章寫小楷,是水平不行嗎?

驚龍軒


說到當今書壇的歐楷名家,知名度最高的首推田英章先生。雖然與代表主流書法的中國書協一直針鋒相對,關於田楷藝術水準的爭議也呈兩極分化,但是田英章先生在書法愛好者當中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

網上不時有人拿田英章先生的楷書與盧中南先生的楷書作比較,看看到底誰的歐楷水準更高,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多餘,也很不合理。應該說,田英章先生和盧中南先生都是當今書壇頗富代表性的書家,都以歐楷為根基,楷書作品各有千秋,難分伯仲。網上流傳著一些盧中南先生的小楷作品,書風瀟灑、雅緻,在歐楷的基礎上明顯糅雜了虞世南楷書的沖和,以及王獻之小楷的俊逸,讓欣賞者覺得神清氣爽、耳目一新。懂書法的朋友都知道,駕馭小楷的難度肯定比書寫中楷的難度大得多,因此就認定盧中南先生的楷書水準遠在田英章之上。

毫無疑問,一個以楷書名世的書法家,如果不擅長寫小楷,那一定是一大缺憾,也很難服眾。我們隨意就能看到網上流傳的田英章楷書作品,也時常看到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教學視頻,但是,的確很少看到他寫小楷,他的小楷作品更是難得一見。

其實,這是網友對田英章先生的一個誤解。早在40年前,20多歲的田英章先生就練就了一手相當不錯的小楷。驚龍軒這裡配發的幾張圖片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田英章先生書寫的小楷作品。順便說一下,田英章先生在寫這些小楷作品時,中國書法家協會都還沒有成立。

田英章先生有一個最為人熟知的身份就是擔任過國務院任命的高級書寫員,試想一下,如果小楷功夫不到家,如何應付要求極為規範的公文書寫?

很多人認為,田英章先生幼承家學,屬於津門歐楷世家,所以小楷應該屬於館閣體的範疇。就田英章先生當時的工作而言,致力於館閣體研習應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何況館閣體的藝術水準雖然飽受詬病,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不僅是田氏兄弟力挺館閣體,就連啟功先生等權威書家,也對館閣體的評價很高,其藝術水準絕非當今一般書家可以企及。

我們欣賞40年前田英章先生的小楷作品,完全不落現在田楷的窠臼。不僅有《靈飛經》的靈動,更有趙孟頫小楷的妍美,同時不乏魏晉小楷的雅韻,頗耐人尋味。正是憑藉良好的小楷功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硬筆書法熱潮席捲大江南北時,田英章先生稍加適應便成為了當時的硬筆書法名家。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田英章先生的不少硬筆書法作品和字帖,卻不知他還擔任過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和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在硬筆書法領域取得的成績絲毫不遜色於龐中華先生。

不管你們怎麼想,相比現在影響極為廣泛的田楷,驚龍軒其實更喜歡田英章先生40年前的楷書作品,尤其是筆畫、結體都有著豐富變化的小楷作品。現在的田楷儘管相當美觀、規範,卻因此捨棄了很多藝術內涵。看著田英章先生的弟子們書寫的楷書作品與他本人的作品如出一轍,雌雄難辨,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一些人稱田楷為“複印機”教學模式,更有人稱田楷為“美術字”,凡此種種,雖有偏激的成分,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田英章很少寫小楷,不見得就寫的不好,不見得水平不行,這樣的黑田老師也確實有點過了。田楷這些年爭議不少,喜歡田楷的把田楷捧上天,號稱壓倒歐陽詢;不喜歡田楷的把田楷批的一塌糊塗,說是誤人子弟。現在又有人從懷疑田楷過渡到懷疑田英章的小楷上面了。

田英章早年的工作是國務院的書寫員,這就決定了他的小楷不可能寫的不好,但是從藝術性方面來說,也確實差點火候。工作性質決定了田老師只能寫非常規範的字,甚至於是接近印刷體的字,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詬病的“館閣體”,這是工作性質決定的。

而後來,田英章老師開始從事書法的普及教育方面的事情,而對於初學者來說,你的字如果過於“藝術性”是對初學者不利的,人家沒法學了。因此為了適應書法基礎教育,必須要讓自己的字規範、簡單、易學才好普及。估計也是這個原因,我們看田英章老師的田楷,幾十年幾乎都很少變的。

而如果我們瞭解書法史的書友們就會知道,古代很多書法家,十年的時間書法風格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田英章的小楷繼承了他的中楷風格,然後又揉入了趙孟頫小楷的特點,相比較於他的“田楷”,田英章老師的小楷似乎還要靈動一些。但這樣的小楷還是缺少一些變化,缺少一點風格的創新,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不過與他的“田楷”相比,我更喜歡他的小楷多一點。

上圖是同為當代著名歐楷書家的盧中南老師的小楷,與盧中南老師的小楷相比較,田英章的小楷就顯得板滯了很多。

上圖是啟功先生二十多歲時的小楷墨跡,就這字當時還被他的親戚批評呢,不讓在畫上題款,跟他一比,我去,現代人沒法過了。啟功先生的小楷很明顯地是晉唐楷書的風格,還有唐人寫經的風格,這樣的小楷很耐看。而田英章的小楷略顯呆板,猛一看很工整,看多了也就視覺疲勞了。

所以,說田英章小楷水平不行這肯定不對的,在當今書壇來說也就是中規中矩,不能說是很好,但人家差不到哪裡去。

我是翰墨今香,只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與關注,感謝有你。


翰墨今香


田英章的小楷,實際上是用寫大字筆法寫小字而已,並不是純正的小楷書寫技法。即不是傳統古典的寫經體,也不是近代的狀元體。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一下他網上的寫字的視頻就知道了。單個字至少8釐米左右,有的超過10釐米。試想,以他的執筆姿勢和枕腕法寫小字,會不會很彆扭?

△圖為田英章書法視頻截圖

難以想象,這樣能寫小楷? 所以,仔細端詳他寫的小毛筆字,筆畫形質不夠精緻,線條沒有柔韌性,字形神采明顯不足,缺少俊逸娟秀、靈動活脫之感,與他的鋼筆字寫法基本上是一樣的!

說明他對毛筆小楷書寫技法沒有深入鑽研過,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難道不是嗎?按理說,既然是歐楷世家傳承人,他的小楷當中,應該有歐陽詢小楷《黃帝陰符經》的元素,或者是有《李譽墓誌》的元素才對。如圖:

▲歐陽詢小楷《黃帝陰符經》

▲圖為歐陽詢《李譽墓誌》

再來看看田英章的小楷、大楷,比較一下,似乎除了字體大小不同之外,風格上略有差別,而筆法、字法基本都是一樣的,全是歐的影子,看不出有誰的小楷基因。如圖:

▲圖為題主提供的田英章小楷(局部)

那麼,真正的小楷什麼樣? 請看王羲之《黃庭經》、隋人書《大般涅槃經》、鍾紹京《靈飛經》、趙孟頫《太極圖說》、文徵明《離騷》、成親王《赤壁賦》……如圖: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

▲隋人書《大般涅槃經》

▲鍾紹京小楷《靈飛經》

▲趙孟頫小楷《太極圖說》

▲文徵明小楷《離騷》

▲圖為成親王小楷《群仙l高會賦》

以上僅是幾個例子。想了解更多的小楷字帖,上〈書法欣賞網上〉搜尋。如圖:

或者購買下列資料,如圖:

小楷是楷書技法的源頭之一。即使不專門研究小楷,這些字帖也要時常讀一讀,最好能練幾個,否則,只練大楷(假大楷),肯定不行。

寫小楷的基本技法是: 指主運,腕虛枕,一次書寫兩三字。

作為書法愛好者,一定要清楚,毛筆小楷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書法系統。

傳統小楷字體約1~2釐米。毫無疑問,小楷是小字,但是,並不是把大字縮寫成小字就算是小楷了。

尤其是現代人寫的大楷字,本身就是偽造的大字“展覽體”,很多書寫技法尚在實驗中,並存在爭議。現如今的大楷,雖然取法是碑帖(中楷),其實是放大幾倍臨寫的,有些筆法動作並不是原作的,而被一些人嚴重的篡改了。例如《九成宮》當中,橫、豎、豎鉤的收筆法,原本一次完成的,很多人卻是在描畫……若以此法寫小楷純屬張冠李戴,胡作非為。

據我瞭解,當今書法界,很多初學者都不練小楷,起步入門就一直練習大楷,由於有些筆法動作不正確,導致後繼續發展受阻。諸如寫不了行書,寫不了小楷,究其原因是,筆法動作不兼容,致使筆性手法轉換不了。

以上是我的見解。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謝謝支持!

△圖為本人毛筆小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2bed937b41aa897e777fc3983d22bead\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話人是老鼠會是輕口出狂言的,他老鼠是偷偷的,暗暗的,他是公開的,哪有老鼠公開的偷吃,那麼你被他偷了多少呢?難道大眾喜歡讓他偷嗎?而且是相當的積極讓他偷嗎?若果是老鼠會,那麼你應該抓個貓團會來對付就是了,或是放點老鼠藥就能達到目的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是公平競爭的,有本事我也可組成丐幫創創天下,沒殺人放火就可行了,反正對社會對家庭有貢獻何樂而不為呢?起碼人家能興起推動繼承傳統歐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不作為的人還在旁邊講不是,行五十步而笑百歩而已!黑人的心裡是不必要的!巫篾是不成立的!


陳曉2012


老田擅長中楷,大字小字都能寫但不擅長。盧中南最擅長小楷,已爐火純青


追古堂


年輕時期的田英章寫小楷不輸盧中南,只是現在他的這個身份寫幾個大字就能日進斗金了,每天寫這些字就夠了,自然小楷就不怎麼寫了。


在塔下用嘴嘴


田英章小楷字2o多歲時就不錯了,但至今沒進步,這是因為出手不高,是用大字的筆法寫小楷,而且慢到級致,自然無行氣丶書卷氣,是傻美人。小楷日書萬字,章法要求極高,不拘一格,是為上品,趙體便是!英章拘謹慎微,性情使然,此生難為了

!噗嗤!


高地38


田老師的貢獻在於為孩子們提供了書寫規範字的入門教材,他的字上升不到藝術的高度。書法界館閣體儘管飽受詬病 ,但沈度黃自元的字嚴謹之外還是才情畢現的,田楷卻是如同嚼蠟!

尤其田老師老鼠會般的營銷宣傳模式,甚至囂張跋扈的某些言行更是令人極為反感和不齒!





煮雲吹月


小楷讓跪筆彈鋒沒有施展空間 太小了跪不下去啊 不跪又寫不出來 乾脆不寫 美其名曰 大筆寫大字 大人辦大事


弄個名字就是很難


人家二十多歲時小楷就非常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