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委:購買汽車需牢記三點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已經成為普遍的大眾消費。但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也頻頻出現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主要集中在汽車質量、合同以及售後服務等問題。在此,江西省消保委提醒:

一、多對比,綜合瞭解品牌車型情況

消費者在購車前應提前做足相關功課,貨比三家,多渠道瞭解所中意品牌車型的配置情況、車型是否成熟、口碑、油耗、售後反饋等信息。購車需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宣傳車型,不要被部分不良4S店的虛假宣傳或促銷活動所迷惑。

二、留心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條款

消費者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要將購買車型、提車時間、相關配置、售後服務等內容在合同上體現。消費者在與4S店簽訂合同時,應留心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例如延遲交車、繳納保證金或指定消費等條款。部分不良4S店會利用格式合同“霸王”條款來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負擔。消費者如遇到捆綁購買車險、貸款方可享受優惠、強制店內上牌等非自願選擇服務要求要予以拒絕。

三、提車時不能疏忽大意

消費者在提車時,應檢查該車的車輛合格證是否存在抵押、合格證與發動機所標註編號是否一致、車身是否有明顯劃痕、重要部件的性能等信息。若發現存在問題,應立即向4S店提出。有條件的消費者可以請專業人士是陪同一起對車輛進行查驗,如存在質量問題,應拒絕提車。(供稿:江西省消保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