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瑞·達利歐的五步流程方法

追求成功幾乎是主流社會的共識了,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不管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仍在努力的中產階層,他們的目標就是成功。儘管成功的定義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具體標準,但從世俗角度衡量,賺更多的錢,獲得更大的事業,在大城市買房紮根,娶白富美,甚至是財務自由、時間自由。這些都是成功的標配了。

整個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過濾器,通過有效而穩固的運作機制,從人的出生開始,就把所有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隨著每個人的成長,接受教育,社會歷練,機遇,運氣,大環境等綜合因素的疊加,社會機器會不停地過濾篩選,但基本上,先天的階層屬性是相當頑固的,不說毫無可能,但個體很難撕掉先天階層的標籤,實現跨階層躍遷。能做到的,起碼是萬中唯一的了。

就這麼悲觀?也不用,雖然說階層躍遷非常難,但好在整個社會提供了足夠廣闊的空間,只要能處於所在階層的Top30,就一個人的一生而言,已經相當成功了。

問題是,如何才能成功?

《原則》一書的作者瑞·達利歐提出了一個五步流程模型,這是一個關於個人進化過程的五個步驟。如果你能把這五件事都做好,那麼成功幾乎是確定的。

談談瑞·達利歐的五步流程方法

第一步:要有明確的目標。

第二步: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並且不容忍問題。

第三步: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第四步: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第五步: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成果。

這五步是一個循環,一步緊扣一步,每一步都需要嚴謹對待,要按照順序來。五步之間是層層遞進關係,形成一個閉環,從設定明確的目標到踐行方案,整個過程有反饋,有診斷,也需要有他人評估,堅定地從頭至尾執行,這就是瑞·達利歐所說的「成功的訣竅」。

這五步,每一步就一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作者也說了,幾乎肯定不可能把每一步都做得完美,因為每一步都要求不同類型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而這些能力,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顯然不太可能。那該怎麼辦?

作者進一步提到,要保持謙遜。這個謙遜,既是對於他人,也是對於自己。

從他人身上學習,找到能幫你看清問題、處理問題的人,傾聽他們的意見;承認自己存在很多弱點,找到阻礙你成功的最大一個,認真對待,開放自己的頭腦,請他人表達看法,從而得出客觀的結論。一旦發現自己最大的短板,保持開放的心態,努力去踐行五步流程,成功就可以確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