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楊志自稱自己是楊令公的孫子,那麼他具體是幾郎的兒子?

眞愛壹丗


《水滸傳》是小說,裡面記載的人物大部分都是虛構出來的。英雄不問出處,楊志自稱是令公楊業的孫子,書中沒有具體表述他的族譜。具體是幾郎的兒子,這就更無從說起。



為了情節表達需要,所以作者這麼安排。

金聖嘆: 1、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家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2、魯達一孽龍也,楊志又一孽龍也。二孽龍同居一水,獨不虞其鬥乎?作者亦深知其然,故特於前文兩人出身下,都預寫作關西人,亦以望其有鄉里之情也。3既已這廝,則應削其官矣,仍稱之為制使、提轄者,所以深許楊志、魯達之為邊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於綠林,而非其自為綠林也。

《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鮮活的一百零八個藝術形象,人物性格各有千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楊志是三十六天罡之一,天暗星。天暗,寓意不詳,楊志一心想效力大宋,重振楊家將的風範,怎奈他命運多舛,天不相助,終究還是落草為寇。深一層的含義:楊志的蹉跎命運,和楊家一門忠烈相對比,更能喚起讀者共鳴,所以安排楊志為楊家後人。



張恨水曾這樣評價楊志:

若楊志者,將門三代之後,令公五世之孫,且復曾為殿前制使,願守清白之軀,顧一朝失所憑藉,乃至打點一擔金銀,求出身於高俅之門。更又屈身為役於蔡京女婿之下,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夫如是者何?非為怕埋沒了本領,不能得一個封妻廕子耶?噫!制使誤矣,古今天下,盜不限鑽穴偷牆,打家劫舍之徒。有飲食而盜,有脂粉而盜,有衣冠而盜,等盜也。楊徒知順水滸落草,玷汙清白之軀,而不知在奸權之門,亦復玷汙清白之軀。水滸強盜,蒐括銀錢於行旅,大名梁中書,則蒐括銀錢於百姓,何以異耶?於水滸則不願一朝居,而梁中書十萬金珠之贓物,則肝腦塗地,而為之護送於東京,冀達權相之門,乃祖令公在九泉有知,未必不引以為恥也。

宋朝廟堂亦非淨地,楊令公一門忠烈,楊志寧可護送梁中書搜刮的民脂民膏,也不願投身梁山,其愚忠之甚也,

張恨水說楊志是楊令公五世孫,這麼一說,也有問題。《五世請纓》這部戲曲裡,楊家一門五代,男女老少請纓徵邊,第五代楊家後人是楊文廣,他和楊志也沒有什麼關係吧!楊文廣家住河東天波府,要是楊志也是五世孫,那應該不會落魄至此。

小說演義之流,過於探究真元,未必就是讀書之要。通曉小說人物形象背後的寓意,以及作者情節安排的精妙,和表達效果,才是讀書的要點。


天蠍微醉


在《水滸傳》中,楊志自稱是:“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那麼到底他是楊幾郎的兒子呢?

一、肯定不是六郎楊延昭的兒子

楊家八個兒子,六郎楊延昭的名氣最大。楊志自報家門時,只提到爺爺楊令公而沒有提及自己的父親,可見,他的父親在楊家八郎中名氣不大。

二、應該是七郎楊廷嗣之子

先說楊八郎楊延順,他不是楊令公親子,可以說不是楊門之後,所以楊志絕不可能是八郎之子。五郎出家之前沒有子嗣,四郎延輝與北國蕭太后之女結婚,也不可能。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安,三郎楊延定,年齡偏大,不會有楊志這麼小的兒子。

楊七郎是楊令公八個兒子中,武功最強的一個。而且他算是小兒子,這和楊志的年齡很吻合。況且以楊志年少時中過武舉,說明他的父親,武功很高。這也證明了楊志及有可能是楊七郎之子。

總之,歷史上沒有楊志這個人,是小說杜撰出的人物,大家不宜深究。




超越1933202637212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自稱是五侯金刀楊令公之孫,眾所周知,金刀令公楊繼業有“七郎八虎”八個兒子,楊志到底是幾郎的兒子呢?

我們先看看楊令公八個兒子是誰: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義子)。



大郎楊泰字延平,曾隨太祖趙匡胤平南唐,因功封為忠孝侯,官拜代州節度使。

二郎楊永字延定,曾隨母親佘老太君掃北,因功被封為義勇侯,官拜代州觀察使。

三郎楊勳字延光,曾和二哥一起跟隨母親掃北,斬北遼名將陣前奪旗,因功封忠武將軍,官拜代州防禦使。

四郎楊貴字延輝。一杆菊花點金槍威震遼國,曾陣前立奇功,被朝廷封為明威將軍,官拜代州團練使。

五郎楊春字延德。掌中一杆獨角皂金槍,單槍匹馬獨踹遼營,生擒遼國駙馬耶律高,一槍戳死韓延壽。被太宗加封為宣威將軍,殿前步軍都指揮使。



六郎楊景字延昭。曾在銅臺關保王救駕,一杆蘸金槍威震邊關,是宋朝三關元帥,朝廷加封其為保靈侯,殿前指揮使。

七郎楊希字延嗣。一杆虎頭烏金槍出神入化,曾在銅臺關箭射遼國大將救駕宋主太宗。官封敏烈侯。

八郎楊順字延順。楊令公部將王錦的遺腹子,王錦因救楊令公殉難,楊令公收其子王順為義子,後改姓楊。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遼軍十萬大軍犯邊,在金沙灘這個地方,宋遼兩軍擺開了戰場,一時之間殺機四伏。

此時遼軍設下圈套,欲誑太宗趙光義前來商討退兵之事,然後伺機射殺太宗。



就在這時,楊大郎臨危請命願意代太宗前往,原來大郎和皇帝長得相仿。

二郎說“既然大哥勇闖虎穴,二弟願代八賢王保護大哥前往”。原來二郎和八賢王長得差不多。

其他兄弟也紛紛請戰前往,表示同生死共患難,老令公見兒子們都要去,於是對太宗說:“這樣吧,我帶著兒子們和1000精騎隨行保護,如果遼軍有什麼異動,就和他們拼個魚死網破,太宗准許。

果然沒猜錯,遼軍假議和真暗殺,大郎被遼軍射殺,二郎為救哥哥落馬被遼軍萬馬踐踏成泥。

楊家其他兒子在楊令公的帶領下和遼軍展開了激烈戰鬥,楊三郎不幸被遼軍的鉤鐮槍掃斷了馬腿,落馬被敵人亂刀砍死。



楊四郎在戰鬥中被俘,最後押往了遼國。

楊五郎和父親兄弟失散,人困馬乏落下馬,幸被被五臺山的老和尚救起,後出家當了和尚。

楊六郎和楊七郎分別衝出包圍圈回大營搬救兵,結果楊七郎被潘仁美射死了。

楊八郎被遼軍俘虜。楊令公和1000精騎皆戰死。

(回到問題上來),楊志生活的年代是宋徽宗趙佶當政期間,從太宗趙光義繼位的太平興國元年(976)算起,到宋徽宗趙佶登基的建中靖國元年(1101)為止,期間125年。

咱們假設楊志是楊家將年齡最小八郎之子,就算八郎60歲生下了楊志,(古代六十不死就活埋)到徽宗趙佶繼位時,楊志應該65歲。

但是楊志在丟失花石綱時,年齡不會超過30歲,無論如何也不是65歲的老人。這就說明一點,楊志根本不是楊令公的孫子,換言之,他不是某郎的兒子。



我倒覺得楊志有可能是某郎的孫子。

據後來有些演義或者戲曲資料顯示,楊志有可能是楊六郎的兒子楊文廣之子。這個說法倒有點靠譜的。


秉燭讀春秋


天目將彭玘、青面獸楊志、小李廣花榮和雙鞭呼延灼,都是將門之後,當然,像花榮、彭玘,他們祖上是誰,書中沒說,不過呼延灼和楊志,書中說過他們是呼延贊和楊令公的後人。

但是,呼延灼是呼延贊第幾代後人,水滸中沒說。倒是楊志,曾經說出自己與楊令公的輩分關係。

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水滸傳》

三代將門,楊令公之孫,這兩點很明確。另外,楊志還說過,自己是楊令公的嫡孫等。於是,很多人以為,楊志是楊令公的孫子。還常有人好奇,楊志到底是幾郎的兒子。但實際,這是個錯誤的看法。

楊令公,就是北宋名將楊業,他在宋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出征北伐時,力戰身死。楊志出場時,沒說年紀,但他說過“年紀小時”,說明此刻他至少是中年。楊志那段話,是途徑梁山泊,與林沖大戰後對王倫所說。假設他當時與林沖年紀相仿,那就是35歲左右。而那一年,大約是公元1114年。

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以及小說和歷史不同,所以時間可能有出入,但相差不會太多。

這麼看的話,從楊業戰死,到楊志初生,中間差不多隔了100年。即便楊志是楊業小兒子的小兒子,這時間相差也太多了。因為,就算楊業死時,幼子才初生,他也不可能活過100歲,更不可能在100歲還生了楊志。

即便把楊志的年紀再加大到40歲(這個年紀很大了),時間也還是對不上。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楊志並不是楊令公的孫子,他不會是孫子輩,至少也是曾孫輩,即孫子的兒子,當然,若是玄孫更合理。

事實上,楊志所說的“楊令公之孫”“嫡孫”,這裡的“孫”不能直接解釋為孫子。

翻開詞典會發現,“孫”字有好幾種解釋,一種是姓;一種是孫子,或者孫子一輩的人;但還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孫子輩之後,都可以稱為孫,比如曾孫、玄孫、來孫等等。

這樣的話,從楊業到楊志,中間隔了100年,但是還有三代,就比較合理了。另外,從宋太宗到宋徽宗,也經歷了5代皇帝,即使去掉平輩,那也有三代人。這也是一種側面證明。當然,最好的證明還是關勝。

正說之間,只見神行太保戴宗到來報說:東京蔡太師拜請關菩薩玄孫蒲東郡大刀關勝,引一彪軍馬,飛奔梁山泊來。——《水滸傳》

關勝距離關羽都已經過去九百年了,這裡卻說是“玄孫”,顯然,這不是指曾孫的兒子,而是一種泛指。年代相隔太遠,所以用玄孫來代指了。楊志所說的“之孫”“嫡孫”也是,只是年代沒有那麼久遠罷了。

所以,楊志究竟是誰的兒子,這樣的提問就不太準確了。

楊志的原型,或許是以北宋末年河南鄧州淅川的軍官,十六歲因傷人而被充軍,後來又屢立戰功的楊志為原型,並不是真的楊令公的孫子。


自說文史


《水滸傳》中楊志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

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

首先,這裡的楊令公之孫的孫並不是楊志是楊令公兒子的兒子,而是泛指某一代後裔。

歷史人物楊業的兒子有楊延昭(原名楊延朗,即楊六郎,但是與演義中的說法不同,他實際上是楊業的長子而非第六子)、楊延玉、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等人,楊業的孫輩史書中比較明確的記載只有楊延昭的三個兒子楊文廣、楊傳永、楊德政,其中楊文廣最為出名,『其後子孫未有顯者』,也就是說,楊文廣這一輩以後的楊延朗一系後代官爵不顯,於是在史料記載中也就比較模糊,至於楊延玉、楊延浦等人的後代,史料記載中就更加不清楚。

清朝學者程穆衡在《水滸傳注略》——這是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考證、研究《水滸傳》的專著——中如是說:

楊文廣,字仲容,嘗為興州防禦使,卒於官。興州後升為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府。子孫流落關西,殆實事也。

程穆衡這麼寫是為了說明《水滸傳》的描寫有一些歷史的根據,然而,事實上,楊文廣最後一任官職並不是興州防禦使,而是去了河北,故而絕不是在漢中府(興州即今陝西省漢中市)『卒於官』,由此延伸出來的『子孫流落關西』也就並不能成立。

其實,根據《水滸傳》作者創作楊志這個人物的依據,判斷楊志是楊令公幾郎(哪個兒子)的後代可能本身就無從談起。

我們推測,《水滸傳》的作者非常可能將北宋末年出身『招安巨寇』的西軍將領楊志這個真實歷史人物原型與《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的楊志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結合起來塑造了楊志這個藝術形象,也借用了楊家將『忠而被謗』、『報國無門』的人物設定來渲染楊志的坎坷不順,從而進一步暗示了明朝思想家李贄在《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所感慨的道理:

楊志是國家有用人。只為高俅不能用他,以致為宋公明用了。可見小人忌賢嫉能,遺禍國家不小。

既然《水滸傳》中的楊志是這樣一個文學人物,恐怕沒必要去考究他是楊家幾郎的後代。


談古論金


楊志是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人物,這個人是個一心想當官的人,因為他要繼承祖宗基業,光宗耀祖,據他說他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

這樣一個武舉出身的人,做過殿帥府制使,失陷花石綱被革職,後來殺了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受到梁中書重用,當上了管軍提轄使。押運生辰綱被劫,無奈落草二龍山,後來三山聚義排名第17位,上應天暗星。

接下來在徵方臘的戰爭中病死於江蘇丹徒,皇帝追封他為忠武郎。這個結局,其實是很不錯的,既沒有被毒死,也沒有被打死,而是病死,死後還有皇帝的封賞,這基本上實現了楊志一生的追求——封妻廕子,光宗耀祖。

再看五侯楊令公,他是北漢的一員猛將,本來是跟著他父親楊信,在陝西一帶帶兵打仗,後來楊信派楊令公當時叫楊崇貴也叫楊重貴,到太原投奔劉崇,被劉崇收為養孫,於是改名劉繼業。

在這個戰亂的五代十國,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倒沒有受什麼影響,他在北漢三十多的戰功都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只是留下了楊無敵的稱號。

到了北宋一統天下,劉繼業也歸降了大宋,趙匡胤封他為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他便改回原來的名姓——楊繼業。

楊繼業就追隨宋太祖趙匡胤征戰,戰功卓著,升任雲州觀察使,但是在後來的戰鬥中,被潘美陷害,最後兵敗被俘,絕食而死。

楊老令公一共有7個兒子,其中最著名的是楊延昭,楊延昭的兒子是楊文廣,也是英勇無敵的好漢,這都是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所以像楊志這樣的小說人物到底和楊老令公有什麼關係,史書沒有記載。

不過從楊志的武藝和在戰鬥中的表現,的確很有楊家將的勇猛作風,楊家將的一口金刀八杆槍殺得遼兵魂飛膽裂。

由於楊老令公滿門忠烈,到現在山西代縣還有楊令公的後人,他們一邊守護著楊令公當年抗擊遼軍的邊靖樓,一邊守護著楊家將不怕犧牲、敢於鬥爭,保家衛國、堅貞不屈的精神。

楊志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傳說楊志是被朝廷招安的巨寇,可見楊志的勢力是很大的,是巨寇不是一般的小盜,很有可能楊志就是從梁山招安的。

不過近年來又有新發現,考古發現也證明了楊志確有其人,河南濟源就發現了一座墓葬,經專家對墓葬中的墓誌銘進行考古研究,確認墓主人就是楊志,他是王淵手下一員大將,兵敗之後王淵推卸責任,楊志被冤殺,不過後來事情真相大白於天下,皇帝又殺了王淵,給楊志平了反。

根據歷史記載,說楊志性情暴烈,勇武絕倫,連皇帝都曾當面誇獎他勇猛過人,他每次作戰都是當先鋒打頭陣,的確有那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英雄氣概。

其實,《水滸傳》中關於楊志的描寫基本是符合他的性格的,楊志的這種強悍戰鬥作風給楊家將爭了光,無論他是不是楊老令公的孫子都是好樣的!


小小嬴政


楊志是楊令公的孫子?是楊幾郎的兒子?這恐怕是無稽之談吧?楊令公的兒子們生活在北宋初年,楊令公的孫子卻活在北宋末年,這青面獸楊志該是百歲老人了吧?

太尉高俅向皇帝保舉呼延灼時,曾說:

“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就對了,呼延灼乃開國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

楊志也應該是楊令公的嫡派子孫才對。

至於楊志是楊令公的孫子,這有可能是施耐庵老先生的筆誤,也有可能是後世流傳的失誤。


用戶2394723182969王


《水滸傳》楊志自稱楊令公的孫子,如果不是青面獸的吹牛,那麼他只能是六郎、四郎、八郎之一的兒子,至於五郎,在五臺山削髮為僧,咱就不算了,那麼楊志最大可能是楊文廣的孫子!(忠烈楊家將宣傳畫)

怎麼變楊文廣的孫子了呢?不要怪小編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也不要怪語文邏輯是音樂老師教的,只能怪施老師丟了一句話出來,炸了地球一幫水滸迷。

“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

楊無敵雖然在戰場所向披靡,一把大刀砍得遼國將領脖子生冷,小兵膽寒,但不是神仙,早早就因被俘不食契丹一粒糧而殉節了,留下一干兒女。

  • 忠孝侯大郎楊延平(妻張金定),金沙灘一役左路將領,殉國。
  • 義勇侯二郎楊延定(妻雲翠英),金沙灘一役左路將領,殉國。
  • 三郎楊延安(妻羅素梅),金沙灘一役左路將領,殉國。
  • 四郎楊延輝(妻羅氏女),金沙灘一役右路將領,被俘後成為遼國駙馬。
  • 五郎楊延德(妻馬賽英),金沙灘一役右路將領,戰後五臺山出家。
  • 金槍將保靈侯六郎楊延昭(妻柴美容),金沙灘一役中路將領,逃回京城告御狀。
  • 敏烈侯七郎楊延嗣(妻杜金娥),金沙灘一役中路將領,搬救兵被潘仁美射死。
  • 還有義子八郎楊延順(妻姜翠屏)。
  • 二女八姐楊延琪;九妹楊延瑛。

楊業殉國986年,到宋徽宗趙佶至少百年以上,而楊志在《水滸》中大概二三十歲,並且其父母不是很有名氣的人,所以跟楊業的子女都不符合。

問題來了,楊志真是在吹牛嗎?

不一定!因為有個習俗被忽略了!那就是稱呼祖宗要諱上、諱名,楊志本來是被逼無奈才上的梁山,但心裡還是覺得落草為寇有汙楊姓,有辱父母遺志。

“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為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點汙了,指望把一身來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那麼,楊令公是指楊業還是楊文廣?

楊令公如果不是指金刀令公楊繼業楊無敵,而是指五候令公楊文廣,那麼一切就合情合理!

楊文廣(999-1074),楊延昭之子,曾為范仲淹所擢用

1、楊文廣也為候

真相差不多快露出水面,無論從時間還是官職,楊文廣就是楊志口中的“五侯楊令公”。

英宗曰:“文廣,名將後,且有功。”

楊文廣臨危受命修築篳篥城,由於當時條件限制,需要花費長時間,並且還要面對在的西夏人戰鬥來襲,這修築篳篥城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楊文廣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面對難題一個“聲東擊西”的策略搞定,明面宣揚修建噴珠城,暗地急奔篳篥,做好防禦,等西夏軍趕來,軍陣已成,楊文廣在旗下喝茶聊天。

西夏軍來犯,楊文廣直接出兵往死裡揍,順便追擊下,跟趕兔子似的,這下把西夏軍打得失了軍心,只好眼睜睜看著篳篥城巴迪而起。

篳篥城的建成,樹立起了防禦前線,宋神宗通令嘉獎楊文廣,並將篳篥城賜名通渭堡。

楊文廣繼續在戰場東奔西跑,到處救火,是宋軍拉風的老將軍。

宋朝廷後來將其調至河北邊防,任定州路副都總管,並升侍衛步軍都虞候

這就是五侯楊令公的由來!

2、楊文廣後人

楊文廣膝下四子,最有名氣的是小兒子玉面虎太平王楊懷玉,肯定不是楊志的生父。

楊志小時流落關西,肯定不是楊懷玉的兒子,誰有權勢還把兒子流落在外的?剩下三子。

  • 楊懷仁(楊公正)
  • 楊懷興(楊唐興)
  • 楊懷恩(楊彩保)

歷史在這裡嘎然而止,楊志是其中一人的兒子,但沒法考證了,因為完全沒有其他三子的後人的記載。

楊家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滿門忠烈”,楊志如是楊文廣的後人,沒有記載只能根據名字來猜。志存千里,保我河山,興我門楣,那麼只能落在“”字上,那麼楊志最大可能是楊懷興的兒子!也正符合了“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的光興門楣的說法。

根據時間和細節,楊志都不是某郎的兒子,其口中的“五侯楊令公”指的是楊文廣,而不是楊業,所以才造成了誤會。如果硬要說出楊志的父親,那麼我的判定也只能是一家之言,楊志父乃楊懷興,楊文廣之子二郎是也!


西遊夢紅樓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在梁山排座次中排名第17位。其相關精彩的故事就是楊志買刀,和楊志與林沖 、楊志與索超的精彩對戰。在書中,楊志自稱為楊令公的孫子。可以確定的是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代。

楊家將之後,大郎、二郎、三郎、均戰死北國。四郎被召為遼國駙馬,化名木易。五郎出家,六郎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三關元帥楊延昭。七郎楊延嗣未婚而死,卻留有遺腹子楊宗英,後娶妻子姜翠萍,有的書寫死在天門陣,有的書在十二寡婦徵西中也出現。義子八郎年紀應該更小,有個說法是他也被俘到北方,也做了駙馬,有的說不知所蹤。

楊家將演義裡,並沒有前三個兒子的子嗣情況,想來是沒有兒子的。四郎在北國生下了兒子,後來也認祖歸宗,但在天門陣也身亡。五郎也沒有描寫子嗣。六郎兩個兒子,就是楊宗保和楊宗勉。楊令公的時代是太宗時代,而楊志所處是宋徽宗時代中間隔著

真宗,在位25年;仁宗 禎,在位41年;英宗 ,在位 4年;神宗 ,在位18年;哲宗 在位15年,共104年。如果按20年一代計算的話,楊志不應該是楊令公的孫子,可能是曾孫或玄孫。按照楊家將演義記載,只可能是六郎或七郎的後代。其實都是虛構,也無從考證,徒增談資而。岳飛傳中楊再興也是楊家後代。


小心看世界


青面獸楊志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會有兩個,其一就是臉上那塊青色的胎記,這也是他綽號的由來,其二就是楊志賣刀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楊志曾說過他是大名鼎鼎楊令公的孫子,也就是他是楊家虎將的後代。

那麼楊家七將他是誰的後代呢?

楊志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書中楊志的原型應為北宋末年西軍一將領和南宋初年一大盜二人糅雜而成,這名西軍將領名楊志,跟隨童貫討伐遼國,不戰而逃,而那一大盜諢號“花面獸”戴白氈笠,與水滸中楊志形象比較吻合。而這些原型都沒有與楊令公扯上關係,而正史中對此方面也沒有記載,因為小說大多是虛構。

所以楊志是不是楊令公的孫子這個問題就值得考究了。

首先我們所熟知的楊家將大多是從影視作品或是民間傳說,戲劇中得知的,而這樣的楊家將其實和我們所知道的楊志都是屬於加工後的人物,已經和歷史中原本的人物產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水滸傳》成書於明朝,而我們所知道的楊家將傳說一般都是出自於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的《楊家將演義》,那麼二者隔了一個朝代,我們所瞭解了的就會存在一個誤區,因此我們不能從我們日常瞭解的楊家將中去尋找楊志的父親。

正史中的楊令公同樣也是有八個兒子其中包含一位義子,這八個兒子都有後代但是沒有叫楊志的。而同時目前在我們從楊家楊忠武祠中的《楊氏族譜》中查不到楊志這個人,但此族譜是六郎後人為主,所以只能排除他是六郎的兒子的可能。但是有一點最大的漏洞我們要注意到,《水滸傳》所描寫的宋徽宗年代大概是公元1119-1125年,而楊家將是北宋時期,楊業是死於公元986年,而楊志在水滸中出廠應該是三十歲左右,說明楊志是公元990年左右生人,而此時楊業已經死去一百年,那麼很顯然就算楊業死前一年還生了個兒子,到楊志出生的時候也到了一百歲,一百歲生下楊志,這可能嗎?

所以楊志是楊令公楊業孫子這一點肯定是不對的。

而這個可能有兩種原因造成了這個錯誤,其一楊志之所以冒充楊令公的孫子,是因為有這個名頭容易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出頭,畢竟將門楊家在宋朝的名聲還是很大的。其二就是原本《水滸傳》的作者想描寫的是楊志是楊令公的子孫後輩,後經筆誤或者誤傳以致到了今天演變成了楊令公的孫子。不過小說畢竟虛構內容過多,大家還是不要當正史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