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執筆:鄒漢玲

定稿:蘇子後

“養女兒就是要把最好的給她,把她寵成小公主。”

不知何時起,“公主文化”、“富養女兒”在有女兒的家庭盛行,殊不知,這樣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公主文化在中西方的不同表現形式

西方“公主動畫”

美國一位父親在網上曾經談論起中西方文化差異時很激動地提到,他非常討厭美國動畫文化代表“迪士尼動畫”中的那些“公主系”動畫(如白雪公主、睡美人、長髮公主等),因為故事情節中,經常把父母與親子關係描述得脫離現實。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在這些動畫中,要麼是女主角父母不幸離世,要麼是沒有履行為人父母的責任;要麼公主被惡毒繼母迫害,或被生活壓榨。

並且更讓人氣憤的是,裡面的公主都是單純天真的被傷害,然後等待著命定王子的解救(典型代表白雪公主、睡美人),少有反抗與自救,忽視女性的能力,弱化女性。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美國一所知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200名7歲前兒童生活在充滿“公主文化”的環境裡。最終發現,一年後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對女孩的影響尤為明顯,並有明顯的負面作用。

69%的女孩性格開始偏向“公主”動畫中的典型公主形象,說話輕柔,沒有攻擊性,對於理科學科不自信,排斥激烈運動。這說明“公主文化”開始禁錮女孩們的性格和思維,讓她們的性格變得大同小異,失去自己本身的性格和思維。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中國“富養女”思維

“公主文化”在中國的表現形式則是“窮養兒富養女”。

但其實很多人對“富養女”的理解還停留在物質上富養上。

這種經濟上的富養,指“一定要給女兒最好的”、“別人有的女兒也要有”、“女兒要什麼給什麼”等。

實際上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金錢觀和消費觀的形成,容易讓她們養成大手大腳和浪費的習慣,不懂得父母賺錢的困難,覺得一切東西都來得很容易,於是學不會珍惜。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錯誤的“富養”還表現在生活中對孩子的寵溺

女兒摔了立馬抱起來哄,碰到問題立馬幫她解決,將孩子當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真“公主”。這種形式的富養很容易讓孩子失去主見,過度依賴父母,不能獨立生活,遇見難題就退縮。

也就是說,大多數中國家長錯誤的“富養女”想法,實際上給女兒的性格以及三觀養成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結合中西方不同表現形式的“公主文化”,我們能夠發現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性格、思維、能力、自我認知的負面影響,很可能就毀掉孩子的一生。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而越來越多現實案例指明,00後可能是受“公主文化”荼毒最深的一代。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00後“公主病”爆發

“公主病”實際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願長大的大男孩)女版:

指一些女孩或女性自信心過剩,有顯著的自戀傾向,心理年齡小,自我評價超出現實,以自我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較差的表現。

或許是受之前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00後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公主病”人群越來越多,表現形式也更多。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1、以自我為中心、嬌氣

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碰到一些女孩十分“固執”,與人溝通、想事情辦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但別人都必須依著她,如果別人不贊同或不認可她的行為或思想,就是愚蠢的表現。

其實這只是一種自私的心理,基本源於孩童時期家裡人對其寵溺和過度的褒讚,讓她對自己的評價超出現實。

2、自信心過剩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然而對於公主病患者來說,她們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存在障礙,於是覺得自己非一般的厲害,誇張一點就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抓鱉”。一句話來說就是非常膨脹,但其實她們實則動手能力往往較差,可能連非常簡單的小事都做不好。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就算這樣,這些公主病人群也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出了問題就甩鍋給別人。

3、講話沒大沒小、可無遮攔

由於在孩童時期,家長過度寵溺,造成公主病患者只聽得進去誇讚,聽不進去批評和指責,同時她們自己在與別人交流時,感受他人情緒瞭解他人心理、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較差,因此缺乏溝通技巧,講話口無遮攔,有時得罪人或讓人感到尷尬都不自知。

其他還有驕橫、缺乏獨立精神、語言常為命令式等。出於上述提到的表現,公主病人群往往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人際關係更是十分緊張,很難擁有正常的社交關係。

“獨女戶”家庭注意:有一種“毛病”,已開始在00後女孩身上爆發

相信父母原本的想法應該只是想讓女孩變得更好,但無意中卻起到了反作用。中國有句老話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權衡好利與弊,“公主文化”的影響也不全然是負面的,比如西方表現形式的就可以讓女孩們關注到公主善良美好的品格,進而當成自己的榜樣;中國表現形式的會讓女孩變得更加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