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那點事兒:諸葛恪巧施妙計,兵不血刃收服山越人

諸葛恪是三國時期吳國權臣諸葛瑾的長子,而諸葛瑾就是蜀國丞相諸葛亮的大哥。諸葛恪完美遺傳了諸葛家的聰明才智,他從小就聰明伶俐、才思敏捷,年紀輕輕便在吳國有了不小的名氣。孫權聽說後,為了試試他的能力,便派他去掌管錢糧調度。因為這份工作要處理大量的文書,所以諸葛恪並不喜歡。他的叔叔諸葛亮聽說後,竟然專門給陸遜寫了一份信,言明諸葛恪並不適合管理錢糧調度。到底是自家的子孫,估計諸葛亮這封信肯定沒少誇諸葛恪,有了諸葛亮這位大佬的推薦,陸遜立刻稟告了孫權,將諸葛恪提升為帶兵的武將。

古人那點事兒:諸葛恪巧施妙計,兵不血刃收服山越人

影視劇中的諸葛恪

現在工作換成了自己喜歡的崗位,如果不做出點成績來,那豈不是打了叔叔諸葛亮的臉?於是,諸葛恪上書孫權,請求就任丹陽太守,並且誇下海口,要在三年內將丹陽內的四萬山越人全部歸化。丹陽境內山勢險峻,自古以來民風彪悍,尤其是山裡的山越人,他們不服地方政府管教,常年在山中游弋,而且時常出來劫掠百姓。當地政府也曾多次派兵圍剿,但是收效甚微。這些山越人因為終日翻山越嶺,早已練就了猿猴般的本事,官兵在山裡繞得暈頭轉向,還得時時提防山越人的偷襲。正因為如此,歷任太守都拿他們沒辦法。

如今,諸葛恪主動請纓擔任丹陽太守,在其他官員看來無異於自討苦吃。對那些冷言冷語,諸葛恪毫不理會,帶上行李家當立刻走馬上任。到了丹陽後,諸葛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周邊各郡的長官寫了封信,讓他們整理好防務,加強戒備,如果有山越人願意歸化,不要為難他們,並且給他們提供聚居的條件。緊接著他又分派下屬在各個要點阻防,但是不要主動與山民交手。

古人那點事兒:諸葛恪巧施妙計,兵不血刃收服山越人

三國局勢圖

看到這大家恐怕都是一頭霧水,可接下來諸葛恪做了一件讓人不禁拍案叫絕的事。眼看就到了稻穀成熟的時候,諸葛恪命令手下士兵全部出動,去收割稻穀,並且要求他們一粒糧食都不能落下。如今,山越人被困山中已有一段時日,手裡的存糧已經變得捉襟見肘,現在存糧所剩無幾,新糧又全部被官府搶光,繼續留在山裡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一些走投無路的山越人只能乖乖下山投降。

古人那點事兒:諸葛恪巧施妙計,兵不血刃收服山越人

孫權畫像

見自己的計謀初見成效,諸葛恪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願意歸化的人,都要妥善安置,即便是那些逃到外縣去的山越人,也不能隨意扣押。”命令發出後不久,長吏胡伉抓了一個名叫周遺的山越人。這個周遺本是一個惡賊,如今出山投降恐怕也只是他的緩兵之計,於是胡伉便把周遺押解到了諸葛恪那裡。估計胡伉也只是想在諸葛恪面前表現一下,順便在要點獎勵什麼的,可他萬萬沒想到諸葛恪竟然直接以違抗軍令為名將其處斬,就這樣胡伉稀裡糊塗地赴了鬼門關。

古人那點事兒:諸葛恪巧施妙計,兵不血刃收服山越人

在東興之戰中,諸葛恪力克司馬師,一時間名震天下(圖為影視劇中的司馬師)

山越人聽說胡伉違法被殺的事後,心中最後顧慮頓消,原來諸葛恪只是希望他們下山投降,並不打算追究他們的過錯。於是,剩餘的山越人扶老攜幼紛紛下山投降,最終諸葛恪僅用了一年就兌現了他的諾言。

除了那位死得糊塗的長吏外,諸葛恪收服四萬山越人沒有傷一兵一卒,僅靠計謀就解決了數任太守頗為頭疼的難題,其智慧足以讓人稱讚。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也是如此,與其拼命蠻幹,還不如認真想一想事情是否還有其它的解決辦法,只有找對方法才能事倍功半。

讀史可以明智,希望今天的故事能讓大家有所啟發,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