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鐘發射超萬發的近防炮,為何要用價格昂貴的鎢芯彈?

樊溢明


軍艦上的最後一道防線近防炮射速動輒五六千發甚至上萬發,而且30毫米鎢合金脫殼穿甲彈一發炮彈的價格就是將近1千元,也就是說,這個東西隨隨便便掃一輪就是幾十萬大洋。

但是幾十萬上百萬的近防炮炮彈的價格和動輒數以億計的軍艦,哪個更貴?


這跟日系車為了省油瘋狂減重有什麼區別?不都是用安全換油耗麼?

如果為了節省2000萬美元,而將數以億計美元的軍艦安危於不顧。

短時間來看,確實省了不少錢。但是如果戰爭爆發,一發反艦導彈僥倖穿過了遠程防空導彈與中程防空導彈的封鎖線。那麼接下來,戰艦就再無還手之力。

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扣這點錢怕是瘋了吧,更何況炮彈才多少錢?防空導彈價格那是以百萬為單位的,一發導彈就購買一大堆的近防炮炮彈了,所以要不要連導彈一塊取消了?


嘯鷹評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特別是在海軍艦艇上的武器更加貴,根據溫消息的報道稱中國新型的1130進防炮使用的鎢芯穿甲彈單價高達1000多塊人民幣,按照現在給出的數據來看,一分鐘能傾瀉1萬多發炮彈,平均每秒166發,每秒鐘就搭出去的炮彈價格就高達16.6萬元人民幣,一分鐘996萬人民幣,這個價格可以隨便在中國哪一個城市買一套房。那麼怎麼樣選擇價格更貴的鎢芯穿甲彈而不是普通的鋼質穿甲彈呢?

誠然,如果是使用普通的鋼製穿甲彈價格肯定沒有鎢芯穿甲彈那麼貴,但為什麼會選擇鎢芯穿甲彈呢?這鎢芯穿甲彈一般不是坦克進行穿甲的時候使用的嗎?為什麼進防炮要裝備這種炮彈呢?其實這主要是考慮到現在反艦導彈性能增強的原因,像以前的部分反艦導彈的末端突防速度都在音速以下,但是隨著科技的進一步增強,現在反艦導彈的末端突防速度最高可以達三馬赫以左右,為了適應在三馬赫左右的速度飛行單體的結構強度設計就必須加強,所以為了更好的對導彈進行破壞使用高性能的穿甲彈攔截效果會更好。

所以像現在中國使用的一般都是30毫米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而相對之下美國則是使用貧鈾穿甲彈,這種穿甲彈的穿甲性能要高於鎢芯穿甲彈。所以提高炮彈的性能就是為了增加攔截的成功率,畢竟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近防泡攔截不成功的話,那軍艦隻能成仁了。不過一般都是穿甲彈和高爆彈混搭,這樣的效果才會更好。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近防炮是艦艇最後一道防護網,所以必須想盡辦法來提高攔截效率,一旦被破防,艦艇將會遭受巨大打擊,輕則受傷,重則癱瘓喪失戰鬥力。



提高攔截概率的一個直接辦法就是提高射速,美軍的“密集陣”每分鐘射速4000發,只能攔截一倍音速的飛行器,而我國最新研發的1130近防炮每分鐘射速達到了11000發,所謂1130就是11根炮管,30毫米口徑。憑超高射速和先進的火控系統,1130近防炮可以有效攔截3倍音速的導彈。


但是,近防炮的有效攔截距離很短,雖然30毫米口徑彈藥最大射程可達5000米,但針對飛機攔截距離只有3000米,針對反艦導彈的有效距離只有2000米左右,也就是攔截時間非常短,一旦失手,後果不堪設想。近防炮必須保證一次性摧毀目標。

反艦導彈的前端是導引頭,打中導引頭不會立刻使其爆炸,導彈因為慣性仍然有可能撞到艦艇,所以近防炮彈藥得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目前主流穿甲彈都採用重鎢合金作為彈芯,鎢合金密度大,硬度高,鎢芯彈頭直徑只有彈藥口徑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穿甲能力極強,採用鎢芯彈頭的30毫米近防炮彈,有效穿甲深度可達50-70毫米,而且,近防炮高速持續射擊時,炮彈要承受很高的火焰溫度,鎢芯硬度大,不易變形,保證了射擊精度。



止水興波


鎢芯脫殼穿甲彈雖然貴,但是比起它用來保護的大型軍艦,還是便宜多了。

被軍迷稱為“萬發炮”的近防炮正式名稱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由於這型加特林原理的轉管炮最高射速為每分鐘11000發,因此得名“萬發炮”。

1130炮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艦載近防炮,沒有之一,超高的射速和30毫米口徑帶來的毀傷能力使其能夠有效攔截末端突防速度2馬赫的反艦導彈(沒錯,說的就是雄3),綜合性能好於美國的密集陣、俄羅斯的AK630等。1130炮目前廣泛裝備於我國航母、052D驅逐艦以及054A護衛艦上,成為我國主力艦艇在面對空中威脅時的最後一道防線。上圖就是遼寧艦上的1130炮開火瞬間。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為了保證毀傷效果,國產1130炮使用了昂貴的鎢芯脫殼穿甲彈。鎢作為一種高密度的金屬材料(密度為19.35克/每立方厘米),鎢合金不僅密度大而且硬度好,是製造硬芯彈藥的上好材料,僅次於貧鈾。但是,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鎢芯脫殼穿甲彈在擁有良好穿甲能力的同時,卻造價高昂。

我國1130炮使用的30毫米鎢芯脫殼穿甲彈的單價筆者也不得而知,但是參考我國向泰國出售輪式裝甲車的交易價格,其使用的30毫米曳光高爆彈單價已經高達110美元,約合人民幣770元,更高端的鎢芯脫殼穿甲彈單價應該在1000元以上。按照1130炮的射速,每秒鐘發射183發,一輛帕薩特的錢就瞬間就打完了。而攔截一枚反艦導彈一般需設計3-5秒鐘,一輛大奔就打出去了,真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至於說1130炮為何以如此高的射速還要使用這麼昂貴的彈藥,筆者想起一個多年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以色列前總理梅厄夫人時察軍隊狙擊手訓練時,聽說每名狙擊手一年要耗費成千上萬發子彈,覺得花費太高。陪同時察的軍官反問梅厄夫人:夫人您覺得您的生命值多少發子彈呢?雖然這篇文章有地攤之嫌,但是道理卻是很明顯,用在這個問題上也非常合適:脫殼鎢芯穿甲彈雖然貴,但是跟軍艦比起來呢?

現代反艦導彈都使用半穿甲戰鬥部,戰鬥部外層、頭部都包裹著一層鋼質外殼,以穿透軍艦後進入艦體內延遲爆炸,提高毀傷效果。由於近防炮對反艦導彈的攔截距離一般在3公里以內,如果只擊中反艦導彈的彈體,反艦導彈仍然能以巨大的慣性衝向軍艦,因此最好能擊穿、毀傷乃至引爆反艦導彈的戰鬥部才能確保本艦安全。為了擊穿反艦導彈由金屬外殼包裹的半穿甲戰鬥部,最好就是用穿甲能力極強的鎢芯脫殼穿甲彈。筆者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俄羅斯的AK630或者卡什坦近防炮攔截反艦導彈實驗,反艦導彈被擊中後仍然以原來的飛信軌跡飛行了很長一段距離,但是未被引爆。如果是在實戰中,這枚被近防炮擊中的反艦導彈有很大的概率仍然命中目標軍艦。

1130炮作為我國最高端的艦載近防炮,是價值數十億乃至數百億各型艦艇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失手,那損失的可就不是一輛帕薩特或者大奔了,孰輕孰重,不難選擇。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事實上絕大多數近防炮的射速都在5000發/分以下,歐洲的守門員近防炮系統主武器是GAU-8A“復仇者”30毫米七管加特林速射炮,最高射速只有4200發/分鐘,而美國的密集陣近防炮則採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槍炮管,射速在3000到4500發/分鐘左右,俄羅斯的AK630近防炮使用6管AO-18型30mm加特林機炮作為輸出,射速在3000發/分鐘。唯一超過萬發每分的是我國最強的1130近防炮,其射速可達1.1萬發/分,性能高居世界第一!


(歐洲守門員近防炮系統)

那麼射速這麼快的近防炮是不是使用的彈藥很便宜呢?還真不是!近防炮主要裝備穿甲彈、高爆榴彈、半穿甲榴彈等多型號彈種,而其中又以小口徑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使用最多。近防炮穿甲彈構造和坦克用穿甲彈基本類似,內部長杆式彈芯也多使用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材料製造而成。
(730近防炮裝彈)

(30毫米脫殼穿甲彈外觀)

相比於一體成型的普通高爆彈和尖頭穿甲彈而言,由於高規格的彈體材料和複雜的加工工藝,尾穩脫殼穿甲彈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目前1130近防炮上所使用的30毫米口徑鎢合金彈體尾穩脫穿彈,單發價格大約為1000元人民幣/發,密集陣和守門員近防系統則多采用貧鈾穿甲彈。貧鈾彈成本約為鎢合金彈的一半,但是考慮到物價和匯率因素,密集陣所使用的貧鈾彈價格應該與1130穿甲彈價格相差不多,甚至可能更貴!
(30毫米脫殼穿甲彈鎢合金彈芯)

1130近防炮射速每分鐘1.1萬發,每秒約183發單價1000元,也就是說一分鐘持續射擊能夠潑灑出去1100萬元人民幣,每秒消費高達18.3萬人民幣,如果真是這樣,那近防炮的花費是不是太高了點呢?
(730近防炮對海射擊訓練,看看地上的彈殼)

其實近防炮的攻擊模式和我們想的並不相同,近防炮因為有火控雷達自動進行搜索瞄準,因此可以迅速完成對目標的方位鎖定,所以只需要通過超高射速在指定空域形成密集彈幕就可以對空中目標進行有效攔截,不需要向老式防空火炮一樣連續不停地對目標進行跟蹤射擊。

(蘇聯卡什坦近防系統攔截目標過程,火控雷達指引,然後直接彈幕覆蓋)

1130炮通常是以長短點射的方式進行防空攔截,每次攔截髮射時間為0.1秒,也就是一次攔截只消耗約20發鎢合金穿甲彈,換算下來也就是說2萬人民幣而已,如果再算上穿甲彈與高爆彈的搭配混合使用,費用還會更低,相對於反艦導彈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單價而言,還是非常划算的!
(近防炮彈鏈通常穿甲彈與高爆彈組合裝彈)

那麼為什麼近防炮一定要使用昂貴的鎢芯穿甲彈呢?這主要是由近防炮的戰術任務決定!近防炮作為軍艦防空系統的最後一道屏障,攔截距離通常在3公里以內,所以必須確保在短時間內對來襲目標做到一擊必殺,如果不能在較遠距離將目標打爆,其彈體仍舊會因為慣性衝擊對軍艦造成較大損傷。而且現代反艦導彈和飛機通常都有一定的防彈設計,特別是像蘇24這樣的對地攻擊飛機擁有厚度十幾毫米的鈦合金防彈鋼板,只有使用穿甲能力達到30毫米以上的鎢芯脫殼穿甲彈才能做到真正的絕殺!


軍武吐槽君


近防炮用沒有裝藥的穿甲彈,其實是為了能夠更徹底地毀傷敵方襲來的導彈。

我國給730、1130近防炮配備的鎢合金APFSDS,給近防炮用APFSDS是世界上獨一份

美國的密集陣近防炮的Mk244彈藥,也是鎢合金穿甲彈,但是是APDS結構

052D 1130近防炮開火

近防炮使用穿甲彈頭,其實是吸取了高爆彈頭威力不夠的教訓。可能有人覺得奇怪,一枚30mm的高爆彈,已經相當於一枚機炮的炮彈的尺寸,這種炮彈1-2發就能打下一架戰鬥機,難道奈何不了一枚導彈嗎?為何還要上鎢合金穿甲彈頭呢?其實是因為對毀傷程度的要求不同。對飛機,只要破壞其發動機,擊毀座艙,或者打斷機翼,這架飛機基本上就廢了。軍艦要防禦的是導彈,在末端飛行時,導彈只靠慣性飛行,此時艦船相對於導彈幾乎是靜止的。也就是說,即便命中一兩發炮彈,也只能是讓導彈的控制功能失常,但是導彈的巨大動量是沒有辦法克服的,所以命中後導彈仍有一定概率會擊中軍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大家都知道,反艦導彈用的是半穿甲彈頭,如果之前近防炮的命中不足以擊穿半穿甲彈頭的藥罩,它的戰鬥部就依然可以工作,如果導彈被擊中後依靠慣性砸到軍艦內部引爆,近防炮也就白忙活了。這就好比二戰時期,神風特攻隊的飛機已經被小口徑高炮多次命中還一頭撞到了美國軍艦上一樣,你說美國大兵多冤啊~要是能一炮打的它凌空爆炸,是不是就安全多了?


我國C802反艦導彈半穿甲彈頭。這個外殼厚度,尤其是頭部,不上穿甲彈還真打不穿

這就是我國要用給這麼小口徑的近防炮用動能穿甲彈的原因。動能穿甲彈彈通過硬碰硬可以有效穿透半穿甲彈頭厚厚的外殼,引爆其戰鬥部或者毀壞掉引信。這樣即便導彈依靠慣性擊中了目標,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高爆彈頭由於是瞬發引信,爆炸後產生的破片還不足以直接毀掉戰鬥部,因此需要比穿甲彈更多的命中,大大降低了作戰效能。


紙上的宣仔


兔哥回答,近防炮的炮彈有多種,就所使用的穿甲彈而言則是近防炮主要的彈種,那麼近防炮為什麼要使用高硬度的穿甲彈呢?這和近防炮的作戰性質有關係。所謂近防炮就是對近距離的目標進行防禦性的攔截,近防炮的射程都很近,通常根據口徑不同在5000米左右,近防炮的主要作戰目標是逼近的導彈等目標。近防炮被廣泛的使用在陸地防空,艦船上的防禦反艦導彈的攻擊。近防炮在艦船上屬於整個艦船的最後一個防禦手段,也是最後的屏障。因此,近防炮的射速都很高,通常都達到數千至上萬發,所以都採用多管佈置力求射速滿足防禦反艦導彈的能力。


近防炮的攔截反艦導彈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反艦導彈的前面形成一個彈幕,距離通常是2000千米左右,這個距離對於亞音速的反艦導彈來說也只有5~6秒左右的時間,而對於兩倍音速的反艦導彈來說只有3秒左右的時間,這對於近防炮的攔截不光是能攔住的問題,還必須要保證擊毀來襲的反艦導彈。否則即便是能夠攔住而無法擊毀反艦導彈,那麼,如此高速飛行的反艦導彈即便是失去爆炸威力,巨大的慣性衝擊力也會將艦體擊破,這樣的攔截顯然是不成功的,也是不能被 受的。


那麼,要加大近防炮的攔截成功率就只能是從近防炮所使用的炮彈上面下功夫了,近防炮的口徑受多管安裝佈局和高射速要求的限制不能過大,通常只有20~30釐米的口徑,口徑小也意味著動能小,普通的彈藥對於反艦導彈的擊毀效率並不高。從反艦導彈方面來說,並不是紙糊的,反艦導彈為了能夠獲得突防的成功率和射入艦體內爆炸通常都是半穿甲彈頭,彈頭都具備抗擊炮彈爆炸破片損傷的能力,前面兔哥說了,即便是被近防炮擊中不能將其擊毀或是改變彈道,那麼近距離反艦導彈的殘骸依然會對艦船造成損傷,所以就必須要增強彈頭侵徹力。


近防炮為什麼採用鎢合金或者高硬度的彈頭,這是因為,這是因為鎢合金的硬度能夠滿足撞擊反艦導彈所需穿透性能。只有這樣才能把來襲的反艦導彈打爆,一旦反艦導彈爆炸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爆炸威力。其實,近防炮和反艦導彈的對撞並不容易,一分鐘幾千上萬發的高射速,炮彈就像是一盆水一樣的潑了過去,即便是這樣能夠命中導彈的數量也不多,主要是反艦導彈的體積太小了。反艦導彈長度不算短,但飛行至艦船兩千米左右的距離時就是最後的衝刺了,這個距離上反艦導彈已經不會在採取機動規避動作了,因此,基本都和近防炮的射擊角度近乎垂直,這無疑是增加了近防炮的攔截難度。


近防炮的鎢合金彈藥本身就是一個高價值的產品,加上幾千上萬發的高射速,一次攔截的費用是高昂的,但對於一艘軍艦而言又算是小菜一碟,如果能夠挽救軍艦不被反艦導彈所擊中,這個錢花的就太值了。在軍艦的防禦手段和導彈的攻擊來說,導彈目前依然是戰上風,發展也比軍艦的防禦武器要快速,目前,反艦導彈普遍向超音速的領域邁進,而且是速度越來越快,俗話說唯快不破,因此,面對反艦導彈的超音速甚至是高超音速的到來,近防武器的發展必將會發生改變,近防炮每分鐘上萬發的潑射炮彈已經到了極限,而且,攔截距離隨著反艦導彈速度的提高,使攔截變的困難的同時,也必須要面對被近防炮擊毀的反艦導彈高速破片來來的可能殺傷,另外,反艦導彈爆炸波束對軍艦探測系統所產生的的波振擾動也是要面對的課題,為此,這種矛與盾的較量會繼續下去。



兔哥42928


亞音速導彈的年代,印象中反艦導彈使用聚能戰鬥部的比較多。導彈正面是一塊軟軟的銅合金,估計普通鋼芯穿甲彈也能打穿。而且由於導彈速度慢,用高爆破片彈破壞導彈彈體,使其偏離目標也是可行的。比如當年中國就搞了雙重命中理論,穿甲彈和高爆彈摻著來,精度不夠破片湊。但是從後期發展來看,這種理論的效果可能並不理想。

現代超音速反艦導彈會充分利用自身的動能,通常使用半穿甲戰鬥部+延時引信,在擊穿艦艇裝甲後在內部爆炸,獲得最大殺傷效果。因此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頭部是相當堅固的,一般會用鈦合金等製造。而3倍音速,一秒一公里,從海平面出現以後5秒就命中了,即使高爆破片破壞了制導和氣動面,就靠慣性衝過去也大概率命中。

因此對付超音速導彈,比較靠譜的方法是正面擊穿,引爆戰鬥部。即使這樣,高速破片都夠艦艇喝一壺的。

總結:使用鎢合金穿甲彈頭是小口徑近防炮能夠擊穿反艦導彈彈頭的保證。此外,彈頭越重,遠距離存能越高,大氣擾動越小,有利於提高精度。

附圖是一種半穿甲戰鬥部,頭部是個大金屬疙瘩,側面是多個聚能藥型罩。20mm—30mm的高爆彈也就手榴彈的威力,怕是搞不定這個硬腦殼吧,穿甲彈是必須滴。



味冷


首先糾正一下,現在的萬發炮已經改成幾發鎢芯穿甲彈配一發高爆彈,以獲得更好的阻攔效果。

答案很簡單,有兩條

第一條是有必要,可以數一下,配備1130近防炮甚至是730近防炮的軍艦都有啥,很好數,無外乎就是052C,052D,055驅逐艦,還有後期的054A護衛艦,可能還有075兩棲攻擊艦,最後是航母。這些傢伙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上億的價格,而且近防炮攔截的時候除了演習,那就是別國的導彈突破了我們的攔截體系,都已經很接近我們的軍艦了,你不用也得用啊,畢竟軍艦更加值錢嘛。

第二條就是其實也沒多貴,萬發炮雖然每分鐘萬發,但是那種武器是點射,就是噴兩秒,然後火控雷達掃描,再點射,一次點射,其實就能打出三百多枚炮彈,雖然比鋼芯的貴了些,但完全有必要。


濤哥隨便聊


鎢芯彈雖然昂貴,但是能進一步保住比它更更有價值的艦艇、官兵和人民的生命財產!


當一枚或幾枚導彈以幾倍甚至十倍以上音速向我方飛來,而且距離只有幾公里乃至幾百米的時候。我們最想的就是將導彈給幹掉,不計成本的那種。這其中只有近防炮或近防導彈可以做到將其提前引爆,目前只有極少數軍艦上裝備有近防導彈,而絕大多數艦艇上裝備的都是近防炮。而使用鎢芯彈的近防炮,具有穿甲能力強的特點,從而提高攔截來襲導彈的能力。

鎢芯彈,顧名思義就是在彈體內部裝有鎢合金彈芯;這個彈芯一般只佔到彈口徑的1/3~1/2;所使用的鎢合金密度每立方米能達到18000kg,遠遠高於鋼的7750kg~8050kg,而動能由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決定,在等體積等速度的情況下,鎢芯彈所帶來的動能更具侵徹力;鎢合金還具有耐高溫不易變形的特點,畢竟一分鐘一萬發炮彈,炮管不融也得燒,高溫下炮彈都變形了,還提什麼攔截導彈。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枚1000RMB的鎢芯彈確實很貴,更何況不是一枚,是一分鐘一萬枚,一分鐘下來買幾輛高跑或幾座別野土不是問題。但是也不要慌,這麼高射速的近防炮不可能持續射擊一分鐘,況且也不可能備那麼多彈。以我國海軍準備的最新的11管30毫米近防炮為例,備彈1280發,也就是128萬;要是將敵方几百萬的導彈打掉,挽救的是一艘或幾艘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的軍艦、航母以及幾百幾千官兵和無數人民的生命財產相比,掂量掂量。
國防是靠錢堆來的,美國為何能當藍星霸主?看看人家一年投入的幾千億美元,下血本換來的。我們雖然不稱霸,但也要有能夠打敗任何來犯之敵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