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以前養殖沒有那麼汙染環境,現代養殖汙染卻很嚴重?

李瀟灑128


為何以前養殖沒有那麼汙染環境,現代養殖汙染卻很嚴重?

過去一家一戶養殖家畜,畜禽糞便都是作為農家肥送往地裡,土地被培養得肥沃。分散養殖,排洩物放散處理,對環境沒有造成汙染。


現在的規模化養殖是集中汙染,大量的畜禽糞便沒有辦法處理,形成了先汙染,後治理的格局。


在規模養殖場成立初是沒有認真規劃畜禽糞便如何處理,先上馬,於是每年產生大量的汙染物。每頭牛每年產生排洩物1.05萬公斤,每頭豬產生1600公斤左右,每隻雞產生40公斤左右。現代養殖養豬幾十萬頭,雞幾十萬只以上,每天產生的排洩物數量巨大。隔養殖場幾公里就能夠感覺到臭味,空氣、水、環境受到嚴重的汙染。養殖場使用的飼料飲水都是添加抗生素預防畜禽疾病,排洩物裡面的抗生素等是超標的。

養殖場產生的汙染物主要有糞便、死亡的畜禽,孵化場孵化殘餘物,臭味,飲水和飼料的汙染物。每天要處理這麼多的排洩物是非常傷腦筋的,糞便製作堆肥是很好的有機肥,如果烘乾成本成本又高,銷售給誰?而且現在種莊稼的有幾個還在使用農家肥?都是化肥。需要農家肥的山區運輸成本高。大型養殖場建立在大城市的郊區,汙染物的處理就是一個很難處理問題。


養殖業還是小規模養殖造成的汙染分散好治理。



老周說三農


為何以前蕎殖沒有那麼汙染環境,現在養殖汙染卻很嚴重?

確實,現在農村養殖汙染越來越重,不少地方養殖密集區,豬糞、雞糞等沒有固定地方堆放處理,而是到處亂倒。公路邊溝、村道道邊等到處堆放豬、雞糞。每到夏天,很多農民門窗是不能開的,因為蒼蠅、蚊子太多了,農民苦不堪言。

那麼,不僅要問,為何以前養殖沒有那麼汙染環境,現在養殖汙染卻很嚴重呢?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是以前農民重視土地投入,養殖糞水都下地了。

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以前農民非常珍惜土地,也捨得出力,為了改善土質,增加糧食產量,農民把當地的養雞、養豬大戶產的雞豬糞都拉到地裡當化肥使用了,供不應求。特別是草莓、蔬菜大棚戶,買豬糞下大棚地,一車糞都得花300多元。

二是現在農民把土地當副業種,為了省事,種地只下化肥不下糞了。

現在養殖至所以汙染嚴重,主要是現在糧食不值錢,農民把種地當副業了,一般種地都不下糞了,為了省事,農民種地打壟時,一般都下一次性專用肥,種地很少有人下糞了。

由於土地不下糞,農村養殖廠戶每天產出的大量豬、雞糞,多了沒地方堆放,只能到處亂倒,這樣導致農村很多地方汙染嚴重,臭氣沖天。糞水也產出大量蒼蠅、蚊子等害蟲,說真的,農民到了夏秋,門窗都不敢開,苦不堪言,但也是沒有辦法的。

總之,現在國家出臺很多優惠政策,抉持養殖企業,這是好事。但問題是,如果養殖戶每天產出大量的畜禽糞水處理不當的話,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直接損害的是農民切身利益,也會嚴重汙染環境,值得高度關注。


沙塵暴5478


以前養殖大部分都是個體分散養殖,養殖產生的糞便還會用來做農家肥料,也就是沒有養殖的糞便汙水排出,所以造不成什麼汙染。

現在養殖都是大規模養殖,糞便汙水很多都是直接排在水溝或河裡面,現代養殖產生那些垃圾,藥品袋,飼料袋,養殖汙水,比如糞便什麼的也不加以利用,所以現什養殖汙染更大。




睦石


以前養殖用的是五穀雜糧養殖的,現在用的是配方飼料及各種添加劑激素來養殖的,環境汙染怎麼說,


因為簡單所以快樂65498098


塑料垃圾是汙染最大原料!


匡倫鏡


為何以前養殖沒有那麼汙染環境,現代養殖汙染卻很嚴重?主要有3大原因。

畜禽養殖量大幅增長8-10倍

2019年,我國年出欄生豬5.4億頭(正常年份是6.8億頭)、商品代白羽肉雞44億隻、黃羽肉雞49億隻、水禽出欄量42億隻、淘汰蛋雞11億隻、817肉雜雞18億隻。而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年出欄生豬不足2億頭,禽類問題不足10億隻。

1980年,我國肉、蛋總產量為1205萬噸和257萬噸。2019年,我國肉、蛋總產量為7649萬噸、3309萬噸。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畜禽養殖量是改革開放之初的8-10倍。

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大幅增加

改革開放之初,畜禽養殖散養為主,大規模養殖場數量極少,所佔市場份額更是微乎其微。但現在畜禽養殖業已經從副業升級成產業,規模化程度大幅增加。以豬為例,2002年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佔比不到10%,2006年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佔比15%,但在2020年將超過52%。養殖場地規模大了,糞汙數量集中,難以直接還田,若是沒有環保處理設施,排放到環境中就會產生汙染問題。

吃的不一樣

以前養殖吃的是雜糧、農副產品,由於吃的東西營養濃度低,所以糞便不怎麼臭。但現在養殖吃的是配合飼料。由於飼料會產生氮殘留,並且存在重金屬殘留、抗生素殘留現象,所以會導致養殖場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的濃度增加,圈舍乃至周邊環境臭味大,影響居住環境質量。加上重金屬殘留和抗生素殘留,會對土壤、水源帶來汙染,從而汙染環境。

總之,現在養殖的畜禽總量大幅超過以往,加上吃的是配合飼料,而且規模化程度大幅增加,糞汙聚集,所以環保問題才會突出。


畜牧大集網


現代養殖業的汙染問題日益嚴重,也越來越受到大家和職能部門的關注,對養殖業的養殖範圍、糞汙和廢棄物處理等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法律進行約束,取得了很大的改觀。

現在汙染嚴重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養殖畜禽數量差異

以前養殖業主要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養殖場比較少。八十年代初期,就以我們日常餐桌上的肉類量來看,還是比較少的,每個禮拜或更長時間吃一回肉是常態,現在呢?幾乎每頓都有,甚至有時還不想吃。

就以我們吃得最多的豬肉來說,我國養豬行業提出的目標是每人每天2兩豬肉,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豬肉消費國。餵豬的原料如玉米、豆粕等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養豬需要,像大豆,我們從最大的大豆出口國變為最大的進口國。

其他養殖如禽、牛、羊、魚等及其他非普遍存在的養殖業如鱉等都一樣大幅度增加。從全國飼料行業的飼料銷售量就可以明顯感受出來,那麼畜禽等動物排出的大量糞汙量也增加得驚人,汙染也就嚴重了。

同時與畜禽糞汙處理的方式改變也存在非常大的關係。

2.糞汙、廢棄物處理方式改變

原來散養戶畜禽獸糞汙幾乎全部迴流到種植的田地裡,作為肥料的來源。而現在隨著農藥化肥的普遍使用,效果好使用方便,農家肥的歸田方式基本沒有了,規模養殖場利用糞汙處理成有機肥的數量有限,有些處理方式粗放不合規,造成對周邊農田或環境的嚴重汙染。

土壤需要有很好的有機質,作物才能生長的更好,土地才不會板結,這是農藥化肥沒有辦法解決的難題,種植業需要的大量有機質從哪裡來解決呢?毋庸置疑,就是大量的畜禽糞汙,經過處理後的有機肥。

從種植土地的長期利用看,需要採用像原來散養戶的歸田方式,另外還有一個不那麼直觀確是潛在的汙染。

3.糞汙化學物質的汙染

現在飼料使用很普及,飼料裡有些物質造成的汙染沒那麼直觀,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飼料裡除了糧食類的原料,還需要添加的微量元素,銅鐵鋅錳碘鈷硒,前其中大多使用硫酸根離子,比如硫酸銅等。

一是生產這些微量元素的化工廠廢水廢氣造成的汙染,二是這些喂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不高,很多隨糞便排出,養殖場處理糞汙的難度加大,無論進入土壤和水體都會改變其特性,增加汙染程度,這個也是不容輕視。

總之,現代養殖汙染情況嚴重,主要和養殖數量、糞汙處理方式改變、飼料裡面的化學合成物質太多造成的。

草木七舍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草木七舍


為什麼說養殖會對農村的環境進行惡化呢?是因為 各種動物的糞便會汙染空氣以及環境,然後各種各樣廢料的焚燒,也會對大氣進行汙染。所以久而久之,農村裡面的空氣也就不是那麼清晰了,甚至時間一長就會有著各種惡臭,而農民又不會去對其進行治理,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情況。糞便汙染水質汙染惡臭汙染藥物殘留潛在汙染

一、使用不合法的食物和藥物

養殖戶養殖的雞鴨鵝、豬牛羊等,最後都會生產出食品,給人食用的,都會嚴格檢測防疫是否達標,出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二:居民區汙染糞便汙染水質汙染惡臭汙染藥物殘留潛在汙染


這第二種就是說那種離居民區很近的養殖場,我們都知道凡是靠近養殖場地區的那股氣味非常難聞的,所以不免對周圍的人都會造成一些困擾。


三:環保不達標

很多的養殖戶為了控制成本,都不願意在環境保護方面去做過多的注意,像一些動物糞便和垃圾都是隨意丟棄。這也是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汙染。


四:破壞自然保護區

有些人為了減少租賃費用,就會將養殖場建在靠近自然保護區的地方不僅會汙染環境,還會讓這些自然保護區受到破壞。


Spxz丶雨亭


以前的散養戶規模小,排汙量小,一般糞便都當做肥料還田了,現在大規模養殖模式講求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需要的配套設施需要有沼氣站、死豬無害化處理站。一般沒有沼氣站的豬場要在周圍購置大量閒田排放汙水用,會造成比較大的汙染。死豬的處理需要無害化處理站,不然病死的豬隻能都埋在場裡也是定時炸彈,從黃浦江漂豬後已經成為必備的設施了。


養豬相關


以前都是小農,養豬糞便都是寶,優質農家肥,現在大規模養殖,種地都上化肥,簡單高效。豬糞施肥複雜人工成本高,也就沒人用了。還有就是分產到戶每戶的地不多,還不在一塊,種地的又都是老人,沒有能力使用農家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