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嫩豆腐的豪車司機,被大媽撞了,司機笑了,大媽哭了

01

如果你看到豪車司機和三輪車大媽爭論不休,腦海中第一印象是什麼?

是不是覺得這個司機持寵而嬌,準備訛錢?

然後找出網上火爆的視頻,某某豪車司機與人發生口角後辱罵民眾。

進而言之鑿鑿的控訴有錢的“敗類”,甚至細數沒錢的種種好處,最後沾沾自喜,還好自己不是那種有錢的“壞人”。

這就是我們對豪車司機群體形成的刻板印象。

近日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在鶴崗有一名開豪車的司機和一位中年大媽爭論不休,司機說自己就是喜歡吃豆腐,尤其是剛做好的嫩豆腐。

當時,看到讀到這裡時,心裡覺得,這個司機肯定要訛錢,還喜歡吃豆腐,渣,肯定是想讓大媽賠錢,否則兩人為啥會發生口角呢?

直到看完整個新聞,才發現這是一個暖心小故事。

新聞的後續是這樣的。

原來,一位開三輪車的大媽不小心蹭到車的邊緣,豪車司機把車停在路邊後,下車看了一眼被刮花的車,然後看到大娘穿的很破舊。

就笑著說自己喜歡吃豆腐,特別是大媽這種剛做好新鮮的嫩豆腐,讓大媽拿兩塊豆腐給他,車就不用賠了。

大媽不敢置信,一再確認對方是不是真的喜歡吃豆腐,直到司機一遍又一遍的確定真的喜歡吃豆腐後,大媽趕快包了很多塊豆腐給他,司機連忙說太多了太多了。

於是兩個人開始客氣起來,也就發生了之前的口角。


最後,大媽感動的哭了。

喜歡吃嫩豆腐的豪車司機,被大媽撞了,司機笑了,大媽哭了

02

察覺到自己思想前後的轉變,我不禁想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異性呢?

如果我一開始看到那句話後心裡沒有對豪車司機做一個印象的評判,而是看完整個故事後,再對司機進行評價,那後面也就不存在思想的轉變。

比如說我們老生常談的關於大齡剩女的問題,一想到大齡剩女,就想到這個人30多歲、嫁不出去、心氣高、很挑剔,最後導致沒人要。

所以每當親朋好友給我們介紹對象,當知道這個人的年齡稍微大一點,就會對他形成心理上的排斥。

再比如職業的刻板印象。

我一個男性朋友,他的親戚給他介紹一個對象,人家是公務員,32歲,然後他聽說對方是公務員後沒見面就立馬拒絕了,還和我抱怨說公務員的心氣兒高,工資也就那樣,但是要求特別高,他怕對方給他提很多意見。

當時我不明白,因為我也認識公務員,人家就很好。直到此刻才明白,他是對這個群體形成了刻板印象,最終反而將自己和對方認識的機會扼殺,沒有給對方機會,也沒有給自己機會。


喜歡吃嫩豆腐的豪車司機,被大媽撞了,司機笑了,大媽哭了


03

實際上人是屬於立體的,並非是平面的,也就是說我們是身處一個空間中,這個空間是動態的,而我們大部分人喜歡利用平面狀態去看一個人,這個平面狀態就是上文提到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指人們對於某個事物或者物品形成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且將這種觀點推而廣之,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而忽視這個個體本身的特殊差異。

暢銷書《批判性思維》中認為:

刻板印象是一種文化對社會群體的看法,但並不是對該群體的真實寫照。

實際上,刻板印象的來源很廣泛,經常被各種偏見和群體利益所支持。

比如我們聽到黑人就會覺得他迷信、懶惰,聽到德國人就會覺得很有科學頭腦、勤奮呆板。

也就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事物貼上了“標籤”。

就如同我看到新聞中一開頭那段話,就想著是不是這個豪車司機很沒品,又要訛錢等,這就是我給豪車司機貼的“標籤”。

但實際上,他很為大媽著想,且不論他到底喜不喜歡吃豆腐,但是他知道大媽賣豆腐不容易,就以這個為藉口,讓大媽付出他力所能及的勞動成果——豆腐,從而抵消刮傷自己車這種行為。

這是一種善意的行為,他不僅考慮到大媽的經濟條件,還把她的自尊心考慮進去。

假設他看到大媽的樣子直接對她說不用陪,然後離開,大媽也許會覺得對方看不起自己,從而感到自尊心受損,對傷心難過。而司機說自己喜歡吃豆腐,讓對方用豆腐索賠,則是大媽完全可以接受的。並且讓大媽覺得自己和豪車司機處於一個相對平等的狀態,這就是這位司機真正的素養,值得點贊。


喜歡吃嫩豆腐的豪車司機,被大媽撞了,司機笑了,大媽哭了


04

當然我們也不能“刻板”的認為刻板印象就是不好的,剛剛上文所說我對司機的前述印象就是刻板印象的消極表現,而它也有好處。

比如我們瞭解刻板印象這個概念後,就可以利用它帶給我們好處。

西方歷史上不乏一些候選人,會利用讚美的刻板印象去爭奪自己的選票,從而讓大眾對自己產生讚許的印象,最終獲得優選,這就是利用“讚美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完整的瞭解這個人的經歷後,再根據實際的經歷對這個人進行一個系統的評價。這才是摒棄掉刻板印象後的真實印象,更利於我們生活以及形成正確的認知。

就比如我那個朋友,他如果一開始並沒有對公務員這個群體形成他固有的刻板印象,那麼自己就多了一個可以認識對象的機會,也就給自己以後的戀愛甚至婚姻生活增加了幸福的可能性。

當然也有可能對方就是他認為的那樣,可假設我們一開始不對其進行評判,而是真實的接觸,瞭解這個人的性格以及過往經歷後,再進行選擇並做決定也為時不晚。

最後我想問,你看了我的標題後,有沒有對我整篇文章形成刻板印象呢?

覺得這個豪車司機對大媽很過分,進而一開始就評判我整篇文章的內容呢?

這就是我今天的從新聞中思考並學到的,將其記錄下來,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