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編版六年級下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老舍 導學案

第一單元 閱讀

【單元導語】

本單元圍繞“民風民俗”,精選了《北京的春節》《臘八粥》《藏戲》等文章。

前兩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佳節一一“春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非常詳盡地介紹了中國北方人民過春節時一些具體情況:從臘八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辦年貨、掃塵、貼春聯、貼年畫、燃爆竹、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延廟會、看燈節等等;反映人們過春節時的熱鬧喜慶和家庭團圓、溫馨喜悅的心情。沈從文先生的《臘八粥》講述小孩“八兒”看著媽媽熬臘八粥,心裡特別想吃臘八粥的故事,體現了孩子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也表現了一家人濃濃的親情與和諧的氛圍。馬晨明的《藏戲》則著重介紹了藏戲的來歷和藝術特徵,也講述了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和傑出貢獻。

本單元有理解、分析“詳寫和略寫”的要求,在學習這些課文時,要分清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哪些內容是略寫,怎樣的內容會詳寫,怎樣的內容安排略寫,進而將文章的重點、所寫內容的主次、作者的寫作意圖等梳理清楚,將詳寫和寫作重點、作者情感之間的關係梳理清楚。然後學會遷移,在習作時抓住寫作的重點,學習運用詳寫和略寫突出重點內容。

1北京的春節

——老舍

【課文導讀】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介紹北京春節的一篇文章。作者用充滿北京味兒的樸實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愛之情。

學習本文時,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在文中圈畫具體表示時間、事件的詞語、句子,梳理並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可先將表示具體時間的詞整理出來,如“臘八”、“臘月ニ十三”、“除夕“元旦”、“元宵”、“正月十九”等;然後關注在這一天裡具體發生的事,這樣文章的內容就十分清楚了。

此外,在梳理過程中,需要關注哪些內容作者花了較多筆墨,寫得具體清楚;哪些內容則寫得簡略;然後再思考:這些詳寫的內容有些什麼特徵?作者為什麼要詳寫這些內容?如:第3段寫孩子們準備過年的三件大事。這是作者抓住了孩子過年的期盼心理,突出過年的氛圍;再如,“除夕真熱鬧”“元旦的光景與除タ截然不同”“元宵上市,春節的又ー個高潮到了”等,這些內容正是春節過年中最重要的:再遠的人也會回家來吃團圓飯,熬上一夜來守歲,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廟會看燈會等等,也是反映春節最降重、最溫馨美好的內容。

為了具體、深刻地反映中國節日的習俗,表達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之情,作者運用樸實、充滿京味兒的語言,來介紹北京的春節、老北京們的主要活動:如“過年時,家家吃餃子”“買雜排兒”“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買各種玩意兒”“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最閒在的時候”等。

【技能訓練】

一、基本積累

1.根據拼音寫漢字。

(1)蜜jiàn( ) (2)zhēn( )子

(3)fěi cuÌ( ) (4)xián ( )熟

(5)luó( )馬 (6)chān huo( )

2.下列句子中的引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B.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

C.“守歲”是指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

D.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打"V",錯誤的打“x”")。

(1)“照北京的老規矩”中的“照…“老規矩"”與“按……老習慣”的意思相同。( )

(2) “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句中的加點詞可互換( )

(3)“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與“氣象預報”中的兩個“氣象”的意思不同。( )

4.藉助詞典等工具,為下列詞語作註釋

(1)臘月和臘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宵節和燈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逛廟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內容理解

5.按照時間順序,梳理課文內容,完成填空

臘八——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月十九——春節結束,學生上學,大人做事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調換成括號裡的詞語好不好?為什麼?

(1)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零食)。

(2)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在(空閒)的時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語境中的具體意思。

(1)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過年的味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熱鬧。

“熱鬧”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說說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請結合上下文,理解“元旦(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的光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旦”的光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寫轉換

10.課文詳寫和略寫的內容分別是什麼?這樣安排詳略有什麼好處?

詳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北京的春節

1.(1)餞(2)榛(3)翡翠(4)嫻(5)騾(6)摻和

2.D

3.(1)V(2)x(3)V

4.(1)臘月是指農曆的十ニ月,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2)農曆的一月稱為正月(3)元宵節是農曆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在元宵節期間有點花燈的習俗,各種花燈聚集在一起,稱之為燈會(4)是集燒香拜佛、購物貿易、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5.臘月二十三——吃糖,過小年 除夕——做年菜,貼對聯、年畫,一家人團圓,守歲元旦(初一)——拜年、逛廟會 元宵節——逛燈會、吃元宵、耍花炮等

6.提示:不好。加點詞語的意思和括號中的詞語的意思雖一樣,但加點詞語帶著濃郁的“京味兒”的地方語言特點,這是老舍的語言風格,若換了語言風格不諧調。

7.(1)天黑後響起鞭炮,營造了過年的氣氛。

(2)家家在做年菜,貼對聯、年畫,鞭炮不斷,燈火通宵,一家團圓,一起守歲。

8.(1)“農業展覽會”是比喻的說法,指臘八粥裡的米、豆、乾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這一民俗食物的特點。

(2)此處“元宵”如同南方的“湯圓”,“除タ”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表現出作者在結構文章、統籌內容上的匠心。

9.家家都在做年菜,都在貼對聯、年畫,鞭炮不斷,燈火通宵,一家人團圓,一起守歲,街上也擠滿了人街上的鋪子都關著,男人們午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女人守家接待客人,然後去逛廟會

10.詳寫:孩子們準備過年的三件大事、大人們泡臘八蒜、大掃除等:還有除タ、元旦、元宵節等

略寫:過年前的熬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正月十九春節結束等

好處:過年從臘八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作者抓住其中最令人期盼、熱鬧的事情和場面來寫,以突出過年的氣氛和味道,也集中反映過年這一重大節日的溫馨美好,表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