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游戲,坑壞了孩子,怎樣控制孩子呢?

萬則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所有的家長都面臨這個難題,現在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現在很多學習都離不開網絡設備,孩子自身最開始他是沒有任何自制力的,充滿誘惑的小遊戲總是讓他們無法自拔。在家庭教育中,我覺得家長做好表率,良性引導尤為重要,如果父母手裡電腦不離手,又去要求孩子,他即使口上服從心裡也是非常抗拒的。 父母做好了榜樣,自然就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我的兒子現在6歲,閒暇時間也會玩玩遊戲。但開始前我都會跟他約定好,開始定時只玩十分鐘,時間到了立刻放下平板,剛開始他也會耍賴不遵守約定,這時我們千萬不要情緒激動,只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這是約定,同時給他關掉,一起走到院子緩解眼睛疲勞。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告訴他緣由,並堅持原則,孩子經過幾次就會養成很好的習慣。 說白了跟馴養小狗差不多[捂臉]


樂美達電器


怎樣才能控制孩子玩遊戲呢?試試神器“兒童鎖”

孩子玩遊戲一直是非常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很多孩子為了玩遊戲,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家長往往防不勝防。

怎樣才能控制孩子玩遊戲呢?今天,騰訊為各位爸爸媽媽們準備了一項控娃利器——“兒童鎖“。這樣新功能現正在測試中,小編目測這將大大解決各位爸爸媽媽們心中巨大的煩惱。

本次測試中,13週歲以下未成年新用戶在首次登錄遊戲之前,將被強制要求進行“兒童鎖”的登記認證。只有其監護人完成“解鎖”後才能進入遊戲,若未完成解鎖則被禁止登錄。

兒童鎖模式”的目標,一是讓家長對孩子的遊戲行為充分知情並給予授權,二是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遊戲行為並做出合理的管控。

在家長允許孩子進行遊戲的基礎上,騰訊也仍將遵循現行健康系統的強制防沉迷策略(12週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每日限玩1小時,21點-次日8點禁玩)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同時,家長還可以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成長守護平臺上對孩子進行更為嚴格和細節的遊戲行為限制。

按計劃,騰訊將分批在12個城市對《王者榮耀》、《刺激戰場》2款遊戲的新用戶展開抽樣測試,首批測試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長春3個城市啟動。

本次測試的基本流程為:

1

13週歲以下的未成年新用戶登錄遊戲時,將被系統隨機抽選,要求進行“兒童鎖”的登記認證;

2

騰訊將邀請其監護人提交相關認證資料,完成“兒童鎖”的解鎖,使孩子在監護人充分知情和授權的基礎上進行遊戲。同時,騰訊也建議監護人在成長守護平臺上綁定孩子的遊戲賬號,以更方便了解孩子游戲行為並進行管控;

為保護用戶隱私,相關認證資料將僅用於“兒童鎖”的登記認證,不做其他任何用途。

騰訊會基於測試過程中的實際用戶反饋,同時廣泛收集社會各界的建議與意見,對“兒童鎖”模式持續進行優化,待進一步完善後,再將此模式作為平臺標準逐步推廣至更多用戶、更多區域和旗下更多產品。

如今,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開始注意到兒童過度遊戲這一社會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利用自身技術手段,合理控制孩子上網、玩遊戲的時間。

如果你也有孩子玩遊戲的煩惱,除了利用兒童鎖,還可以參考央視少兒的相關精品文章,希望對你有用!如果你還有什麼高招,也可以在留言區回覆給我們!

孩子沉溺手機遊戲怎麼辦?家長請這樣應對!

家長怒進遊戲群控訴,孩子游戲沉迷的鍋該由誰背?

14歲男孩要跳樓,原因竟是因為一部手機……

別讓手機毀了你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抱著手機不放,可能是這個原因……


振舂


沉迷網絡遊戲雖會導致青少年社交、學習不良等問題,但網絡遊戲並不是要完全隔絕的危害產品。

00後的年代,電子產品、網絡遊戲已經成為孩子們的生活一部分,像當年我們“玩彈珠”那樣普遍,如果誰沒玩,跟夥伴們就沒有共同話題聊;或是玩得很渣,會給夥伴們“鄙視”。如果父母禁止或是約束從嚴,相當於當年爸爸媽媽沒收我們的彈珠,不給我們玩彈珠一樣。

這種沒得到滿足的心理,越壓制越渴望,水平越差越想攻克,這也是為什麼男孩更多玩網絡遊戲的原因,生理因素決定他有“爭強好勝並征服”的個性。

第一, 所以我們第一就是要設定上網時間,一般來說,青少年上網時間每次控制在1小時左右為佳,一週200分鐘以下不算沉迷。所以,我們在理解孩子玩網絡遊戲的心理需要及現實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管教,可能孩子會更加認同並接受你的管教。

第二,不給孩子玩就發脾氣、發火,以其他條件要挾的話就要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的管教方式太單一化,過於“壓制”,而導致他對父母管教措施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對抗;或者,太過縱容,講一大堆道理,批一大堆話,卻沒具體的對策,導致他只看自己的需求,而漠視父母的管教。

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談心、玩生活遊戲;多進行進行家庭活動:親子閱讀時間、親子戶外時間、親子廚藝時間……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作為前提,父母再多的“管教”,在孩子眼裡都是“無法理解的壓制”而良好的親子關係,就屬於“最好的家庭教育辦法”,會挖掘很多讓孩子認同並接受的“正面管教”的辦法。


皮小猴創搭日記


記得看到一個段子,家長就讓孩子玩遊戲,一直玩一直玩知道達到某個目標,大多數孩子都是無法達到的。這是家長就可以說遊戲都玩不好,還玩什麼遊戲。可以嘗試一下。當然如果孩子能達到那個目標也說明孩子有可能真的是那塊料。如果你還是不想讓孩子繼續玩遊戲。可以讓孩子去電競體驗中心體驗3-5天如果還可以堅持下來。那麼你的孩子可能真的是一塊打遊戲的料。[耶]


數字圖書館那些事


我的做法是每天規定孩子寫完作業以後玩半個小時遊戲,遊戲也有限制,不是什麼遊戲都能玩的。


人生苦短冷暖自知


成長守護系統瞭解一下,限制屏幕使用時間瞭解一下 ,隱藏應用瞭解一下[祈禱]


秉燭OuO


電子競技不需要理由


🇨🇳


孩子幾歲了,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採取不同辦法。


未來美學曹兵義


控制上網時間。


80後偉紅


堵不如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