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留學生新國展朝陽轉運點參加志願服務

“12個小時裡,穿防護服、戴護目鏡,一整套裝備穿在身上,說話、行動都很困難,一天下來體力消耗很大。不過能為祖國和歸國同胞做點事情,心裡滿是自豪。”歸國留學生志願者劉哲話裡充滿幹勁兒,“翻譯、登記、轉運、心理疏導……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疫情不退,我不退。”

在“外防輸入”最前線的新國展轉運點,朝陽區招募了一支歸國留學生志願者隊伍,劉哲就是其中一員。他們身穿防護服,為外籍入境人員分流登記擔任翻譯,他們認真負責,衝鋒在前,展現了一心與國家共同抗疫的家國情懷。

招募——同心戰疫踴躍報名

“您好,我以前曾在美國留學。請問朝陽區現在招募防疫志願者嗎?”

最近一段時間,朝陽區僑聯辦公室主任、區留聯會秘書長張璐接到許多類似的電話。自3月16日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觀察,機場轉運工作壓力非常大,市區組織了大批志願者和機關幹部投入到首都機場T3航站樓和新國展集散點進行現場服務,但是外語志願者相對缺乏。

“海歸朋友們如果能發揮外語優勢,執行翻譯任務,不是兩全其美嗎?”張璐說,朝陽區僑聯接到招募任務後,立刻行動,3月18日,區僑聯聯合約三十家海外高校中國(北京)校友會發布了《“僑海朝陽”國門一線海歸志願服務團團員招募令》,號召有外語優勢的海歸朋友們加入到國門一線的外語志願者團隊中來。

“我懂俄語,我能參加嗎?”“做守國門的志願者榮幸之至,我報名。”……自招募令發佈以來,朝陽區僑聯接到許多申請加入的僑界朋友和留學生的電話。很多年歲大的老歸僑、僑眷也紛紛請戰,他們熱心奉獻、一心與國家共同抗疫的情懷,讓人感動。

3月18日晚19:41分,招募令發佈不到一個小時,第一個報名的英語志願者劉哲,就被通知入組了。“全國上下都在對抗疫情,我也得出份力。以前沒有機會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愛,這次終於有機會了。”劉哲說。截至目前,朝陽區僑聯共招募33名歸國留學生志願者,成為新國展轉運點的後備力量。根據一線疫情防控需求,英語志願者劉哲和西班牙語志願者孫伯驁2人成為了第一批值守國門的歸國留學生志願者。

上崗——精心做好每件事

“帽子要先戴上,然後用護目鏡的袋子壓住帽子,手套要戴兩層,第二層要壓住防護服的袖口,這一絲一毫不能有半點馬虎。”在新國展朝陽轉運點,劉哲和孫伯驁正式“上崗”了。

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手套、鞋套,就像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時間一長,他們臉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但登記、複核、安排入境人員乘坐大巴,及時疏散人流,一切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

從大廳到轉運大巴的通道路上,一家人正急匆匆地走來,懷抱著兩個月大的嬰兒,扶著老人,還拖著大箱子,哇哇大哭的寶寶讓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劉哲趕緊上前,接過行李並細心安撫。如碰到外籍人士,劉哲則變身翻譯提供幫助,“您說的真的很詳細,按您的指引,我很快辦完了手續,謝謝您。”劉哲的翻譯水平和溝通能力得到了入境外籍人員的肯定。

但在轉運過程中,劉哲也碰到過難事。一次,劉哲負責將三名外籍人士落客送到集中觀察的酒店,然而其中一人在北京有住所,他想回家觀察,不想入住酒店。根據規定要求,他確實不能居家觀察,劉哲於是慢慢勸導,“規定是為了大家好,這個時候要為大家的安全著想,希望您理解配合……”歷經半個小時勸說,外籍人士終於平復了心情,同意入住酒店。

一個班次12小時,劉哲一直工作到早晨六點。這12個小時中,他感受最深刻的是工作人員的服務精神,夥伴們連續十多個小時,不停地寫信息,不停地錄入信息,不停地翻譯,不斷地協調各種突發狀況,一天下來,眼睛熬紅了,渾身沒勁兒,話都不想多說一句。但是所有人都堅守崗位,“在這裡,我們都細心做好每一件事,為入境歸國同胞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劉哲說。

服務——用真情展現“朝陽溫度”

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在新國展轉運點,劉哲和孫伯驁都是身兼數職,用貼心服務讓每一個入境人員感受到“朝陽溫度”。

孫伯驁是一名90後,他在西班牙生活了5年,“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剛開始工作時,心裡還有些忐忑,但一工作起來,所有的害怕擔憂都拋到了腦後,我每次都力求翻譯到最好,真正能幫到每一個外籍友人。”孫伯驁除了做好西班牙語翻譯工作,還擔任前臺記錄,他認真核實入境人員的身份,錄入系統,保證每一條信息的準確性。

“我還負責對外籍人員做好心理疏導,讓他們感受到朝陽的溫暖。”孫伯驁說,一次,看到一個剛入境的外籍女孩一邊拉著很重的箱子,一邊滿臉急躁和焦慮,站在入口處不知所措。他趕忙過去詢問,原來這是一位阿根廷姑娘,在北京工作了5年,由於同機的人很少會西班牙語,她有點慌張。面對嚴格的入關檢疫和集中觀察,她既害怕自己在飛機上被傳染,又怕給身邊的人帶來風險,眼淚掉了下來。“別擔心,我們的服務很周到,只要你按規定做好防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孫伯驁耐心地安撫女孩,終於女孩的心情平復下來,臉上露出了笑容。

細心的引導,熱心的慰藉……一天下來,劉哲和孫伯驁防護服裡的衣服都讓汗水溼透了,但他們的貼心服務得到每個入境的外籍人員點贊。這就是朝陽的留學生志願者,90後的他們以拳拳愛國心、殷殷赤子情,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守護“國門防線”。(侯建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