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我家也是語言發育遲緩,省婦幼兒保科主任說我家孩子有自閉症狀,兩歲多一點香港兒童醫院確診語言發育遲緩,不愛搭理人,有行為刻板,喜歡看東西轉圈圈,吃東西

極其挑剔,大一點的食物就作嘔,常把前面吃的都吐出來。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三歲前只會喊媽媽,其餘一概不會!現在四歲零四個月,日常交際絲毫沒問題,背兒歌背詩詞讀書認字,跟同齡語言還是有很多差距但是其他方面一點不落後。
我還給他報了英語班,英語老師對他評價很不錯,敢說敢互動。
發現他有這個問題之後就是自己全職帶他,最開始是口肌訓練,不斷重複aoe,再說阿姨。同個發音一天學兩三個詞,例如啊,阿姨,哎,哎喲,襖,襖子。練幾百遍,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幾百遍,學會了再進行後面的b,波,菠菜,菠蘿,伯,伯伯,……
這個沒有任何訣竅就是持之以恆,天天做好訓練,哪怕在公交車上,走在路上,騎電動車上,準備一個筆記本,路上看到他盯著一處看,也要教他紅綠燈,挖掘機,樓房之類的。
天天寫孩子的進步,學會了哪些詞哪些還發的不好,第二天要鞏固,和小朋友相處怎麼樣,有沒有社交問題。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最後重點說一下,語言是社交的工具,語言不好的孩子很難融入到同齡孩子中去,遇到矛盾也不會處理或者告狀,大人擔心孩子被欺負會特意將自己孩子隔離出來,這樣更加學不會交流的手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最開始的時候是買一大堆小瓶的泡泡水和氣球,還有小零食帶到小區孩子多的地方,讓我家的自己一個一個分享給其他小朋友,一邊分享一邊帶著他說:你好,給你,不用謝。運氣好的時候還會有大點的孩子手拉手帶著他一起玩,大多數情況不是他打別人就是被別人打
這個時候做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上前家長說了句拉住就走,打別人就讓他自己過去說對不起,還要摸摸別人身上被打的地方,告訴他小朋友被你弄疼了,很難過不開心。被打就要教他說我不喜歡,疼。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我家以前是四餐兩點,從泥糊糊狀和麵條慢慢到絲狀,條狀,再到片狀。最好都是能拿在手裡自己吃的,一種新食物要堅持三天,例如萵苣絲,第一天可能一口都不吃,聞一下就嘔,第二天可以吃兩口,第三天就能吃幾筷子,適應了就換別的,每一餐愛吃的和不愛吃的混搭,吐了不管繼續讓他吃。


自己做薯條和蛋撻,披薩,水果奶昔,不光是健康營養,更重要是讓他有參與感,哪怕讓他在旁邊看著,都會增加進食的慾望和樂趣。


每次帶出去玩能夠明顯感到自己孩子和同齡孩子的差距,心裡急的要命,這時候老人們都說:不要緊,貴人語遲,到年紀自己就什麼都會了的。慢慢轉眼快三歲了,幼兒園怎麼辦?該學的學不到怎麼辦?而且對這麼小的小孩子來說,言語表達不出來會牽扯他的方方面面,例如教一個簡單的規則,吃完飯的小朋友可以先一起遊戲。孩子不說話,不交流,怎麼去參與進來集體遊戲,不明白弄錯的地方怎麼告訴老師,不想吃了或者不夠還要,等等。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幼兒園二十七八個小朋友,一般配比是一位主班、一位陪班、一位生活老師。語言發育水平弱的孩子,要吃虧很多。另一方面,集體生活對孩子成長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在家裡很難建立如同幼兒園這樣的氛圍,對於語言發育遲緩但是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來說,上幼兒園確實可以激發他的言語發育,建議這個年齡段要著重加強幹預,儘量跟上大部隊順利進入幼兒園。
目前可以先針對“我,我要”“尿尿”“喝”“餓”這些主動需求幫助的單個詞。並輔助誇張的動作,例如尿尿作個脫褲子的動作,並噓噓一下。緩解和老師溝通不暢的問題。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什麼原因導致】
這個是很多孩子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我看了很多資料也沒有找到一個很篤定的所以然,不過結合自己孩子和認識的類似孩子的成長經歷,最好做到以下幾點,來避免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1.兩歲以前,少看電視
電視的刺激太大,信息量太過豐富,對兩歲以前的孩子來說是被動接受,而不是他自己主動探索,長時間看電視對孩子成長弊大於利。
2.注意水源,營養均衡
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重金屬汙染的水和長期飲食結構單一,能正常發育才是怪了,特別是幾個月的嬰兒,如果發現水管流出來的水顏色氣味和以往不一樣,請買礦泉水給孩子衝奶粉。
3.有訴求要旁觀
一個孩子一群人圍著轉,包辦的快準好,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馬上把寶貝伺候的舒舒服服,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就懶得說話,急了還哭鬧,所以當他有訴求,要提示他自己主動找你並開口,哪怕只說一個模糊的音。


4.自己先變話嘮
我本身就是特別宅,以前經常一個人推著孩子出去遛彎全程一言不發,現在儼然變成岔巴子……
5.對話慢語速對口型
教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面對面,語速慢動作誇張,讓孩子看清楚口型,有些比較難的字,還要分解成幾個部分,例如“果”,哥哥的哥,烏龜的烏,我們的我,哥烏我—果。
6.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如果家長是帶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幹預,對孩子自信並且相信他一定會越來越好,你就會發現他真的在努力回應你的期待,時不時會給人帶來小驚喜。如果在孩子面前經常表現的焦慮不安,對未來憂心仲仲,孩子雖然說不出話,但是也會受影響,變得陰鬱沒有底氣。
7.堅持下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差異性,有的孩子就喜歡安靜的看書,本身就是內向的性格,那就陪他多讀點趣味的繪本吧,一本書多讀幾遍,然後裝不懂裝學生讓孩子教。
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堅持下去,哪怕每天只花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去做,一年兩年下來,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後,我放棄工作全職在家帶娃!


人生無常命運多舛,不是所有事情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回報,但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每一步規劃,都猶如在分岔路口放置的指示牌,推動著孩子邁向更長遠的將來。
我們給予的,無可替代,我們放棄的,將不再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